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中国技术经济论坛各理事单位讨论决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共同继续举办中国技术经济论坛2011,对十二五期间的重大技术经济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广  相似文献   

2.
进入增长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世界经济影响着中国经济,同时中国经济在更大程度上影响着世界经济。在这里探讨一下中国经济增长的态势。讨论中国经济的走势,首先需要了解中国经济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三年前,在分析国际经验的基础之上我们提出了一个基本判断,就是中国经济在经历了30多年10%左右的高速增长以后,将会出现增长放缓,进  相似文献   

3.
我们今天讨论的主题是初心、责任和企业家该做点什么。但是对于中国的企业家来说,当前面临的经济形势还是很有挑战的,无论是经济下行压力还是现在面临的国际环境,尽管中央在大力度推进,但需要一个过程,比如对民营企业的尊重,包括大家在思想上也在不断凝聚,也就是说我们要坚定对市场经济的信心,坚定对企业家的信心,这样中国才有未来。  相似文献   

4.
声音     
《中外管理》2009,(7):24-24
“中国经济已经复苏!”6月16日,国际著名投资家、量子基金创始人索罗斯在北京接受采访时以肯定的口吻表示:“中国经济已经复苏。”他强调,中国出台的4万亿刺激经济方案是及时有效的,除了出口还未恢复外,其他经济领域均已回暖。他还指出:在全球经济复苏的过程中,中国将扮演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5.
《经营者》2008,(5)
<正>重庆姜义武2007年,中国"入世"的第六年。这一年,中国经济以超常的速度,扩充着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力,在世界经济的版图上不断刷新着自己的记录,与世界各国经济加速融合,已经成为国际经济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这一年,"中国制造"成了国际媒体中出现最多的词汇之一,它为中国创造高速增长的GDP的  相似文献   

6.
人民币升值对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中国经济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尤其是出口贸易的增长更是令一些经济发达国家羡慕。人们对中国经济的前景较为乐观,人民币的国际地位越来越高,经济发展实力的提升客观上有助于推动人民币升值。文章针对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和当前世界经济形势讨论了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形成原因,旨在探索人民币升值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2008年北京奥运会离我们越来越近了。举世瞩目的奥运会能够由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承办,无疑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中国经济实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的象征。伴随人们对奥运会的期盼,关于奥运经济的讨论日渐热烈,奥运会将带给我们什么?是机遇还是挑战?  相似文献   

8.
刘建飞 《新远见》2010,(5):20-30
2008-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加快了世界格局的变化,国际力量加速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由欧美向亚洲、由"一超"向"多强"和"非极力量"转移。在应对全球金融危机过程中所开展的各层面国际经济合作,客观上成了国际力量转移的助推器。中国在世界格局变化中表现突出。这既得益于中国在应对金融危机上的非凡作为,也与其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有密切关系。一、合作是当今中国外交的一面旗帜  相似文献   

9.
2010年3月伊始,"低碳"成为社会各界讨论的热点,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学会杨金贵撰文:一场以低碳经济为核心的产业革命已经出现,低碳经济不但是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结构的大方向,更已成为全球经济新的支柱之一。自此,石油产业再一次被置于风口浪尖之上,同时与油田企业相关的问题纷纷接踵而至,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讨论,这其中最引人关注的莫过于石油开采企业的价值评估及与之相关的资本结构决策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中国经济基本面良好,美元贬值则势不可挡。然而,现行的汇率政策没有使中国充分获得人民币升值的好处 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国际经济动荡,已成为中国经济决策过程中的最大困惑。在3月18日“两会”闭幕后的记者招待会上,温总理对美国经济发出了“三问”;美元不断贬值,何时能够见底?美国究竟会采取什么样的货币政策?美国的经济走势会走到什么地步?  相似文献   

11.
《经营者》2008,(3):18-18
2007年,中国“入世”的第六年。 这一年,中国经济以超常的速度,扩充着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力,在世界经济的版图上不断刷新着自己的记录,与世界各国经济加速融合,已经成为国际经济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这一年,“中国制造”成了国际媒体中出现最多的词汇之一,它为中国创造高速增长的GDP的同时,更为全球消费者带来了更多的便利和实惠。  相似文献   

12.
2005年4月23-24日在中国举办的首届“经济计量最新发展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召开。会议的主旨是研讨经济计量最新发展及其在中国的应用,加强经济计量的科学研究,促进经济计量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在北京大学校领导,光华管理学院领导及全体教职员工,光华管理学院商务统计与经济计量系刁锦寰教授、陈嵘教授,  相似文献   

13.
张二震 《中外企业》2002,(2):127-129,159
讨论我省区域经济共同发展问题,离不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经济结构调整的大背景。我们先对此作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4.
2009年6月19~2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和香港经济导报社共同举办的"‘中国经济增长与周期(2009)'国际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国内外著名研究机构、大学、政府机构的80余位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围绕"世界经济动荡与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政策选择"展开了广泛的讨论,对中国未来的政策取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七月份国内可能进行"二次调控" 胡锦涛主席、温家宝总理近期先后外访.据香港《经济日报》转述经济界人士透露,此后,中央将在7月间重点讨论经济工作,并可能会推出"二次调控".之所以有"二次调控"之说,是因为面对国际和国内经济形势的新变化,中国此前的宏观调控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16.
涂萍 《中国就业》2008,(3):53-57
中国人从境内流动到境外就业.向其他国家用人者提供劳动和服务,古已有之。亦是当代经济全球化以及中国逐步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劳动力市场、更好地适应并融入世界经济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我国劳动力从国内市场向国际市场的流动过程中。一些公民通过各种形式走出国境,加入到国际交流和就业的市场体系,既为自己争取了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17.
国际板之惑     
除了给沪市、部分券商和外资企业带来好处之外,国际板未见得对中国经济转型有何裨益。目前,关于开设国际板的说法不断,据说国际板的推出是巨大的制度创新,有种种利益,可提升中国资本市场在全球的影响力云云。在我看来,国际板谈不上是创新,从十年前讨论中国存托凭证CDR时即已有之。除了给沪市、部分券商和  相似文献   

18.
墨西哥坎昆峰会前夕,为世界各国在气候变化等相关能源环境方面的合作提供对策和建议,国际绿色经济协会在中国国家会议中心举办了“全球绿色智库峰会”,众多专家、企业家代表汇聚一堂,讨论在新时期绿色经济中,企业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使命。  相似文献   

19.
张雨 《经济界》2004,(6):71-74
目前,全球经济正处于新一轮国际产业大转移的过程中,国际产业资本正向亚洲集中,中国特别是长三角地区正成为国际产  相似文献   

20.
进入2008年以来,面对受美国次贷危机影响进一步趋紧的国际经济大环境,以及步步走高的国内通货膨胀率,中国应该如何在抑制通货膨胀和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走出一条光明的道路,已经成为当前经济学界和政府部门讨论关注的热点和宏观调控所必须面对的艰难选择,本文对此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