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任祖荣  刘玉杰 《经济论坛》2006,(23):133-135
一、物权请求权是否适用诉讼时效之争议 物权请求权又称基于物权而生的请求权,指物权的圆满状态受到侵害或有被侵害之危险时,物权人得请求妨害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以恢复物极圆满状态的权利,具体分为返还请求权、除去妨害请求权、妨害预防请求权。在《物权法》的起草过程中。关于物权请求权是否适用诉讼时效我国学者争议颇多,概括而言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为否定说,以王利明先生为代表,认为物上请求权不应适用诉讼时效;  相似文献   

2.
双倍工资请求权是在用人单位不按照法律规定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合同时,劳动者行使的一种民事请求权。双倍工资请求权亦受到仲裁时效的限制,对于仲裁时效期间起算的类型、方式及方法是一个尚待解决的问题。双倍工资不是劳动报酬范畴,应当适用一般仲裁时效。同时,不能苛责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行使双倍工资的请求权,此种做法不利于劳动关系的长期性和劳动者生活的稳定性,故双倍工资请求权适用仲裁时效中止的规定,应当自劳动者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或解除劳动关系时起算。  相似文献   

3.
对于无效合同的确认是否受诉讼时效的约束.一般认为.无效合同因其具有违法性,对无效合同实行国家干预原则.法院和仲裁机构均应主动审查并确认合同无效.而不应受诉讼时效的限制。《民法通则》第137条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算。根据该条规定.确认合同无效也同样具有诉讼时效。因此.确认合同无效应受诉讼时效的限制。  相似文献   

4.
合同法第一百六十一条指出买卖双方对价款支付时间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条之规定仍不能确定的,买受人应当在收到标的物或提取标的物单证的同时支付,即时效起算点始于交付货物之时,该时点也是形成请求权之时。该规定在理论上有争议,在实践中存有明显缺陷,导致诉讼时效起算点的计算错误。法释(2008)11号规定亦没有解决此不足。将诉讼时效的起算点定于始于形成请求权,则圆满解决了此问题。  相似文献   

5.
刘亮  王建海 《时代经贸》2014,(4):319-320
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是债权债务关系之外的第三人故意违悖善良风俗,积极实施侵害的行为并给债权人造成损害。从各国法律实践和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的成立基础来看,其请求权基础规范只能是侵权法一般条款,但具体的请求权规范又有差异。通过对我国司法实践的考察,我国法院在适用一般条款处理此类案件时,法律推理的过程不明,说理不足。笔者认为,产生此类问题的根源在于对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的性质认识不清,惟有承认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是债权的层面物权化的结果,才能解决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6.
知识产权侵权案件的诉讼时效和普通侵权案件的诉讼时效规定不同,实践中也存在很多有争议的问题.本文针对如何证明"知道"或"应当知道"、"知道"或"应当知道"的对象是侵权行为还是侵权行为和侵权人,以及如何理解"仍在继续"三个时效问题进行了论述,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侵权责任法》已于2009年12月26日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上获得通过,该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他人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这是我国法律中第一次明确精神损害赔偿。这个规定把精神损害赔偿严格限制在侵害人身权益上,侵害人身权益就包括侵害生命权、健康权、名誉权、隐私权等,但不包含财产权。这一规定使环境侵权精神损害赔偿问题有可能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8.
建筑物侵权不能囿于法条规定将其限定"建筑物上的搁置物、悬挂物","倒塌、脱落、坠落",只要建筑物有瑕疵而致人损害,就说明所有者或管理人有过错,应当适用建筑物侵权的有关律规定。  相似文献   

9.
过错是侵权责任构成要件中的重要因素,在侵权法归责原则体系中,过错原则是一般的、普遍的原则,也是最为古老的原则。而过错是过错归责的基本构成要件和最终构成要件。我国《民法通则》第106条第二、三款规定:“公民、法入由于过错侵害国家的、集体的财产,侵害他人财产人身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没有过错,但法律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也就是说,在法律没有其他规定的情况下,行为人致他人损害,虽有损害事实和因果关系存在,但若没有过错,行为人仍不服侵权行为责任。这充分说明了过错问题在侵权法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夫妻关系是维系个人关系、家庭关系和社会关系的纽带和桥梁,是一种受法律保护的权利.我国《婚姻法》第四条规定 夫妻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家庭成员间应当敬老爱幼,互相帮助,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到国家的保护."维系夫妻感情的方式有很多,当第三人以侵害夫妻一方人身权益的方式间接侵害另一方夫妻合法权益时,受损方有权请求相应的损害赔偿.本文试图从第三人侵权的构成要件、归责原则、和法律规制的角度分析间接侵害夫妻婚姻关系的有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1.
辜明安 《财经科学》2007,(10):61-67
物权保护采侵权责任的立法模式抑或物权请求权模式,在学界有不同看法.前者虽有其合理性,但弊端更为显著,不仅可能模糊侵权行为法的功能,更有颠覆侵权行为法价值的危险,在立法上不足采.对后者来说,一方面,物权请求权使民法的性格得以彰显,符合请求权作为权利的内在逻辑,另一方面,物权请求权不能为侵权法所吸收,且具有独立于债权的实证依据.因此,物权请求权模式具有更充分的存在理由.  相似文献   

