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农业生态旅游的关系 1.发展农业生态旅游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模式.农业生态旅游通过利用农村现有的经济资源,可以实现由农业产业到旅游产业的质的飞跃,从而优化农村的产业结构,既发挥了农村的资源优势,维护了生态环境,又提高了农村资源的利用效率,达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高度统一.发展农业生态旅游可以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大幅度提高农业效益,促进农村生产发展;可以促进农民尽快脱贫致富,提高生活水平;可以促进农村文化升华,全面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有利于形成更加文明的乡风;可以促进村容整洁,村貌美化;有利于促进农村民主化进程,实现农村民主管理.  相似文献   

2.
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改善农村居民生活状况,而农村社区居民对发展农业生态旅游的态度直接影响其可持续发展。对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利用统计方法通过相关分析,得出居民年龄,从事职业,居民对农业生态旅游认知情况与发展农业生态旅游之间呈显著相关性。通过回归分析,发现影响居民对发展农业生态旅游态度最主要的三个因素是农业生态旅游能否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居民所从事职业是否与农业有关及农业生态旅游是否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3.
重庆市生态旅游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李晴 《经济地理》2001,21(6):762-765
重庆市开发生态旅游条件优越,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分布广泛,且与人文旅游资源匹配,利用生态旅游资源优势,开发返朴归真生态旅游,森林生态旅游,农业生态旅游,生态科考险旅游等多种生态旅游,促进重庆市社会经济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旅顺口区是大连市所属的六区之一,位于大连市最南部,自然旅游资源在大连市占有突出的地位,具有相当的开发潜力和发展空间。自然旅游资源可开发的旅游产品为度假旅游、休闲旅游、观光旅游、探险旅游、生态旅游等,还可以与人文旅游资源、乡村旅游资源组合开发。在未来的开发中贯彻落实、制定执行好相关政策非常重要;需要做好旅游的策划、规划与开发工作;充分开发海滨旅游资源,建立高品级的海滨旅游度假区,发展海滨休闲度假旅游:大力发展森林生态旅游和乡村旅游。  相似文献   

5.
生态旅游与旅游生态化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0多年来,生态旅游在中国的发展虽然很快,但理论上悬而未决的争论还较多,集中表现在生态旅游是旅游产品还是旅游发展模式、生态旅游是高档旅游还是大众旅游、生态旅游对象是自然区域还是可以包括地方文化区域等三个方面。同时在发展过程中,生态旅游在中国的实践中也出现了很多非生态化现象和“泛化”现象。这些现象的出现归根结底是由于将生态旅游与旅游生态化混为一谈造成的。本文通过对“生态旅游”、“旅游生态化”的辨析,对相关问题作了初步解答,并试图还原生态旅游的本意,探索今后生态旅游发展的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6.
国际旅游岛建设是海南科学发展的战略选择。文章阐述海南国际旅游岛的理论变迁;基于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背景,分析海南农垦发展热带农业生态旅游的现状;提出海南农垦热带农业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国内的旅游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其中,农业生态旅游是一个具有强大发展潜力的旅游开发项目。在新农村建设的促动下,农业生态旅游快速地发展起来。本文重点探索农业生态旅游经济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试论生态旅游资源的脆弱性及其保护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生态旅游近年来发展迅猛,得到了人们的参与和喜爱。但是,越来越多的资料显示:生态旅游资源破坏严重。因此应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思考。本文在分析生态旅游资源脆弱性的界定、认识、表现、产生原因基础上,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
试析中国西南山地社区生态旅游合作社网络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区生态旅游”将社区发展融入到生态旅游中,以保证社区的利益和环境保护的要求。中国西南山地拥有发展这种旅游形式的资源和组织基础,但面临很多挑战。本文论述了建立社区生态旅游合作社网络来促进社区生态旅游发展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怒江州生态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怒江州具有丰富的自然和神秘灿烂的人文生态旅游资源,具有发展生态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发展生态旅游有利于怒江州生态环境的保护,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也有利于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由于其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制约着生态旅游的发展。必须通过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多渠道多形式筹集旅游发展资金,科学规划、保护性开发自然生态和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等手段,促进生态旅游的发展,加快旅游支柱产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1.
陕西生态旅游资源优势与前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生态旅游发展的战略观点出发,分析了陕西生态旅游资源的优势和前景,并提出了陕西生态旅游线的构想,旨在促进陕西生态旅游的尽快兴起。  相似文献   

