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之美是看不见的,它隐藏在大众的视线之后,所以常常受到忽视。本文认为:数学的美是深刻的,它已融化到所有的艺术之中,数学的美又是有所表现的,它表现在简单、对称、完备、统一、和谐与奇异,如果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能帮助学生发现和挖掘数学之美,进而懂得欣赏它,则必定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对数学概念、方法、结论等的理解与认识的深化。数学教育价值中的美育价值值得我们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在写作训练中探讨美育,科学地将美育渗透于写作训练的过程之中,这对于保证写作训练向“美”的方向前进;对于尽快使学生的写作能力适应时代的要求;对于促进学生写作水准的全面发展,都将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此,教师在写作训练中应该做到:一、引导学生发现美发现美是写作训练的基础。为了提高学生的审美实践能力,教师不仅要引导他们发现别人已表现出来的美,更重要的是亲身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参加到丰富多彩的实践中去观察和调查、以增强自我发现美的能力。1、在大自然中发现美。大自然是美育的课堂,也是审美教育的重要场所。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我深信美丽的风景,在青年气质的发展上所具有的那种巨大的教育影响。”在这里,自然美千姿百态、异彩纷呈。尤其是  相似文献   

3.
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利用文本,对学生进行美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教师把课堂教学当作艺术进行审美性再创作,把对作品的审美感知、情感和理解渗透进教学过程,创造教学美,使课堂成为美的载体,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主要体现在:其一,反复诵读,捕捉文本之美:其二,揣摩探究,发掘文本之美:其三,鉴赏体验,创造文本之美.将美育渗透语文课堂之中,依托文本,启迪学生的审美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体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快乐,享受茅塞顿开的愉悦,在学习之中享受到美的熏陶,得到美的启迪.  相似文献   

4.
当代大学生理解幸福的能力较低,感受幸福的层次较浅,创造幸福的意识较弱。其原因主要在于高校、家庭幸福观教育的缺失以及大学生自身幸福能力不强。加强大学生幸福观教育,可以纠正当代大学生对幸福理解之偏离,引领他们树立正确的幸福观,提高他们发现幸福、创造幸福、享受幸福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科学运用情感艺术,以“真”育人,以“美”润人。用“真”的情感教育引导大学生;用“美”的情感激励鼓舞大学生。在教育中以真理立人、以真心唤人、以真情感人;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人格之美示范学生,挖掘思想政治教育情境之美,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之美,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尺度之美,将思想政治教育各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6.
道家思想的核心范畴和最高追求是"道",在其思想起步的地方并无专门之心去"求美",但"道"在运行过程及对人生的影响中,不期然而然地指向了一种最高的美学精神,也即庄子说的"大美"。一方面,"大美"是一种道的可感形式;另一方面,对"道"的体认需借助于美的活动和精神。天地运行是道的显现形象,天地之大美即是道的可感觉形式,而天地的审美之维在于其整全、无限、无为的特性。道家美学思想通过对道和天地大美的体认而立足于人和人生,对走出现代教育的困境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以天地大美立教,强调"内养"之"修道",此修道过程也是成就生命之大美的过程:其培养的理想人格是完整而丰富的人,因此需要警惕现代教育中知识技术对"道"的分裂和遮蔽;教育之本性在于以有限的"教"启示和通向无限的"道",因此需要注意解脱于有限的教育内容和载体的束缚;教育应无为而无不为,因此需要顺任自然而非威慑强制,以道主知,还天地万物以生机。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使之发现美、感受美;培养学生审美鉴赏能力,指导学生赏美;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倡导学生创造美。从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8.
寓财务伦理道德教育于专业教学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类专业教学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知识,还要寓伦理道德教育于教学过程之中。要结合专业教学,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工作;同时,培养学生运用马列主义原理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9.
《傲慢与偏见》的和谐之美既体现在人物个性的复杂特性之中,也彰显于情感与理智之间的张力结构之中。伊利莎白的复杂个性是和谐之美的直接体现;理智和情感之间的张力结构也是和谐之美的表征。达西和伊利莎白之间的情和理的互补撮成了故事结尾的美满婚姻,从而赋予占社会主导角色的男性更多的情感内涵,凸显居社会从属角色女性的理性智慧,构建理智与情感的张力结构,成就男性与女性完美结合的和谐之美。  相似文献   

10.
高中美术教育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和"术"的教育。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美术教育,既使其掌握基本知识,能认识和欣赏美,又掌握基本的技能技巧,能够表现美和创造美。其中,审美教育比之技能技巧的培养更为重要。一、教材内容选择和安排上注意娱乐性教材内容是学生创造愿望的最基本源泉。在选择教材上,我采取了三种做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