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金融市场统计是货币与金融统计的有机组成部分,但又有其独立性。本文从宏观统计的视角,通过分析金融统计、货币统计与金融市场统计之间的关系,探讨了金融市场统计的核算对象和内容的特殊性质,从而勾勒出金融市场统计的基本框架。最后,结合实际,提出了完善我国金融市场统计体系必须面临与解决的若干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全球LEI体系是一个全球金融市场的统一身份识别系统,LEI标准的广泛应用对我国金融市场双向开发具有重要意义,LEI编码能有效展现境内外金融交易参与方的基本信息以及机构间的关联信息,用以监测和分析金融系统性风险,为穿透式监管的实施提供有力抓手.本文通过梳理国外LEI体系编码的应用实践情况,提出精准发放编码、拓宽场景应用等建议措施,以期扩大LEI体系金融应用,稳步推进我国金融市场双向开放和互联互通.  相似文献   

3.
美国次贷危机与金融制度重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美国次贷危机暴露出的种种问题表明,系统性风险的来源已经发生了变化,而金融基础制度的安排,无论是国际金融风险监测预警框架,还是监管制度、会计标准和评级体系,却未跟上金融市场的发展。为了恢复投资人信心,提升金融市场效率,亟需重构金融制度。  相似文献   

4.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各国重建金融机构的监管框架,机构自发调整自身行为,致使全球金融市场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本文通过回顾发达国家金融市场结构变化,总结我国金融市场结构的新特征,分析金融市场结构变化对金融生态的影响。危机后发达国家银行体系韧性加强,非银金融机构资产管理规模上升,资管行业蓬勃兴起,金融机构跨境交互频繁。我国金融市场结构发生了相应变化并体现出自身特征,银行体系仍是主力军,影子银行由盛转衰,资管行业规模增加,境外机构配置我国债券力度加大。金融市场结构影响货币政策传导和金融稳定,改变商业银行负债成本和货币市场层次,需引起监管层重视。  相似文献   

5.
我国自然灾害频繁,亟需完善农业巨灾保险支持体系,而巨灾保险、金融市场及政府力量的完美衔接是巨灾保险体系发挥作用的关键,这已经形成了学界共识。在各类农业巨灾保险支持体系中,农业巨灾保险基金可以通过"结构化"处理来实现上述衔接。本文首先比较分析了传统巨灾支持保护体系,然后以"结构型基金"理论为基础,构建了以政府行为为引导、以金融市场为助力的我国农业巨灾保险基金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金融市场化改革的深入、互联网金融大潮以及传统金融业务的缓增长等因素,都从内外两方面迫使着我国传统的商业性金融做出变革,金融市场业务则是应对当下变革的重要推动器。面临国际国内金融深度变革形势,我国商业性金融需要借鉴国际先进同业的经验,紧密依附自身特点,在合法的监管框架之下,有序开展金融市场业务创新,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金融市场产品供给体系和风险防控体系。  相似文献   

7.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外币现金跨境流通频率越来越高,情况越来越复杂,部门监管的难度也在不断增大.因此迫切需要建立一套外币现金跨境流通的统计监测体系,以实现对货币流通的有效监测,防止或减少金融市场进一步开放带来的风险和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8.
董新贵 《金融与市场》2016,(4):29-32,73
“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改革并完善适应现代金融市场发展的金融监管框架,健全符合我国国情和国际标准的监管规则,实现金融风险监管的全覆盖.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全球主要发达国家均对本国金融监管体系进行深刻反思和一系列改革,本文比较了美国、英国、欧盟、俄罗斯四个国家金融监管体系改革模式和具体措施,分析我国金融混业发展现状与趋势,以及当前我国金融监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革完善我国金融监管框架的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9.
构建中国金融压力指数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加强宏观审慎管理,维护金融体系稳定,要求中央银行能够及时地监测金融市场总体状况,而现有指标多数局限于分析单个金融市场。2008金融危机后,美国圣路易斯联邦储备银行等机构开发出金融市场压力指数监测整个金融市场压力情况,从而更好地来评估货币政策效率和金融市场稳定状况。本文通过分析国际金融市场3种常用的金融压力指数,采用6个指标分别描述影响我国金融市场投资者信心和流动性状况的因素,并据此编制中国金融市场压力指数。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该指数与芝加哥期货交易所波动率指数存在长期协整关系,能够较好地刻划我国金融市场压力变动情况。  相似文献   

10.
我国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的构建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平 《南方金融》2005,(6):45-45
本文分析了我国金融市场体系现阶段存在的缺陷,并就如何发展我国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股票、股指期货跨市场信息监管的国际比较及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指期货推出后,股票市场和股指期货市场跨市场信息监管成为金融监管机构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金融市场微观结构理论和信息经济学为基础,结合股指期货和股票市场的风险关联特性,研究信息在股指期货市场和股票市场传导的一般规律,并分析了跨市场信息监管在信息传导过程中的作用;以此为基础,分析比较了海外证券市场跨市场信息监管具体运作体系,并结合我国证券市场特殊性提出我国股票市场和股指期货市场跨市场信息监管框架、流程和以跨市场信息监管为核心的监管手段。  相似文献   

