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基于国内外临床试验结果,探讨喹硫平和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差异。方法检索国内外期刊全文数据,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分析。结果纳入10篇有效文献进行分析,共2098例患者。喹硫平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有效性比较,合并OR值为0.89(0.58,1.36),经Z检验,P=0.5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喹硫平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引起的不良反应中,锥体外系反应合并OR值为0.29(0.16,0.52),经Z检验,P<0.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喹硫平引起的锥体外系反应较少;头晕症状合并OR值为1.54(1.14,2.09),经Z检验,P=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更易引起头晕症状。嗜睡现象合并OR值为1.95(1.50,2.54),经Z检验,P<0.00001,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即治疗精神分裂症时喹硫平比利培酮易引起嗜睡。结论喹硫平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相当,不良反应EPS发生率较低,但治疗时易引起头晕、嗜睡现象。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利培酮与奥氮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68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利培酮组34例及奥氮平组34例,利培酮组患者给予口服利培酮进行治疗,奥氮平组患者给予口服奥氮平进行治疗,治疗8周后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减分率评估疗效。结果利培酮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1%(32/34),奥氮平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1.2%(31/3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奥氮平组嗜睡、口干和体质量增加不良反应多于利培酮组,利培酮组静坐不能、失眠和头痛不良反应多于奥氮平组(P<0.05)。结论奥氮平与利培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相当,但二者不良反应不同,临床医师应根据患者的临床特点采取针对性的用药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国产利培酮与合资利培酮在治疗精神分裂症时的疗效和副作用.方法 分组临床对照治疗,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进行疗效评估以及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进行安全评估.结果 两组PANSS评分都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两者P<0.05),国产利培酮有效率为70%,合资利培酮有效率为63.3%,无显著性差异;TESS 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国产利培酮与合资利培酮在治疗精神分裂症所表现之效果相当,都比较有效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伴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丹东市第三医院收治的老年精神分裂症伴抑郁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奥氮平和氢溴酸西酞普兰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口服奥氮平和帕罗西汀进行治疗;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进行评价,并比较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PANSS评分及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阴性因子评分及PANSS评分、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头痛、恶心呕吐、乏力的发生率分别为6.1%、8.2%、12.2%,研究组分别为8.2%、10.2%、16.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罗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伴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利培酮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齐拉西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为8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患者的体质量、空腹血糖、血脂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明显,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盐酸齐拉西酮胶囊和利培酮对女性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 7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利培酮片治疗,研究组采用盐酸齐拉西酮治疗,观察12周,于基线期、治疗的第4、8、12周末应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评定疗效,治疗时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副反应,并进行实验室监测。结果经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7%(P>0.05);两组患者PANSS各分量表分及总分较基线期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PSP总分显著高于基线期(P<0.01)。组间比较,第12周末时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研究组不良反应相对轻微(P<0.05)。结论盐酸齐拉西酮胶囊治疗女性急性期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利培酮片相当,安全性好,且对社会功能改善更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主要对奥氮平(欧兰宁)与利培酮(卓夫)应用于精神分裂症的治疗疗效及其安全性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2年3月前来我院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90例,随机将其分为奥氮平治疗组和利培酮治疗组各45例,奥氮平治疗组采用奥氮平治疗8周,利培酮治疗组则采用利培酮治疗8周,两种药物治疗效果的评定主要通过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来确定。结果将两组进行对比发现,两组疗效差异不大,但奥氮平相比于利培酮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少,更能促进患者精神症状的减轻。结论奥氮平应用于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效果与利培酮的治疗效果相差不大,但奥氮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686项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复发率、再住院率、生存质量。方法将精神分裂症患者72例随机分为利培酮合用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组(治疗组)与单用利培酮组(对照组)。疗程8周,随访24个月。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健康状况问卷(SF-36)、大体评定量表(GAS)、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评定疗效、不良反应、生存质量,统计复发、再住院情况。结果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工作治疗组、单用利培酮药物治疗组治疗后的PANSS评分,两组均显著下降,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GAS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复发率、再住院率、社会功能缺陷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SF-36多个因子分及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合用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与单用利培酮相仿,不良反应相当,复发率、再住院率、社会功能缺陷率绛低,可有效改善生存质量,是一种良好的管理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采用奥曲肽联合乌司他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选择急性胰腺炎患者100例,随机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划分,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奥曲肽联合乌司他丁治疗,回顾两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痛腹胀缓解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首次通便时间、肠鸣音消失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急性胰腺炎采用奥曲肽联合乌司他丁治疗,具有较高安全性和有效率,可加快病情康复,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生长抑素治疗肠梗阻的效果并进行观察。方法将80例采用保守治疗的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的保守治疗,观察组在常规保守治疗上加用生长抑素。