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双向调控”一词,是住房与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在2014年两会上透露的信号.一时成为业界热议的焦点。但房地产双向调控并不是一个新提法.早在2006年1月24日,《解放日报》就曾刊发题为“今年房地产政策双向调控”的文章。201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透露出“双向调控”的楼市政策信号.但当前房地产市场双向调控仅仅是以往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延续,还是在新时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2.
胡平 《上海房地》2014,(1):31-34
从2004年国土资源部作为宏观调控部门以来,土地手段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一起成为房地产宏观调控工具。此后.历次房地产调控中,都有相应的土地政策出台。土地政策对房地产市场调控有一定的效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急需解决。  相似文献   

3.
一、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对公房地产金融业务面临的形势 1.房地产调控政策走向 预计2007年房地产调控的关键是加强政策的执行力,政策的重点一是加快住房结构调整,二是完善住房保障制度,三是大力规范市场秩序,四是继续抓好督促检查。与此同时,鉴于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矛盾的复杂性及房地产市场各主体行为的不确定性,房地产调控政策仍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4.
声音     
稳定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严格实施差别化住房信贷、税收政策和限购政策.采取有效措施增加普通商品房供给,继续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从2003年中央针对我国房地产行业实施新一轮宏观调控以来,已经历经了4年的时间。在调控房地产的4年中,政府运用了包括财政、金融、土地等多种政策手段来调控房地产市场。运用的调控手段之多.调控力度之大。是我国历次房地产宏观调控中所罕见的。但是,我国大中城市房价的持续快速上涨宣布了这些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无效。根据国家发改委的统计数据,2006年,北京市创下了连续7个月房价两位数增长的纪录。今年1月份,北京市房价涨幅达到9.9%。面对房价的不断上涨,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下一步将会何去何从呢?  相似文献   

6.
针对“非理性繁荣”的房地产市场,中央政府在短短两个月内连出三道金牌.这被市场称为新一轮调控的“房地新政”。由此.房价居全国首位的上海房地产市场走向再次为业界密切关注.但对于历来被称为“政策市”的上海房地产市场来说.新一轮的政策调控也意味着房产市场相关利益主体的又一次博弈升级。  相似文献   

7.
论房地产调控政策在中小城市失灵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房地产行业是一项关系民生的重要行业,因而,房地产调控成为政府宏观调控的主要领域之一。首先分析了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演变,进而分析了房地产调控政策在中小城市失灵的原因,最后提出了完善中小城市房地产调控政策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8.
高烧不退的房地产市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负。尽管中央政府针对高房价展开了暴风骤雨般的密集调控,然而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整体效果并不理想,社会上甚至形成了一种越调越涨的心理预期。房地产调控之所以陷入越调越涨的怪圈中,行政体制不合理是其外部制约因素,而房地产调控政策目标选择和调控方式不当则是政策本身的缺陷。鉴于此,厘清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基本目标及内涵,根据调控政策环境的变化,科学、灵活地对政策目标进行选择与平衡,是保证房地产政策调控有效性的首要环节和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9.
适应房地产供求关系变化、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对于推进我国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基于“环境—政策—效果”框架,分析1998年我国住房制度改革以来国内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演变过程与主要调控特征,结合新阶段房地产市场发展环境的变化,提出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0.
认识房地产现象需要有科学认识的基础,把不同的现象归于不同的理论范畴,并选择适当的政策工具来解决问题。当前的房地产理论界对房地产政策体系的构成和功能并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也未能认清政策工具之间的矛盾性和两面性,导致调控效果未如人意。因此对房地产政策体系构成进行探索,分门别类分析不同的房地产现象,有利于采取正确的政策工具,保障房地产行业稳定持续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1.
陈林杰 《企业经济》2012,(4):143-146
持续加压的调控政策使我国房地产经纪企业危机重重、甚至破产。研究调控政策对我国房地产经纪企业的规律性影响,并积极进行战略调整应对其带来的风险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构建调控政策对房地产经纪企业的影响机理模型,分析调控政策冲击下我国房地产经纪企业现状和战略机会,根据房地产经纪企业的发展逻辑构建基于核心能力的应对调控风险的发展战略框架、战略内容和具体措施。本研究的意义在于进一步丰富了关于房地产调控政策的理论内涵,可为我国房地产经纪企业应对调控风险、实施战略调整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高烧不退”的房地产市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负”。尽管中央政府针对高房价展开了“暴风骤雨”般的密集调控,然而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整体效果并不理想,社会上甚至形成了一种“越调越涨”的心理预期。房地产调控之所以陷入“越调越涨”的怪圈中,行政体制不合理是其外部制约因素,而房地产调控政策目标选择和调控方式不当则是政策本身的缺陷。鉴于此,厘清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基本目标及内涵,根据调控政策环境的变化,科学、灵活地对政策目标进行选择与平衡,是保证房地产政策调控有效性的首要环节和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分析我国房地产政策周期与房地产波动周期入手,从房地产业的启动政策、调控特征与调控效果三个角度比较分析了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两轮房地产政策周期之间的异同,探讨今后房地产市场调控的方向、原则、手段、政策取向和调控政策的连续性、协调性、通达性等,以期达到我国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杭东 《上海房地》2014,(9):17-18
我国房地产价格居高不下且有逐年上涨的态势。过高的房地产价格影响居民正常需求的满足,不利于我国的民生。对房价进行调控成为当下政府的关键任务。分析房地产价格的形成机制,有利于在制定调控政策时有理可依.实现政策的高效性。 一、我国房地产价格趋势分析 从房价收入来看,我国的房价与收入的比值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从2005年以来.房价收入比逐年上升.说明房价的上涨速度已经远远超过了收入增长速度.居民的收入水平难以满足其对房地产的需求,房价开始超出居民购买能力.房地产市场呈现出巨大的投机性。  相似文献   

