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利用房价——房地产市场发展评价模型,分析了我国房地产宏观政策的调控效果。结果表明,我国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未取得预期效果,大连市房价持续上涨;并指出应重点运用经济手段和土地政策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整,减少行政干预,保证政策调控的长期性和一致性,才能保证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房地产市场增长过快,价格过高,不仅会加剧居民贫富差距,还会对我国经济的健康运行产生不良影响.虽然政府一直本着防止房地产市场过热泡沫化的态度进行调控,但房地产价格仍迅猛增长,在一系列调控政策收效不理想的情况下,政府出台了房地产限购令.本文将从房地产市场需求角度出发,定性研究限购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而提出有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韩芳  陈彤 《城市发展研究》2011,18(10):74-77
全面梳理了2004—2010年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政策,从调控目标、调控手段、调控对象和调控环节四个方面进行了量化分析,揭示其变迁特征、演化机理和存在问题。实证分析表明我国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的目标多元化,调控手段由经济手段为主、行政手段为辅向两者并重的趋势转化,调控对象重心由开发商逐渐转至购房者和地方政府,保有环节调控缺失。分析认为房地产市场未明确划分导致多元化目标相互矛盾,经济手段失灵和房地产立法不全导致过多依赖行政手段,现行土地制度是调控措施治标不治本的制度根源,政府治理制度是地方政府积极性不高的主要原因。提出未来完善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的方向是区分公房市场和私房市场,形成不同调控方案,同时要为宏观调控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中央政府放宽对房地产业的调控,我国房地产价格开始回升,但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较大,引发了地方政府不同的地方性调控政策。本文认真分析了目前导致我国房地产价格偏高、地区差距明显的主要原因,并找出了我国房地产市场发育不成熟、影响宏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进而指出消除房地产市场结构性失衡矛盾的根本措施——加快房地产供给侧改革,并提出了具体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政府针对房价过高问题,陆续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政策,但是执行效果并不理想。从地方政府行为动机角度出发,运用博弈分析方法,认为调控政策的有效执行受到外部损失、房地产行业税收贡献率、相应调控政策执行成本及对房地产开发商超额利润的惩戒力度等四个因素制约。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政绩考核应以经济为主要指标,以房价调控绩效为辅助指标,调动地方政府执行政策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房地产调控政策制定与执行不统一的问题,达到对房地产市场有效调控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住房需求的增长,地方政府会根据自身的目标制定和完善一系列政策,这对规划区域甚至是整个城区的土地市场以及房地产市场产生了重要影响.文章在界定地方政府行为的基础上,以杭州市为例,探讨了政府政策性行为与城市规划行为对杭州房产市场的影响,进而得出结论:地方政府行为在带来房地产积极效应的同时,必须加强政策的执行力和有效性,合理制定城市规划,提高城市用地的经济效益,从而实现房地产市场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政府在房地产调控中的角色错位与失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我国房价上涨过快的现状,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抑制房价过快增长的政策措施,但未取得预期效果。政府在房地产调控中角色错位与失位,是造成我国目前房地产市场混乱的深层次原因。本文对我国宏观调控未达到预期效果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此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高烧不退的房地产市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负。尽管中央政府针对高房价展开了暴风骤雨般的密集调控,然而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整体效果并不理想,社会上甚至形成了一种越调越涨的心理预期。房地产调控之所以陷入越调越涨的怪圈中,行政体制不合理是其外部制约因素,而房地产调控政策目标选择和调控方式不当则是政策本身的缺陷。鉴于此,厘清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基本目标及内涵,根据调控政策环境的变化,科学、灵活地对政策目标进行选择与平衡,是保证房地产政策调控有效性的首要环节和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9.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秦虹表示,目前房地产的调控政策不存在转向的条件。虽然一线城市已经出现了成交量下降、价格调整的市场变化,但是在没有形成全国房地产市场趋势性、一致性变化情况下,这些市场有调整、变化,不足以导致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变向。  相似文献   

10.
