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3 毫秒
1.
西部农民家庭因子女教育而负债甚至返贫,是其解决温饱之后面临的又一困难,这一困难并不能因为农民子女接受了教育而在短期内得到有效地解决。如何看待农民家庭的教育负债,教育负债反映出何种规律和趋势,产生了什么影响以及如何解决教育负债的问题,是本文要回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中国农民消费贫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农民的贫困是中国贫困问题的核心。从1978年至2007年中国农民家庭的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的变化来看,农村人口的总量、政府财政对农业的支出、第一产业的产值、以及接受小学以上教育的农民人口比例这四方面的影响是显著的。因此,中国的扶贫政策应该加强政府财政对农业的支出、提高第一产业的产值水平、在提高农民受教育水平的同时国家更多地分担其教育费用。  相似文献   

3.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收费使一部分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面临不能继续接受高等教育的困境,因此国家推行了助学贷款制度,但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着学生信用缺失、违约现象严重、银行贷款积极性不高等诸多问题。通过对这一制度的博弈分析,找出其存在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对策,使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创新和完善朝着调动贷款银行与接受贷款学生承担责任和义务积极性的方向改进。  相似文献   

4.
孙泽厚  王刚 《当代经济》2006,(10):47-48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收费使一部分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面临不能继续接受高等教育的困境,因此国家推行了助学贷款制度,但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着学生信用缺失、违约现象严重、银行贷款积极性不高等诸多问题.通过对这一制度的博弈分析,找出其存在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对策,使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创新和完善朝着调动贷款银行与接受贷款学生承担责任和义务积极性的方向改进.  相似文献   

5.
农业保险是指专为农业生产者(农民)在从事种植业和养殖业生产过程中,因遭受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等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的一种保险,是农业风险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对农民增收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目前,农村的自然灾害补救渠道主要依赖国家财政转移支付,商业保险补救占比非常低.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商业保险甚至没有涉及。尽管国家用于救灾的资金逐年增加,但单一的救助渠道不但加重了财政负担,更为严重的是难以满足救灾的需求,使农业生产恢复缓慢,农村经济发展迟缓,农民生活困难,甚至在局部出现返贫现象。因此,在解决农民温饱问题的同时,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险制度,对于深化农村改革、保障农民利益、解除农民后顾之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6.
安春 《时代经贸》2009,(7):77-77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引导、组织,农民自愿参与,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其目的是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减轻农民因疾病带来的经济负担,提高农民健康水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档案(以下简称新农合档案)工作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重要组织部分。  相似文献   

7.
建立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主要内容包括: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教育制度,使农民享受平等的教育权利;建立城乡统一的现代就业制度,给农民平等的就业权利;建立统一的现代公共服务制度,使农民享有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的平等权利;构建城乡统一的新型社会保障体系,让农民平等地享受国家提供的社会保障;统一城乡税负,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财政制度;改革户籍身份制度,给农民以真正的国民待遇。  相似文献   

8.
农民金融发展权及其法律保障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民金融发展权源于发展权和普惠制金融理论。作为农民对社会金融发展状况和结果所应享有的权利,其既是我国统筹城乡发展政策方针要求,也是农村发展的现实需要。国家作为实现农民金融发展权的首要责任主体,应为农民金融发展权的实现提供制度支持,并通过央行切实保障农民金融发展权的落实。而寻求发展权入宪、制定农民保障法、完善金融制度、加强金融监管等机制的构建,则是实现农民金融发展权的根本法律出路。  相似文献   

9.
社会排斥视角下的农民教育培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民教育培训对农民素质的提高、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意义。为分析当前农民教育培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深入推进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本文尝试将社会排斥概念引入农民教育培训领域。分析发现,我国农民在接受教育培训方面面临社会排斥问题;要使农民摆脱受排斥的处境,需要在现有政策干预的基础上,增加一些从农民角度出发的政策措施,通过提高能力和增加资源来使其摆脱社会排斥。  相似文献   

