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1 毫秒
1.
刘金红 《经济师》2001,(5):40-41
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以夯实农业基础为出发点是各级政府在经济工作实践中形成的共识 ,而且在领导和组织农业发展中也确实取得了成效。但是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经济组织的临近 ,人们在谈论“入世”对我国农业的影响时 ,很少谈及政府的农业经济行为 ,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政府农业经济行为问题。其实 ,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业经济生活中 ,政府行为与农民行为搅混在一起 ,而且政府行为明显错位 ,表现出对发展市场农业的不适应性 ,更不用说入世后政府农业经济行为的不适应性问题。这应是思考入世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农业经济发展影响的重大现实问题。在这…  相似文献   

2.
刘莹 《经济研究导刊》2013,(10):156-158
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是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多数民族地区偏重于初级的农业种植经营和过渡矿产资源的开发以实现经济跨越式的发展,这种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已严重制约了民族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实地调研,以内蒙古扎兰屯市为研究对象,探索民族地区应该如何依靠自身地缘优势,在发展传统农业、现代化工业以及拓展生态旅游业的过程中,促进地区经济又快又好的可持续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利用变异系数度量了1995-2008年以农业总产值代表的地区农业经济增长差距、农产品进口额、出口额的差异程度,并描述了样本期内三者的变动趋势.为了进一步验证三者之间的关系,本文首先对三个变异系数序列进行了平稳性检验和协整检验,然后通过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得出了长期内地区农产品进口额差异可以引起地区农业经济增长差异,而地区间农业经济增长差异又会导致地区农产品出口差异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在云南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过程中,农业循环经济以不同的模式被人们应用,云南农民正在自发地摸索一条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道路.本文通过对云南省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调研,分析了西部欠发达地区借助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优势及需要注意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经济欠发达地区实施大农业战略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经济欠发达地区,主要是指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人均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三项主要经济指标低于平均水平的地区。所谓“大农业”战略,总的指导思想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发挥当地农业资源优势为中心,协调一、二、三产业的关系,使之有机结合,形成以农业为基础,以农副产品加工业为主导,以第三产业为支撑的具有地区特色的经济发展体系,促进经济的全面发展。经济欠发达地区实施“大农业”战略,是根据本地区生产力的状况和资源条件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对未来较长时间内农业发展目标及实现目标的重点步骤和措施等全局性问题所进…  相似文献   

6.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我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过程中面临的重要现实问题,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收敛呈现以2013年为节点先快后慢的变化趋势。基于包含产业结构变迁的三部门Mankiw-Romer-Weil扩展收敛模型的实证研究表明,产业结构变迁整体上能够促进省际经济收敛,但存在产业异质性;劳动力流入工业在短期内对收敛具有显著正向作用,而流入服务业难以促进收敛。进一步研究表明,1998—2013年,相较东部地区以农业劳动力流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变迁,中西部地区以农业劳动力流入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更强,促进了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经济差距缩小,从而加快我国整体经济收敛;而2013年后,中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变迁方向与东部地区逐渐同步,均以农业劳动力流入服务业为主,省际经济收敛速度放缓。  相似文献   

7.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了以农户为生产经营主体的户营经济新格局。然而,由于主客观及历史原因,户营经济的形成在绝大部分地区是以平均分配土地的使用权为前提的。数以亿计的以小块土地为基本农业生产资料的农业经营者,在农业生产经营诸多方面仍摆脱不了小农经济形式的束缚,农业总生产率较低,影响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谋求农业的规模效益成为农村进一步发展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8.
<正> 党的十二大确定了到本世纪末实现在提高经济效益前提下工农业年产值翻两番的经济增长战略任务。1978年以来,全国各地认真贯彻执行了党的农村各项政策,不同程度地促进了经济增长,为探索如何翻番提供了有益的经验。为了研究农业经济与技术进步的关系,我们对江苏省徐州和淮阴地区及安徽省宿县地区近几年的农业经济情况进行了调查。这三个地区地处黄淮海平原南部,基本条件比较接近。在1978—1984年间,农业经济以年  相似文献   

9.
当代我国农业型地区基层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的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传统农业型地区发展落后的现状,发展农村经济、减轻农民负担等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焦点问题,而这客观上要求对基层政府行政体制进行改革。根据传统农业型地区基层行政体制的不足,以农民的切身利益为根本出发点,提出了在农业型地区基层政府行政体制改革中应实行“强市、简县、精乡”的战略构想,以实现提高农业型地区基层组织行政效率和效果的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10.
闽浙赣交界地区农业经济发展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闽浙赣交界地区是一个以山区为主的区域,农业经济发展较落后,如何提升山区地区农业经济,这是区域经济研究的新课题。因此,本文试就闽浙赣交界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湘中紫色土丘陵综合治理示范区农业生态工程设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对湖南中部紫色土丘陵综合治理示范区农业生态工程拟定目标,进行背景调查的基础上,划分了土地生态类型,提出了农业生态工程的任务和设计的内容,制订了设计方案,包括11个生态工程类型和相应的生态技术,以及3个农业生态工程区。6年来,在示范区按照农业生态工程的设计,进行紫色土丘陵综合治理,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2.
徐小鹰 《生产力研究》2011,(10):21-22,31
文章运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对1998—2008年间我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地方政府支出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生产性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更为显著,东、中、西部的政府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较为显著的分别是城市维护建设支出、教育支出和农业支出。从全国范围看,教育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3.
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新经济地理、要素流动与经济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主要表现为区域间差距的扩大,而非区域内部差距的扩大。这一现象的发生是多方面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新经济地理因素的影响下,具有区位优势的东部沿海地区吸引了中西部地区大量的生产要素进行跨区域流动,加上中央政府的政策导向作用,使得中国经济发展差距呈现出逐步扩大的趋势。因此,中央政府应该采取有力措施,以便在全国形成合理的区域分工,进而达到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我国都市农业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研究——基于因子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构建了都市农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东部、中部及西部地区代表性城市的都市农业发展水平进行了初步评估,并比较分析其差异原因。研究结果表明:都市农业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位于东部地区,尤其是北京、上海、广州的都市农业发展水平高;中、西部地区的代表性城市的发展水平偏低。提出各地区应充分借鉴发达地区都市农业发展的经验,并结合自己的优势进一步提高都市农业水平。  相似文献   

