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乡教育均等化与“以省为主”财政投入体制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城乡教育均等化就要建立“以省为主”的财政投入体制。原因是县级政府的财力无法承担协调城乡教育差距的重任,省级政府才有能力实现城乡教育的均衡化。具体制度设计的内容是明确各级政府义务教育投入的职责,合理划分各级政府投入责任分担比例,设定省内义务教育投入的均等化标准,设计平衡城乡义务教育差距的转移支付制度。  相似文献   

2.
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具有战略性意义的组成部分,是实现“十二五”规划的关键所在。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造成了我国城乡公共服务严重失衡。本文以江苏省为例,主要从公共教育、就业服务等方面来剖析,进而寻求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适当途径。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一的重庆市为例,根据重庆40个区县2000-2010年十年间的统计数据,从公共教育、社会福利、医疗卫生和就业服务等方面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得出了近10年来,尤其是2007年统筹城乡改革试点之后重庆市各区县间公共服务水平变异系数显著下降,即公共服务水平均等化程度不断提升的结论。同时本文还利用回归方法,分析了各项财政支出对重庆市各区县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影响程度,发现平衡社会福利、医疗卫生、就业服务三个方面的财政支出对于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张立伟 《中国就业》2009,(11):29-31
近年来,徐州市按照统筹城乡劳动就业和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先是大力开展以创建“星级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村级劳动保障服务站”和“农村劳动力充分转移镇、村”为主要内容的“三创”活动,继而实施了农村劳动保障“三基工程”,不断强化农村劳动保障基层组织、基础工作和基本能力建设,并通过市级政策促动、县级评比互动、基层主观能动,  相似文献   

5.
不断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城乡社会融合是当前湖北省面临的重要任务。目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战略在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统筹城乡发展及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了有力保障。然而很多时候,由于财政相对并不宽裕,加之各地市在发展过程中又具有自身的特殊情况,具有明显的区域发展不平衡性,在当前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尚需进一步解决。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在基本公共服务领域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大力推进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品质提升工程。公共服务关乎社会公正和公平正义的发展,既是政府的职责所在,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过程中最重要的内容。目前,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不平衡现象较为突出,短板和弱项问题明显,如何使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实现真正的平衡和均等化,是当前需要重视和思考的问题。文章对当前各省市基本公共服务发展中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并基于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运行机制,提出了解决基本公共服务发展实现均等化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城乡公共服务非均等化发展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在界定公共服务均等化内涵的基础上,运用熵值法和Topsis多指标综合评价法,从城乡公共服务发展差距和农村公共服务发展水平两个方面,对四川省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现状进行实证分析,为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战略目标提供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8.
城乡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是城乡统筹就业的基础目标和基本要求。2012年以来,江苏省徐州市按照"系统化设计、制度化安排、规范化建设、长效化推进"的总体思路,着眼于基层组织、基础工作和基本能力建设,启动实施了村级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十百千万"强基工程,大幅提高了就业服务均等化水平。徐州市113个镇全部建立了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服务所,配备专职工作人员517人,其中:在编人员161人,大专以上学历人员439人,获得职业资格人员320人,女性274人。同时,全市2286个行政村创建了劳动就业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基本公共服务的基础设施条件、财政资金投入的均等化程度、城乡居民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均衡度等方面对河南省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水平进行分析和说明,并提出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路径。  相似文献   

10.
刘艳金 《价值工程》2011,30(24):253-254
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核心和关键是要全面改进农村学校,实现其优质化发展。农村学校的改进是一项系统性、整体性工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农村学校的改进需要从其外部环境和学校自身两个方面努力。从外部环境来讲,就是要在城乡教育一体化背景下均衡配置学校各类资源;从内部来讲,就是要形成农村学校发展愿景、提高农村学校管理水平、加强农村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农村学校教育科研水平、创新农村学校运行机制等。  相似文献   

11.
翟传豹 《中国就业》2013,(11):44-45
淮安市人社局在2011年研发"招工求职E通"的基础上,围绕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实施了就业创业信息化便民工程。利用"通讯网、互联网、广电网"三网互动的就业应用系统,利用电脑、手机、电视和自助机等媒介,从市到村实现了信息网络实时共享、服务终端城乡覆盖,打造了招聘求职“数字直通车”、就业创业服务“充电加油站”、人社基础业务“百度知识库”,建成了“15分钟就业创业便民服务圈”,提升了政府公共服务效能和水平。  相似文献   

12.
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应积极推进,但不能急于求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在中央文件中提出“完善公共财政制度,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意味着财政资金在区域、城乡间的使用将更注重使全国人民在教育、卫生、文化、就业再就业服务、社会保障、生态环境等公共服务上享受到均等的权利。  相似文献   

13.
王卫斌 《乡镇论坛》2011,(11):21-21
农村教育事关城乡统筹兼顾、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大局,决定构建和谐社会、推进公平教育的成败。江西省正视本省城乡教育存在差距的现实,高度重视农村基础教育现代化建没,缩小城乡教育资源“剪刀差”,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4.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一体化的物质基础。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存在非均等化问题,其实质是非均等化的国民待遇,这导致了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成为城乡统筹与和谐社会构建的主要障碍。本文从制度的多维视角分析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行政障碍,进而提出了破除行政障碍,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供给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的就业问题,新乡市在河南省率先推行统筹城乡就业工作,从建立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入手,不断提升公共就业服务质量,为城乡劳动者提供便捷化、均等化服务,为统筹城乡就业工作谱写了新的篇章。  相似文献   

16.
推进农村牧区社区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手段。农村牧区社区建设不是一个短期行为,要建设一个发展后劲足、能够吸引更多人居住的新农村新牧区,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切实把握好以下七个要素。  相似文献   

17.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中国行动路线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注:A1代表“基础教育”类公共服务中,应最优先纳入基本公共服务的内容,例如应将“小学教育”和“初中教育”最先纳入,则“A1”即为“小学教育、初中教育”,成为第一阶段“基础教育”中应优先均等化的服务内容。其他类同。  相似文献   

18.
新农保是缩小城乡差距、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基础性工程,是实现广大农村居民老有所养的重大惠民政策。但笔者通过调研发现,有三大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19.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施行是国家朝着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和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迈进的一个重大步骤,在当前扩内需、保增长。应对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具有特殊的意义。要加大财政对新农保的投入力度,以尽快扩大制度的覆盖面,并提高制度的保障水平。从根本上说,这有赖于政府从“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型,只有这样,才有财力与精力提供包括基本养老保障在内的基本公共品。  相似文献   

20.
南充市今年启动实施“百万农民工培训,农民工返乡创业工程”,实现农民转移、转型、增收,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围绕打造南充“川妹子”、“川厨师”、“川建工”、“川缝纫”、“川电子”等劳务品牌,整合使用培训项目资金,大力开展转移培训,转岗培训,创业培训,技能提升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完成培训20万人次,整体提高农民工的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