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1 毫秒
1.
曲正 《活力》2014,(1):38-38
现代语言学注重语境的研究,认为在信息传递中语言特点产生的动因来传递过程中的外部环境。新闻评论语境也不例外。就本质而言,新闻评论是一个由多环节组成的一个言语交际过程,新闻评论语境是这个过程中形成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主要研究新闻评论中的语境基本变相和构成,旨在为新闻评论中的语境运用提供一个有意的指导。  相似文献   

2.
王朝红 《民营科技》2007,(3):58-58,42
在语言学习中,特别是外语学习中,阅读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语篇教学是以语言基础知识和言语基本能力教学为核心而展开的.在语言基础知识教学中,从培养提高言语基本能力的需要出发,着眼于对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并力求在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动态情势中,使学生加深对各种语言现象的理解。从而达到使学生能准确地运用语言表达思想和传递信息。  相似文献   

3.
邵乐 《活力》2010,(14):149-149,151
阅读理解是作者与读者沟通交际的过程。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劳动,是读者从语篇中获取信息的过程。著名语言学家Christine Nuttall认为,作者将自己头脑中的信息编码(encoding),形成语篇(text),读者再把语篇解码,获取信息。作者要把他头脑里的信息(一个主意,一个事实或一种情感)传达出去,让别人理解,他首先必须把信息形诸于文字,即编码,作者亦被称为编码者。  相似文献   

4.
邢元平  刘成昆 《活力》2007,(8):128-129
模糊限制语作为模糊语言中最典型、最常见的一员,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产生了大量的研究成果。本文从定义和分类两个方面对前人的研究成果作了综述和评论,以期加深人们对模糊限制语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孙丽萍 《活力》2013,(4):143-143
在信息的传递过程中,信息外在化为我们所熟知的电台或者是电视台的节目.而节目的内容又决定了节目的形式.比如说我们经常看的新闻题材,有的新闻题材适合做深度性报道。有的则适合做一档评论性质的节目,而有的只是一般性的消息报道,然而这种节目的形式恰恰又决定了我们播音员或者是主持人所运用语言的特点。在播音员与主持人的语言方式上就会表现出细微的不同.而这种不同是在作为有声语言的播音与主持报道中的“大同”下的不同.了解两者语言之间的不同点我们必须首先知道两者之间的相同或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6.
刘红丽 《活力》2004,(9):82-82
语言往往在外语学习者习得第二语言的过程中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异,这种在学习目的语过程中产生的语言变异现象被称为过渡语或中介语。僵化指的是学习者在中介语连续体尚未达到目的语状态时便停止发展,某些语言错误已作为一种语言习惯固定下来,进一步的学习也无法改变的现象。Selinker将僵化现象产生的原因归纳为五个过程:(1)母语迁移;(2)培训迁移;(3)学习策略;(4)交际策略;(5)目的语笼统化。  相似文献   

7.
牟永艳  徐春涛 《活力》2006,(5):155-155
一直以来,人们对语言的学习只强调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而对于非语言(体态语)的交流手段则不太重视。近年来,随着跨文化交际领域的深入研究,人们已越来越注意体态语在交际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因为在语言传递各种信息的同时,人的身体动作、面部表情、目光接触、手势等有声无声的行为都在有意或无意地反映着态度或流露出表情。这使得人们的交际更生动、和谐、完整。美国心理学家作了许多实验后得出这样公式:信息的总效果=7%的文字+38%的音调+55%的表情。可见除7%的文字外,交际过程中的93%的效果是靠有声及无声的非言语符号来完成和实现的。因此,研究体态语在日常交际以及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有其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郭佳 《现代企业》2012,(11):35+38
系统功能语言学在我国越来越受到外语教学界的关注,该理论提出的语言的三大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是其核心所在。近年来,语篇在翻译中的重要性愈来愈得到重视,与传统的字词层面的翻译相比,语篇层面上的翻译在承载作者美学意图、保持原文与译文意义和形式上的一致等方面显得更胜一筹。主位推进模式是语篇生成的重要形式手段,体现了语篇的谋篇意义,反映了语篇对概念意义和人际意义的组织方式。  相似文献   

