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双城市是隶属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县级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到目前为止,双城市的城市旅游形象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塑造,阻碍了双城市旅游业的发展。通过对双城市旅游形象定位的地方性分析和市场分析,结合城市旅游形象定位应遵循的原则,对双城市整体旅游形象进行定位,并设计了双城市旅游形象主题口号,力求促进双城市旅游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威海市旅游形象定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晓霞 《经济师》2006,(1):162-163
城市的旅游形象是城市的“名片”,它是影响城市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文章通过对威海资源、区位和市场的分析研究,认为威海市旅游形象应定位为:浪漫威海休闲之都。  相似文献   

3.
大连城市旅游形象的CIS战略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谷成  郭强 《经济地理》2001,21(4):509-512
注重城市形象,塑造城市特色,是当今城市建设中极受注目的课题。本文在企业CIS系统的引申下提出城市CIS战略模式,在分析了形象定位的支持系统和影响系统之后从文化特质,旅游功能,市场定位入手,提出塑造旅游城市形象的CIS系统内核,即文化识别(CI),功能识别(FI),市场识别(MI)。借助对大连城市形象的认知调查思考如何以创意性思维塑大连个性化旅游城市形象,提出了大连在突出化都市旅游形象,滨海区旅游形象方面表现个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先分析了旅游形象对于一个旅游目的地的重要性以及吐鲁番葡萄沟景区建立旅游形象的紧迫性。然后结合吐鲁番葡萄沟景区的实际,分析其旅游资源的现状及特色,运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吐鲁番葡萄沟景区的旅游形象进行受众调查,并对其旅游形象替代性进行分析,然后定位吐鲁番葡萄沟景区的旅游主题形象,最后从理念形象(MI)、视觉形象(VI)、行为形象(BI)、旅游形象传播四个方面对其旅游形象进行塑造。  相似文献   

5.
吐鲁番葡萄沟景区旅游形象定位及塑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分析了旅游形象对于一个旅游目的地的重要性以及吐鲁番葡萄沟景区建立旅游形象的紧迫性.然后结合吐鲁番葡萄沟景区的实际,分析其旅游资源的现状及特色,运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吐鲁番葡萄沟景区的旅游形象进行受众调查.并对其旅游形象替代性进行分析,然后定位吐鲁番葡萄沟景区的旅游主题形象,最后从理念形象(MI)、视觉形象(VI)、行为形象(BI)、旅游形象传播四个方面对其旅游形象进行塑造.  相似文献   

6.
重庆旅游地形象定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卫东 《经济师》2004,(10):136-137
旅游地形象对旅游地有重要的影响 ,在对旅游地进行形象定位时 ,要抓住其优势和特色 ,以准确的定位突出地彰显其吸引力。重庆旅游地形象定位是文章讨论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黄娟 《经济研究导刊》2011,(36):173-176
探讨南京的城市旅游定位,主要提出了"世界和平圣地、人类和平之城+亚洲古都城市旅游首选地+华夏民国文化旅游第一城+南京都市圈内的大学城旅游首选地+长三角最佳生态人文景观城+最具东方主义的生态疗养休憩地"的南京旅游定位模式。  相似文献   

8.
城市旅游形象策划实践应用效果不佳的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城市旅游策划理论日臻成熟相反,我国的旅游形象策划普遍存在着应用效果不佳的问题。文章分析了我国城市旅游形象应用的现状,认为存在策划成果不能很好得到应用、城市旅游形象建设沦为"形象工程"、忽视城市居民的游憩需求、旅游形象定位雷同,缺乏特色等问题,并针对现状指出了原因,提出了笔者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于相贤 《经济师》2015,(3):157-159,163
文章从阿尔山旅游形象的基础分析出发,把阿尔山定位为温泉度假、冰雪体验等圣地,并从理念识别、视觉识别、行为识别和产品识别四方面进行形象的设计。  相似文献   

10.
区域旅游业的发展已经进入营销主导的时期,运用市场营销原理为旅游市场服务成为区域旅游开发理论与实践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区域旅游市场定位包括旅游客源定位和旅游地形象定位两个过程,旅游客源定位是形象定位的基础。文章提出了区域旅游市场的定位过程,运用营销学的STP理论,对区域旅游市场定位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以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西安为例,根据对13个景点1200份抽样问卷的调查结果,选取合适的市场细分变量,给出了西安旅游市场的定位方案:向省外和国外的文化层次较高的25—44岁中青年顾客群提供一个感受、感怀中国周、秦、汉、唐灿烂文明的窗口。  相似文献   

