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左欣立 《云南金融》2012,(4X):170-170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对于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是一个重大决策。这个政策出台能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扩大国内消费需求。由于"新农保"所涉及的覆盖范围广、涉及人口数多,基层社保机构工作压力增大,社保部门面临运作成本大幅上升的压力。在新农保进行的同时,商业寿险公司也在展开拳脚,建立起完善的业务服务网络。本文结合新农保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商业保险结合的可能性和优势以及主要的案例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2.
各地传真     
吉林新农保引入电子影像档案管理吉林省新农保信息系统平台采用B/S/S构架,以村—乡镇—社保机构—合作金融机构—人社部门和多险种一体经办为基础,依据业务流程统一设计信息系统平台,统一建立覆盖基层的信息网络。将电子影像档案管理引入到整  相似文献   

3.
今年以来,关于“社保全覆盖”的利好消息不断。人社部最近公布《2011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去年有5.26亿人参加新农保。覆盖率是多少?暂时还没有权威的官方说法。按2010年1.03亿人参加新农保,覆盖全国25%的县来推算,应该参保的人数大致是4.5亿。以这个口径来计算,2011年的新农保覆盖率应该达73%。  相似文献   

4.
实施新农保制度,从试点、完善到制度成熟,都还面临着不少困难和挑战。在当前,要贯彻保基本、广覆盖、保急需、促公平等基本要领,也要注重强化政府主导、完善体制、完善个人账户制度、加强政策配套、妥善解决新农保与其他社保政策的接续转移问题等战略重点。  相似文献   

5.
最近,各大主流媒体都以"任期内实现养老保险和新农保全覆盖"为题,报道了温总理在全国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部署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经验交流会议上所作的重要讲话,但这个标题表达的意思不明确,还似乎有点"跑偏"。按"十二五"规划,新农保应该是在2015年实现"全覆盖",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则刚刚开始,现在似乎没有可能再提前。  相似文献   

6.
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确保农村居民基本生活,实现农民基本权利,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随州市曾都区新农保试点情况进行深入调查,分析了新农保实践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进一步完善新农保业务,实现新农保在农村的全覆盖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陈娜  林璐 《海南金融》2016,(4):80-85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社保支付压力的增大,社保基金的增值保值变得非常重要。当前我国社保基金面临着一个重要的问题,即如何投资以实现增值保值,本文借鉴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成功案例,结合当前我国还不够成熟的资本市场现状,提出关于改善投资状况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想,我等,我期待”这是一首歌名为《遇见》里的一段歌词。9月11日在京召开的新农保经办服务网络建设座谈会,被诸多政府人士、社保经办机构负责人、社保专家和金融机构代表诩之为一场“颇有意外收获的精彩聚会”,特别是在大量基层实践与思想理论的碰撞中,他们收获了高于预期的对新农保“最后一公里”的丰富而深刻的认知,同时,对于新农保的未来之路更是充满了期待——  相似文献   

9.
1月1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至此,"双轨制"破除,养老保险制度覆盖到全体公民,这也预示着社会保险覆盖面和参保规模将不断扩大。与此同时,也必将带来经办管理业务量的急剧增长和基金规模的不断增大。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除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外,社会保险经办风险管理还将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完善个人账户、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适时适当降低费率等等,社会保险各项改革的任务异常繁重,社保经办风险防范的责任和压力也与日俱增,社保基金和  相似文献   