12.
他山之玉,可以攻石。研究其他国家对于确认不侵权之诉的规定,横向考察国外知识产权确认不侵权之诉的法律渊源,广泛涉猎国际条约、英美法系、大陆法系国家的相关具体规定。可以看到这些国家早在一个世纪甚至更早之前就对市场参与者利用不当警告损害竞争对手的问题提供了各种保护和救济途径。中国应该借鉴和吸收这些国家的规定,完善确认不侵权之诉的相关制度,这不仅是遵守《巴黎公约》规定的国际义务,也是知识经济时代急迫的现实要求。  相似文献   

13.
企业技术创新激励制度的核心是保护创新者的利益,产权激励制度是一种合理的方式。企业技术创新的产权激励制度设计原则是保证创新收益与风险的均衡。知识产权激励是产权激励的重要内容。对技术创新的产权激励不仅仅是企业内部人员的激励或者外围环境的激励,本文力图建立一个以企业作为分析边界的产权激励模式。对技术创新的产权激励从产权形式角度划分为虚拟和实体产权。企业主体虚拟产权包括以品牌价值增值权为体现的声誉收益权,企业内部成员虚拟产权体现为以影子股票或者股票期权等形式的远期剩余索取权。从企业边界角度,内部产权激励中股权激励包括虚拟股权激励和现实股权激励,外部产权激励包括政府的知识产权制度。此外,企业技术创新的产权界定与保护制度是虚拟与实体产权激励制唐的保证.  相似文献   

14.
现代产权理论指出,完整的产权应包括专有的使用权、收益的独占权和自由的交易权.中国农地产权不明晰、不稳定、不完整对于农村发展的负外部性已经成为国内学界共识.本文基于中国人民大学土地管理系与美国农村发展研究所(RDI)于2005年和2011年共同组织的17省农村土地权利情况调查所取得的一手数据,通过实证分析解构农地产权,并在此基础上,对不同省份、不同地域的农地产权绩效进行量化比较,并分析2005-2011年农地产权的改进程度,以期为中国农村土地产权绩效的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夫妻侵权行为,是指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以作为或不作为的方式侵害其配偶合法权利,并使对方的人身、财产乃至精神方面遭受到直接损害的一种侵权行为。由于侵权人与受害人之间为夫妻关系,夫妻侵权与一般侵权行相较而言具有一些特殊性。我国《婚姻法》针对夫妻侵权设立了离婚损害赔偿制,但存在适用范围界定不清、适用情形过窄,排除了混合过错及第三者的适用,排除了婚内侵权损害赔偿等缺陷。今后在《婚姻法》修改时应明确离婚损害赔偿也适用于协议离婚,并扩大使用范围,引入夫妻共同财产强制终止制度。  相似文献   

16.
运用产权理论分析了我国新一轮林改前集体林权制度存在产权主体模糊、产权边界不清、收益权实现机制不合理、林木交易选择权被剥夺等现象,林改有助于产权主体的明晰、产权边界的界定、处置权的落实及收益权的确保。运用激励理论说明了对集体林权制度作进一步的合理安排应紧紧围绕利益杠杆,采取切实有效的激励措施以激发林农营林的积极性。国家具有"经济人"特性,运用国家理论论证了建立产权清晰、责权利明确的林业经营制度有助于其"经济人"富民兴林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Property rights are essential to economic development but vary with the political environment. We develop and test the claim that government partisanship influences the security of business firms' property rights: the perceived security of property rights increases when right‐wing parties take power and declines with the election of left‐leaning parties. Unlike research that uses country‐level aggregates to draw inferences about the determinants of secure property rights, we analyze survey responses of over 7,400 firm owners from 73 countries using a novel difference‐in‐differences approach. We find that the political partisanship of the government in power strongly affects individual perceptions of property rights: firm owners are more likely to perceive that their property rights are secure under right‐leaning governments. Our results are robust to firm‐ and country‐level economic performance as well as controls for political institutions that might induce more stability to property rights, such as the number of checks and balances (veto players) in a system. Overall,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business owners' beliefs about the security of property rights are highly responsive to changes in government partisanship.  相似文献   

18.
企业剩余索取权的安排是公司治理理论的争论热点.当前的公司治理结构存在制度上的缺陷,人力资本所有者缺位是现行公司治理结构缺乏效率的根源.给予人力资本所有者平等的产权地位,让人力资本所有者拥有企业所有权是完善公司治理的必由之路.本文从人力资本的产权特征、企业成长阶段、知识经济的发展、财富的创造等多方面论述了企业人力资本所有者应拥有剩余索取权,并分析了人力资本产权化对公司治理重点转变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以知识创新为典型特征的创意产业应当受到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保护,但现行知识产权制度对“创意”的保护在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法等方面有诸多局限。创意应回归到知识产权范畴才能得到有效保护,而其他法律制度的构建也能为创意提供有力保护。  相似文献   

20.
In this paper, we compare the access to an essential facility in two different property rights regimes. In the first, the owner of the facility has an unrestricted private property right of the essential facility. In the second, access is regulated according to the efficient component pricing rule. Proponents of the second regime claim that this rule is efficient, for it forecloses the complementary market only to inefficient producers. We prove that, as far as entry is concerned, the two legal frameworks are equivalent if we do not consider the possibility of the transfer of the property right, and that if this is allowed the efficient component pricing rule might exclude efficient suppli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