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制度性的垄断经营形成的垄断行业高工资现象,成为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重要因素,导致市场机会的不均和社会不平等。采取新的措施有效调节垄断行业过高收入,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对建设和谐社会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张承耀 《英才》2006,(8):22-22
我们要建设一个和谐社会。在许多不和谐的状况中,垄断行业的高工资、高收入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3.
如何有效调整和扭转国有垄断行业不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建立健全国有资本和公共资源收益分享、共享机制,使人民均享发展带来的收益,关系到改革的成败、人民的福祉和国家的进一步发展。本文指出了中国国有垄断行业分配制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阻碍国有垄断行业分配制度改革的主要障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有利于促进中国垄断行业和收入分配领域的理论研究和改革实践。  相似文献   

4.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司司长邱小平表示,既要通过采取措施,促进非垄断行业的企业职工工资收入逐步提高:又要对垄断行业的高收入采取措施,加以有效调控。事实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多年的两位数增长,得益于平均工资收入的提高。建立一个高工资支付的经济,而不是一个工资节省的经济,对中国更加有利。中国社科院2008年发布的社会蓝皮书显示,我国劳动报酬占国民收入比重逐年下降,2003年以前一直在50%以上,2006年仅为40.6%。  相似文献   

5.
如何有效调整和扭转国有垄断行业不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建立健全国有资本和公共资源收益分享、共享机制,使人民均享发展带来的收益,关系到改革的成败、人民的福祉和国家的进一步发展。本文指出了中国国有垄断行业分配制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阻碍国有垄断行业分配制度改革的主要障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有利于促进中国垄断行业和收入分配领域的理论研究和改革实践。  相似文献   

6.
垄断行业的高收入是造成行业间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重要因素,同时,垄断行业比竞争性行业具有更高的人力资本水平,说明垄断行业高收入存在合理成分。行业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包括:人力资本差异和制度因素,竞争性行业中人力资本对收入差距的影响存在"门槛效应",较高质量的人力资本才会扩大行业收入差距;垄断行业中人力资本的收益存在"共享式"特征,低质量人力资本的收益率被抬高,扩大了行业收入差距,高质量人力资本的收益率趋向市场化水平,缩小了行业收入差距。因此,必须打破垄断行业的进入壁垒,从源头上限制政府的权力,减少政府掌握的资源,减少政府对经济的管制和干预,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来决定人力资本的回报率,由市场来决定资源的配置方式及工资的决定机制,才是改善行业收入差距扩大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庞智 《企业活力》2009,(5):22-23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收入水平有了较大提高,收入形式也日趋多样化,特别是试点企业实行年薪制、持股和股票期权等分配形式,使得部分经营者进入了高收入阶层。但是,从总体水平上看,我国国有企业经营者收入水平还比较低,多数企业仍然使用基薪(主要为技能工资、岗位工资、工龄工资)+奖金的薪酬分配模式,  相似文献   

8.
政府定价的主体是政府,但是自然垄断企业以亏损倒逼政府定价,导致准公共产品水、电、天然气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价格上涨,而同时,自然垄断行业的高工资、高收入及高待遇又是不争的事实,种种异象让人们不得不去思考其背后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1989~2009年中国家庭营养健康调查数据(CHNS)比较了不同所有制部门的就业选择和工资差异。研究发现国有、私营、集体和外资部门工资决定机制仍然存在较大差异,即教育的回报率在国有和外资部门较高,而经验的回报率在私营和集体部门较高;高教育水平的人更愿意在国有部门工作。分位数回归发现国有部门教育的边际回报率随着收入的提高而逐渐降低,但私营部门教育的边际回报率却逐渐升高。本文进一步对国有部门和私营部门工资差异进行了分解,揭示了国有部门的工资优势来源于特征差异和系数差异。  相似文献   

10.
《企业世界》2007,(7):45-45
垄断行业人员高薪待遇已成不争的事实,然而他们的高工资是否合理呢?从广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获悉,该厅和省财政厅、省审计厅于3月中旬联合对全省国有企业工资内外收入进行监督检查,检查重点为金融、电力、电信、外贸、交通、烟草、石油石化等行业的国有企业,包括工资收入、住房补贴、企业代扣个人所得税等等,检查行动一直持续到5月,  相似文献   

11.
近年,垄断行业职工收入畸高,严重偏离市场规律,已成为我国收入分配领域的一个敏感突出而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但在较长时期内,想通过破除行政垄断、解决"所有者缺位"问题这两个途径来解决垄断行业收入分配问题是不可行的,改革政府监管才是解决垄断行业收入分配问题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2.
刘植荣 《人力资源》2012,(12):10-13
早在2004年,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就已经开始启动,但作为收入分配改革核心的《工资条例》却迟迟难以问世。据了解情况的人士称,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难以推进,垄断行业的抵触构成了最大的改革障碍。近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再  相似文献   

13.
企业工资分配制度卓有成效的改革,使我省企业工资分配的体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增强了企业的活力,推动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但也应清醒地看到,我省在企业工资分配中还存在着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分扩大和垄断行业工资分配失控等问题。笔者现就企业工资收入分配差距问题,谈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4.
垄断行业“高收入”之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收入差距过大是当前中国社会的不和谐因素之一,而收入差距问题中最突出的表现并非行业差距而是阶层差距,是高收入阶层与中低收入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过大,并且这种差距有继续扩大的趋势。通过国家税务总局对“高收入”的界定,笔者认为,所谓垄断行业的“高收入”,只是就行业的角度而言的,垄断行业的绝大多数员工充其量只能算是中等收入阶层,而并非高收入阶层,自然不应在“有效调节”的范围。  相似文献   

15.
根据劳动部、财政部、审计署《关于颁发(国有企业工资内外收入监督检查实施办法)的通知》精神,我省将全面开展企业工资内外收入专项审计检查。这次专项审计的范围与内容主要是:企业年度工资总额(国家统计局规定的工资总额构成口径)来源、发放、结余情况;企业发给职工的年度工资总额外的各项收入、经济补偿金、赔偿金等;企业经营者工资内外收入情况;企业职工个人所得税的缴纳以及工资审批等情况。现对如何开展企业工资内外收入专项审计谈点看法:(一)做好审计前的准备工作。1.学习掌握有关政策法规。凡是与工资内外收入检查有关的政策、法规都应有所了解,重点掌握下面的一些政策、法规。(1)劳动部、财政部、审计署三家颁发的《国有企  相似文献   

16.
政策法规     
《人力资源》2009,(18):77-77
发改委拟缩行业收入差距,调节过高收入 据悉,近日发改委正就《关于加强收入分配调节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诸项改革可能于今年内陆续出台。对垄断行业收入过高问题的调节,将会是其中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17.
观点     
《企业研究》2006,(12):5
刘新民:垄断行业高收入的负面影响及治理建议;黄鸣:老板决策经营的十大误区.  相似文献   

18.
我国垄断行业收入水平要明显高于社会平均收入水平,这中间既有合理成分也有不合理成分,通过对垄断行业收入制度的完善促进垄断行业收入分配的合理化,对于当前我国实现收入分配公平公正,建设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行业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垄断行业的高收入问题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和不满,反垄断的呼声也日益高涨.  相似文献   

20.
《企业研究》2006,(6):4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步正发在近日举行的第三届薪酬管理高层论坛上表示,行业间工资差距过大.垄断行业员工工资过高、增长过快的问题是当前企业分配和薪酬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