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来,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或处于劳动密集型区段的产业是可行的办法,而乡镇企业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在对我国农村地区的要素禀赋结构进行理论探讨的基础上,分析了乡镇企业选择劳动密集型技术的基本约束条件,阐述了我国乡镇企业培育适应农村资源禀赋特征技术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
黄琼 《经济论坛》2006,(19):10-11
一、珠三角地区劳动密集型企业用工短缺的表现1.珠三角地区劳动密集型企业明显存在供需矛盾并存的“两头反常”现象。从劳动力市场看,劳动力资源供给与需求总量均逐年增长,但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仍然出现招工难与就业难的“两头反常”现象。一方面,随着珠三角经济的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密集型产业规模迅速膨胀,企业用工遇到“招工难”。调查中,80%以上劳动密集型企业认为,目前劳动力市场的人力资源难以满足劳动密集型企业的需求。与此同时,劳动密集型企业对劳动力的“有效需求”不足。企业支付民工的工资在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的特定情况下,被压…  相似文献   

3.
比较优势理论与梯级产业转移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依据比较优势理论,我国许多学者在80年代中后期提出了梯级产业转移的构想。但我国目前区域优势产业的现状表明,相对于东部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在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上并不具有人们想象中的比较优势。在我国,根据资源禀赋判定的地区优势与市场竞争形成的地区优势之间出现了矛盾。矛盾的原因在于,决定地区比较优势的因素除了各地区的要素禀赋外,地区制度环境的差别对地区比较优势有决定性影响;同时,要素的自由流动,使要素的丰缺程度对国内不同地区比较优势的影响度大为下降。中西部地区在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上要取得对东部沿海地区的比较优势,关键不是如何发挥其要素丰裕之所长,而是尽快弥补其制度环境之所短。  相似文献   

4.
张澜 《当代经济》2003,(12):44-44
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历史背景 ——国际产业结构的调整背景。近年来,由于工 业发达国家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全 球工业经济结构出现了新一轮调整,劳动和资金密集 型产业进一步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一些劳动密集型的 加工工业转移尤为明显,这为欠发达国家或地区发展 劳动密集型产业提供了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5.
我国区际产业转移的特点、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近年来,我国区际产业转移进程开始加快并出现一些新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以向有一定产业配套能力的地区转移为主、以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为主、省内转移或就近转移较多、以受制于资源与环境约束的被动转移为主。由于中西部地区产业配套能力差、物流成本高、沿海省内产业转移政策的存在及环境因素制约了产业转移的推进。为此,一方面,国家应成立专门管理机构,统筹国内产业转移。另一方面,中西部地区要大力发展产业集群和物流产业,并按科学发展观,化解产业转移中的环境与资源约束难题。  相似文献   