10.
城市化是兼具生产功能与分配功能的统一体。当前政府主导的城市化,过度重视城市的生产功能与财富扩张,而排斥了农民的主动参与和对城市化成果的分享;农民自主的城市化则是农民主动参与城市化并分享其成果的一种尝试。对于政府主导的城市化应强化其利益分享机制,而对于农民自主的城市化则要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歧视。两种城市化模式的公平竞争,有助于加速中国的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11.
建筑施工企业农民工素质培养,是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提高农民工自身素质,适应城市化建设的重要举措。文章在借鉴国外农民工培训经验的基础上,认为农民工的素质培训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通过国家立法和企业的参与,建立行业专项基金。通过政府相关政策的制约,鼓励、诱导企业和农民参与培训。让农民真正享有接受教育和培训的权力。使农民工自觉接受培训,达到施工企业素质培养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社会保障制度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依据法律规定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对公民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以及因各种原因生活发生困难时给予物质帮助,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制度。我国经过30年的改革和发展,已经初步建立起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框架,但是,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仍然存在很多问题,研究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及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对于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社会保障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新农村建设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意义重大。要减少城乡分治的二元结构,现行的土地制度及农民自身局限性等因素的影响,需进一步发展农村经济和教育事业,培育新型农民。  相似文献   

14.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补偿   总被引:54,自引:4,他引:50  
当前对失地农民的补偿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补偿标准低,并且大部分农民只得到部分补偿;当前实行的货币安置方式实际上等于不安置;征地工作缺乏透明度,农民没有知情权,更没有发言权。因此,必须对现行土地征用和补偿制度进行改革,要强化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和处置权,通过修改相关法律使其物权化;严格执行公益性建设用地国家征用制度,缩小征地范围;全面建立经营性建设用地市场取得制度;彻底改革征地补偿费用计算和分配办法;妥善安置失地农民。  相似文献   

15.
后ECFA闽台货物、服务和人员等经贸往来有了常态化发展机制,闽台农业进入产业链一体化的前期磨合新阶段,人员互访和农业制度链接将开启新的里程。同时,两岸和平发展对闽台农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台湾农民合作组织的发展不仅有助于深化闽台农民合作组织的互动发展,缩小两岸在农业产业、农业教育和农业制度方面的差距,对于两岸统战尤其是争取台湾中南部民众的大陆认同,更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农村人口城市化的过程中,户籍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土地制度等等,无不对农民的城市化过程产生重要的影响。但是,上述每一项制度的作用机制和影响程度是不同的。许多研究都认为阻碍农村人口城市化进程的关键是户籍制度,认为进城的农民之所以成为“边缘人”是因  相似文献   

17.
沈超 《经济学家》2006,(5):127-128
为了对投资于教育所花费的成本和收益进行实证研究,我们以江苏省某院校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初步的计算。对于非经济收益问题,由于测算的困难,我们暂不计算。教育的私人成本指接受教育的学生,其个人或家庭所投入到教育中去的资源的价值,包括学杂费、生活差距费(学生因上学而  相似文献   

18.
在 2 1世纪新的经济、社会条件下 ,长期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教育农民 ,关系中国农业产业化———现代化战略发展全局。此外 ,必须创造性地调整农民科技教育的内容 ,重视对农民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特别是农业经济管理理论教育 ,采用灵活多样、覆盖面广、方便及时 ,能够为农民乐于接受的教育方法 ;加大农民教育资金投入 ;全力营造中国农民教育迫切需要的良好社会环境。不这样做 ,在观念上是错误的 ,在实践中是有害的。  相似文献   

19.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是国家的一项惠民利民工程,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本质上属于合作医疗保险,基金采用封闭式管理。因基金总量有限,故基金监管就成为当前新农合管理的最大课题。只有加强基金监管才能确保基金安全高效使用,解决广大农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和大病救治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今年国家对农副产品购销政策实行了重大改革,取消了农副产品统派购制度,分别实行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农副产品价格逐步放开后,其发展趋势怎样?它与农民致富有什么关系?怎样保证农民在生产不断增长的情况下收入持续增长,帮助农民致富?这是大家都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