吴群  石弘 《财会月刊》2007,(12):74-76
针对我国房价上涨过快的现状,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抑制房价过快增长的政策措施,但未取得预期效果。政府在房地产调控中角色错位与失位,是造成我国目前房地产市场混乱的深层次原因。本文对我国宏观调控未达到预期效果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此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分析我国房地产政策周期与房地产波动周期入手,从房地产业的启动政策、调控特征与调控效果三个角度比较分析了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两轮房地产政策周期之间的异同,探讨今后房地产市场调控的方向、原则、手段、政策取向和调控政策的连续性、协调性、通达性等,以期达到我国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对我国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国的房地产市场的迅猛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但是,房价的快速上涨、商品房供给结构的不合理以及房地产市场的运作不规范等问题,也已经严重影响了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为此,我国相关部门陆续出台了一些调控政策。简要地阐述了政府对房地产市场实施的宏观调控政策和实施的必要性,分析了政策实施的效果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高烧不退”的房地产市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负”。尽管中央政府针对高房价展开了“暴风骤雨”般的密集调控,然而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整体效果并不理想,社会上甚至形成了一种“越调越涨”的心理预期。房地产调控之所以陷入“越调越涨”的怪圈中,行政体制不合理是其外部制约因素,而房地产调控政策目标选择和调控方式不当则是政策本身的缺陷。鉴于此,厘清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基本目标及内涵,根据调控政策环境的变化,科学、灵活地对政策目标进行选择与平衡,是保证房地产政策调控有效性的首要环节和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14.
在政府垄断土地供应制度下,土地供应方式会对房地产市场及其价格产生较大影响。地方政府可通过土地供应手段,调控房地产市场供应及价格。但如果土地供应的节奏、结构和出让金政策等方面不能跟进,将会降低土地供应的有效性,最终导致调控政策不能发挥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15.
房地产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房地产市场的稳定涉及国民经济的稳定,对房地产市场正确并合理调控符合国家利益。基于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视角,对我国近十年房地产调控政策及效果进行回顾,分析房地产调控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十八届三中全会中以人为本、注重公平、增强政府公信力等指导精神,对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提出几点建议,以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在一个税权高度集中、融资权高度统一的多级政府体制下,地方政府支出内生性和政府间支出目标非一致性对中央财政支出政策调控效果的影响一直被忽视.本文通过简单的乘数模型对此进行了分析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支出内生性和目标非一致性对中央财政支出政策的调控效果具有显著和非对称性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我国经验数据对支出内生性和目标非一致性的存在性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我国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并不具有显著的内生性,同时也没有证据表明我国中央地方财政调控目标存在差异,以及地方政府扩张冲动对中央财政支出政策的调控效果产生显著和非对称性影响.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新常态"的确立,以及国家及各级地方政府不断推出刺激、扶持政策,房地产市场又进入了短暂的政策微调期。所谓"微调期"是指政府出台刺激政策之后,房地产市场会在短期内改变原有的发展趋势,顺应政府政策意图,而刺激政策一旦结束或者被市场消化,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行情又回重回市场的轨道的时间周期。根据监测,我国房地产市场自2003年进入调控期以来,政策调控的有效期(即"微调期")的时限越来越短。此次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效果是否依然顺应这个规律,需要我们密  相似文献   

18.
政府调控房价政策下的银行房地产信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舒 《价值工程》2012,31(2):139-140
依据国家统计局、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房地产市场以及房地产金融方面的统计资料,对近几年政府调控房价政策下我国房地产开发贷款、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变化以及在银行业贷款总额的占比等进行了分析,并对金融机构房地产信贷风险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19.
房地产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房地产市场的稳定涉及国民经济的稳定,对房地产市场正确并合理调控符合国家利益。基于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视角,对我国近十年房地产调控政策及效果进行回顾,分析房地产调控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十八届三中全会中以人为本、注重公平、增强政府公信力等指导精神,对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提出几点建议,以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房地产投融资活动作为市场经济生活的组成部分,存在着市场与政府的协调问题,这就需要我们从房地产投融资中的市场缺陷分析入手,分析政府调节手段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文章从四方面分析我国现阶段房地产投融资制度的缺陷,指出政府调控对房地产行业健康发展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