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公众参与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随着“以人为本”、“民主参与”等规划理念逐步融入我国规划体系,人们的公众参与意识逐步提高。本文即从公众参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内涵入手,阐述了公众参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现实意义,分析了当前我国公众参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公众参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对策,以此为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公众参与机制是落实"构建和谐社会"和"坚持以人为本"的重要手段,也是增强土地利用规划科学性的有效途径,在丰富规划参与主体、增强规划的社会可接受性和实施性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借鉴国内外有关公众参与机制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土地利用规划的特点,尝试从决策咨询、执行监督、评审和公众听证等几个角度,构建我国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公众参与机制.  相似文献   

3.
吴丽梅  王斌  李靖 《中国土地》2005,(11):18-19
土地供应“双轨制”的弊端目前,我国城市土地正处在由无偿无限期无流动的利用模式逐步向有偿有限期有流动的利用模式转变的阶段,土地行政划拨与有偿出让并存的状态。这种“双轨”供地方式存在着很多弊端。1.造成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双轨制”条件下,城市土地的低效率利用表现在生  相似文献   

4.
试论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公众参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公众参与是在社会分层、公众需求多样化、利益集团介入的情况下采取的一种协调政策,强调公众对规划的参与、决策和管理.公众参与20世纪60年代起源于美国,70年代引入我国,由于起步晚,公众参与在我国尚处于萌芽和探索阶段,还有许多要改进的地方.今后要做的事是:提高公众参与意识,完善公众参与机制,采取多种形式使公众参与发挥实际效能.  相似文献   

5.
土地利用规划中公众参与的必要性及现状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通过对土地利用规划中公众参与实施的必要性进行理论探讨,提出土地利用规划中公众参与的层次差异,分析土地利用规划中公众参与制度现状、实施现状和存在的不足.研究表明: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公众参与具有层次性;当前土地利用规划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参与过程,但总体上说尚处于起步阶段,问题较多.公众参与作为土地利用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尽快建立和健全相关法律制度,增加规划透明度和公开性,尊重和保障公民权利,改进和完善参与方法,重视公众的监督修改意见,实现土地利用规划由静态规划向动态规划的转移,保障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土地利用规划需要公众参与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欧名豪  谌明 《中国土地》2001,(11):27-29
土地利用规划是通过规划来引导、限制或鼓励人们的土地利用行为,以达到规划目标,即对人们利用土地的方式、强度等发生影响,进而对人们的切身利益产生影响。公众参与的必要性公众参与是土地利用规划的内在要求。土地利用规划不单是消极的管理,还包含了积极的引导。土地利用规划涉及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涉及区内每一个人。一个好的土地利用规划,能够切实解决问题,能够通过规划的实施使社会福利有所增进,有利于经济发展,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提高。因此,编制一个好的土地利用规划,仅靠政府官员的政治抱负、规…  相似文献   

7.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土地利用规划在国民经济社会环境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对倡导性规划理论的综述,分析了公众参与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理论基础和必要性.研究表明:从"被动参与"到"主动参与",再到"赋权"机制是公众参与的必然趋势.针对不同等级的总体规划,灵活运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两种参与模式,最终形成符合我国实际的"上下结合"机制是提高规划编制质量、促进规划有效实施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在城市土地利用规划过程中,完成了绘图、测量、分类。制表和计算之后,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任务,即土地利用规划内容的衔接问题,未来土地利用的空间(OpenSPace)和有效的交通运输网等相联系。在规划与实践过程中要回答的最基本的问题是。“规划中的每一个不同变量都相互配合吗”?“土地利用,开放空间和交通运输是有条理的组织吗”?“规划真能成功地解决社会目标的基本矛盾和问题吗”?“社会能承担保证规划中执行的各项措施吗”?“公众和私人的利益考虑的周全吗”?有市民参与论证规划的可能性吗”?  相似文献   

9.
<正>一直以来,我国土地利用规划在实施操作中存在着"刚性有余,弹性不足"问题,规划修改的高频率直接损害规划本身的严肃性,也造成了公共管理行政资源的浪费,影响了城市内部土地利用结构的合理性,反向制约了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发展。如何使土地利用规划既有科学性和前瞻性,又能适应市场的需求不断转型,真正体现土地利用规划参与城乡社会治理的韧性,是个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笔者拟从规划编制管控体系、空间分区管制、  相似文献   

10.
土地利用规划中公众参与制度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研究目的:通过对当前土地利用规划中公众参与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在我国土地利用规划中建立公众参与制度的必要性。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因果分析法。研究结论:在完善规划公众参与制度的建设中,需要进一步明确公众参与的内涵,提高全社会的参与意识,将规划公众参与对象群众化、分层次多形式相结合。  相似文献   

