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钱穆先生在其《国学概论》开篇说,“学术本无国界。‘国学’一名,前既无承,将来亦恐不立。特为一时代的名词”。“国学”一词的最早出现,应以1905年章太炎、刘师培、邓实、黄节成立“国学保存会”、创办《国粹学报》为标志。上述学者提出“学无论中西,只要适宜且可行于国中者,皆当保存之”的主张,目的是强调学习西方决不能丢了自己立国之根本、立国之精神。  相似文献   

2.
大师简介:沃伦·本尼斯(WarrenG.Bennis)(1925~)是麻省理工学院博士,美国当代杰出的组织理论、领导理论大师。他曾是四任美国总统的顾问团成员,并担任过多家《财富》500强企业的顾问。1993年及1996年两度被《华尔街日报》誉为“管理学十大发言人”,被《福布斯》杂志称为“领导学大师们的院长”,《金融时报》最近则赞誉他是“使领导学成为一门学科,为领导学建立学术规则的大师”。40年间,他一共撰写和编辑了近30本专著、1500多篇文章,发表研究论文上百篇。本尼斯凭借他论述管理问题的优秀书籍已两度获得麦肯锡奖。其代表著作有:《领导者》、《成为领导者》、《极客与怪杰》、《决断》等。  相似文献   

3.
引言:一字不错,字不漏,全文背诵《易经》的神童,在史书上并无确切记载,只字不漏背诵三万九千字,包括《易经》在内的“国学经典小神童”堪称神奇,她是怎样“累积”出来的呢,赖思佳的成功能大面积复制和超越吗?  相似文献   

4.
文斌 《活力》2006,(5):159-159
《数字电路》在现代社会中已普及应用,所以它已成为中等专业以上学校电类专业的必修课,由于受传统的《模拟电路》的影响。人们认为它是一门新的独立的学科,再加上授课人延用《模拟电路》的讲授方法,使学生更加感到它深不可测,望而却步,从而由主动学→被动学→厌学→不学。经过多年来对教学和实践经验的总结、探讨、分析,我认为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较好。  相似文献   

5.
《英才》2014,(12):18-18
美国《华盛顿邮报》的新老板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索斯在收购《华邮》后表示,他已经迫不及待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和实验,设法再造《华邮》的“黄金时代”。他表示,将会采用与亚马逊类似的思路。亚马逊维持了18年的企业理念是——客户至上;发明创新;保持耐心。贝索斯说,只要把“客户”换成“读者”,这套理念一样适用于《华邮》。贝索斯强调,无论《华盛顿邮报》将自己定位成什么样的报纸,都要以读者作为中心,而非广告商。无论报纸的使命是什么,新闻都是核心。  相似文献   

6.
站在哲学的角度看《周易》,它是世界上第一部哲学著作,然而在某种意义上说,《周易》也是一部管理学经典。易学中蕴涵的辨证思想和系统思维影响着我们每个人,尽管“百姓日用而不知”,但易学中的许多管理学原理或原则,至今仍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作为政府或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就须“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古语说:“不学易,不可为将相”。那么在现代管理中,怎样把“变易”的、“不易”的事情,变成“简易”的事情呢?本期我们特别邀请了著名的易学专家、三元论坛特邀顾问张其成教授为我们就《易经》与领导管理方面的知识应用启蒙。  相似文献   

7.
在民企中。总会有几个跟老板有着某种特殊关系的老板兄弟或旧交故知。中国传统^际关系中有一种很强的江湖义气色彩,特别是在中青年男性的彼此关系上,很多时候都带有一种类似于《水浒传》和《三国演义》中描述的那种“绿林义气”。这种关系如果只是在个人之间自然无可厚非,但一旦某个“大哥”创办了一家企业,这种“绿林义气”的危害性就会显示出来。这时,公司里的人际关系不单纯是上下级和同事之间的工作关系,更有一种“哥们”色彩。  相似文献   

8.
2006年国家出台了《企业破产法》,我觉得这是一个社会和谐的象征,解决了中国企业怎么生和怎么亡的重大的问题,我们期待着它更好地实施。但这里面少了一个“个人破产法”,我提“个人破产法”是有针对性的,是专门针对企业主这一“种群”的。一直以来令大家很反感也很头疼的一件事情,就是有些老板拿着银行的钱,  相似文献   

9.
《山东企业管理》2012,(6):94-94
石寒,本名邓石寒。斋号存心阁、方滋山房、四以堂、山海居。1967年生。江苏金坛人.毕业于河南大学,先后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一年)、中国国家画院(三年)、北京大学哲学系乾元国学室(三年)。现居青岛。主要从事中国书画创作和理论研究,兼治诗词、国学。《党建》、《中国文化报》、《文艺报》、《文学报》、《美术报》、《美术之友》、...  相似文献   

10.
北京理工大学作为国家助学贷款首批试点高校,从1999年9月开始启动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六年多来,北京理工大学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经办银行的通力协作下,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得到了上级部门、经办银行以及广大学生和学生家长的充分肯定,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好评。2002年8月,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和《金融时报》等新闻媒体分别以“‘三个代表’在基层”和“新华社通稿”的形式对学校国家助学贷款工作进行了专门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