15.
声音     
《东南置业》2011,(1):18-18
温家宝:坚定不移搞好房地产调控 坚定不移地搞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各级政府要增加投入.保障土地供应,落实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抓紧建立保障性住房使用、运营、退出等管理制度。进一步落实和完善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增加市场有效供给,特别要增加中小套型、中低价位普通商品房供给:  相似文献   

16.
房地产新政策实施以来,我国过热的房地产市场出现了降温迹象。然而,到目前为止,新政策对房地产市场调控的效果并不十分理想,突出的表现就是这些新政策只是引起楼市成交量的萎缩,并未从实质上触动作为调控根本目标的高房价,相反.很多城市在成交量下跌的同时,房价仍在逆势上涨。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政策存在时滞。从判断经济形势到采取政策存在一定时间间隔,政策发挥作用也存在时滞。当政策的当期效应不显著时.  相似文献   

17.
房地产调控的风向微转。 采访的相关人士大都称。中央政府将对现有房地产政策进行微调。 支撑他们做出上述判断是他们坚信,2012年在稳健的货币政策基调下,放宽房地产调控不会导致2009年房地产市场“一飞冲天”的光景再度上演:与此同时.2011年房地产市场史无前例的严峻调控.已给地方政府带来巨大的财政压力及债务风险,由此增加经济放缓风险及相关的失业问题,正在引发更多的担心。  相似文献   

18.
王佳蕾 《企业导报》2014,(9):103-104
近年来我国各地房价节节攀升,国家为稳定房价,从2009年12月开始针对房地产市场进行了最新一轮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此轮调控政策手段多样,力度空前。由于吉林省房价较低,住房市场以刚性需求为主,为避免全国性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对我省房地产市场的打压过大,本文从房地产企业、购房者和吉林省政府三个角度提出应对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严格控管房地产税源.体现出政府通过房地产税收的政策来进行产业调控的方向.另一方面则是挤压目前一些不规范开发商的虚高利润、规范房地产业的意图。为深入解读房地产税收新政.本刊记者电话专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汪利娜。汪利娜据此不仅分析提出短期炒作与长期投资要分别对待.还指出调控需要治本,除了积极推进各税收环节外,最主要的是要从根源上抑制房地产泡沫。  相似文献   

20.
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有效性分析——基于动态一致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中国对房地产市场实施了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政策,但效果却不容乐观.本文从政策动态一致性的视角,对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有效性进行了研究.首先简要介绍了动态一致性理论的主要内容和动态不一致产生的原因;然后,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历程和调控政策进行了回顾,并分析了我国房地产调控政策动态不一致的原因;最后,指出为提高房地产调控政策有效性,应制定兼具规则与灵活性的政策、建立政府良好声誉、协调中央与地方政府关系,还要充分考虑公众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