11.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开发利用呈现出膨胀式的扩展,特别是在“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的城市发展模式下,不仅造成社会碳排放量快速增长,而且造成土地的“碳汇”功能减弱,致使气候变暖、人居环境日益恶化。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和综合归纳法,从城市土地的利用结构、空间布局、利用规模与方向等方面,分析城市土地利用模式所存在的问题,结合城市化发展中的土地资源利用、碳排放、生态环境现状,阐述城市土地低碳利用模式构建的必要性,进而探讨构建城市土地低碳利用模式的路径。笔者认为,应从“减排”和“增汇”两方面着手,培育城市土地低碳利用观念,科学规划城市土地的功能分区,构建生态化土地利用模式,形成“政府主导、市场适应、公众参与”的城市土地低碳利用决策机制与模式,从而变革传统的城市土地利用模式,实现城市建设发展的低.碳化..  相似文献   

12.
土地利用规划中公众参与的实践与分析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研究目的:分析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中公众参与案例,总结国内公众参与的实践,为新一轮规划修编提供借鉴.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案例分析法.研究结果:公众参与对于提高土地利用规划的科学性和实施的可行性有积极的作用.研究结论:土地利用规划编制与实施应体现以人为本、统筹兼顾、集思广益、科学论证、民主决策的规划理念,中国土地利用规划的公众参与已有了良好的开端,但需从符合国情和土地利用规划发展的角度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3.
研究目的:针对不同社会主体对规划认知及参与程度的调查与分析,提出提高规划认知程度的技术方法与管理措施,为新一轮规划修编提供建议。研究方法:参与式研究方法。研究结果:(1)顺义区公众对"土地利用规划"广义认知程度总体较低,明显低于城市总体规划;但是对土地利用规划实施的相关措施认知度却较高;(2)土地利用规划的权威性、统筹能力都有待提高;(3)公众的参与程度直接影响了规划的实施;(4)不同特征的社会主体对自身参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认知程度差异明显。研究结论:政府应在规划各个环节中加强宣传,尤其强化对国家工作人员的教育,促进部门之间紧密合作,培育公众的规划参与意识,提高规划的公众认知度,加快建立以人为本的规划编制和实施的公众参与机制。  相似文献   

14.
●第二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强调了耕地保护和吃饭问题。但由于没有充分考虑经济增长和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速度,以及受生态退耕、西部大开发、拉动内需等诸多政策影响,一些规划指标的预测不够科学。新一轮规划修编,必须加强对土地利用规划的战略研究,这是规划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一定要有整体性和综合性,须协调好各个部门的土地利用活动,实现对各类土地开发、利用、整治、保护的综合安排。●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计划制定时要进一步向公共政策领域转变,多一些指导性指标,少一些指令性指标;多一些结构性指标,少一些总量性指标。●规划编制的主体要由以政府各职能部门为主向以社会研究机构为主转变。规划编制过程应重视民主化,强调公开编制规划,强调专家咨询和公众参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明确公众参与的内容、程序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现代美国土地利用规划的发展及其启示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土地利用规划是合理配置土地资源的关键。此文分析了当前美国土地利用规划中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的特点、产生背景及其经验教训,并对我国土地利用规划中存在的相应的问题作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民在“三权”分置过程中实现转型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在这场变革中农民的转型趋势和面临的困境是:转型中阶层分化趋势逐渐明显,社会公平受到挑战;由“身份农民”向“职业农民”转变已成必然,但面临的制度瓶颈难以打破;农民市民化是大部分农民转型的最终归宿,但土地规模经营“触顶”对农民转型形成挑战;新型知识化农民正逐步成为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主体,但农村劳动力留农务农的内生动力仍显不足。本文提出了我国农民转型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7.
国内土地利用规划中公众参与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归纳综合法、对比法,对国外土地利用规划中公众参与的理论研究和经验借鉴、土地利用规划公众参与的现状研究、完善土地利用规划公众参与的对策研究等方面进行综述,并相应地提出几点建议:对国外研究要多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多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现状研究要更多体现特殊性以及规划的层次性;对策研究应以相应理论为支持,并对某一方面多加深入、重视实证。  相似文献   

18.
<正>土地调整是土地管理的一种工具,即根据城市规划或农村土地规划,对土地权属进行的调整。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土地的需求大幅增加,土地调整作为一项土地政策,是很多国家和地区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增加城市土地的重要手段。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也需要通过土地调整等政策提供城市发展所需土地。德国土地调整具有先进的理论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对我国城乡土地调整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核心提示本文立足“多规合一”改革背景,探讨社会主要矛盾转变、城市转型发展和规划改革等新形势下城市更新的内涵,剖析城市更新在政策、规划、利益等方面的挑战和问题,并从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和土地政策的视角,提出关于新时期实施城市更新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针对我国当前重塑空间规划体系的需要,从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规划关系的角度,具体分析日本土地利用规划体系,包括行政体系、运行体系和法律体系,总结日本土地利用规划体系的五个特点。日本土地利用规划体系对我国的借鉴:依法构建并实施规划体系,统筹协调行政体系和运行体系的关系,建立不同层级和类型的规划协调机制,通过建立规划委员会等方式加强公众参与,构建新时代具有中国特色的土地利用规划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