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2016年1-6月份,新造船市场极度惨淡,全球仅成交新船订单224艘,1768万载重吨/631.8万修正总吨,同比下降66.8%/65.5%.无论以载重吨还是修正总吨计,上半年新船订单成交量均创1 7年以来同期最低,而从艘数来看则创下1996年以来的同期新低.海工市场依然如旧,量价双跌.据克拉克松数据统计,201 6年上半年全球累计成交海洋工程装备36座/艘,订单金额约为13亿美元,新接订单金额同比下降近75.5%.手持订单方面,截至201 6年6月底手持订单金额1355亿美元,同比减少12.6%;交付方面,上半年共交付海工装备206座/艘,同比减少19.2%;交付金额125亿美元,同比减少34.2%.  相似文献   

2.
一、船舶与海工市场运行情况及预测 (一)全球造船、海工市场形势 2014年1-9月全球成交新船1388艘、9018万载重吨,同比减少18.1%.2014年1-9月全球完工新船6989万载重吨,同比减少20.9%.截止到2014年9月底,全球手持船舶订单32619万载重吨,较年初略增8%.总体来看,国际新造船市场疲态尽显,形势不容乐观. 新船价格持续反弹后劲不足 2013年下半年以来,新船价格指数基本以每月1点的增速从2013年5月的126点上涨到2014年5月的140点,6月份与其持平,7月、8月连续下跌1点,9月份回到139点.新船成交量萎缩,新船价格反弹后劲明显不足.  相似文献   

3.
2016年,“低谷”几乎是全球船舶与海工市场现状的形容词,人们在寒风中依然没有收到任何“温暖的预告”.今年前10个月,全球仅成交新船订单359艘,共2482.2万载重吨(DWT),同比下降73.5%,与2007年最高峰时候的5234艘总计26020万载重吨相比,甚至不到10%.位于行业第一的韩国造船业在经历了2015年数十亿美元的巨亏之后,今年形势更加危机,主要船企的新接订单严重不足,手持订单持续减少,创下了继2003年之后13年来的最低值.现代重工、三星重工和大宇造船海洋三大船企又接连陷入罢工风波,劳资双方在市场低谷期矛盾不断激化.为了拯救造船业,曾经以“造船立国”的韩国政府开始大力援助造船业,出台各种改革措施以求尽快突破当前困境.  相似文献   

4.
造船三大指标有升有降 2011年,全国造船完工量为7665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6.9%;新接船舶订单量为3622万载重吨,同比下降51.9%;截至12月底,手持船舶订单量为1.4991亿载重吨,比2010年年底下降23.5%。按载重吨计,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分别占世界市场份额的45.1%、52.2%、43.3%。  相似文献   

5.
新船订单大幅增长 2014年一季度全球共成交新船3514万载重吨,比去年同期的2922万载重吨上升20%.由图1可看出,2014年1、2月份,新造船市场延续了2013年末的活跃局面,船东继续大量下单订造新船,船价逐渐回温;然而到3月份,下单情况开始有所放缓,船东对新造船市场持观望态度. 2014年一季度新承接订单中,包括散货船219艘、原油船24艘、成品油船20艘、集装箱船42艘、LNG船6艘、LPG船37艘.从订单情况来看,散货船、原油船及LPG船的增幅较大,分别比去年同期上升30%、118%和105%;另外三种船型呈下跌趋势,其中,成品油船下降20%、集装箱船下降2.3%、LNG船下降53.8%.  相似文献   

6.
日前,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发布了《2017年1~7月船舶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报告,报告显示,1~7月,我国船舶行业经济运行保持平稳发展,造船完工量持续增长,新承接订单同比下降,但降幅逐步收窄,重点监测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同比继续下降. 三大指标两降一增 1~7月份,全国造船完工2978万载重吨,同比增长55.1%.承接新船订单1324万载重吨,同比下降25.1%.7月底,手持船舶订单8028万载重吨,同比下降31.5%,比2016年底下降19.4%.  相似文献   

7.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前,全球新造船市场实现了井喷式高速发展,全球新接订单量由0.592亿载重吨增至1.436亿载重吨,年均新船成交量为1.31亿载重吨:新船完工量由0.5亿载重吨增至0.909亿载重吨,年均增长8.91%:全球手持订单量由1.156亿载重吨剧增至5.883亿载重吨,年均增长26.17%。  相似文献   

8.
浅谈国内船用球扁钢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造船工业的发展带动了船用球扁钢需求的增加 2006年,我国造船产量达到1452万载重吨,手持船舶订单6872万载重吨,创历史新高,跃入世界造船业第一方阵,2007年上半年,造船产量达到755万载重吨,新接船舶订单4262万载重吨,手持船舶订单10540万载重吨.2010年前的造船任务已经饱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世界船企手持订单前10强中,中国占有4家船企.  相似文献   

9.
船舶与海洋工程产业,是为水上交通、海洋资源开发及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现代综合性和战略性产业,是国家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实施海洋强国战略的宏图中发挥着产业基础和重要支撑作用.2016年是船舶工业“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全球造船业继续深度调整,我国船舶工业也进入全面做强的关键阶段:全国造船完工量3532万载重吨,承接新船订单量2107万载重吨,截至12月底的手持船舶订单量为9961万载重吨,出口船舶分别占全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的94.7%、77.2%、92.6%,造船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同时也实现了“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逐步提升、过剩产能有效化解、行业发展短板有所弥补、降本增效扎实推进、国际产能合作稳步开展”的良好开端口.  相似文献   