11.
刘乐  范斐 《经济研究导刊》2010,(23):127-129
安阳的旅游形象是该城市的总体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安阳的总体形象。塑造安阳旅游形象,不仅能增加旅游产品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提高旅游经济效益,而且能促进安阳的社会文明和进步。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安阳旅游形象设计的核心和定位,提出塑造安阳旅游形象的基本思路,并梳理出安阳市旅游形象设计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城市意象和旅游形象研究是近年来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城市意象研究多侧重于意象空间的感知探讨,关注的是城市现存的意象空间形态,而城市旅游形象研究虽相对成熟,但多是套用了企业形象的研究手法,缺乏从城市意象变迁的角度分析城市旅游形象的发生和演变机理.城市意象具有显著的时空维度特征,与城市旅游形象保持紧密的关联性.扬州城市意象从时间纵向的角度上在地理区位的历史变迁、文学作品的意象表达、城市休闲文化的形成与演变以及城市现代化建设等方面有鲜明的体现,由此阐释了城市意象变迁对城市旅游形象定位的重要价值;结合扬州城市旅游形象的演变历程,得出城市旅游形象塑造中存在的问题与启示.  相似文献   

13.
杭州国际旅游形象再定位和对杭州国际旅游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作为国内知名的风景旅游城市,杭州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并不高。因此,对杭州国际旅游形象的再定位,将有利于杭州国际旅游市场的开拓和发展。杭州的地方性和特色决定了杭州的国际旅游形象为“生活的城市”(A City of Life)。杭州国际旅游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加快城市环境的国际化、城市公共服务的国际化,完善旅游信息化系统,重视城市文化的特色化、语言环境的国际化,并面向国际市场推出新的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14.
对城市旅游形象的思考--兼论武汉城市旅游形象的设计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在提出城市旅游形象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城市旅游形象的影响因素、建设内容和城市形象的个性化问题.以武汉市为例分析了武汉市旅游形象现状,初步设计和策划了武汉市旅游形象,希望对推动武汉城市旅游与城市形象一体化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良好的城市旅游形象将会增强城市旅游竞争力,以游客为调查对象,调查其对沈阳市的了解程度、了解途径、对沈阳城市旅游形象各个构成要素的感知评判以及对沈阳城市旅游形象综合感知等,希望为沈阳旅游形象的塑造和传播,为沈阳的健康发展旅游业提供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城市旅游已进入一个激烈竞争时期。要想吸引更多的旅游者,确保旅游市场的优势,就必须加大城市个性形象的传播和塑造。在对滁州市旅游资源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整合同类资源。描绘出资源的主要特点,合理地定位了滁州旅游形象,并在如何提升滁州旅游形象方面给出了具体建议,这对推动滁州旅游业发展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旅游形象定位及其形象识别系统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申秀英 《经济师》2004,(7):116-117
旅游地形象定位是区域旅游发展的重要环节 ,是各项定位的核心。区域旅游规划应在深刻挖掘地区形象的基础上 ,搞好旅游地形象包装与提升 ,实现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文章以衡阳市旅游形象的定位为出发点 ,探讨了衡阳市旅游形象识别系统的组成及其旅游营销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城市色彩作为城市的霓裳,具有塑造城市风貌、彰显城市个性、传递文化信息等功能。目前我国的城市色彩规划处于初步阶段,国内学者对城市色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色彩的概念、意义和设计原则等方面,而对城市色彩与城市旅游形象两者之间的关系关注较少。为更好地提升我国城市旅游形象,以昆明市为例,结合城市色彩规划理论,分析昆明城市旅游形象的现状,并通过对昆明城市色彩问题的归纳和剖析,进一步提出昆明城市色彩形象策略,以期通过城市旅游形象的提升来获取城市旅游竞争优势,促进我国旅游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9.
区域旅游形象塑造如何避开形象遮蔽现象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英 《经济师》2004,(7):113-114
由于旅游形象模糊或形象设计不当 ,旅游地很容易陷入形象遮蔽的怪圈。文章以金佛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为例 ,指出个性化、差异化的全新形象定位是摆脱形象遮蔽的惟一出路 ,并通过对金佛山文脉的分析 ,运用旅游形象设计的理论与方法 ,构建了金佛山旅游形象识别系统。  相似文献   

20.
文章对中国城市旅游形象研究作了回顾和梳理,指出当前城市旅游研究的主要内容有三方面:城市旅游形象的设计与策划、城市旅游形象的营销与传播、城市旅游形象的操作和管理,并发现研究中存在的两大问题:理论深度有待深化、研究方法过于简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