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以契约理论为指导,以深圳股票市场2002-2004三年的1459家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实证分析方法,检验审计委员会需求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1)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大,它的内部审计需求越不强烈,越不愿意设立审计委员会以逃避审计监督;(2)规模较大的公司乐于设立审计委员会以减弱代理链条过多所带来的高额代理成本;(3)信息披露越透明的公司可能设立审计委员会以强化会计鉴证机制;(4)盈利能力强的公司可能设立审计委员会,旨在向资本市场显示公司治理较好的信号。实证发现与理论预期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
以2004年的截面数据为研究窗口,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信息披露问题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经营业绩愈好,财务报告质量愈高和聘用"十大"会计师事务所的上市公司越有动力披露内部审计信息;而财务状况异常和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偏大的上市公司披露内部审计信息的可能性则较低;没有充分的证据表明公司规模对上市公司内部审计信息披露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上海证券交易所2006年发布的《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为契机,利用2006年年报资料,对沪市非金融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行为及其动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绝大多数沪市上市公司未按照《指引》的要求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监事会报告、重大事项和公司治理中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上市公司较多,详细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公司较少;在海外上市、上市公司总资产规模较大、外部审计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控制人为国有和规模排名靠前的上市公司有较强的动机披露内部控制情况的信息.  相似文献   

4.
大股东控制、股权制衡以及大股东的政治联系对审计师行为均有显著影响。具体说来,对于存在持续经营问题的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公司越不可能被出具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而第二大股东相对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公司越可能被出具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第二、三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相对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公司也越可能被出具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同时,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被出具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的概率显著高于非政府控制的公司,地方政府控制的公司被出具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的概率显著高于中央政府控制的公司和非政府控制的公司。总的说来,独立审计作为公司治理中的保证机制,与大股东之间的制衡是一种互补作用,良好的股权制衡有利于外部审计师保持独立性。面对公司中的政治关系带来的政治风险和信息风险,审计师会通过发表恰当的审计意见来保护自身的声誉。  相似文献   

5.
基于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角度构建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指标,立足于沪市上市公司2010~2012年的实证证据,从外部审计、公司治理和公司基本特征这三个角度,实证检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与审计师类型、审计委员会财会专业管理水平、审计委员会非财会专业管理水平、监事会规模、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公司规模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董事会会议频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影响因素系列研究为提高其信息披露质量提供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我国采取金字塔控股方式的民营上市公司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通过各种手段占用上市公司资金。针对沪深两市371家具备金字塔结构的民营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发现,大股东资金占用的影响因素主要有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分离系数、股权制衡度、管理者持股比例和资产负债率。在ST公司和正常公司的对比分析中,发现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股权制衡度、资产负债率和公司上市年限对大股东资金占用率的影响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衡量审计质量,以2004年的1268家上市公司和556家设立审计委员会的公司为样本,考察了审计师选择和审计委员会效率之间的关系。在控制了财务杠杆、管理层持股比例、公司规模、外部融资比例、独立董事比例、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和公司成长性,运用Logistic方法检验后发现,设立审计委员会的上市公司更加可能选择大会计师师事务所进行审计;上市公司的审计委员会越独立和活跃,聘请大会计师师事务所进行审计的可能性越大。另外,实证结果还证明,公司规模、资产报酬率和大会计师事务所的选择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吕惠聪 《经济管理》2006,(22):38-45
本文以2004年深证券交易所上市的508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了大股东控制、审计监督与信息披露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信息披露质量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显著正相关,与审计意见显著正相关,与是否设立审计委员会正相关,但不显著。这说明大股东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同时审计师在公司信息披露中起到了一定的监督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着眼于企业集团控制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类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内部交易和公司价值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企业集团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越高,或者其受到的制衡力越弱,内部交易发生额越大。企业集团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小于50%或者股权制衡度在样本均值以下时,内部交易发生额与公司价值负相关,但企业集团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在50%以上时内部交易发生额与公司价值正相关,而股权制衡度在样本均值以上时,二者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性。笔者还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行业特点将内部交易进一步细化分类,探讨了不同类型的内部交易在股权结构不同情况下对公司价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经济师》2016,(9)
文章以2012—2014年深交所A股为研究样本,选择公司是否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作为被解释变量,管理层是否持股、管理层持股比例、上市公司股权性质等作为解释变量,实证分析了上市公司管理层股权激励对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方向和强弱。研究发现:与没有实施管理层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相比,实施管理层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更高;管理层股权激励水平与内部控制质量显著正相关;国有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质量显著高于非国有上市公司。  相似文献   

