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和上市公司的数量增多,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问题逐渐凸现,并成为我国会计理论与实务界研究的新课题。盈余管理有着正反两方面的作用,但由于被上市公司所滥用,它的负面影响远远大于其正面影响,进而成为我国目前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要解决我国目前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并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就必须对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问题进行研究和治理。  相似文献   

2.
会计信息失真,一直困扰着全世界整个会计行业,成为会计界悬而不能决的难题之一。从轰动世界的美国安然公司虚报盈利的造假事件,到我国的多家上市公司因造假而带来的种种不良后果,充分揭示了如何防止、治理会计信息失真已成当前会计行业的燃眉之急。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很多企业经济效益得到了快速的提升,特别是上市公司,上市公司中会计信息的公开性和真实性一直是会计监管的核心内容。我国出现了一些由于财务异常导致财务信息造假和失真的情况,对投资者的利益造成了严重的损害,所以,通过会计监管来对其进行有效的监控,对会计信息的异常情况进行识别,提高监管的有效性,最大程度上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4.
目前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在各企业单位大量存在,概括起来分二类:一是客观性会计信息失真,二是主观性会计信息失真。主观性会计信息失真即人为失真,是利益趋动的作弊造假,其原因可概括为:1.会计法制不完善,对于许多新的经济事项的会计处理规定不够明确,使造假者有机可乘。即会计法制执法不严,力度不够,对经营者缺乏强制力。在《会计法》中有多处提到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但由于“造假犯法”的法制环境尚未完善,对企业负责人及相关人员造假处分较轻,除非在上市公司业务中造假影响巨大的情况下,才追究相关人员的刑事责任,许多企业小范围的造假常常…  相似文献   

5.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是投资者了解上市公司基本财务状况最主要的途径,是投资者决定投资与否的关键依据,也是上市公司进行筹资时必须对外公布的必要信息,其重要性可见一般。然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加速,很多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凸显。甚至会计造假行为已经成为上市公司融资的重要方式。为此,本文从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出发,探讨影响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产生的危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6.
赵岩 《中国会计评论》2005,3(2):361-366
会计信息的质量问题一直备受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学者专家关注。对于企业会计信息的外部使用者来说,盈余信息是最为重要、最为直观的一种会计信息,在企业对外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占有核心的地位。因此,会计盈余信息的有效性始终是会计研究的热点问题。因此,我国企业披露的会计信息的质量自然成为理论研究人员、政策制度制定者和实际会计信息使用者所关注的内容。伴随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成长,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公开的披露内容、披露的格式、披露的要求都在不断增加、改进,从形式上表现出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不断提高。但中国上市公司披露的会计信息质量是否提高了?从另一个角度简化为上市公司披露的会计盈余信息是否有效?还需要大量的研究工作来加以回答。  相似文献   

7.
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是证券市场稳定发展的根本,但近年来我国许多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严重失真,盈余管理混乱的现象十分严重。本文基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特点以及它们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8.
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是证券市场稳定发展的根本,但近年来我国许多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严重失真,盈余管理混乱的现象十分严重。本文基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特点以及它们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9.
盈余管理问题已经成为当今理论和实践研究的热点问题,特别是在新旧会计准则的比较之下,我们更能发现企业盈余管理问题带来的众多不利因素以及其对资本市场的影响。上市公司管理者因为绩效考核和薪酬问题,有极大的动机利用会计手段虚增企业盈余,这已经成为执业界公认的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动因之一。盈余管理问题通过财务报告数据的作用间接影响到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和相关利益者的切身利益,探讨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机、分析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手段并进一步提出解决对策具有十分重大的作用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张慧 《财政监督》2011,(12):25-27
盈余管理问题近年来一直是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所关注的热点,尤其是随着企业产权改革的不断深化。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也随之发生改变,因此,研究新形势下公司治理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问题有利于进一步发现公司改革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通过优化公司治理结构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管理效率。本文选取了2006-2010年期间被出具非无保留意见以及有违规披露信息记录的上市公司作为样本,从理论上分析了公司治理结构的特征及其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并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最后根据检验结果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李华 《新疆税务》2001,(5):21-21
随着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加剧,会计在经济管理中的作用愈显重要。然而,我国目前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严重,投资对会计信息已产生信任危机。造成一系列的社会危害。因此,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是我国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共同面对的课题。本就这一问题谈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冯军 《会计师》2012,(8):17-18
盈余管理是指公司管理当局在会计准则和制度所允许范围内,通过合法的会计方法和非会计方法影响财务报告中有关会计数据,利用职业判断和规划交易等手段对会计盈利进行调节,以达到各种管理当局的目的行为。资本市场的实证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存在着过度盈余管理行为,使其披露的会计信息缺乏充分性和全面性、甚至缺乏客观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财务报表的可靠性,导致了会计信息被扭曲,并且会损害投资者、债权人和国家的利益。本文对盈余管理进行了概述,提出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盈余管理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资本市场中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普遍,财务丑闻不断发生,就连自诩资本市场十分完善的美国也发生了诸如安然、世通等会计造假案件。如何加强会计监管,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成了理论界和实务界所关注的热点。本文拟就如何加强会计监管提出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4.
孙仁发 《税务纵横》2003,(12):95-96
会计欺诈的含义及分析框架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存在的问题受到人们的持续关注。会计界一般把不按会计信息质量标准提供会计信息的现象统称为“会计信息失真”。在笔看来,还可以将其进一步细分。一类可称为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信息大致能反映真实经营情况,并在一定范围内有所偏差,其特点是对会计不确定性事项采取有利于自身的判断和处理,它在性质上并不直接违背会计法律、法规。另一类是明显违反各相  相似文献   

