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非政府国际组织是否是国际经济法上的主体,是国际经济法应该解决的一个基本问题,晚近,有些学者主张非政府国际组织应当成为国际经济法上的主体,纳入国际经济法的调整范畴。本文从法理学的角度分析非政府国际组织不能成为国际经济法上的主体,并预测非政府国际组织随着自身对国际经济法的影响日益扩大,有可能演变为政府间国际组织,从而成为国际经济法上的主体。  相似文献   

2.
经过上诉机构在一系列经典案件中运用其解释权,非政府间国际组织有权向争端解决机构主动提交“法庭之友”几成定局.在较近的WTO争端案件中,又多次出现了“法庭之友”主动参与的情形.通过对里程碑性案件及较近实践的分析,可看出争端解决机构在此问题上的态度转变,也可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及非政府间国际组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全球化导致全球市民社会的形成,从而导致,非政府间国际组织在现今的各种国际和国内法诉讼程序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了,影响也越来越大.非政府组织在现今社会上几个重要的国际法庭,WTO的争端解决机制中以及国内法庭中发挥着重要的不可忽略的法律作用.  相似文献   

4.
联合国系统是制定现代国际法律的最主要渠道.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成为威胁世界安全的重要内容,应对环境问题的挑战,联合国积极行动起来创建、发展和完善国际环境法律秩序.其中,联合国大会及其两个附属机关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国际法委员会在国际环境立法方面起着突出作用;联合国国际法院也通过对环境争端案件的裁决和发表对有关问题的咨询意见发展着国际环境法律秩序.  相似文献   

5.
潘林君 《时代经贸》2010,(18):280-280,F0003
全球化导致全球市民社会的形成,从而导致,非政府间国际组织在现今的各种国际和匿内法诉讼程序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了,影响也越来越大。非政府组织在现今社会上几个重要的国际法庭,WTO的争端解决机制中以及国内法庭中发挥着重要的不可忽略的法律作用。  相似文献   

6.
联合国系统是制定现代国际法律的最主要渠道。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成为威胁世界安全的重要内容,应对环境问题的挑战,联合国积极行动起来创建、发展和完善国际环境法律秩序。其中,联合国大会及其两个附属机关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国际法委员会在国际环境立法方面起着突出作用;联合国国际法院也通过对环境争端案件的裁决和发表对有关问题的咨询意见发展着国际环境法律秩序。  相似文献   

7.
SARS危机反映了当前环境问题日渐国际化的趋势,其根源是资源紧缺和经济全球化之间的矛盾。面对这一问题,各国应通力合作、寻求对策,实现环境保护的国际合作。但环境责任在各国间的分配问题阻碍了国际环境合作的进展。本文指出,基于环境和国力的全球合作机制可合理分配各国的代际责任和代内责任,有利于促进环境保护的国际合作,是一种可行的环境保护国际合作模式。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各国在代际和代内责任的问题上达成共识,二是要增加国际机构、国际公约对合作各方的约束力。  相似文献   

8.
在全球化、可持续发展和机制化相互依赖的复杂环境时代,由于GATT第20条(b)项和(g)项环境保护例外条款的不确定性,WTO<农业协定>"绿金子政策"的缺陷及各国利益的驱动,农业环境政策问题是在平衡自由贸易与环境保护两种价值中区别于一般环境政策问题的特殊环境政策问题.在研究国际农产品自由贸易与农业环境政策的国际立法、实践及不足的基础上,探讨农业"多功能性"理论的社会环境功能,以实现国际农产品自由贸易与农业环境保护的"双赢".  相似文献   

9.
在国际工程项目中,各种工程争端时有发生。本文对不同工程争端处理方式的特点进行了比较,并分析了争端处理方式的选择影响因素。通过引入工程争端处理满意度的概念,分析了工程争端处理满意度的影响因素,为在实际中遇到工程争端问题提供了指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10.
市场手段与政府管制的环境保护策略使企业与政府成为环境保护的两支基本力量,但是二者的终极目标并非保护环境,不能从根本上维护社会及其成员的环境利益,而环境保护非政府组织则以保护环境为根本目标。在实践中,它具有推动环境法律与政策发展、维护环境污染受害者利益、提供信息与咨询服务、提高公众环境意识的积极作用。当然,环境保护非政府组织也有其消极作用,它自身的发展也面临问题。  相似文献   