15.
我国取消农业税的原因及相关政策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城乡收入差距、农业的脆弱地位、农民收入增长、专业化市场程度四个方面分析了取消农业税的主要原因.继而阐述了"后农业税时代"的农业和农村工作存在的新问题,指出中国农业将面临更艰巨更严峻的挑战.最后,笔者有针对性地对我国农业和农村工作中存在的新问题提出了相关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6.
关伟  金一 《经济地理》2020,40(2):31-40
能源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能源、环境、经济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相辅相成。为厘清能源利用与经济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复杂影响,文章构建了能源利用、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在对三者的时序演进性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能源利用、经济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冲击程度,并进行影响因素分析,主要结论如下:①2001—2016年,能源利用水平在逐步提高,但整体水平较弱。经济增长水平发展趋势良好,但仍然存在地区差距。生态环境各地区差异明显。②空间格局上,能源利用呈现出以点带面的特征,经济增长整体呈现东部大于中西部的特征,生态环境前期南方落后于北方,后期各省市得到平稳发展。③东部地区对生态环境的冲击力度整体呈现出经济增长大于能源发展,且首期至中期最为显著。中部地区对生态环境的冲击力度整体而言经济增长和能源利用大致持平,在首期和中期时冲击较为明显。西部地区对生态环境的冲击力度整体上呈现出能源发展大于经济增长,至中期时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7.
城市土地要素的产出弹性
及其对经济增长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使用中国2001-2008年26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研究各城市土地投入的产出弹性差异及其成因,并进一步分析土地投入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结果发现:(1)东部地区土地投入的产出弹性明显低于中西部地区,且土地投入产出弹性表现出明显的空间集中现象;(2)土地投入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为11.42%。  相似文献   

18.
都市农业旅游与都市可持续发展研究--以广州为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陈文君 《经济地理》2005,25(6):915-919
都市农业旅游近年来成为都市旅游和都市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新领域,并以其独特的社会、经济和生态功能成为当前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热点之一。以广州为例,在明确都市农业、都市农业旅游概念及其发展意义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广州都市农业旅游发展的优势、现状特点和存在问题;深入探讨并提出了设施农业旅游、园艺农业旅游、体验参与农业旅游、休闲度假农业旅游、农业博物馆旅游等5个适合广州发展的都市农业旅游主要类型;结合广州新的城市发展规划提出了北部山区森林观光度假区、中部城区农业商贸休闲区、城郊田园体验休闲区、南部海滨观光休闲区4大都市农业旅游区的空间布局和发展构想;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政府主导、科学规划,突出特色、品牌带动,挖掘文化内涵、凸显农业科技,培养专业人才、提高管理水平等4点推进广州都市农业旅游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对现代化进程中盛世危言的解读,强调要关注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城市与乡村的协调统一,使城乡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形成一个关注民生、大体均衡、和谐有序的利益格局。通过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宏观宗旨的研究指出,十六大以来,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路是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政策主题思路清晰,保持了发展路径的一贯性和政策的连续性: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微观对策强调,农民工是一支不可替代的生力军;新农村的规划要体现减少农民、聚集农民、转移农民的趋势;新农村建设是城乡一体化和城乡统筹发展的过程,但并非"同步化"、"一样化";建设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0.
《Ecological Economics》2001,36(1):45-60
In tropical and subtropical countries a social gradient can be observed in mountainous regions between small-scale farmers on fragile ecosystems associated with human poverty, and the fertile plains and broad valleys with large-scale cash crop productions and industrial centers associated with relative economic welfare. Sustainable community development paths have to be identified in these less privileged regions.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make a contribution for defining and assessing development indicators at community level, including ecological, economic and social dimensions, to elicit the conflicting objectives in development and to discuss some practical implications. The study was performed in a typical watershed in central Honduras and special attention was given to autochthonous and qualitative indicators for development. Using the pressure-state-response model as a framework, a series of indicators were identified and assessed, which were also used by the local population and grouped into landscape structure, soil fertility, water availability and quality, production system and extractive activities, economic and social performance, and institutions. The development path in this specific case illustrated the transition from an expansive forest conversion agriculture to an intensified and diversified agriculture. This was made possible through technology transfer and improved market access. However, this development path, while increasing economic welfare, generated increasing negative environmental impacts caused by pesticide residues, soil erosion and less regular water supply. As the watershed carrying capacity for traditional shifting cultivation (used as a system indicator) reached its ecological limit, new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had to be identified.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study for policy design are that tools need to be provided for natural and environmental resource monitoring, which may consist of sustainability goal definitions, a minimal set of indicators and simple maps for planning land use at local leve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