12.
宏观经济信息是金融市场之间相互传递的重要信息内容,有效利用宏观经济信息是否有助于更好地理解金融市场关联性?为此,本文运用混频动态条件相关系数(DCC-MIDAS)模型分析了我国四个重要金融市场之间的动态相关性如何受到纳入的宏观经济信息的影响。结果发现:(1)工业增加值和货币供应量M2负向影响金融市场关联性,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和通货膨胀水平反之。前三者是影响金融市场关联性较为重要的因素,而通货膨胀的重要性相对较低;(2)宏观经济信息作为市场关联性的长期成分相较基于市场信息的模型可以获得至少1.45%的效率提升。(3)工业增加值和通货膨胀对金融市场关联性的影响较为稳健,货币供应量M2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影响表现出周期性特征。经济上行阶段工业增加值、货币政策信息带来的效率提升更为明显,经济下行阶段政策不确定性相对重要。本文研究结论对于加强金融监管协调和防范金融市场风险共振具有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周明  于渤 《证券市场导报》2007,17(12):59-63
各国和地区的衍生品市场法律法规的形成和发展,受到历史条件和现实环境因素的影响。随着衍生品市场的蓬勃发展,全球各衍生品市场也在修订其法律法规,最明显的特征为:很多国家将衍生品同其他金融产品(现货产品)置于同一监管机构的管辖范围内;市场需求是推动衍生品监管立法的最主要动力;证券与其他衍生品(包括商品衍生品、金融衍生品)的法律适用范围得到明确界定。本文综合比较了各主要衍生品市场的法律构架,期望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4.
金融危机后,全球就加强对影子银行的监测、监管进行了广泛探讨。金融稳定理事会以欧美国家的影子银行体系为蓝本,研究提出了系列建设性建议,如将“广覆盖”、“窄聚焦”和“深评估”作为监测框架建设的要点,削弱银行同影子银行实体的关联,加强对货币市场基金和资产证券化业务的监管等。我国的金融结构和市场发展阶段决定了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独特性,应立足本国实际,加强监管,防范风险。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东亚区域合作框架均对促进本币使用进行了讨论和研究。EMEAP通过合作与交流,推动本地区金融体系建设和加深各中央银行和货币当局间的关系;ASEAN+3财金合作机制推动了建立区域资金救援机制、区域债券市场发展、短期资本流动监控等领域的合作。随着区域金融合作的强化,以及我国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和人民币资本账户可兑换的推进,人民币在区域经贸和金融合作中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美国公允价值计量准则评介   总被引:61,自引:2,他引:59  
于永生 《会计研究》2007,9(10):11-15
"公允价值计量"是一个国际性的财务报告难题。2006年9月FASB发布"公允价值计量准则"(SFAS157),制定了新的公允价值定义和计量指南。本文介绍SFAS157的主要理论:脱手价计量目标、市场参与者观和公允价值级次,分析这些理论的形成背景和现实意义,归纳SFAS157的主要特征并探讨它对改进我国新准则公允价值计量应用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Time series analysis for financial market meltdown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re appears to be a consensus that the recent instability in global financial markets may be attributable in part to the failure of financial modeling. More specifically, it is alleged that current risk models have failed to properly assess the risks associated with large adverse stock price behavior. In this paper, we first discuss the limitations of classical time series models for forecasting financial market meltdowns. Then we set forth a framework capable of forecasting both extreme events and highly volatile markets. Based on the empirical evidence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our framework offers an improvement over prevailing models for evaluating stock market risk exposure during distressed market periods.  相似文献   

18.
方意  邵稚权 《金融研究》2022,499(1):38-56
宏观审慎政策关注各金融子市场在时间维度上的金融周期和空间维度上的横向关联。本文结合时间维度与空间维度视角,使用股票市场、货币市场、房地产市场以及信贷市场的数据,测算2001—2019年中国金融周期和横向关联的波动特征、作用关系与频域叠加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时间维度金融周期与空间维度横向关联的波动趋势具有一致性。我国金融周期长度约为10.33年,横向关联波动周期的长度约为10.58年。从作用关系上看,首先,我国房地产周期达到波峰后,会对股票市场和信贷市场产生较强的溢出效应。随后,股市周期达到波峰后,会向房地产市场和信贷市场产生较强的溢出效应。最后,我国信贷市场接受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溢出后,信贷周期会逐渐达到波峰。从频域叠加机理的角度看,我国金融子市场间横向关联的波动主要由中低频波段驱动,中低频波段横向关联的持续期在2个月以上。  相似文献   

19.
股指期货市场金融加速器效应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加速器理论认为,由于存在着摩擦成本,金融市场的波动可能是非对称的,体现为相对于扩张金融市场状态,紧缩金融市场状态下冲击的波动更加剧烈,由此产生加速效应。本文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系列对次贷危机期间S&P500股指期货市场波动状态进行了计量检验,验证了其非对称波动的金融加速器效应,揭示了股指期货市场与股票现货市场之间的风险衍生机制,旨在为我国沪深300指数期货交易的风险防范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论离岸金融市场准入监管法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离岸金融市场准入是指市场所在国金融监管当局依照法律规定的标准,审核并决定是否允许有关金融机构获得入本国市场从事离岸金融业务的从业资格,这通常涉及监管原则、准入主体范围、准入主体形式以及准入许可方式等几个方面。在构建中国离岸金融市场准入监管法制时,本文认为应当在离岸金融市场上实行国民待遇原则,并在必要时实施过渡安排和审慎例外的措施;应当允许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进入离岸市场;应当要求离岸银行采取分行的组织形式;应当主要采取牌照许可方式并辅之以传统的审批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