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 毫秒
1.
犹太人的商业价值观主要体现在:诚信为本、以质取胜,把握机遇、敢于冒险,善于谈判、厚利适销以及政商相融等特征。《圣经》中的契约观以及《塔木德》教导人们的诚信和重商理念为犹太人经商提供了文化基础,独特的历史文化环境为犹太人经商提供了外部的空间氛围,历史上的大流散和反犹组织的排挤与迫害则成为犹太人经商的外界促发力。  相似文献   

2.
78:22法则     
穆阳 《大众商务》2001,(3):36-37
俗话说:财富装在犹太人的口袋里,智慧装在华人的脑子里.但实际上,无论是财富还是智慧,都掌握在犹太人手中.  相似文献   

3.
17至18世纪,犹太人在欧洲重要港口城市——波兰的格但斯克进行了积极的贸易活动,他们的贸易活动对格但斯克、乃至整个波兰经济的发展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犹太人在格但斯克的贸易活动,对格但斯克甚至整个波兰的文化、政治和历史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陈冠任  肖辉 《新智慧》2006,(8):18-18
犹太人经商4000年,总结出两条不证自明的公理,其中第一条就是:瞄准女人。对于这一“公理”,犹太人毫不怀疑它,就像犹太人毫不怀疑“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一样。  相似文献   

5.
瞄准女人犹太人经商,把商品分成两种:“女人”和“嘴巴”。据说这是犹太人经商法宝的五千年公理。犹太人五千多年经商史告诉我们:男人工作赚钱,女人使用男人的钱,这样来维持生活。所以如想赚钱,就必须“攻击”女人,瞄准女人来经商。而赚男人的钱要难十倍,因为男人赚到的钱“装在女人的口袋里”。从近年一些调查情况综合分析来看,我国典型的家庭模式仍然  相似文献   

6.
犹太智慧是犹太人在长期的流浪生活中所形成的一种智慧,它凝聚了无数犹太先祖在其民族的发展历史中的民族精神,其优秀精华部分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7.
有位经济学家曾经讲过一个生动而有趣的故事:如果一个犹太人在美国某地开了一间修车店,那么第二个来此地的犹太人,一定会想方设法在那里开一间饮食店。而中国人则截然相反,如果一个中国人,在某地开一修车店,第二个、第三个来此地的中国人,则往往开的也是修车店。“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落个人仰马翻”是常事。能不能来个“你过你的独木桥,我撑我的小木船”  相似文献   

8.
塞林格小说的成就与他半犹太身份密切相关,在他的小说中折射出了塞林格的犹太及半犹太特征。塞林格出生在纽约一个半犹太家庭中,其生活成长的时期又恰逢美国反犹呼声甚嚣尘上的时代,而其半犹太人的身份又有着独特的生存尴尬,这一切折射在他的创作中,就使他的小说具有了一份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9.
据报道,挪威的登纳有一条中心大街,街上有百余家商店,但没有一家经营的商品是相同的。因此,在这条大街上无论买什么商品,无需去几家商店挑选。所以人们称这条街为“无重复商店街”。由此,我又想到了一位经济学家讲的一个生动而有趣的事例:如果一个犹太人在美国某地开了一家修车店,那么,第二个来此地的犹太人一定会想方设法在那里开一家饮食店。而中国人却截然相反,如果一个中国人在某地开一家修车店,那么第二个来此地的中国人则往往开的也是修车店。  相似文献   

10.
犹太民族一向以执着和不易被同化所著称,而居住在河南开封的一群犹太人在几个世纪后终被汉文化所同化。美国女作家赛珍珠的小说《牡丹》,向人们展示了两种文化在融合过程中所产生的碰撞和冲突。  相似文献   

11.
管理思维方式变革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哲学及方法论的角度看,管理思维方式就是某一特定历史阶段上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规范着人们进行管理活动的方向、过程和结果的范式.自20世纪中叶起,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或称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浪潮开始席卷全球,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不断创造着新的产业群、技术群,极大地改变着这个时代的产业结构和劳动组织,此时,整个的管理实践和管理理论都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管理的方式、方法更具有现代化的色彩.这一时代的管理思维方式是与这一时代的科学技术发展相对应的,具有自己鲜明的特征,体现出向系统性、开放性的转变,也体现出优化思维与非优化思维、精确性思维与模糊性思维的对立统一.  相似文献   

12.
从哲学及方法论的角度看、管理思维方式就是某一特定历史阶段上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规范着人们进行管理活动的方向、过程和结果的范式。自20世纪中叶起,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或称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浪潮开始席卷全球,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不断创造着新的产业群,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管理的方式,方法更具有现代化的色彩。这一时代的管理思维方式是与这一时代的科学技术发展相对应的,具有自己鲜明的特征,体现出向系统性,开放性的转变,也体现出优化思维与非优化思维,精确性思维与模糊性思维的对立统一。  相似文献   

13.
庄子的自然观是对其时代理想的表述,它是战国时期人的生存面临全面而深刻危机的产物。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同时期的注解家,诸如庄周后学、郭象、成玄荚,对其均有所阐发,他们的自然观虽源于庄子,但不止于庄子,而表述了各自时代的理想与追求。  相似文献   

14.
论西部大开发的经济布局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西部地区开发的历史和当前发展出发,近期西部大应主要采用点轴开发模式,其主要思路是设计西部地区空间布局的点轴系统;以此为基础确定近期开发建设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重庆制造业竞争力的数量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根据2000年《中国统计年鉴》和《重庆统计年鉴》的数据,用主成份分析法,构建了一个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模型,对重庆制造业内部28个行业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6.
跨国银行监管主要包括准入监管和经营监管,前者主要体现为进入形式和条件的限制,而后者更多地强调管制措施和风险管理两方面。新出台的《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对准入监管和经营监管都做了较为详细的规定,但还存在着诸多缺陷。因此,需要借鉴国外及国际跨国银行监管的有益规则和先进做法,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我国的跨国银行监管法制。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上市公司、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及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高管人员的薪酬水平与职工工资差距的实证分析,结论是支持国资委关于限制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水平与普通职工差距的政策建议。研究表明,企业负责人平均年薪25万元。与普通职工工资差距保持在12倍。绝不是所谓的“心理底线”,而具有一定的市场合理性。  相似文献   

18.
校报是高校的机关报。校报新闻宣传工作在高校的建设和发展中不可或缺。发挥校报的新闻宣传作用,应加强对校报工作的组织领导,明确思路,整合资源,充实内涵,突出特色,不断适应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报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高校校报是高校党委和行政的机关报,是高校校园内占主导地位的媒体。”充分发挥校报在促进学校改革发展过程中的宣传导向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描绘了未来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指明了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方向。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未来走势主要有:高等教育事业目标规模呈积极推进、稳步发展,人才培养模式将呈更加多样化,体制改革向加强宏观严管、微观放活方向发展,学校办学自主权将进一步扩大并落实,与国外教育交流合作由"单向"为主向"双向合作"发展,教育结构调整更加协调均衡并向中西部倾斜,更加重视对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的支持,教育经费投入多元化和管理更趋科学化等。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公司必须加速固定资产的折旧,使固定资产更新加快。才能跟上社会的发展。然而目前我国大部分公司仍用直线法计提折旧,严重阻碍了固定资产更新的步伐。因此,有必要加快固定资产折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