10.
根据中央"降成本"要求,各级政府近年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较大程度上减轻了企业的人力成本,但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矛盾和深层次困难。从河北来看,在经济下行、压减产能、防治污染等严峻形势下,面临着相互关联的三大难题:企业的社保负担较重,亟须减轻;职工的社保待遇较低,亟须提升;政府的收支压力较大,亟须平衡。为此,必须统筹考虑企业社保负担、职工社保待遇和政府收支压力间的关系,审慎选择进一步降低企业社保负担的空间及政策措施,加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健全多元投入机制、形成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1.
为应对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趋势,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十二五”期间实现新农保全覆盖,农民养老模式选择更加多元化.在此背景下,论文以安徽新农保试点县的分组随机调查问卷为基础,采用交叉列联表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研究发现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人均耕地、人均收入、收入来源、子女个数和新农保认知程度对农民养老模式选择影响显著,进而表明要加大新农保的影响深度和广度,加大地区收入水平,从而最终建立以子女养老为依托,新农保为重点,其他养老方式为辅助的多层次养老模式以满足农民的精神和物质需求.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社保基金运营困难的问题也相当令人关注.由于收缴率低,致使很多地方基金已经出现"空账",加之目前尚无有效的基金保值增值手段,社保基金运营面临巨大压力.  相似文献   

13.
提案一:加快推进新农保试点 去年9月,<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从2009年起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农保")试点工作,在2020年之前基本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的全覆盖.  相似文献   

14.
新农保制度模式与财政投入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事关亿万农民,在制度推进过程中,其复杂和困难程度可想而知。笔者对试点制度相关的激励机制模型和可执行算法进行了优化设计,在提出“有限财政”的理念下,设计出省、市、县三级财政分担的制度“进口”补贴模式结构,用实证揭示:新农保试点制度经过优化并达到全覆盖后,各省(市、县)的三级财政投入新农保制度的总支出基本适度。  相似文献   

15.
《中国社会保障》2012,(11):36-36
9月11日,人社部社保中心以全力推进“最后一公里”建设为主题,主办新农保经办服务网络建设座谈会,部分新农保试点地区的政府领导、人社部门和社保经办机构的代表、金融机构的代表、以及专家学者共同交流探讨新农保经办服务网络建设的大计。以下是与会试点地区政府领导和金融机构代表的发言和主要观点摘要——  相似文献   

16.
湖南省近九成职工在中小企业就职,该类人群在未来将面临较大的养老压力。而作为养老保障体系第二支柱的企业年金未能在职工养老保障中发挥其职能。本文基于湖南省社保和经济现状,通过对国际发达国家企业年金的先进制度进行比较分析,试图从运行模式、税惠政策、法律监管等方面寻求适合湖南省企业年金发展的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7.
全覆盖前夜从最初的“2020年之前基本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的全覆盖”,到“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十二五期间全覆盖,再到去年6月提出的“加快新农保试点进度,在本届政府任期内基本实现制度全覆盖”,新农保全覆盖的时间表一再提前。  相似文献   

18.
孟凡旺 《财会学习》2022,(25):117-119
现阶段,社保审计全覆盖工作的落实对我国的审计系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并且在民生大数据平台的建设与使用过程中,也产生了全新的挑战。毕竟,当前我国正处于重要的历史转折期,为切实保障群众的利益,只有提升社保工作的质量,并推进各项工作的进程,这样才能够起到积极作用。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社保审计工作中大数据使用时产生的作用,同时对大数据时代下社保审计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结合民生大数据平台的构建,实现推进社保审计全覆盖工作的开展,并希望能够以此全面提升社保审计工作开展的质量。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村缺乏专业的社会保险服务机构。在新农保全覆盖的要求下,将农村的新农保经办完全交给商业保险公司去做,是否可行?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对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财政负担进行了测算,研究表明:在低水平、全覆盖目标下,到2020年各级财政累计总投入可以控制在9000亿元左右,中央财政投入占到70%以上;若"十二五"期间提前实现全覆盖,到2015年中央财政累计投入将不超过3000亿元,地方财政累计投入将不超过1200亿元;全覆盖实现后中央财政每年投入约700亿元可以保障新农保制度运行;提前实现全覆盖不会大幅度增加未来10年财政总投入,而主要对今后几年的财政投入提出相对更高要求。"十二五"期间实现全覆盖总体上不会对中央和地方财政造成太大负担,但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地方财政(尤其县级财政)分担压力不容忽视。全覆盖目标的提前实现要求"十二五"期间加大中央财政投入,以递增的速度提高新农保覆盖率,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政策倾斜力度,引导地方政府积极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