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CI风行世界,成为当今企业竞争国际潮流与发展趋势,世界众多名牌企业,无不借助CI这只“魔手”拓展市场,创造经营奇迹.CI自1998年进入我国企业界后,一大批中国名牌在市场竞争中崛起.企业竞争,不只是商品力、销售力的竞争,更是文化力、形象力的深层次、高水平、全方位竞争.这表明,现代企业的经营力量(简称企业力)除了“商品力”、‘销售力”之外,还须加上“形象力”.  相似文献   

2.
牛变秀 《经济师》1997,(1):28-29
<正> CIS(企业形象战略)作为现代企业经营的有效策略,早在五六十年代就引起了企业界的极大关注,并在欧、美、日地区趋于成熟。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要求纳入国际经济大循环,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在"形象策略"已成为企业竞争核心的国际竞争条件下,我国企业界如何深化对 CIS 的认识,并成功地实施 CIS 战略,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商业不过是简单的买卖关系 ,商品品种规格少而稳定 ,商家进货选择余地甚少 ,顾客购物的选择权也极有限。尤其是产品短缺的计划经济时代 ,生产销售的整个过程谈不上有多少竞争。改革开放后 ,现代商业开始繁荣起来 ,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 ,促使商家之间开展激烈的竞争 ,从现代营销学角度考察 ,商家之间的竞争大致是遵循3个档次的竞争阶段递进 ,即由技巧竞争阶段、战略竞争阶段 ,进入形象竞争阶段。目前欧美式的CIS、日本式的CIS、港台式的CIS与我国大陆式的CIS各有特色 ,而通过交流取长补短 ,系统导入。CIS工程须全面贯穿于“形象管理”系统中 ,各项管理均须以企业理念和CIS手册为纲 ,才能有效地树立企业的整体形象和产品的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推进和发展,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过程中,公司企业的领导逐渐地认识到市场竞争已不是单纯的人、财、物、价格等这种传统的竞争,而是企业信念、产品质量、塑造企业形象,培植无形资产的全面性的竞争。因此,自90年代起,我国企业界导入了~种崭新的企业经营理论和技法──CIS(CorporateIdentitySystem),即企业识别系统,也称企业形象设计系统。一、CIS的产生和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国际经济开始复苏,工商企业蓬勃发展,企业经营者深感建立统一的识别系统,以正确传达企业的情报信息,塑造独…  相似文献   

5.
CI,作为一种“经济文化”,一种学说,或一种思想,是认识论与方法论在企业运营课题中的完美结合,是心理科学与行为科学在企业管理纲要中的恰当折射,具有广袤无垠的文化内涵和无可替代的生命底蕴.当前,企业竞争日趋激烈,甚至达到白热化的程度.国外企业管理学界把我们这个时代称为“商品力、销售力和企业形象力三轴指向的时代”.换言之,当前企业竞争越来越呈现出“形象力”的导向.通过CI导入,在很多方面可极大地促进企业的凝聚力,提升企业的战斗力,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国内外许多富有生命力的大集团公司纷纷导入CI,就是一个最具有说服力的明证.  相似文献   

6.
CI是什么?这个10年前中国人普遍感到陌生的问题如今已被越来越多的中国人知晓,“CI策划”、“导人CI”等时髦词组已成为众多企业界人士经常挂在嘴边的话题。然而,当起来越多的中国人谈论CI话题,甚至有越来越多的企业界人士将CI当作万能药“导人”本企业时,一些真正了解CI的专家却提出了忠告:CI不是灵丹妙药.切勿迷信CI。CI完整的说法应该是CIS,中文名称叫“企业形象识别系统”。最早创立这一系统学说的专家给它设定的内涵是:通过多领域的专家与企业家共同合作,为企业建立起一个统一的、独具个性的企业识别系统,从而为企…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市场规范化竞争经历了三个阶段:质量竞争、服务竞争、形象竞争。市场进入形象竞争阶段,是随着科技的进步,价格、质量和服务方面的差异都难分伯仲的时候,企业在质量与服务的基础上,开始着重统一企业形象,以鲜明、个性化的企业形象来赢得公众的眼球,取得社会的认可。如今,几乎所有具规模的企业都重视导入CIS发展战略,因为它的导入比广告的投入小,收益却比广告的多很多。文章以重庆新世纪百货这一本土百货的成功典型为例,剖析其CIS理论的运用,期望能对同类企业的发展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8.
随着流通业彼此间的激烈竞争,坐在店里等顾客上门的时代已一去不返了。现在日本企业界流行着这样句话:“没有促销就没有企业的存在。”可见,促销活动的重要性已被日本企业界认识和肯定。近年来,在强调“产品形象”的同时,如何更有效地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已成了企业促销活动的新焦点。 在各种促销活动中,企业所要针对的目标除了消费者外,还包括了流通业者及公司内部员工等多方面入手。促销活动的形式,除本身既具刺  相似文献   

9.
理念识别是企业识别系统的核心,是一个企业经营的宗旨与方针,是一种鲜明的文化价值观,对外它是企业识别的尺度,对内它是企业内在的凝聚力.在当今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中,旅游形象成为旅游行业竞争成功与否的关健因素,清远旅游要在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中取胜,导入CIS战略塑造其旅游形象乃是势在必然。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我国人力资源现状的分析,形成了一套有关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的初步构想。本世纪初,随着世界经济形势处于低迷状态,企业闻的竞争更是激烈,然而,企业闻的角逐,归根到底是人才之间的竞争。“人才”这一事关企业活力和生命的资源,其重要性已逐渐被企业界所认识。  相似文献   

