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 毫秒
1.
出口退税,即出口货物退(免)税,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已报关离境的出口货物,由税务机关根据本国税法规定,将其在出口前生产和流通各环节已经缴纳的国内增值税或消费税等间接税税款,退还给出口企业的一项税收制度。它是在国际贸易中通常采用的,并为各国所普遍接受的一种税收措施,目的在于鼓励各国出口货物公平竞争。  相似文献   

2.
出口退税是指一国政府根据本国税法规定:对已报关离境的出口货物,将其在出口前生产和流通各环节已经缴纳的国内增值税或消费税等间接税税款,退还给出口企业,使出口商品以不含税价格进入国际市场,避免对跨国流动货物重复征税,从而促进该国的对外出口贸易。免征或退还出口产品的国内税是世贸组织允许的一项政策.为了提高本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鼓励出口,各国政府普遍愿意在WTO允许的范围内对出口产品少征税和不征税.可以说,出口退税机制已被WTO诸多成员广泛采用。  相似文献   

3.
李富 《现代企业》2004,(4):56-57
出口退税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已报关离境的出口货物,由税务机关根据本国税法规定,将其在出口前生产和流通各环节已经缴纳的国内增值税或消费税等间接税税款,退还给出口企业的一项税收制度。其目的是使出口商品以不含税价格进入国际市场,避免重复征税,从而促进该国家和地区的对外出口贸易。目前,这一制度己被WTO诸多成员广泛应用。然而,近年来有迹象表明这种制度在我国遇到了越来越多的困难,给中央财政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2003年10月13日,国务院发布  相似文献   

4.
出口退税新机制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源 《财会通讯》2004,(8):43-43
随着我国外贸出口增幅不断攀升,出口总额不断增多,出口退税不断增大,国家安排的出口退税资金不足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快速增长的出口退税欠账形成中央财政对企业的直接负债。表面看来,出口退税问题是中央财政没有能力足额偿还出口企业的退税额,其实质原因是:出口退税结构不合理,不利于优化产业结构;出口退税全部由中央财政承担,压力  相似文献   

5.
一"、免、抵、退"出口退税的概念、计算方法生产企业"免、抵、退"税政策目的是使本国产品以不含税价格进入国际市场,增强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促进对外贸易出口。(一)"免抵退"出口退税的概念实行"免、抵、退"税管理办法的"免"税,是指对生产企业出口的自产货物,免征本企业生产销售环节的增值税;  相似文献   

6.
我国出口退税制度是随着经济贸易的发展而逐步建设和完善起来的。目前,我国现行税收制度中,企业货物出口,纳税人使用的是零税率。这就是说我国在出口货物征税环节上,不仅免征了纳税人出口环节税,而且退还了出口前各环节所交纳的增值税,这种做法是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国际惯例。在这种惯例下,各国商品的出口时,税收采取征多少退多少的原则。不然,如果退税不足,含税出口,不利于出口货物参与国际竞争,也不利于促进本国国际贸易的发展,如果退税额超过已纳税额,则形成一种出口补贴,这不仅影响出口国国家财力,也容易引起国际争议,…  相似文献   

7.
出口退税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已报送离境的出口货物退还或免征其在出口前生产或流通各环节已经缴纳的间接税(我国目前主要包括增值税和消费税)税款的一项税收制度(措施)。出口退税包括退还出口商品的增值税和消费税。由于我国消费税实行彻底的出口退税,在实践中未出现问题,故本文只研究增值税退税。一、我国出口退税沿革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实行出口退税,几经变革,包括开始实行出口退税、停止实行出口退税、恢复实行出口退税等。从制度出台的背景和内容来看,我国的出口退税制度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1950年——改革开放前;二是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8.
所谓出口信用保险是指各国政府以国家财政为后盾,为本国企业在出口贸易、对外工程承包和对外投资等活动中提供风险保障的一种政策性支持措施,是WTO补贴和反补贴协议原则上允许的手段。出口信用保险作为国际贸易促进措施,在欧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已有近百年的历史。19世纪末,出口信用保险业务起源于欧洲。1919年由官方支持的英国出口信用担保局(ECGD)成市,专为本国企业的商品、服务出口和海外投资服务。1926年,德国政府重组赫尔姆斯公司(HERMES),专事支持本国出口和海外投资。以此为发端,二战以后。美、日、法、意、加等贸易大国纷纷设立相关专门政府机构,支持出口贸易和海外投资,在其金融、贸易和投资体系中,高度重视信用保险的作用。20世纪70年代,由各国政府支持的出口信用保险机构,开始在世界许多国家包括发展中国家纷纷没立,出口信用保险越来越成为各国政府推动本国出口和投资的重要政策工具。  相似文献   