11.
大股东利益侵占对股权激励实施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中国上市公司2003—2007年的面板数据,对大股东利益侵占与股权激励实施效应之间的关系问题的研究发现:大股东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侵占将损害股权激励实施效应,对上市公司业绩带来负向影响;内部人控制问题送一步加重了大股东侵占的代理成本,对股权激励实施效应带来负向影响。这也说明,集中的股权结构下,股权激励在解决现代企业委托代理问题上无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2.
我国上市公司存在较为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 ,对此 ,理论界一般将其直接动因归结为股权融资成本偏低。然而 ,本文分析表明 ,融资成本因素并不能完全解释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行为。为此 ,我们进一步采用Logit模型 ,从融资成本、破产风险、负债能力约束、代理成本和控制权等因素多角度考察了我国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 ,企业资本规模和自由现金流越低 ,净资产收益率和控股股东持股比例越高 ,则企业越有可能选择股权融资方式。但本文研究未发现企业破产风险和成长性指标对企业融资决策有影响。同时 ,本文研究还发现 ,股权融资成本与上市公司股权融资概率正相关。本文最后基于上述发现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上市公司兼并与收购的财富效应   总被引:149,自引:3,他引:149  
并购引起了收购公司和目标公司股价的变化 ,因而引起了收购公司和目标公司股东财富的变化。本文采用事件研究法 ,对 1 999— 2 0 0 0年中国证券市场深、沪两市共 3 49起并购事件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 ,并购能给收购公司的股东带来显著的财富增加 ,而对目标公司股东财富的影响不显著 ;不同类型的并购有不同的财富效应 ;国家股比重最大和法人股比重最大的收购公司其股东能获得显著的财富增加 ,而股权种类结构对目标公司股东财富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Z M Dai  Lu Guo 《Applied economics》2019,51(22):2413-2421
This article studies the impact of options to adjust the performance of commercial banks from agency costs. In the shareholding structure of the adjustment process, considering changes in agency costs, only in agency costs no more than the commercial banks when new results, the company will have to adjust agent the cost of power stealth measure more just by reflecting the size of the incremental results. In addition, equity restructuring costs are the basis of agency governance and ownership structure has an important impact on agency costs. Through a few selected China 14 listed commercial banks’ 2007–2012 data, we show that the impact of performance of commercial banks on the proportion of the company’s largest shareholders is generally more significant; however, the impact of equity restriction on commercial banks was not as significant, as seen from the application of balanced panel data model analysis and the test results. However, the agency costs of commercial bank performance were significant also in a general state, indicating that equity adjustment activities of commercial banks’ cost perspective agency under the commercial bank performance significant changes are not large.  相似文献   

15.
公司如何选择有效的股权激励方式一直是理论研究的重要话题。本文以2006—2016年中国A股实行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究高管的风险态度差异对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方式选择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高管的风险回避倾向越强,公司越倾向于授予风险较大的股票期权方式激励高管,以激发高管的风险承担意愿;高管的风险承担水平越高,公司则越倾向于采用风险较小的限制性股票期权方式进行激励,以削弱高管的过度风险追求倾向。进一步研究表明,当股权激励方式基于风险承担与高管的风险态度相匹配时,公司会有更好的业绩表现。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激励契约设计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6.
家族企业与非家族企业的差异一直是家族企业学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现有的研究多是基于资源基础观理论,从家族性角度进行分析。本文则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和管家理论,从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关系的视角对家族企业与非家族企业之间的差异进行深入的研究。论文以2008年年报中的100家家族上市公司与100家非家族上市公司为样本,从高管年薪和高管持股比例这两个方面探讨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实证研究表明:非家族上市公司与家族上市公司除了在高管年薪上差异不是很大,其余变量皆有显著的差异,其中家族上市公司的高管持股、企业绩效皆高于非家族上市公司。家族上市公司与非家族上市公司高管年薪对公司绩效影响都显著,且都呈正相关,但家族上市公司高管年薪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比非家族上市公司大。高管持股比例对公司绩效影响则都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大股东认购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的股份,理论上存在效率促进和掏空两种动机。本文实证发现,大股东认购上市公司定向增发股份的比率和市场公告效应显著正相关。这一正向市场公告效应是由大股东资产认购而不是股份增持或现金融资造成的。进一步的研究通过定向增发完成后一年股票收益率和公司会计绩效变动,为大股东资产认购参与定向增发具有显著的效率促进效应提供了实证证据。这一研究为企业集团通过内部资产重组从而优化资源配置提供了支持,同时也对定向增发宣告效应提出了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18.
管理层股权激励对公司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2005年前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用实证方法研究高管持股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虽然上市公司高管人员的平均持股水平很低,但对高管人员的行为仍有重要的激励作用。当总经理独立于董事会时,股权激励的效果更为明显。此外,公司的规模和控股股东性质等因素也会起到调节高管持股的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重庆市各上市公司高管团队内部的CEO与非 CEO两个层级的薪酬差距问题进行了研究,以此检验企业高管内部薪酬差距和公司绩效、公司规模以及公司治理结构之间的关系.多元线性回归的结果表明:薪酬差距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每股收益、资产负债率、公司资产规模、第一股东持股比例以及行业类别.结论表明:适当的加大高管内部薪酬差距有利于高管激励,CEO权力对高管薪酬差距并无显著影响,第一股东对于企业高管内部薪酬差距有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