11.
刘志迎 《经济师》1997,(8):49-49
现代企业竞争刍议●刘志迎王日失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的形成,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无论从内容到形式,还是从手段到策略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笔者根据对市场形态变化的分析,认为企业间竞争的历史过程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商品力竞争阶段、销售力竞争阶段和形象力...  相似文献   

12.
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定义落脚到竞争优势,是因为竞争优势能概括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因素”、“结构”和“能力”三个属性,而且最根本的是产业集群较强的竞争力在于其所拥有的持续竞争优势。产业集群竞争力并不同于群内企业竞争力的简单加总,也不同于区域产业竞争力,产业集群竞争力是一种自组织力、耦合力、协作力、创新力和品牌力。  相似文献   

13.
徐兰杰 《时代经贸》2008,6(19):22-24
企业形象是企业的一项无形资产,能使企业的有形资产更好地发挥作用,它是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优势的本钱。CIS战略是针对企业形象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塑造和传播的手段。CIS战略的实施,是在准确理解其概念的前提下,借助媒体的力量,将企业的理念、行为和视觉识别系统,告知于企业内外部人员并传播于公众的过程。只有长期,主动,有效地实施起来,企业的个性化信息才能为内部外部的公众所知道,所认可,才能真正达到塑造和提升企业形象的目的。CIS的设计阶段决定了企业走向哪,而CIS的实施阶段决定了企业到底能走多远。企业欲求生存和发展必须正确理解CIS概念,从CIS层面全面进行范围广,时间长的实施,从而塑造企业形象,领跑该行业领域。  相似文献   

14.
荣华鸡是90年代初崛起于广海的“中式快餐”。经过几年的发展,荣华鸡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并且有了一定的知名度。然而,与国际著名快餐品牌,如肯德基、麦当劳相比,其差距是十分明显的。荣华鸡快餐公司充分认识到荣华鸡缺乏CI整体策划与设计.导致文化附加值不足,企业形象力与营销力未达对应有水平的现实.进而提出全面导入CIS的构想。一、文化升华:导人CI的真谛CI作为企业文化的凝聚和升华,是揭示、塑造企业个性化形象的有效手段。因此,在导入、策划、设计(:l时,首先要对企业深层次的意识、理念作一次发掘和提升.以增强企业…  相似文献   

15.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6,(25):F0004-F0004
所谓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指的是企业把物质力、经济力层面的比较优势要素,与企业经营理念、企业价值观、企业首先信任无形资产、企业哲学等精神范畴的文化力进行整合,形成一种能保障企业在竞争中获得持续性发展“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6.
群星璀璨     
寿松 《经贸实践》2004,(8):62-6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企业界先后流行过“客户就是上帝”、“客户永远是对的”、“超越客户期望,为客户创造更大的价值”等经营理念。从中不难看出,中国的企业界对自身在市场中的定位有着越来越精确的把握。市场经济的推行使中国永远告别了凭票待购的短缺经济时代,中国企业面对的将是越来越挑剔的客户和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企业的命运最终决定于客户的选择。但企业如何主动地影响客户从而积极把握自身的命运呢?你可以学习一下刘武,学习一下广州宝供储运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17.
表达媒体理念和媒体产品核心特征的、长期使用的宣传短句通常被称之为媒体形象广告语。随着我国媒介产业化的不断推进,媒体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这种竞争不但包括媒体产品和销售网络的竞争,而且包括媒体品牌形象力的竞争。而媒体形象广告语便是塑造媒体形象的“点睛之笔”。媒体形象广告语的立足点在于媒体和受众之间架起一道可以沟通的桥梁,使受众对媒体产生认识、理解、记忆,并且引发价值观的认同和情感的共鸣。所以沟通策略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的到来,使知识经济的大潮更加汹涌,在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迅猛发展的历史巨变中,现代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着挑战与创新。企业要在市场经济中生存、获利乃至发展,离不开战略。“战略”最初指的是军事战略,只用在军事领域,是对战争的整体性、长远性、基本性的谋划。后来,“战略”这个词的词义被人们引申。目前至少有3种引申义:第一种是指对企业竞争的整体性、长远性、基本性的谋划。第二种突破了企业竞争领域,泛指对各种行为的整体性、长远性、基本性的谋划,第三种不再是对某种行为的整体陛、长远性、基本性的谋划,而是指谋划出来的某个重点结论。例如:我国提出的“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性发展”战略、“走出去”战略、“城镇化”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人才”战略,以及许多企业提出的各种战略。都是对战略第三种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19.
徐长倬 《经济师》1996,(9):21-22
企业力构塑中的公关策划实践与思考徐长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面临着全方位的竞争环境。凡是竞争有为的企业、从根本上说,都是商品力、销售力和形象力俱佳的企业。有远见的企业家已走出企业导向的思维模式,注意社会、经济、文化现象的研究,从较高层次上着手企业力的...  相似文献   

20.
企业多元化战略是许多大中型企业的一种战略选择,也是国内外理论界和企业界争议最多的战略选择。近年来,随着资产重组的浪潮,我国许多大中型企业,尤其是东南沿海地区的企业热衷于多元化的经营战略。这些企业 产品组合的长度、宽度都在增加,企业规模迅速扩大,甚至有的企业把“多元化经营”、“低成本扩张”视为竞争与发展的法宝与捷径。但是我们不难看到,其中大部分企业都走上了弯路,有的甚至深陷困境或惨遭失败。因此,多元化经营对企业发展的利弊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