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济学研究应该采用什么方法在经济学界长期存在争议,近半个世纪以来,在西方主流经济学中进行了一场以数学方法取代非数学方法的研究方法革命,几乎将数学方法当作经济学研究的唯一方法,结果导致经济学研究的高度数学化的结果和趋势。在国内,在经济学研究中曾经长期排斥数学方法,但近年来,逐渐出现了将数学方法当作经济学研究的唯一方法的倾向或者主张,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经济学研究方法的一元化倾向或者主张,经济学与数学到底是什么关系,在经济学研究中,对于不同的研究方法应该秉持何种原则,这些是本文要回答的主要问题。本文的基本结论是数学方法是经济学研究的工具,各种研究方法各有其优势与缺陷,基于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和经济学的性质,在经济学研究中,研究方法的一元化只会危害经济学的发展,经济学研究方法应该秉持多元化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2.
应倡导经济学的数学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明志 《经济学家》2002,(2):114-114
基于当前我国经济理论整体研究水平的低下,提倡并注重数学工具尤其是博弈论方法作为经济理论研究的重要工具是必要的.尽管经济学的数学化倾向遭到了部分经济学家的猛烈抨击,经济学的数学化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数学在经济学中的误用和滥用.但经济学的数学化是一个客观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数理政治经济学是现代政治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也有学者认为数学化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现代化的重要学术方向.要实现数学方法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有机结合,必须首先实现政治经济学基础理论的数学化.换句话说,关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原理论必须有公认的、一致的数学表达式,唯有如此,数理政治经济学才不至于被肤浅地定义为数学方法的简单运用,这是事关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性问题.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石,基于劳动价值论的价值函数是劳动价值论数学化的基础性理论问题,也是数理政治经济学基础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在经济学领域中,高等数学在经济学中的运用十分基础和广泛。将经济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用数学方法对经济学问题进行分析,是研究经济理论和管理问题的有效方法。文章通过具体事例研究了极限、导数、积分在经济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经济学是社会科学的一个分支,然而其他社科领域的学者即便只是随手翻阅一下经济学期刊,也一定会惊诧于其间如此繁多的数学符号和公式推导。数学化,无疑是现代经济学最为直观的身份特征,而在其背后更为本质的,则是现代经济学研究的形式化。在其他社会科学领域,数学的应用并不鲜见,社会学、历史学中都有借助数学方法对现象进行描述、统计、分析的做法,然而恐怕也只有在经济学中才能够找到诸如“伽马贴现率”这样诡异的文章题目,你很难看出它到底在探讨什么,而它的分析过程也无需依赖于对现象的缜密观察,数学推导解决了一切。  相似文献   

6.
有关经济学研究中的数学化倾向问题已经讨论得比较充分了,但是对于经济学研究中的过度技术化问题则未见深入探讨。其原因在于,一则在数学化和技术化大行其道之时提出这个问题似乎有悖“时代潮流”,二则究竟什么是“过度技术化”也很难有确切的定义。但是,从长期对经济学研究的观察和体悟而言,过度技术化有一些常见的表现,例如,过多的数学化本身就是过度技术化的一种表现;人为地增加研究层次和把问题故意复杂化也是过度技术化的体现。  相似文献   

7.
数学化,中国经济学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经济学的数学化提高了经济学的科学性,而“倡导科学”则是现代化的一个基本价值取向。那么,通过数学化达到科学化就可能实现经济学的现代化。关于经济学数学化的讨论有着广阔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站在传统文化的立场上,抵制逻辑实证的思维方式而拒绝数学化是落后于时代的;站在后现代主义的立场上,由批判现代化的弊端,到批判“科学主义”,进而反对数学化,则超越了现实的时代。这两种观念都错在没能找准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时空定位。  相似文献   

8.
经济学数学化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瑞兰 《生产力研究》2006,(4):14-15,52
文章针对目前经济学数学化过分倾向,从经济学研究的领域及主要方法出发,阐述了数学在经济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指出了经济数学化的误区,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经济学的量化主要表现为在经济学中引入越来越深奥的数学方法。在经济学中开始引入数学方法,大约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经济学的发展表明,数学方法是经济学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是经济理论取得突破的重要工具。但是目前经济学也存在着数学形式主义的倾向,引起了一些经济学家的批评。一、古典经济学中数学的萌芽队文艺复兴开始.数学采用印度一阿拉伯数学和采用数学符号.脱离了古希腊数学的逻辑基础,离开了严格的公理化.提高了数学解决其他科学问题的能力,促进厂应用思想的发展,为经济学应用数学准备了思想。首先,经济学中有了应用数…  相似文献   

