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沈立 《发展研究》2021,(3):68-76
优化医疗卫生资源空间配置,对提升公共卫生危机应对能力至关重要。虽然我国区域间医疗卫生资源总体配置相对均衡,但依旧存在诸多问题:一是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与人口分布不匹配;二是部分都市圈医疗卫生资源总体不足;三是都市圈内部中心城市与非中心城市之间存在明显落差。对此,亟需加强薄弱地区的医疗卫生资源投入,推动区域间医疗卫生合作,支持远程医疗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2.
《经济师》2017,(8)
我国目前面临着医疗资源配置不均的局面,文章主要研究的是不同等级的公立医院之间的资源配比不均的问题,具体表现为高等级的医院拥有更为丰富的资源,而低等级医院优质资源稀缺且已有资源闲置。利用演化博弈理论,建立博弈模型并分析,并且进行数值仿真,最后得出改善现今医疗资源低效益配置状态的结论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为深刻了解医疗体制改革之后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我们小组5人深入到萧山衙前镇,绍兴齐贤镇,丽水庆元的松源镇这个三个经济实力处于上、中、下三个层次的农村地区,对卫生医疗资源进行调查分析,发现不同地区农村的医疗卫生水平差距很大,通过寻找制约当地农村医疗卫生发展的因素,对解决浙江省农村医疗卫生资源分布不均问题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4.
文章基于近10年中部地区的金融资源投入、产出数据,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下的DEA模型对中部六省的金融发展状况和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进行测度分析,进而探究了中部六省的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时空分布格局.研究认为:中部地区的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呈现"U"型发展趋势,并且处于空间非均衡状态,中部地区各个省份的技术进步率和技术效率普遍高于规模效率,中部地区金融制度和金融体系不完善是造成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较低的主要因素,而且金融资源在产业、行业和企业间难以有效发挥规模效应是中部地区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低的根源.由此,研究指出应通过金融体制改革、加强金融市场化程度、增强地区间的金融合作等路径来推动中部地区金融资源自由流动,进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5.
面向资源优化配置的区域医疗协同机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疗资源优化配置是解决当前公共卫生管理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在分析当前医疗资源配置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利用区域协同医疗机制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相应建立了区域协同医疗系统模型并确定了其关键序参量;通过对区域协同医疗系统的受力分析,基于区域协同医疗系统模型的自组织运动方程分析了资源优化配置模式,给出了资源科学配置建议和对策,为解决医疗资源配置矛盾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搞好城乡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是城乡统筹中的切入点和重要内容,针对渝东南民族地区医疗方面存在的享受较好的医疗服务难、就医渠道畅通难、医疗费用降低难的"三难"问题,必须从观念上、体制上、资源配置和布局上.彻底改变现行的空间上的城乡二元结构、群体上的等级三元结构、布局上的资源梯级结构、管理上纯本辖区居民的板块结构以及监控机制失衡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科技资源配置理论的研究,考虑到科技经费的总体投入量、科技资金的来源结构、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导向、科技活动人员的投入量以及新产品开发的实际需求等因素,以整体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构建产业部门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的线性规划模型,结合江苏省工业部门的实际情况,寻求合理的科技资源配置方案,得出科技经费投入相较于科技人员投入对江苏省工业部门经济效益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的结论。根据实证分析结果对区域产业部门科技资源的配置提出了三条政策建议:建立多元化科技经费投入机制,加大科技财力资源的投入力度;动态地调整江苏省的产业结构,优化科技资源的配置结构;加强科技创新人才的引培工程,增强科技人力资源后备力量。  相似文献   

8.
面对卫生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导致健康不公平的现实,从医疗资源利用效率角度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的卫生资源利用效率进行了比较分析。由各省份在技术效率、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三个方面参差不齐的表现,提出了DEA非有效省份与DEA有效省份健康差距的缩小主要依赖于控制卫生机构规模、缩减不必要的资源配置、使卫生产出与需求保持平衡,并根据实际情况探索提高效率的途径,促进健康公平。  相似文献   

