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从两种生产理论到三种生产理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问题的出现,传统的关于人的生产与物质资料生产之间关系的两种生产理论的局限性逐渐显现出来。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人与环境所组成的系统应包括人的生产、物质资料生产与环境生产,它们之间的关系成为三种生产理论的研究对象。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剖析三种生产之间的物质流动与价值流动规律可以现,不合理的消费与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不可持续发展的根源。最后,以三种生产之间的和谐为目标,提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2.
物质流核算方法是可持续发展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作为分析资源和环境问题的重要工具,近年来在发达国家获得了长足进步。本文回顾并阐述了物质流核算的基本思想,深入讨论了当前物质流核算存在的基本问题和主要局限,对物质流的未来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柳泽民 《经济师》2011,(11):24-25
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面临来自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自身的双重挑战。自然界是人生存于其中的物质系统,是人的无机的身体,是人的自然存在的基础。人类社会是人生存的社会关系系统,是人与人的联系的网络,是人的社会存在的基础。物质系统和社会系统的正常运行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然而这一基本条件正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在资本贪欲驱使下而失去控制的世界理性化进程是人类可持续发展所面临重大威胁的深层根源。对理性和资本的有效驾御是保障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之道。  相似文献   

4.
物质流核算方法是可持续发展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作为分析资源和环境问题的重要工具,近年来在发达国家获得了长足进步.本文回顾并阐述了物质流核算的基本思想,深入讨论了当前物质流核算存在的基本问题和主要局限,对物质流的未来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应从多方面入手,其中积极倡导对物质消费资料的适度消费是一条不可忽视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分析适度消费的重要作用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阐明了适度消费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从现实的角度进一步分析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坚持适度消费的必要性。1适度消费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致性」」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内涵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威胁的发展。它要求每代人都能保证其后代继承的是一份自然资源不曾遭乏经济活力不曾消减的遗产。由此可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中心…  相似文献   

6.
利用物质流分析方法,对2000~2007年成都市环境经济系统中物质输入与输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在不考虑水的情况下,成都市物质输入与输出总量呈相似的增长趋势,但物质库存量有净增长;固体物质输入量的递增速率大于气体物质输入量的递增速率,物质输出量气体占主体;(2)物质输入与输出强度不断增加,而单位GDP物质输入量与输出量呈快速递减趋势,物质生产力不断上升,表明成都的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明显提高,区域经济增长和环境压力正在逐步脱钩;(3)水的输入输出量呈上升趋势,但是其强度基本保持不变,用水效率稳步提高。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物质变换理论是关于人与自然的物质交换以及物质循环再利用的理论观点,是马克思生态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研究中国环境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工具。物质变换的实现对于生态环境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解决中国生态生态环境问题,需要运用马克思物质变换理论,促进生产领域、消费领域、流通领域的物质变换,促进产业内部、产业之间、地区之间、能源与环境之间的物质循环,进而实现经济社会与自然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1990-2005年中国经济系统物质投入及其减量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欧盟经济系统物质流分析方法中的物质输入核心指标——直接物质投入为基础,追踪和考察了1990—2005年中国经济系统直接物质投入的历史发展轨迹与结构变化,并利用物质减量分解模型对直接物质投入进行了经济增长的反弹效应和物质使用强度的减量效应分解,最后指出了该研究指标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9.
长春市物质环境与社会空间耦合的地域分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晓军  黄馨 《经济地理》2012,32(6):21-26,45
在构建城市物质环境与社会空间耦合系统分析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和城市填图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讨了影响长春市物质环境与社会空间耦合的主要因子,对耦合的地域类型进行了划分,并对不同耦合地域类型的特征和问题进行了解析,系统揭示了长春市物质环境与社会空间耦合的地域分异规律。结果表明:长春市物质环境与社会空间耦合地域分异突出,不协调状态明显,为此,提出了相应的调控对策与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河北省区域经济发展的脆弱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今世界环境与发展的诸多问题中,脆弱性是焦点问题之一。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人类物质生活条件得以改善,都对未来有着美好的憧憬。但同时,资源的大量消耗、环境的污染、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等,都会给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区域经济发展的脆弱性。经过50多年的积累,河北省生产力布局初步形成了以地市级行政区划为基本界限、各自为战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这种格局的最大特点,就是在资源和市场上相互封锁、争夺,利益性矛盾和问题较多,区域间的功能协调性几乎无从谈起,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系统调控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任何社会经济活动都必须在一定区域进行,由于区域在空间上和时间上以及自然、经济社会文化背景的差异,形成了区域经济活动的高度复杂性.继而在区域发展过程中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一系列的问题和矛盾.如人口增长、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社会经济增长方式的高耗粗放等.不妥善解决这些问题.就会阻碍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具体来讲就是影响区域的持续发展.因此.如何解决区域持续发展问题成为许多国家进行调控管理的一项重要的内容,为了有效的解决区域持续发展问题、国家应对区域发展进行必要的调控.即由政府运用一定的手段.对区域发展进行适当的干预和调节.以缓解区域发展中出现的某些突出的矛盾.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区域持续发展。本文从理论上探讨了区域可持续系统调控的目标.调控的途径以及调控的对策和手段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黑龙江拜泉县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进行以能流分析、物流分析和价值流分析为主要内容的系统诊断,提出该县通过生态经济综合建设,实现农业持续发展的方向与对策,并证明它是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加大,其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发生了较大变化。基于能值分析方法,对1999~2009年辽宁省的能流、物流、货币流、废物流等进行定量分析,评价各子系统在生态系统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并通过综合分析上述各种生态流,得出一系列以能值为基础的综合指标,定量分析辽宁省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功能特征、生态经济效益及其可持续发展水平,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能够为辽宁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4.
企业发展的内在潜力和动力取决于企业经营活动的现金流,一个有活力的企业必定要有足够的现金支付能力。因此,从企业的现金流量管理有利于企业制定战略决策、有利于企业健康稳定持续发展、能够提高企业市场价值等方面阐述了企业管理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我国企业现金流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加强我国企业现金流量管理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5.
都市农业旅游的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都市农业旅游是现代都市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产物,其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运用系统动力学的原理和方法,分析都市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各子系统的因果反馈关系,构建都市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系统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以广州从化市都市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为例进行系统仿真,筛选出适合广州从化市都市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最优模式。通过上述研究,更好地为相关决策者提供都市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依据与应对方案。  相似文献   