11.
生态社区是当代各国社区建设的一个重要趋势,民间环保组织是以保护环境为宗旨的非政府、非营利组织。基于对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共同关注,民间环保组织将在生态社区建设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2.
政府、企业与公众环保行为博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凤 《经济问题》2008,(6):20-23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作为国家的一项基本国策,其中也包括公众参与机制建设和"全民环保"的新理念.将公众置于社会大系统之中,其参与环保行为多是依赖政府设计的制度框架,与企业环保行为间博弈选择的结果.在政府不参与模型中,公众也不会自觉参与环保,企业更不会停止污染,必将导致"公地悲剧";而在政府参与模型中,政府的奖励与惩罚力度又会直接影响到公众参与的人数和参与成本,进而影响到企业环保行为的选择.由此提出制度设计方面的政策建议,以期推进更广泛程度的公众参与.  相似文献   

13.
随着可持续发展理论得到国际社会日益广泛的认同,环境保护问题也备受各国政府的重视。我国长期以来的经济高速增长是通过以大量消耗资源、严重污染环境为特征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来实现的,由此也造成一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我国应在进一步完善现行环境保护税收措施的基础上,尽快研究开征环境保护税,使其作为环境税收制度的主体税种,构建起一套科学、完整的环境税收制度体系,使税收在环境保护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贸易与环境的关系问题是当今国际经济学界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选取1996~2005年我国各省贸易以及环境的相关数据,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对外贸易的环境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认为规模效应超过了技术效应导致我国污染水平上升.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绿色技术创新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对国际环境法的机构变迁和法制进程进行了比较分析。同时,对我国在国际海洋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臭氧层保护、气候不利变化防止、生物多样性保护,防止危险废物越境转移、防止国际河流污染和污染方面的国际地位进行了系统研究。截至2009年底,我国已经加入了51个国际环境公约,因此,加强对国际环境法的比较研究,努力建立和完善新的国际环境法学,对于今后促进环境保护领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6.
环境美学强调环境建设要重视生态的维度,以实现文明主义与生态主义的统一。环境关是“生态文明”在环境上的体现。环境美学不只是环境美化学,还是环境保护学,它为环境保护提供美学理念和新的高度。没有人文精神包括美学观念作指导的环境保护并不是真正的保护,有时会造成对环境的另一种意义的破坏。环境美学以人与环境的和谐为最高的美学追求。这和谐包括诸多利益的平衡,正是这种平衡从根本上保证了可持续性发展的可能性。环境美学将“乐居”视为环境美的最高功能,注重生活环境的软件建设。营造“乐居”的环境,让人们生活更幸福。这就是环境关学的主题。  相似文献   

17.
论环境规制对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及传导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虹 《现代财经》2008,28(5):66-69
环境规制对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日益成为制约环境规制目标实现的重要因素。本文针对环境规制的国际贸易影响,以出口制造型企业为例,以此说明环境规制的制定与实施除应关注环境效果外,还应更多地关注企业对环境规制的反应,后者恰是决定环境规制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8.
从开放宏观的视角看环境污染问题:一个综述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陆旸 《经济研究》2012,(2):146-158
在全球化背景下,伴随着国际间的要素流动,环境问题越来越多地被赋予了全球化的内容。本文将环境与增长、环境与贸易、环境与就业、环境与人口迁移等研究文献纳入到一个开放宏观分析框架中,通过文献研究发现,国际分工使"南—北"之间存在了多纬度的"环境不平等":首先,环境与经济增长问题先后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罗马俱乐部提出的"增长极限说"、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贸易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相关性的争论。随着研究的推进,环境与增长问题越来越类似于一枚硬币的两面,难以同时兼得,但是,由于国际分工模式的差异,发展中国家却为发达国家提供了"污染储藏地"。其次,虽然环境规制使企业损失了部分"棕色"就业,但是环境保护同样能够创造"绿色"就业,然而,在国际分工背景下,环境保护是否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整体就业还存在着争议。最后,环境恶化已经导致一些国家出现了"环境难民"以及随之而来的人口迁移。到2050年,全世界由气候变化引起的人口迁移很可能达到5千万至7亿。然而,穷国和富国的环境压力和迁移能力却不尽相同,从某种程度上,这也是国际分工产生的间接影响,但是,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还十分有限。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全球化.世界各国纷纷签订各种国际环境协定,希望通过加强国际合作,共同采取措施来解决全球环境问题.本文对国际环境双边和多边协定的制定和签署进行了经济效应分析,指出国际环境协定的实施将对各国总体的经济福利、国际资本流动、各国国际竞争力、产业结构调整以及环保科技进步等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我国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国家明确把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作为"十二五"规划纲要的重要内容,而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公众参与。通过长沙市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情况的问卷调查,了解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现状,对存在的问题深入剖析,进一步提出改进措施,以期为提高长沙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水平及其他省市乃至国家"两型社会"的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