9.
中国财政医疗卫生支出透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我国财政医疗卫生支出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国家财政投入总量不足;二是医疗卫生支出结构存在明显缺陷。第一方面的问题非本文主题,故不展开讨论。就第二方面的问题而言,则主要表现为医疗的过量投入和公共卫生的过少投入同时并存;城市医疗支出的过度投入和农村医疗卫生投入的严重不足共存。我们以为,这些问题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原因:  相似文献   

10.
医院集团化建设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在城市出现了两次影响较大的医疗资源重组现象。第一次是 80年代,第二次是 90年代至今。   第一次医疗资源重组是以医疗协作联合体为主要形式的,以解决城市医院看病难和住院难为目标,终结于医疗资源的丰富、规模的扩大、供求的改变、利益的冲突;第二次医疗资源重组是在第一次医疗资源重组基础上的螺旋上升,起源于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育、医院竞争的日趋激烈,尤其是城镇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区域卫生规划的实施、医疗服务体系、卫生管理模式、医院运行机制及各种利益关系的改变。目标是适应市场经济和卫生改革的…  相似文献   

11.
Gold KS 《Nursing economic$》2007,25(5):293-5, 298
To create a health system that better meets patients' needs requires a fundamental redesign of our care delivery system and a new framework. Without a payment mechanism to reflect the value of care provided other than the face-to-face visit, adoption of advanced medical home principles will be challenging. The hand-off of the patient between providers and settings of care is a critical time for the patient and its effectiveness impacts patient care outcomes. The appropriate utilization of hospital and other health system resources is crucial, especially as hospitals, emergency departments, and other health care venues increasingly face capacity constraints and throughput challenges. It becomes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multidisciplinary team of providers to ensure that patients being discharged have an identified personal physician or team who will provide a medical home, and that the handoff to this medical home is thorough and well coordinated. An ideal patient care experience is one in which all systems and processes are geared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patient: a safety-oriented system that provides standardized, evidence-based care supported by technology, but that recognizes and responds to individual needs.  相似文献   

12.
和立道 《财经科学》2011,(12):114-120
当前,我国城乡之间的医疗卫生服务不均等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本文通过医疗卫生费用和医疗卫生资源的城乡数据分析得出城乡之间的医疗卫生公共服务差距巨大,并通过2000—2008年城乡医疗保健费用的泰尔指数分析,发现城乡组间对城乡医疗卫生公共服务差距的贡献基本上在80%以上,几乎是组内差距贡献的4倍,而从两组的内部差距来看,农村内部的不均等程度要稍高于城市内部的不均等程度,根据分析结果并从财政向农村医疗卫生的投入倾斜、城乡医疗保险制度的整合、医疗体制的深化改革等方面就如何促进医疗卫生公共服务城乡均等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成都市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从2003年开始针对城乡卫生统筹发展进行了很多探索和改革,实现了城乡卫生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技术水平,缩小城乡之间卫生服务的差距,满足不同层次城乡居民的医疗保健需求。本文在对我国城乡卫生一体化内涵和发展进程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以成都市为例进行城乡卫生一体化发展模式探析,希望对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城乡卫生一体化发展道路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逐步在我国建立公平有效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是当前医疗体制改革的首要目标.几年来,尽管我国在这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为了防范广泛存在的道德风险,政府的不恰当措施却导致我国在医疗保险体制上出现了诸如门诊负担沉重、报销水平偏低、医疗成本控制过严和医疗保险基金挪用等严重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本文研究的关键.我们从分析基本医疗保险的性质出发,集中论述了由共用资源和委托代理关系所引发的道德风险以及政府所面临的两难困境.最后,我们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政府应在放宽对参保人和医疗机构限制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合理的激励与监督机制来健全基本医疗保险体系.  相似文献   

