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数字赋能、创新驱动视角下,高校通过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为祖国培育创新创业人才,为国家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本文在阐述数字赋能、创新驱动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基础上,探索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路径,以期为国家建设和发展供给更多高素质、高水平、应用型、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2.
在大学生就业压力以及建设创新型国家对创新创业型人才的迫切需求下,地方院校应把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作为一种办学方向,抓住当前难得的发展机遇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从而不断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通过对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进一步拓展就业教育的范围,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是学生通往成功道路的基本方法和实现目标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3.
创新是我们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是城市实现高速发展的重要途径。高校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直接关系到创新型城市建设。对于高校来说,要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关键要建立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机制。从苏州市的实践来看,高校人才培养机制存在一定的问题,建立合理的创业创新人才体系是实现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也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基础。本文先研究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必要性,然后论述创新型城市建设和创新创业人才的关系,分析苏州市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合理建设创业创新人才体系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需要,社会对于经管类综合性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迫切需要高校培养出大批创新创业意识高、实践能力素质强的应用型人才。高校也能够通过加强对学生的创业教育,实现充分就业的目标。以天津农学院为例,提出除优化经管类学科理论课相关教学内容外,还应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将其与经管类专业教育融为一体,并对学校把创新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提出了经管类学科创业教育培养计划。  相似文献   

5.
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高校担负着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大历史使命。为此,高校必须站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创新型人才培养问题,认真分析高等教育中一切不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影响因素,大力推行教育创新,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培育创新精神,加强创业教育,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  相似文献   

6.
现如今,大学生教育从最初的"精英教育"变为了"大众教育",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是高校顺应时代变革、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然选择。FY学院是一所新近升格为本科的民办高校,高校积极适应社会需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文章将项目化管理方法引入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构建了高校创新创业活动项目化管理操作体系,FY学院的大学生创业园更是得益于项目化管理的运作。创业园通过项目启动、规划、执行与控制、项目收尾的管理,强化了创新创业活动流程式管理,建立了创新创业活动项目负责人制度,实现创新创业活动资源优化配置,落实对创新创业活动监督控制,取得了显著的项目管理成效。  相似文献   

7.
科教兴国,人才为本,在21世纪,我们国家需要的不再是知识型人才,而是更具创造力的创新型人才.这一转变,客观地反映了21世纪中国对创新教育的呼唤,也是素质教育的重点.所谓创新型人才,即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有极其紧密的联系.为了培养具有"计算机文化"素养的21世纪创新型人才,我们进行计算机教学的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探索能力.  相似文献   

8.
思政教育在高校人才教育和人才培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培养学生具备过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良好的行为规范。创新创业教育是实用性教育,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创新水平、强化创业能力,是一种全面的素质教育。在大思政的育人形势下,将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互结合可以促进创新创业工作更好地开展,培育思想素质过硬能力过强的综合性创新创业人才。文章以此为前提,基于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必要性研究,指出目前两者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为思政教育融入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方法路径,对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职业价值观以及促进其全方位地成长与成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明确了中国走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这一战略具体的实施需要数以万计具备创新创业意识及能力的现代化人才。而高校又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摇篮,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第一线的工作人员,理应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然而,高校辅导员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只有不断提升高校辅导员的综合素质,进一步丰富实践教育形式,增强资源整合能力,切实参与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才能不断提升辅导员创新创业教育指导能力。  相似文献   

10.
新世纪、新形势下,我国致力于构建创新型国家,培养创新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响应国家号召,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符合国家、社会发展需求的创新人才、加强学生的就能能力。但对于众多的高职院校来说,存在着缺少创新创业发展的空间,特别在创新创业的课程设置、实训基地以及培训师资等方面明显不足。笔者根据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解析了创业及创新教育必备的体系构架,服务于更广范围内的高职院校进步。  相似文献   

11.
创新创业教育是开发和培养受教育者的创业精神、创业能力、创新思想的教育。在新形势下,高校应广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帮助学生建立创立事业、成就事业、为社会服务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提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激发创业热情,促进大学生个性化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为国家输送优秀的创新创业人才。深化创新创业教育应立足于对影响大学生就业主要因素的分析,据以提出助推大学生就业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创业教育作为一种素质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模式,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举措,是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内在要求。我国创业教育体系尚未建立起来,应用型高校创业教育中还存在很多不足。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展创业教育的国家,业已形成基本的创业教育体系,有比较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应用型高校根据人才培养特点,在借鉴美国创业教育经验基础上,构建完善的创业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3.
创新是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培养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将成为我国高校未来改革与发展的取向.为此,高校应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引领创新型人才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设置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的课程体系,实施个性化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增设创新学分;鼓励大学生从事学术活动;改革学生评价制度.  相似文献   

14.
在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我国政府经济进入新常态后对高校教育工作提出的一个全新要求,创新创业也是当前乃至今后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高校尤其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高校,应积极主动调整优化人才培养方案,适应当前创新创业对教育的要求。高校拥有广大的校友资源,应该利用广大的校友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创新创业教育,将高校校友资源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  相似文献   

15.
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提出,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从不同层面去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形成创新素质。高校《形势与政策》课虽是一门政治性较强的思想政治教育课,但是其灵活的授课内容,加上教师强烈的创新意识,完全可以成为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的有效载体。  相似文献   

16.
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教育部指出:在高等院校的教育改革实践中积极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能够对学生的自主创业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引导,促进人才培养工作质量的全面提升,在为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能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改善提供良好的支持。本文从创业导师和技术经纪人的视角进行研究,以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为落脚点,力求探寻适合中国大学科技园创业导师和技术经纪人队伍人才培养工作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信息化技术的不断革新,社会对营销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对营销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不断提升,创客教育成为高校市场营销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趋势。近年来,各高校开设了各具特色的创新创业课程,也构建了创客实践平台,但实践效果并不理想。贵州高校在创新型营销人才培养过程中,将创客教育理念渗透到市场营销专业教学之中,对构建贵州高校创新型营销人才培养体系,改善贵州高校创新型营销人才培养困境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创业教育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有利于促进高等教育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推动科技进步和转化应用,缓解就业压力。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应积极探索创业教育实践模式,健全创业指导中心,设置符合创业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并加强师资队伍,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提供政策上和资金上的支持,推动大学生创业教育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19.
要实现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创新型人才能否脱颖而出成为关键,而高校则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地。当前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存在诸多不足,该文从教师、培养环境、创新人才评价体系及创新力教育四个方面分析问题背后的成因,并提出构建大学生创新教育四大支柱等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20.
师资是衡量高职院校教育水平的关键指标和要素。创新型教师是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是高职院校可持续良性发展的基础推动力。文章以泉州经贸学院为例,通过加强专业带头人的培养、定期开展青年骨干教师科研培训工作、全方位提升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形成以行业企业专家和能工巧匠为主的高素质人才师资储备力量、组建创新型教学师资科研团队、尊重学术自由等多种途径,打造优秀的创新型师资队伍,为完善福建高职教育体系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