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区域创新是我国创新发展的战略选择。研究世界典型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情况,充分认识其建设的特点,能够使我国在开展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工作时,尽快吸收世界范围内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成功经验,加快我国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工作,以促进区域创新体系与地方经济的互动发展。从国际上来看,印度的政府推动型区域创新体系是成功的典范,知识和技术的创新、企业创新能力的培养、竞争优势的利用以及政府的恰当参与是值得我国借鉴的地方。  相似文献   

2.
"三螺旋"理论是指大学—产业—政府三方创新过程中密切合作、相互作用,同时每一方都保持自己的独立身份,该理论为我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该理论强调高校是创新的源头,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政策环境、经费投入、科技创新能力和科研团队四方面分析当前福建高校服务区域创新体系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并对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基层是我国经济建设的最前线和科技成果转化的主阵地。基层科技创新体系是一个完整、开放并不断自我发展的系统,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础性单元。它的能动主体包含政府、企业、人才、研发机构等要素,它的作用条件包括科技资源、法律制度、基础设施、社会舆论等环境,它的运作机制是互动、互融、互促的,它的效能作用是可以通过行政政策等手段来调控。溯源技术创新理论、区域创新体系和政府管理理论,特别借鉴我国基层科技工作的理论成果,对基层科技创新体系的内涵特征、主体要素、创新环境和运行机制进行深入剖析,并提出符合我国实际的基层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思路,为各地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徐春梅 《经济师》2004,(9):234-234,236
文章论述了地方政府在区域合作创新的作用 ,指出要建设区域创新体系 ,发展区域经济  相似文献   

5.
建立区域创新体系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途径。加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及其与大学和科研机构、中介机构、政府的协同,是建立区域创新体系的关键。台湾新竹科学园以企业创新为主导的区域创新体系构建对大陆科学园区发展具有重要启示。剖析了新竹科学园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各创新要素定位及其协同机理,分析了以企业创新主体建设为核心的新竹科学园区域创新体系形成进程,由此提出对大陆政府、科学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建立区域创新体系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途径。加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及其与大学和科研机构、中介机构、政府的协同,是建立区域创新体系的关键。台湾新竹科学园以企业创新为主导的区域创新体系构建对大陆科学园区发展具有重要启示。剖析了新竹科学园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各创新要素定位及其协同机理,分析了以企业创新主体建设为核心的新竹科学园区域创新体系形成进程,由此提出对大陆政府、科学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我国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的战略重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的战略重点研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处于重要转型期的需要;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需要;也是构建有中国特色区域创新体系的需要。我国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的战略重点包括了区域创新体系创新主体建设、要素流转建设和区域创新环境建设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都市圈科技创新评价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都市圈作为国家和区域的增长极,在我国创新体系的建设和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较为完善的区域创新体系,将为提高都市圈科技创新能力、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也是区域发展的迫切需要。在对区域创新体系理论和都市圈创新体系要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都市圈科技创新评价模型,同时对都市圈科技创新评价体系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蔡铂 《当代经济》2001,(7):77-77
1.区域创新体系的基本内涵 1.1 什么是区域创新体系?区域创新体系是指由某一地区内参与技术发展和扩散的以企业为主体,大学和科研机构参加,并有中介服务组织广泛介入和政府适当参与的一个为创造、储备和转让知识、技能和新产品的相互作用的创新网络系统。它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子系统,体现国家创新体系的层次性特征。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是国家创新体系运行的前提和组成部分。区域创新的实质是通过系统内各要素的互运作用,在区域内高效流动的信息交换中,推动谈地区以市场为基础的知识和人才资源流动、技术扩散和产业群活动,不断采用新工艺、开发新产品并取得巨大经济效益,有效地实现创新目标。 1.2 区域创新体系的基本特征 区域创新体系有系统性、群集性、创新性三个基本特性。 (1)系统性:区域创新体系由地区内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政府、中介组  相似文献   

