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闲置宅基地是由经济、历史、社会、文化多方面原因造成。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闲置宅基地带来的农民财产性收入受损、人地矛盾激化、生态和社会等问题亟待解决。目前农村闲置宅基地在利用过程中存在传统城乡土地二元结构具有局限性、市场流转机制不健全、配套政策法规不完善、风险防控体系不完备的问题。通过对德国、日本以及荷兰乡村闲置土地利用的实践考察,其特色发展、合理融资、生态保护给我们提供了有益启示。我国农村闲置宅基地的利用应从多策并举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构筑有序的市场流转机制、建立完备的配套政策法规以及构建系统的风险防控体系等方面进行完善,为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优化土地利用率,促进乡村振兴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正>在推进统筹城乡土地使用制度综合改革试点的过程中,安徽省宁国市始终把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作为出发点和着力点,把促进土地节约集约、高效利用作为根本目标,通过实施土地股份合作社和统一的土地交易市场两个平台建设,以及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等新机制,使农村土地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实现了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流动。建立宅基地退出机制按照依法自愿、合理补偿、合理利用、统筹推进的原则,宁国市建立了宅基地退出机制。  相似文献   

3.
基于城乡统筹发展视角的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问题是农村土地流转中的一个主要问题,也是城乡统筹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现行的涉及农村宅基地流转的有关政策和法律,与农业用地、其他非农建设用地相比显得较为薄弱,甚至还自相矛盾。现行农村宅基地制度的根本问题是制约经济结构转型和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本文在对此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农村宅基地流转制度的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农村宅基地闲置浪费与非常规取得现象普遍存在,反映出农村宅基地的资源错配与管制失效,推动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和探索宅基地使用权的多种实现形式是当前农村土地改革的重点方向。本文基于实地调研,将当前中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行使主体归类整理为常规使用主体和非常规使用主体,并进一步将常规主体分为原始取得主体和继受取得主体,将非常规主体分为交易流转型主体和租赁流转型主体,详细厘清每种使用主体的宅基地使用和确权情况、翻改扩建房屋权限、社会影响等问题。本研究认为农村宅基地兼具居住保障价值和财产收益价值双重价值属性,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其双重价值属性,尤其是财产收益价值正在不断显化,深入探索宅基地的"三权分置",在保障农村居民基本权益的前提下探索宅基地使用权的多种实现方式,有利于优化土地资源配置,释放宅基地内在价值,促进城乡融通联动发展。  相似文献   

5.
城乡经济循环下我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不仅是我国新时期土地制度改革的重点,更是打通城乡经济循环梗阻、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解锁点。对此,本文立足于新发展格局的城乡经济循环背景,深入解析城乡经济循环的内涵及其对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的要求,并通过梳理现行宅基地制度改革创新的实践经验,重点探讨城乡经济循环下我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的总体思路。本文认为,当前我国城乡经济循环的堵点在于农村,其畅通要点在于以宅基地为抓手补齐乡村发展的短板。对此,建议进一步深化我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做好乡村地区规划工作、适度放宽宅基地用途管制,明晰宅基地产权主体、赋予宅基地更加完整的权能,建立健全宅基地市场、规范完善宅基地市场规则,强化相关配套制度等,以此弥补城乡发展空间割裂、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均等,进而激发乡村内生动力,真正畅通城乡经济循环。  相似文献   

6.
<正>土地制度是农村的基础制度,它不仅对土地资源配置及其效率具有重大影响,而且对农村社会稳定和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影响。农村宅基地制度是农村土地制度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现行的农村宅基地制度为我国工业化发展、农民安居乐业、农村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然而,随着中国社会转型发展,农村宅基地使用现状与城乡统筹发展越来越不相适应,并给农民福利带来不利影响,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在农村土地制度已有改革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  相似文献   

7.
我国目前正处于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格局的新时期,而现阶段的农村宅基地流转的限制性政策不仅干扰了城乡土地、资金、人才的双向流动,导致了农村宅基地资源的大量浪费,也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城市化的进程。所以,对农村宅基地制度的调整与改革势在必行。一、问题的提出我国的宅基地分为城镇住宅用地和农村住宅用地,其中城镇住宅用地可以自由流转,城镇居民可以通过取得土地使用权的方式使自己的房屋所有权拥有完整的法律意义和经济内涵,而农村住宅用地却始终没有真正地放开流转。随着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人口向  相似文献   

8.
基于新型城镇化背景的农村居民点整治及宅基地退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村发展正在进入新的阶段,呈现出社会经济结构加速转型、城乡发展加快融合的态势,广大乡村地区农户兼业化、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村庄"空心化"趋势日益明显。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决定了必须要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之路,农村居民点整治及宅基地退出已成为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本文基于新型城镇化背景,提出了农村居民点整治及宅基地退出是解决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人地问题的有效路径,是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现实要求。通过分析当前农村居民点扩张和宅基地低效利用的诸多问题,提出农村居民点整治及宅基地退出是解决这些现实问题的"利剑"。结合我国农村土地整治实践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研究认为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推进农村居民点整治、有序引导农村宅基地退出,是合理、集约、高效利用农村土地资源,解决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人"、"地"等问题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农村宅基地资源是支撑农村居民生存和农村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在农村人口占比较高的我国有必要正确处理宅基地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用地需求和保护农民切实经济利益的关系。研究阐述了农村宅基地流转的内涵及其相关立法工作的推进意义;从农村宅基地流转中的土地财产权不平等问题和社会正当性存疑等角度对农村宅基地流转中的立法问题进行深入剖析;给出确保农村宅基地流转立法与农村社会经济的互促发展,健全农村宅基地有序流转的法律体系,强化对农村宅基地的差异化流转立法安排等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0.
以安徽省农村劳动力和城乡收入差距现状为研究背景,选取2002—2017年安徽省农村劳动力流动规模、劳动力市场发展程度、政府的财政投入、工业化进程、城镇化水平5个相关指标数据,通过构建多元回归计量模型,利用OLS最小二乘法分析安徽省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具体影响。结果显示,在农村劳动力流向城镇的作用下,城乡收入差距呈缩小趋势,最后针对各影响因素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促进安徽省农村劳动力合理流动,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相似文献   