15.
在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上,西方国家对财政资源的配置走向了古典均衡理论下的政府不干预和非均衡理论下的政府强力干预两个极端。中国在改革开放前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对财政资源实行了计划均衡配置体制与政策,在保证社会主义大规模建设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问题,成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掣肘;改革开放后到21世纪初,按照"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要求,对财政资源实行了非均衡配置体制与政策,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巨大发展,但也出现了贫富差距过大、财政宏观调控能力不足等社会经济问题。为此,进入21世纪,特别是以"五个统筹"的提出为标准,财政资源配置政策进入了非均衡协调时期。所以,非均衡协调应当综合运用各种科学手段,在社会经济运行的非均衡发展常态下,通过非均衡手段努力协调各种利益关系以达到均衡目标。  相似文献   

16.
结合超效率SBM模型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法,以中国内地25个省级行政区政府科研机构为样本,探讨科技资源配置结构、配置方式和配置环境对省级政府科研机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提升的组态效应。研究发现:①单个要素不构成高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必要条件,但基础研究强度在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提升方面发挥了较为普遍的作用;②5种组态均可带来高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分别为由基础研究构成的基础研究型组态;由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构成的科学研究型组态;由基础研究、计划配置和区域开放度构成的基础研究—环境型组态;由基础研究、市场配置、计划配置、产学研合作水平和区域开放度构成的基础研究—平衡型组态;由应用研究、产学研合作水平和区域开放度构成的应用研究—环境型组态。其中,基础研究型组态和基础研究—平衡型组态在提升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方面更有效;③我国东西部地区政府科研机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提升路径存在显著差异。据此,提出各地区政府科研机构应“因地制宜”地采取匹配路径和针对性措施,以有效提升科技资源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17.
医疗卫生产业化改革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看病难、看病贵在全国范围内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是解决该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医改是世界难题。2005年,国务院作出了中国医改基本不成功的结论。学术界和实业界有关人士把前一阶段医改的失败归因于"过度市场化",新医改方案也特别强调政府的作用。而由于一直以来,理论界对于"市场化"和"产业化"均没有形成统一的概念和认识,二者经常被混淆,因此目前医疗卫生产业化的提法显得相当谨慎。该研究系统分析了市场与产业的区别,在此基础上明确市场化与产业化的本质差别;对医疗卫生产业化的内涵进行了综述和界定,对医疗卫生是否应该产业化的正反两方观点进行总结和评析,提出在当前国情下,医疗卫生应该继续走产业化改革和发展之路,并着重讨论了医疗卫生产业化发展的背景和意义、遇到的困难障碍及应对思路。  相似文献   

18.
医疗服务递送机制中涉及到医疗服务机构、医生、药企和患者四方利益主体。当前我国这些利益主体之间种种不合理的利益"合作"与"冲突",均与医疗服务递送机制中政府职能的缺位和错位存在着直接关系。在进一步深化医改的过程中,我国政府应当正确地履行好理应承担的公共职能,即加强对卫生资源的合理规划与配置;加大对公立医院的财政投入并优化对其补偿机制;加强对医疗服务机构与药品行业的监管;加强医药信息披露机制建设;鼓励医药卫生服务市场公平竞争,并放弃不适当的医药价格管制。  相似文献   

19.
公立医院公益性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公众之所以会对"公立医院是否具有公益性"产生疑问,是源于社会上对"公立医院收费使它们丧失了公益性"的批评,而这种批评又混淆了公立医院提供医疗服务应不应当收费和医疗费用最终应当由谁支付这两个不同的问题。因此,文章在综合各种公益性概念并对公益性给出一个确切定义的基础上,分别梳理了目前国际上医疗费用筹措与医疗服务提供的几种主要方式,分析各自的优缺点,指出了增加公共医疗支付的必要性。文章最后提出,目前我国一些城市试行的"按病种付费"的体制,可望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进以后在更大的范围内推广。  相似文献   

20.
对我国卫生资源配置的再认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章分析了我国卫生资源配置失衡问题及其成因,指出卫生资源配置的失衡是导致卫生改革与发展陷入停滞和城乡卫生二元结构的主要原因,而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厘清与卫生资源配置有关的卫生服务的性质、博弈各方的价值取向及公平和效率观、政府与市场机制作用等几个重要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