9.
出口信用保险是各国为了推动和鼓励本国出口企业扩大出口贸易和积极开拓国外市场,对本国出口企业在执行出口合同中应当享有的合法权益提供经济保障而制定的一项由国家财政提供保险准备金的非赢利性的政策性保险业务。随着我国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步伐的加快,出口信用保险在我国外交、外贸和产业中的作用已逐步得到认同和接受。出口企业可以利用出口信用保险为出口业务保驾护航,争取出口业务保持快速健康发展,将出口企业做大做好。  相似文献   

10.
邓贵真  关瑞兰 《河北财会》2002,(3):55-56,54
针对货物出口的不同情况,国家相关税法规定了不同的财务处理办法,包括出口免税并退税、出口免税不退税、出口不免税也不退税三种。对出口货物退税的计算,分为两种方法。一是有进出口经营权的生产企业自营出口或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的货物,以及外商投资企业的出口货物,实行“免、抵、退”办法;二是未按“免、抵、退”办法退税的其他生产企业和外贸企业,实行先征后退。与现行税法相衔接,我国《企业会计制度》(2001年1月)会计科目使用说明第2171“应交税金”科目中,对有出口物资的企业,其出口退税作了如下规定。  相似文献   

11.
王坤生 《铁道财会》2004,(5):108-111
为促进外贸体制改革,保持外贸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国务院决定,改革现行出口退税机制。2003年10月13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颁布了《关于调整出口货物退税率的通知》。调整的基本方针就是对企业不同产品出口退税率进行结构性调整,即对国家鼓励出口产品的退税率不降或少降,对一般性出口产品退税率  相似文献   

12.
出口退税是WTO所认可的原则.也是世界各国的通常做法.旨在使本国商品以不含流转税的价格进入国际市场,以增强其竞争能力。进入上世纪90年代,对外出口逐步成为推动着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出口退税政策正是我国对外出口稳定增长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辽宁经济统计》2007,(9):42-42
今年6月以来,国家通过采取加征出口关税、取消或降低出口退税、扩大加工贸易限制类产品目录等手段连续对外贸政策进行调整。随着政策的落实到位,8月份当月我国出口增速开始回落,进口增速稳中趋升,外贸领域的宏观调控措施效果开始显现。[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财会通讯》2004,(9):80-80
针对有关地区在执行出口退税政策中反映的一些问题,经研究,现将出口货物退(免)税若干具体问题规定如下:  相似文献   

15.
国税总局日前下发通知对骗取出口退税企业的相关事项进行了明确。根据通知,出口企业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250万元以上的,税务机关将在两至三年内停止为其办理出口退税。这份名为《关于停止为骗取出口退税企业办理出口退税有关问题的通知》称,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不满5万元的,税务机关可以停止为其办理出口退税半年以上一年以下;骗取税款5万元以上不满50万元的,  相似文献   

16.
以出口退税、财政补贴影响企业出口的理论为基础,采用2016年全国税收调查数据和OLS估计法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出口退税显著激励企业货物出口强度,而财政补贴显著激励企业服务出口强度;出口退税对加工贸易企业的货物出口激励效应比非加工贸易企业显著,财政补贴对非加工贸易企业的服务出口激励效应更显著;出口退税、财政补贴对自贸区企业的出口激励效应小于非自贸区企业;出口退税、财政补贴对东部企业、涉外企业的出口激励效应较大,私有企业次之,国有企业不显著甚至负效应;出口退税降低企业负债融资,而财政补贴增加企业股权融资,缓解出口的融资约束。  相似文献   

17.
自2008年8月1日起,我国政府连续七次大范围地提高出口退税率,以缓解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产业的影响。武汉作为中部地区一个以机电产品、船舶、汽车零件为主要出口产品,以欧盟、美国、日本三个受经济危机影响最严重的经济体为主要出口地区的港口城市,并没有因为出口退税的连续上调而及时遏制出口下滑。  相似文献   

18.
钢材出口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参与国际贸易竞争的一个主要指标,2006年,中国从钢铁产品净进口到净出口的历史性转折,成为当今国际钢铁界普遍关注和备受争议的话题.除欧美外,包括印尼,泰国,越南等国家也纷纷对中国钢材产品提起反倾销诉讼或调查.国家被迫出台了连续调整出口退税的政策,本文通过对这政策的分析来考察对钢材出口产品结构降低能耗影响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武迪 《企业技术开发》2009,28(12):29-30
出口退税能够鼓励出口,促进出口贸易的发展,文章通过Eviews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1995到2007年出口退税额与出口贸易额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财务与会计》2008,(7):5-5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近期发布《关于取消部分植物油出口退税的通知》,决定从2008年6月13日起取消部分植物油的出口退税。此次取消出口退税的商品涉及36个税号,包括:豆油,花生油,橄榄油,棕榈油,葵花油和红花油,棉子油,椰子油,棕榈仁油或巴巴苏棕榈果油,低芥子酸菜子油,玉米油,亚麻子油,芝麻油,按17%征税的其他固定植物油、脂及其分离品,氢化、酯化或反油酸化植物油、脂,人造黄油等常见食用油。具体执行时间,以“出口货物报关单(出口退税专用)”海关注明的出口日期为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