10.
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是提高区域经济新一轮竞争力的基石,意义重大。影响我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因素众多,且很多因素表现出发展变化快、不确定性强的特征。因此,我国未来区域创新体系建设面临的环境是由多种影响因素共同构成的不断变化的场景,对不确定性把握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我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有效性。设计了我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量化情景分析路径,综合运用SWOT分析、GE矩阵、马尔科夫链、非线性规划等方法,构造情景;并依据情景概率的数值,对所列情景组合进行排序,从中选出未来10年内最有可能面对的5种情景并加以描述与分析,判断未来我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可能面临的战略态势,为有效推进我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是提高区域经济新一轮竞争力的基石,意义重大.影响我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因素众多,且很多因素表现出发展变化快、不确定性强的特征.因此,我国未来区域创新体系建设面临的环境是由多种影响因素共同构成的不断变化的场景,对不确定性把握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我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有效性.设计了我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量化情景分析路径,综合运用SWOT分析、GE矩阵、马尔科夫链、非线性规划等方法,构造情景;并依据情景概率的数值,对所列情景组合进行排序,从中选出未来10年内最有可能面对的5种情景并加以描述与分析,判断未来我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可能面临的战略态势,为有效推进我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产业集群作为区域创新体系的有效载体和现实基础,决定了二者各子系统的诸要素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耦合关系。在我国,影响区域创新体系的制约因素主要有:产业集群组织内部的产业链不长、产品技术含量低和知识流动与扩散半径狭小以及公共品供应不足等;地方行政区划的空间壁垒;科技创新缺乏特色和资金投入有限。为推进我国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需要:加强企业自主创新,构建科技创新平台;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强化政府服务职能,加强地方政府的制度和政策创新。  相似文献   

13.
更好地发挥政府在区域创新中的作用,是“十四五”规划与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的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内容。基于2010—2019年我国内地30个省级区域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政府资助与创新人力资源错配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以及创新人力资源错配的门槛效应。研究发现:①创新人力资源错配对区域创新绩效存在显著负向影响;②政府资助在创新人力资源配置不足和轻度配置过度时能够显著提升区域创新绩效,但在创新人力资源配置严重过度时具有消极作用;③政府资助在约2/3的省级区域表现为积极作用,其余表现为强弱不同的消极影响。因此,必须形成创新人力资源错配动态检测机制、构建政府资助创新活动的分级分类工具体系、强化区域协同创新力度,以实现创新人力资源高效自主配置。  相似文献   

14.
试析政府在营造企业集群区域创新环境中的职能定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营造企业集群区域创新环境是提升我国各类集群区域竞争力的关键 ,在区域创新环境形成过程中 ,政府在基础设施和制度环境的建设上具有其它行为主体难以替代的作用 ,它是制度创新的主要力量 ,可以为企业提供创新的基本资源、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但它不是创新的主体。  相似文献   

15.
申群意  李谆 《时代经贸》2010,(10):153-155
产业集群和区域创新体系具有密切的内在联系,政府在集群创导中发挥重要作用。基于长株潭的现实基础与特点,利用长株潭集群创导的模型,构建了长株潭区域创新体系的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提出了长株潭区域创新的政策导向。  相似文献   

16.
根据区域创新体系中行动者所处位置和角色,将行动者分为核心行动者、主要行动者和共同行动者三类。通过追踪行动者的行动,发现区域创新体系中核心行动者经历了从政府到科技创业创新人才的转变,实现这个转变的关键是科技创业创新人才要成为转译者来表达各行动者利益,并进行互动、磋商,联结起来形成行动网络,同时联结行动者的手段也从政府主导向政府和市场共同作用演变。以南京为案例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分析了区域创新体系构建、发展和进化过程。  相似文献   

17.
地方政府在构建城市自主创新体系中的角色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城市创新体系的理论分析入手,分析了我国地方政府在构建城市创新体系中的作用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我国城市创新体系构建中地方政府的参与原则及角色定位。  相似文献   

18.
产业集群和区域创新体系具有密切的内在联系,政府在集群创导中发挥重要作用.基于长株潭的现实基础与特点,利用长株潭集群创导的模型,构建了长株潭区域创新体系的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提出了长株潭区域创新的政策导向.  相似文献   

19.
杨晓玲  刘正宜 《经济师》2004,(9):268-269
文章在回顾产学联合的时代背景及其在国家创新体系及区域创新体系中的重要地位的基础上 ,对我国沿海发达省市产学联合对经济社会的贡献、产学联合模式、政府在产学联合中应当发挥的重要作用等方面的经验进行了总结、归纳。  相似文献   

20.
一、对地方科技创新应当分类引导,突出重点。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是国家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提高整个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离不开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为了提高政府科技资金的使用效果,应有针对性地重点支持创新环境较好的区域,发挥科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