16.
基于能值分析的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经济系统演变态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楚芳芳  蒋涤非 《经济地理》2012,32(2):143-148
采用能值理论与分析方法,研究2000-2009年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流量,社会经济自然子系统各能值指标和可持续发展指数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经济系统正处于中级发展水平,经济发展主要依赖本地资源,外界输入能值逐渐增加,经济开发强度不断扩大,工业化和信息化水平飞速提高,但能源生产和利用的效率呈现下降的趋势,环境负荷率不断增大,系统呈现不可持续的发展趋势。根据此结果提出了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经济系统的发展对策,以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程度,促进结构的稳定性,功能的高效性及发展的持续性的“三位一体”,使其进入良性健康的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17.
China's economic growth over the past several decades has been among the highest in the world. It has been fueled by cheap fossil fuel energy so energy consumption has risen rapidly, but there are signs that negative feedbacks in the form of waste and inefficiency may affect future development. If energy throughput exceeds the capacity of the environment to process the inevitable waste from production then the development may not be sustainable. We calculate economic diversity using an energy flow network analysis method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s of development policy, energy use, efficienc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hina and its provinces are presented as a case study and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each province in China is presented. China's development policy does not appear to be sustainable over the period 1985–1998 because of unsustainable energy consumption trends and declining economic diversity. An energy consumption tax is proposed for increasing diversity and dealing with increas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hina.  相似文献   

18.
环境能源政策创新过程,是对环境能源领域某些特定问题的求解过程。在政策制定过程中,要明确环境问题实质,推断其演化趋势,在经济、社会、生态及可持续发展等多重约束下,综合经济、金融、法律等领域思想精髓,拟定创新政策。文章对以环保意识坚定而闻名于世的荷兰环境能源政策创新过程进行了探讨。重点考察其可持续能源系统规划架构与流程及政府扮演的角色,为我国环境能源政策创新的具体过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地票制度作为重庆市农村土地交易方式创新的产物,对城乡之间土地资源流动、产业结构调整、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农民权益保护产生了较为重要的促进作用,对统筹城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乡村社区空间界面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乔家君 《经济地理》2012,32(5):107-112
乡村社区空间在经济高速发展、社会网络日渐复杂的条件下逐渐变化,界面作为物流、能流、信息流比较活跃的区域,对乡村社区发展功效显著。从空间界面理论着手,深入探讨空间界面在乡村社区各空间中的具体应用。结果显示:空间界面是乡村社区各相应空间的相对活跃区域,乡村社区各活动空间之间存在着密切关联,从空间界面出发制定乡村社区发展方略具备科学性、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