9.
在英语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英语语篇分析能力对提高学生英语交际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从英语教学语篇分析能力的定义、对提高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意义以及培养学生语篇分析能力的对策做出了分析,旨在通过培养学生的语篇分析能力来实现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禁忌语是世界各国各民族文化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语言文化现象,它规范并约束着人们的言语行为和社会交际。中西文化的巨大差异直接导致了英汉禁忌语的迥异。本文试从粗俗猥亵语、生老病死、体态语禁忌等几方面对英汉禁忌语进行对比分析,使人们在跨文化交际中避免误用。  相似文献   

11.
一、基于期望理论的预算管理研究动因 预算管理一直是管理会计研究的重点。根据Shields发表的论文《北美管理会计研究90年代回顾》,在作者所评论的152篇文献中,以预算管理为主题的研究就有21篇,占其所评论论文的13.8%;另根据南京大学教授张朝宓等学者的统计研究表明国内管理会计的研究中预算管理也占了很大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2.
论商务交往中的非言语交际在语境中的核心地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万玉兰 《企业经济》2006,(11):85-86
在国际商务谈判中,如何掌握好语言、非言语交际与文化之间的关系,达到一种良性的沟通,对于商务人员来说是一门必修的学科。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是文化的载体;非言语是语言交际的补充,人们在交际中,只注重语言交际,而往往忽略非言语交际作为信息传递的重要地位。本文从两个方面探讨了在商务交往中非言语交际的重要性及双重性。由此得知,脱离非言语配合的孤立的语言行为往往难以达到有效的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13.
李艳玲 《活力》2004,(6):53-53
言语行为是人们通过言语所完成的行为。日常交往中常见的请求就是言语行为。从语言学或交际学的角度看,言语行为是交际过程中的最小单位,是更大单位的交际结构的组成部分。根据奥斯汀的观点,言语行为是建设社会交往的基石,是日常会话的深层结构。言语行为理论是英国哲学家和语言家奥斯汀为代表的研究领域,他们的研究成果不仅对语言研究,而且对外语学习。跨文化交际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语言和思维的关系为出发点,同时联系作者的教学经验,简单分析了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英汉思维的差异对词汇、句子和语篇的影响以及对学生在遣词造句和语篇理解上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张丹 《民营科技》2010,(4):55-55
语域是语言在不同场景的功能变体,是语场,方式和基调三个变项的综合体现,实现不同的交际目的。在写作过程中,对语篇语场,方式,基调的准确把握是大学英语写作中的一个难点。现试图从海南某大学英语作文的语域分析基础上,了解其恰当传达意义的能力并就英语写作中语域意识的培养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国际商务谈判是跨国界的商务沟通,这种沟通是通过语言和非言语两种形式的完美配合来完成的."非言语"同语言一样,都是文化的一部分.在不同文化中,非言语交际的形式并不完全相同.因此,要想进行有效的交际,在使用某种语言的同时就得了解说话人的手势、动作、举止等所表示的意思.  相似文献   

17.
委婉语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语言现象,是人们在交际过程中谋求理想的交际效果而创造出的一种有效的语言形式。它意在用一种不明说而能使人感到愉快或含糊的说法,代替具有令人不悦或不够尊敬的表达方法。英、汉语同为世界发达语言,委婉语的使用尤为广泛。然而,委婉语作为一种承载文化信息的语言工具,必然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点。本文从不同侧面探讨英汉两种语言中委婉语的使用方法和所反映的文化特征。虽然二者不乏相通之处,但同时也存在诸多差异。  相似文献   

18.
模糊语也就是指在中英文在翻译中存在的一种模糊现象,是在不同语言翻译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语言现象,也就是指日常生活中许多事物没有清晰准确的上下限的界定。考虑到英汉两种语言的句子、语篇等问题,阐述了语言的模糊性以及英汉语言中的模糊现象,并提出了几种模糊性语言翻译的方法,以便在总体上保障翻译信息的准确性,从而达到更好地跨文化交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1.国内外专家对对话性的研究 对话性是本世纪初前苏联学派的语言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理论中一个主要概念,巴赫金是对话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巴赫金认为语言的本质在于交往,而有交往必然就有对话,对话性主要强调语言的交际功能,因此他说:在对话性的语篇中存在两个或更多相互作用的声音.单一的声音,什么也结束不了,什么也解决不了,两个声音才是生命的最低条件"(1996).巴赫金把对话性视为一切话语与语篇的基本特征(Tejera,1995).Volosinov也坚持认为任何话语和语篇都具有对话性.  相似文献   

20.
语用含糊是人们在语言交际中的一种语言策略。通过探讨语用含糊的概念,阐述了日常言语交际中语用含糊的产生及运作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