对两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以及治愈率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愈率为65.0%,对照组治愈率为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保守治疗肠梗阻方式中,使用生长抑素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再手术率,提高保守治疗方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奥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细胞因子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60例滴虫性阴道炎患者资料,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奥硝唑组与甲硝唑组,各30例,分别使用奥硝唑与甲硝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细胞因子的变化情况。结果奥硝唑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甲硝唑组的70.0%,且镜检结果表明奥硝唑组患者治疗后阴道分泌物中滴虫数明显低于甲硝唑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阴道分泌液中的IL-2、IL-8、IL-13水平均明显降低,奥硝唑组患者治疗后的IL-8及IL-13水平的变化值均明显高于甲硝唑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奥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临床疗效明显,可有效降低阴道分泌物中细胞因子的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注射用双黄连(冻干)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81例采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常规治疗;治疗组87例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双黄连(冻干)静脉注射治疗。结果对照组治愈率40.7%,好转率22.2%,总有效率63.0%;治疗组治愈率62.1%,好转率24.1%,总有效率86.2%。经统计学处理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异(P<0.05),治愈率差异极其显著。结论注射用双黄连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佳、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小剂量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7年12月至2020年10月于沈阳积水潭医院接受治疗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利培酮治疗且回顾性分析治疗剂量分为小剂量组45例与常规剂量组47例.持续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血清炎症介质[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奥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TV)的效果。方法将226例TV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奥硝唑与甲硝唑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8.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奥硝唑治疗TV疗效肯定,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剂(PP-LAI)和利培酮长效注射剂(RLAI)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PubMed和The Cochrane library等中英文数据库中关于PP-LAI和RLAI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通过The Cochrane评分工具评估文献质量,再利用RevMan 5.4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从而比较两种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差异。结果最终纳入10个随机对照试验,其中有效性分析集10个,包括2629例患者;安全性分析集9个,包括298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PP-LAI和RLAI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有效率、治疗前后PANSS评分差值、治疗前后PSP评分差值、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心血管不良反应发生率、睡眠障碍发生率和催乳素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P-LAI导致的锥体外系不良反应(EPS)和血糖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RLAI(P<0.05)。结论PP-LAI和RLAI是临床常用的两种抗精神病药长效制剂,其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情况大体相当,但PP-LAI导致EPS和血糖相关不良反应的概率更低。临床应结合患者症状、病史和经济水平等因素,个体化地选择用药方案。  相似文献   

16.
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由于生理特点的不同,使用于临床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药物与男性有所不同。一般用于对抗精神分裂症的药物会引起高泌乳素血症的发生,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造成困扰。大量临床研究表明使用喹硫平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不会引起高泌乳素血症且毒副作用小,是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尤其是年轻未育者的良好选择。本文就近年来应用喹硫平与利培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研究结果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稳定期应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成本-效果。方法采用药物经济学决策树模型分析方法,选择期望成本最小治疗方案评价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治疗效果。结果在1年稳定期内,使患者病情持续稳定,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治疗方案与利培酮长效注射液治疗方案的费用分别为19 539.2元和17 187.6元;而对应的期望治疗成本分别为36 183.7元和35 807.4元。结论利培酮长效注射液治疗方案对精神分裂症稳定期的治疗效果更好,且花费少。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加味顺气导痰汤联合牛黄清心丸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于石景山区五里坨医院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加味顺气导痰汤联合牛黄清心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精神症状评分、炎症因子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4.17%(P<0.05);治疗前两组精神症状评分和炎症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精神症状评分和炎症因子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味顺气导痰汤联合牛黄清心丸治疗,在缓解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的同时还能减轻神经细胞炎症损伤程度,有利于抑制患者炎症反应,提升整体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兰索拉唑联合康复新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及复发率。方法确诊为消化性溃疡109例,分为观察组55例,予兰索拉唑20mg/次,2次/d,康复新10ml/次,3次/d,对照组单用兰索拉唑,均4周。观察治疗过程中症状改善情况及幽门螺菌根治率。随访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治愈率72.7%,总有效率92.7%,对照组治愈率53.7%,总有效率72.7%,两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幽门螺菌根治率治疗组为90.9%,对照组为74.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一年后,治疗组复发率为14.5%,对照组复发率为24.1%,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前后,血粪尿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查均无异常。结论兰索拉唑联合康复新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佳,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CYP2D6和CYP3A5基因多态性联合检测对提高利培酮临床疗效的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在营口市第四人民医院精神科接受诊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3例为研究对象,应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PCR-RFLP)技术检测CYP2D6和CYP3A5基因多态性,采用液相色谱法检测血浆利培酮与9-羟基利培酮的浓度。结果血浆利培酮、9-羟基利培酮与总活性产物在CYP2D6*10/*10基因型中的浓度分别为(243±36)ng/ml、(290±35)ng/ml和(532±68)ng/ml,均明显高于*1/*1和*1/*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YP3A5*3/*3基因型中9-羟基利培酮的浓度为(317±42)ng/ml,明显高于*1/*1与*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血浆利培酮、9-羟基利培酮、总活性产物和CYP2D6*10/*10呈明显正相关(r=0.756、0.773、0.812,P<0.001),血浆9-羟基利培酮与CYP3A5*3/*3呈明显正相关(r=0.743,P<0.05)。血浆利培酮、9-羟基利培酮与总活性产物在*3/*3且*10/*10基因组中均明显高于单一*3/*3或*10/*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CYP2D6和CYP3A5不同基因型影响血浆利培酮的代谢,二者联合检测可以为利培酮个体化用药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