11.
农村宅基地问题是新农村建设和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该文结合大邑县农村宅基地的实际情况,阐述大邑县农村宅基地管理的基本情况,分析农村宅基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今后如何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促进城乡一体化经济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乡村产业发展背景下,我国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加快落实宅基地退出与产业发展有效衔接,盘活闲置宅基地,使其发挥经济功能,缓解城乡用地矛盾。以乡村振兴为抓手,解析乡村产业发展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差异化影响及内在机理。在理论剖析乡村产业发展与宅基地退出双向促进关系基础上,运用2020年中国土地经济调查数据,采用Logit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1)乡村产业发展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具有正向影响;(2)产业兴旺满意度高的农户样本以及经济落后地区乡村产业发展促进作用更为显著;(3)农户产业利益联结程度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起到促进作用。基于此,在推进宅基地退出工作中将乡村产业发展纳入统一部署;推动乡村因地制宜发展产业,调动农户参与积极性,实现乡村产业发展惠及农户,从促进乡村经济转型升级、农户增收、就业机会扩展等方面提高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  相似文献   

13.
农村尤其是交通便利、地势优越的城乡结合部,土地蕴涵着巨大的经济利益,催生了土地交易隐性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尽管国家、地方政府也相继出台一系列禁止农村住宅、宅基地非法流转的规定,但效果甚微。当前,许多地区农村住宅、宅基地流转的隐性市场依旧活跃,这在城乡结合部或经济较发达的农村表现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4.
我国对农村宅基地制度的研究与施行不断深入,为农民获得稳定保障创造了有利条件,彰显了社会公平。基于市场交易过程,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具有保障性与特定性。可基于土地呈现出的低价特点进行解读,建立具有特殊属性的政策制度。针对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思考,分析了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对乡村转型的影响,提出了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5.
农村宅基地管理是土地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农民切身利益和农村社会稳定的大事。但多年的实践表明,农村宅基地管理存在诸多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宅基地超标准多占、城乡接合部的宅基地分配混乱、宅基地自发转让等问题。本文拟从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  相似文献   

16.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公平与效率分析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目的:分析现行的禁止农村宅基地流转制度对农村宅基地利用效率与公平性的制度绩效。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研究结果:禁止农村宅基地流转的制度导致了农村宅基地超标利用、居民点布局分散和村容村貌差,存在严重的宅基地利用效率损失;同时在城乡居民市场主体地位、城乡土地产权地位、农民土地权益等方面也存在严重的不公平性。研究结论:基于对农村宅基地流转公平与效率的改进出发,取消限制农村宅基地流转的相关规定,允许农村宅基地入市交易,并严格管理农村宅基地。  相似文献   

17.
统筹城乡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是党中央从战略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而城乡统筹难点、焦点、分歧点都在土地问题上.近年来,无锡在统筹城乡发展中特别重视对农民土地权益的保护,积极探索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较好维护了农村社会稳定,有效促进了城乡转型和一体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江苏省阜宁县列入省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的试点后,全县已签订宅基地退出协议20428户,拆除相关建筑12011户,11993户退出了宅基地,复垦后净增耕地7000亩左右。在农村宅基地改革、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维护农民土地权益等方面做了有益的实践与探索。  相似文献   

19.
土地整治与乡村发展转型:互馈机理与区域调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厘清土地整治与乡村发展转型的互馈关系,为乡村发展转型的优化调控提供系统性思路,为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国家重大战略决策提供科技支撑。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法。研究结果:(1)乡村发展转型是乡村发展要素—结构—功能长期性、稳定性质变,土地整治通过对乡村"山水林田湖草"的综合治理调试乡村人地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2)土地整治以土地要素为核心带动,联动激活其他乡村发展要素,在优化乡村空间、经济与治理结构、促进乡村就业功能转型的同时,助推了乡村生产、生态与文化功能的优化与提升。乡村发展转型为土地整治提供了本底支撑与动力,驱动土地整治拓深扩面、提质增效转型。土地整治与乡村发展转型需求失谐可能形成对乡村发展转型的负反馈。(3)基于城市郊区、丘陵山区与平原农区的地域类型特征、空间冲突形式有必要对土地整治进行差异化的区域调控。研究结论:城乡转型发展进程中土地整治需要实现多制度整合协同发展,强化人地预警机制建设,动态把握城乡融合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刘爱梅 《农业经济》2022,(4):115-116
土地问题是我国农村改革和城乡融合发展的核心问题,我国现行的城乡二元土地制度深刻影响着城乡融合发展,阻碍了城乡之间要素的双向对流。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思路是淡化城乡土地的二元所有制属性,赋予集体土地和国有土地同等的土地使用权利,不因土地所有权的性质而区别对待。在此基础上,重点加快对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与宅基地制度的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