6.
面对入世的环境压力,可持续发展日益成为西部开发的焦点。西部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发展生态产业,而这必须建立在现有要素禀赋基础上。所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或处于劳动密集型区段的产业是可行的办法,而中小企业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二者的统一是西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7.
中国工业的结构调整、效率与劳动配置   总被引:40,自引:2,他引:38  
本文利用 1 999— 2 0 0 1年最新的企业调查数据 ,分析了中国工业结构调整对其生产效率和就业吸纳的影响。研究表明 ,中国工业结构越来越符合中国的资源和要素禀赋 ,劳动力成本低廉的比较优势得到不断发挥。轻工业部门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较快增长 ,不仅提高了中国工业的总体效率 ,而且为缓解目前日益严峻的失业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振兴和改造传统的老工业基地过程中 ,应将大力发展轻工业部门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放在突出地位 ,通过深化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和加快结构调整步伐 ,增强东部地区的工业经济活力和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中国西部地区人口红利与产业转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已经陷入劳动力成本增加和产业转型升级缓慢的境地,迫切需要通过创造第二次人口红利的条件和产业转型升级来获得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增长,而对于西部地区,则具有较多的第一次人口红利,这为承接东部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提供了条件.西部地区丰富的人口红利潜力形成的人口红利效应,将为西部地区产业升级、工业区兴起和集聚以及产业带的形成提供条件,而西部地区人口红利潜力和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宏观对策研究,有助于发挥西部的要素资源潜力,带来区域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9.
中国产业结构优化的战略选择——基于对外贸易视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的对外贸易现状说明了目前中国的产业结构仍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中国应该充分利用要素禀赋结构中的劳动力比较优势,在国际贸易中获取最大限度的贸易利益,快速积累资本,使真正决定产业结构的要素禀赋结构得到提升.同时,要完善市场机制,营造高效率的制度环境,大力发展教育,加强基础科学技术研究,根据中国国情和地区发展差异建立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多层次的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10.
中国区域比较优势动态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1985—2007年我国各省区及东、中、西三大地区资源密集型行业、劳动密集型行业和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比较优势是否随着要素禀赋结构的变化实现动态升级,并采动态面板数据的系统GMM估计方法分析各要素对不同类型行业比较优势的影响。研究发现,只有浙江、上海、天津、江苏、福建、四川、湖北7个省区的比较优势实现了动态升级,东、中、西部三大地区的比较优势行业没有实现升级;中西部地区的资本积累、外商直接投资和规模经济使其资源密集型行业的比较优势地位进一步强化,东部地区的这些要素使其劳动密集型行业和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的比较优势进一步提高;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中西部劳动密集型行业和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专业化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构建了要素结构、信息化以及地区产业体系优化的理论框架,利用2006—2016年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要素结构的改善与信息化密度的提升能够有效推动地区产业体系的优化,且信息化密度在要素结构与地区产业体系优化间存在中介作用;信息化对于地区产业体系的影响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信息化作用的发挥存在门槛效应。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凭借巨大的廉价劳动力优势吸引外资投资建厂,以低成本进行生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国际市场上优势明显,经济增长加速.然而,近年来我国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且增速超过了劳动生产率增速,我国企业尤其是以劳动密集型生产为主的企业面临巨大的成本压力.为了研究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本文从要素集约角度划分产业结构,建立VAR模型和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结合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得出劳动力成本作用于产业结构的具体机制:一是作为企业为第一投入要素所支付的费用,劳动力成本上升不可避免会对产业结构产生直接影响;二是劳动力成本上升通过改变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影响产业结构;三是劳动力成本上升通过改变人力资本存量和刺激技术进步影响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13.
目前中国沿海外向型劳动密集型产业特别是三来一补产业中,中间品供应绝大多数都通过进口,因此其中间品采购本地后向化带动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力巨大。在新贸易格局下,沿海外向型企业面临的压力和困境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衰退,而契机则是中间品生产转型。在实转制等外贸新政下,中国沿海现有劳动密集型产业无论在本地后向化的中间品采购方面,还是本地后向化的转型中间品生产方面都能为中国沿海经济的发展继续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4.
肖权  沈燕  李涛 《当代经济》2016,(34):70-73
本文使用基于非参数的Malmquist指数方法测算了东部地区信息产业2006-2012年TFP指数及其变动情况,发现TFP指数年均下降了0.3%,并且在将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分解为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中发现东部信息产业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呈现负相关关系,东部地区出现了技术退化现象但在效率上明显存在正的提升,在要素配置上从传统的粗放型发展模式逐渐走向集约型.此外,在对东部区域异质性分析中,东部各省TFP增长差异明显且与中西部TFP正增长形成鲜明对比.而在对东部收敛性分析中,东部信息产业TFP增长有发散的趋势性,东部各省应该合理安排各种要素资源,降低地区间增长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沿海10个省份2005至2014年工业产业面板数据构建联立方程模型,对于产业集聚、土地价格、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文章先是由新经济地理模型引入,对于这三者之间进行了理论分析,然后加入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我国沿海诸省产业集聚对于土地价格具有正向影响;相反,以土地价格为自变量,产业集聚为因变量来看,前者对后者的影响力有限;而沿海10省的工业产业集聚拥挤效应已经开始逐步显现,产业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了阻碍作用;与之相反,土地价格对于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则不显著.鉴于此,文章从两个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政府必须加快土地确权和交易市场化,同时各省份应合理布局工业产业,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和升级.  相似文献   

16.
皖江城市带的发展思路就是与长三角地区通过产业转移等互动发展。运用EF指数分析皖江城市带和长三角地区的要素禀赋状况,发现皖江城市带在劳动、资本、农产品、教育、研发和旅游等要素上具有比较优势,而长三角地区在研发、通讯、旅游等要素上具有比较优势。并针对不同的要素特点,提出了不同的要素耦合方式,对皖江城市带承接长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我国城乡产业转移的动因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已有研究证明要素价格上涨是城市产业向农村转移的直接原因,而城市要素价格变化又可归因于城市的本质即聚集经济,因此,我们建立了聚集经济理论和要素禀赋论相结合的新的分析框架来研究城乡产业转移的动因.根据该框架,北京市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数据也表明,进入城市化后期,在聚集经济的作用下,城市的土地和劳动力要素供给增长缓慢,其相对价格上涨,而资本和技术要素的供给增长较快从而相对价格下降.在各产业的要素密集度不同的情况下,密集使用相对价格较高的要素的产业,包括土地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成为城市中的比较劣势产业,在竞争规律的作用下,被迫逐渐转移出城市.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了基于充分灵活的生产函数形式的半参数平滑系数模型(SPSCM),对1999-2008年中国制造业的要素产出弹性、全要素生产率以及生产率主要影响因子的作用进行了估计和测算。主要研究结论包括:研究期内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141%, 显示中国制造业进入集约增长模式。在2002-2003年期间,中国制造业结构发生较大变化。伴随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产业环节快速扩张,资本产出弹性大幅下降,劳动力产出弹性攀升。企业规模和技术进步对生产率都有显著的积极影响,自主研发对生产率的影响在时间和行业之间具有广泛的异质性,但2004年以后出现了趋同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9.
文章提出了产业发展力的概念,并剖析了其构成要素及内容,阐述了各要素的内在联系,以此为基础分析了西部地区产业发展力的现状。  相似文献   

20.
欠发达地区低碳产业创新系统主要由低碳产业创新主体、低碳产业创新资源和低碳产业创新环境三大要素构成。〖JP2〗其中,主体要素是低碳产业创新的推动者和执行者,其具有不同的创新动力及创新行为规则;资源要素是低碳产业创新的支撑和基础,其具有不同的存在形态和配置结构;环境要素是系统存在的外部条件。各创新要素通过相互间的作用关系和运作机制,决定着低碳产业创新系统运行的效率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