12.
“北大荒”农业生态旅游品牌的定位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谷松 《经济视角》2006,(10):57-58
黑龙江省是全国知名的农业与旅游大省,三江平原是其最主要的农业产业基地。“北大荒”作为一个时代的标记,以其粗犷、神奇和特有的开拓精神,成为三江平原的代名词,并且饮誉海内外。结合两者之优势,以“北大荒”为主打品牌,大力发展三江平原地区的农业生态旅游,不仅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现实意义,而且可以为当地旅游经济发展以及传统农业的现代化提供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一、创建“北大荒”农业生态旅游品牌的战略意义一般认为,农业生态旅游是指以农业生产为基本依托,使农业与自然、人文景观以及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高效产业。主要包括…  相似文献   

13.
丽水市发展生态旅游的条件评价与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省丽水市发展生态旅游具有资源和区位优势条件。本文根据各区域生态旅游资源特点将丽水市分为4个生态旅游区。同时,指出丽水生态旅游发展要以市场为导向,做好科学合理规划;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生态旅游资源的建设;加大区内交通建设力度;重视旅游从业人员素质的培训和环保宣传工作。  相似文献   

14.
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保护区的旅游定位就是生态旅游。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拥有明显的植被垂直带谱,旅游资源有其独特性和珍贵性,但旅游开发必须借鉴国内外生态旅游经验和教训,按照可持续发展原则和生态环境保护原则开展长白山生态旅游。  相似文献   

15.
徐国飞 《时代经贸》2007,5(1X):61-62
本文从生态旅游的角度对辽西旅游资源进行了分析,并针对辽西地区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不足。品牌形象不突出等问题提出了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16.
四川生态旅游精品线路规划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生态旅游是在全球经济社会迅猛发展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四川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拥有众多高品位、具有不可替代性的生态旅游资源。发展生态旅游,是实现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和建设旅游经济强省的有效途径。本文围绕四川生态旅游建设重点,结合全省旅游品牌线路,推出了6条生态旅游精品线路,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7.
乡村生态旅游概念辨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在分析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乡村旅游、农业旅游、民俗旅游、生态旅游、农业生态旅游和乡村生态旅游等几个概念进行了辨析,并试图准确界定乡村生态旅游的内涵和外延,以期有利于我国乡村生态旅游理论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8.
由于注重短期利益,对资源环境无节制地开发利用,给生态环境带来很严重的破坏,严重影响了旅游经济的发展.低碳经济是在污染日趋严重的背景下提出的一种新理念,具有污染小、耗费低的优势.本文从低碳视角下讨论如何推动我国农村旅游经济的发展.通过分析发展农村低碳旅游的必要性,农村低碳旅游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低碳角度的农村生态旅游开发原则,最后提出了基于低碳角度的农村旅游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9.
生态旅游资源潜力评价——以江苏盐城海滨湿地为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生态旅游资源是由生态旅游景观和生态旅游环境构成的一种特殊的旅游资源类型。科学地评价生态旅游资源,是合理开发利用生态旅游资源、挖掘潜力、促进生态旅游健康发展的前提。但现有旅游资源评价体系主要侧重于对资源现状评估,对旅游资源发展潜力考虑较少,往往导致生态旅游资源价值评估不够客观和全面,其潜力难以得到有效发挥。文章在综合分析生态景观资源、客源市场、生态环境和外在开发条件4个子系统及其协调互动关系基础上,尝试构建生态旅游资源潜力评价体系,采用"准主成分分析法"确定指标体系权重,并选取盐城海滨12处代表性湿地生态旅游资源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所构建的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可信度、较强的普适性和可推广性。  相似文献   

20.
文章基于SWOT分析框架对莆田市农业生态情况进行分析,结合福建莆田的地理情况,从而提出针对莆田市的农业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模式,旨在合理有效地利用莆田市农业旅游资源、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探索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