10.
在经济学发展的历史长河里,有一种趋势值得我们关注,这就是不断强化的数学化倾向在拓宽经济学发展边疆的同时,也引致了实证主义与规范主义之间的现实鸿沟,动摇着经济学的方法论基础。数学的形式主义只是数学的"工具理性",只是经济学方法论中一个细小的"节点"。但就是这个"节点",使20世纪末的西方主流经济学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被改造成为一门无视经济现实的"数学科学"。实际上,在经济学研究领域,传统研究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的退却与势微并不是因为它被证明比其替代方法提供较少的信息量,而是因为它在很大程度上缺乏时尚性与严密性,无法跨越它自身与自然科学,特别是物理等学科之间的鸿沟。在这一方法论的转换过程中,数学方法在经济学研究中的作用与影响我们不能漠视,但决不能走向极端。  相似文献   

11.
经济学运用数学的尺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经济学是否“滥用”数学,不应以“量”来衡量,而应该采取卡尔多-希克斯效率的概念,即用了数学是不是比不用数学更好。经济学研究应该有三个层次: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政策研究。不同层次的研究对数学的需求也是不同的,其中基础研究对数学的要求最高。不能因为经济现象的复杂性、部分经济学家不用数学同样取得成功来否定经济学数学化,经济学数学化会成为一种主流趋势,同时,经济学研究的方法也应该形成一个多元化的格局。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数学在经济学中的应用和发展的历史论述了数学方法在经济学研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一提到经济模型,人们自然就会联想到精密的数学公式和繁杂的数学推导.笔者认为并非如此.香港科技大学经济系系主任雷鼎鸣教授曾经说过,"人们所说的每一句话都隐含着一个模型."言外之意,大至文章,小及谈话,从思想的初步形成,到反复思考论证,再到得出结论,就已经是一套建立模型的规范.再者,这句话恰好揭示了时下经济学研究的误区:以为建立经济模型就是运用深奥尖端的数学方法论证.其实,构建经济模型,关键在于观点与思想.这是值得当代盲目追求经济学数学化的年轻学者深思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数学在经济学中的应用和发展的历史论述了数学方法在经济学研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经济学研究方法的运用一直以来是人们关注和争论的焦点。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一门学科。人类的经济活动复杂多变,这就决定了经济学研究不可能走一元化的道路,经济学更不可能数学化。所以,未来的经济学必然要兼容多元方法。只有这样,经济学才能“与时俱进”,经济理论才能真正富有生命力。  相似文献   

16.
<正> 开幕词同志们:这次全国数量经济学第一次讨论会,也是中国数量经济研究会的首届年会。来自全国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的一百五十来位专家、教授,汇集一堂,开展学术交流,讨论数量经济学的各种问题,这在我国是第一次。这是一次检阅我国数量经济学队伍和成果的盛会,我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向代表们致以最热烈的祝贺!在经济研究和经济管理中应用数学方法和电子计算技术,开展定量分析,是我国经济科学一个十分重要的领域,解放后不久,就引起经济学家和数学家的重视。1958年,许多数学家走出高楼深院,应用数学方法(主要是线性规划),解决了一些企业的管理问题。后来华罗庚同志组织力量,在全国推广应用优选法和统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六十年代初,现在  相似文献   

17.
刘芳 《现代财经》2007,27(8):3-8
将数学方法引入经济研究领域,是对经济学发展的贡献,但它在经济研究中终究是手段、工具、方法,不能替代规范性研究的主体地位.一个时期以来,运用数学方法研究经济问题之风颇为盛行,且为文结构模式大有固化、八股化之势.这与西方新古典经济学数学形式主义的影响不无关系.对此应正视之,警惕之.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数学与经济学的关系出发,讨论了数学对现代经济学的影响,分析了数学在经济学应用中的意义和局限性,指出了两个误区,论述了数学方法在经济学研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关于经济学“数学化”现象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学是否应该“数学化”一直以来在学界没有一致看法。经济学是“人”学,是社会科学的分支。因此,经济学不可能数学化,数学只是经济学研究凭借的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未来的经济学必然要兼容多元方法。只有这样,经济学才能“与时俱进”并适应真实世界的变化而变化,经济理论才能够真正富有生命力。  相似文献   

20.
赵兴鹏 《经济师》2003,(9):72-72
文章针对当前经济学的数学化倾向 ,探讨了数学对经济学及其应用领域拓展的贡献和经济学数学化的缺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