10.
全球最大的船舶咨询公司克拉克松航运研究公司发布的数据报告显示,截止2007年7月,世界船舶企业新接订单1.288亿载重吨,而中国船舶企业承接新船订单5730万载重吨,占全球新接订单份额近一半.历史上首次超过韩国和日本,成为国际船市的最大赢家,世界航运、造船界纷纷为之震惊,惊呼“中国造船时代来临”。  相似文献   

11.
2012年.世界船舶工业风云再起。一方面,全球船市持续低迷,1~9月新接订单3111万载重吨.同比下降53%.手持订单2.75亿载重吨.较年初下降29%,船企普现“订单荒”:另一方面.海洋工程装备市场火爆依旧.1—9月海工市场共成交合同金额507亿美元.其中钻井平台成交48座.生产平台成交26座.海洋工程船217艘.海工领域早期弄潮儿终于赢得回报。虽然船舶市场依旧持续了危机后的低迷.但暗流涌动下呈现诸多新特点.  相似文献   

12.
2007年.世界造船市场延续了2006年的繁荣景象,各类船舶新船价格不断攀升.远远超出年初人们的预期。截至2007年年底,全球新船订单突破2.5亿载重吨,手持订单超过5亿载重吨。其中,散货船成为2007年船舶市场的主角,成交异常活跃,新船订单达1.5亿载重吨;超大型集装箱船的建造不断升温,成为推动船舶市场整体繁荣的另一主力。  相似文献   

13.
国际船舶市场在“悲情”中走完了2015年,然而由于全球及中国经济增长动能的转换,以及航运市场供求关系的持续失衡,全球新造船市场进一步恶化.2016年1-8月,全球新船成交量2232万DWT,创金融危机以来同期最低水平,新船价格指数也跌破危机以来最低点,打开新的下跌空间.由于航运市场低迷和信心不足,船东新船订造投放能力进一步减弱,全球仅有1 1 6家船东订造新船,船东数量较前两年同期分别萎缩85.4%和66.1%,排名前十位的船东订单集中度达78.3%.同时,全球海工装备建造市场也进入“冰川时代”.1-8月全球海工市场成交额40亿美元,同比大幅萎缩52%,价格已跌至甚至跌破建造成本线,相应地仅成交3座产和钻井平台以及53艘海工船.  相似文献   

14.
订单     
《船舶经济贸易》2013,(12):56-56
前10月全国接单量持续增长1~10月份,全国造船企业承接新船订单4644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83%;10月底,手持船舶订单1.1787亿载重吨,同比增长1.1%,比2012年年底增加10.2%。其中,手持出口船订单为1.0313亿载重吨,同比增长5.9%。前10月全球新船订单增长超七成  相似文献   

15.
今年开年以来,造船市场出现了久违的暖意,走出了一波“小阳春”行情,新船订单不断涌现,主流船厂与主流船东的活跃度不断增加。根据英同克托克松公司数据统计。今年1-4月,全球新接订单量达3041万载重吨,同比增长64.4%:中国造船企业的表现更为抢眼,前4个月的新接订单量约为1211万载重吨,  相似文献   

16.
2015年我国船舶工业经济运行总体形势较为严峻,造船完工量同比增长,新接船订单、手持船舶订单同比下降,出口情况较2014年的下降态势有所回升,但发展后劲不足.根据海关数据统计,2015年全年我国船舶出口280.2亿美元,同比增长11.2%,增速远高于同期我国商品出口的-2.8%和机电产品出口的0.2%.船舶进口10.04亿美元,同比下降23.7%.  相似文献   

17.
2017年,世界经济复苏势头良好,国际航运市场行情稳步改善,造船市场出现一定起色,新船成交量大幅反弹,但造船完工量和手持订单量下滑,世界造船业延续中韩日“三足鼎立”竞争态势. 航运市场概况 2017年,世界经济形势好转,特别是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一带一路”倡议成效显著,为国际海运贸易发展提供强劲动力,全球海运量实现4.1%的增长,创近5年最高增速.运力供给方面,由于新船交付量有所回落,加之船舶拆解市场较为活跃,2017年全球船队运力增速降至3.3%的历史低位,供需失衡恶化势头得到遏制并趋于改善.  相似文献   

18.
中国造船工业创新之路及未来技术创新的方向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最大的船舶咨询公司克拉克松航运研究公司发布的数据报告显示,2007年第一季度世界船舶企业新接订单3920万载重吨,而中国船舶企业新接订单2010万载重吨,占全球新接订单份额一半以上,历史上首次超过韩国和日本,成为国际船市的最大赢家,世界航运、造船界纷纷为之震惊,惊呼"中国造船时代来临".  相似文献   

19.
一、造船市场下行探底,配套产值逆势增长 根据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统计,2012年1-11月份,我国造船业三大指标同比大幅下滑,其中,新船完工量为5055万载重吨,同比下滑18.2%;新承接订单量1704万载重吨,同比下滑49.4%;手持订单量11335万载重吨,同比下滑30.3%;期间,船舶制造业产值为5420亿元,同比下降1%;船舶配套业产值为1035亿元,同比增长16.6%.以上数据表明,在造船市场需求显著下降的情况下,我国船舶配套业仍然保持了较快增长.  相似文献   

20.
汽车运输船订单增加中国船企表现抢眼 (一)市场成交较为活跃 今年以来,全球新造船市场整体较为低迷,新船成交量大幅萎缩,尤其是作为国际造船市场支柱的散货船新造船市场更是陷入冰点.在此背景下,世界汽车运输船成为黯淡市场中难得的一抹亮色.据统计,2015年1-6月份全球共成交汽车运输船新船18艘、11.62万车位,以艘数和车位计,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12.5%和23.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