15.
会计信息失真的类型与责任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计信息失真已经成为各国证券市场久治不愈的痼疾。证券监管部门、投资者、中介机构,以及上市公司自身都在不断试图回答这样一个问题:究竟谁应当为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负责?本文试从划分会计信息失真的类型入手,通过分析各类不实信息的成因,说明公司管理当局、具体会计人员和注册会计师应承担的不同责任。 会计信息失真类型划分从国内外大量案例可以看出,上市公司虚假会计信息的成因大致可分为四类:一是违规造假型,即故意隐瞒或虚构交易事项。二是滥用判断型,即利用会计特有的职业判断权利,对交易事项做出非公允的表达,致…  相似文献   

16.
会计信息失真包括广义的会计信息失真和狭义的会计信息失真(即会计造假)之分。本文从会计造假的主体和动机出发,探索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并针对性提出防止会计造假的关键在于完善企业制度,加强法制建设,完善《会计法》,同时要加强会计诚信教育,加快会计诚信评价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7.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盈余管理是困扰上市公司信息质量的一个主要问题.过度的盈余管理,必然造成会计信息失真,影响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配股动机出发,采用Fama-French三因素模型分析配股政策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配股政策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有显著影响,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是政策诱导型的.因此,加强证券市场监管是治理盈余管理问题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8.
盈余管理在西方被称为“市场参与者的游戏”,近年来日益受到我国会计学界的关注。证券市场的迅速发展要求上市公司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由于盈余管理与会计信息质量关系密切,使得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的研究成为投资者、债权人、政府主管部门以及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关注的重点。另一方面,证券市场经验数据证明,股价的波动也同盈余管理密切相关,而利益相关者很可能利用盈余管理手段来影响股价从而获取利益。因此,加强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和股价相关性的研究,对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和改善证券市场资源优化配置功能有着重要意义。本文运用实证分析方法,选取了竞争性强的家电行业和竞争性弱的石油行业的上市公司,从盈余管理度量着手,研究竞争性不同行业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对股价的影响大小,并对投资者的行为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盈余管理是目前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盈余管理来操纵业绩具有隐蔽性和复杂性。本文从盈余管理的涵义入手,详细分析了盈余管理产生的原因以及我国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主要手段,并提出规范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当前的经济生活中,会计信息的质量——尤以真实性为最,受到了普遍的质疑。会计信息失真已渐成为社会性的顽疾。一、对会计信息失真的分析对会计信息失真,存在着两种理解。一种理解是认为“会计信息失真”所失去的是经济业务的“真”实面目,即会计信息不能真正反映经济业务。造成这种信息失真的原因主要源于会计理论和会计法规等方面。可称为“制度性失真”,属会计人员的不可控范围,其责任不在会计人员。这种失真一般可以通过外部规范解决。对会计信息失真的另一种界定,即认为是信息真实性(可靠性)的丧失。上述前一种造成失真的原因中,有些由于会计方法(如历史成本计价原则,如权责发生制确认标准)在客观上也造成会计信息的传递失真,但其并未违背真实性原则。本文所要着重探讨的是因会计人员主观上违背会计行业有关法规制度“真帐假做”或“假帐真做”甚至是“假帐假做”所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这种“故意失真”是由于会计人员出于一己私欲,或是遵从领导授意,通过“造假”来达到侵吞会计主体利益的目的。本文拟从我国的文化背景和经济伦理的角度来剖析会计人员的主观上故意失真的根源。二、从国人的文化背景看会计信息失真我国有着几千年的封建经济史。在封建社会中,由于自然经济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