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课改要求学生的学习方式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自主学习是相对于被动学习而言的,简单地说就是“我要学”;合作学习是相对于个体学习而言的,简单地说就是“小组互助性学习”;探究学习是相对于被动接纳学习而言的,简单地说就是探索、研究问题的过程。在语文教学中,三者常常相互渗透在一起的,本文将具体阐述新课改的精神及要求。  相似文献   

2.
董宏韬 《魅力中国》2011,(21):457-457
新课改背景下,有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初中语文教学应积极创设自学环境,激励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内在需要,培养自主学习精神;引导学生参与,关注自学过程;改革评价机制,强化学生自学能力。语文教师须着重于学生潜能的唤醒、开掘与提升,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地汲取营养。  相似文献   

3.
自主学习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不仅“想学”,而且“会学”,还能“坚持学”。  相似文献   

4.
何静文 《魅力中国》2014,(26):193-193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学好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有效途径,也是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需要。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方法;以工作任务为突破口,积极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采用小组学习形式,营造氛围,构建自主学习的环;加强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学会学以致用;注重激励手段,及时评价学生,促进教与学的双边互动,提高自主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5.
于民昌 《魅力中国》2013,(10):247-247
《新课程标准》提出“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的理念,强调判巴学生学习数学放在学生终身学习的角度看待,不仅仅是一时的学习能力的提高。学生在学校有限的时间内,不仅要教会他们掌握基本的知识技能,还要使他们在离开学校之后还能有对数学知识的探究能力。常言道,“授人以鱼,仅供一餐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不尽”。因此,加强学法指导,注重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帮助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是目前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6.
本文探索中学英语教学推行自主学习的感悟和理解,阐述推进中学英语自主学习应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和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总框架;创设有利于自主学习的课堂氛围;设置有利于自主学习的问题情景;培养有利于自主学习的习惯,增加自主学习的成功体验;教师课堂控制有节奏;教师指导有节度。  相似文献   

7.
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学习能力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育人目标,学习者自主养成教育体现了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要求。英语学习者自主是学生对自己学习负责的能力,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建构性、养成性、可持续性是其基本特征。更新英语教学理念,树立“以学为本,因学论教”的教育思想,教学任务从“教会知识”到“教会学习”的转移,着眼于英语学习者自主的养成教育,最终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水平以及独立吸纳新知识的能力,是实现英语学习能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8.
“一主三学”教学模式是以学习者的自主学习为中心,并围绕学生自主学习开展全面便捷的导学、助学、促学支持服务的一种教育教学模型。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形式,其的,本文着重从电大开放教育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特点出发,论述了“一主三学”教学模式对电大开放教育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阐述了“学习自主性”的理论和内涵,分析了当前民族预科学生英语学习的现状,提出培养民族预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培养自主学习意识;创设自主学习的课堂环境和课外环境;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学习策略,实现学生从“被学”到“要学”。  相似文献   

10.
兴趣在语文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语文教师的任务就是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并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教学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真正实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启迪学生智慧。实现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近几年的尝试,我在教学习总结了一下几点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彭家书 《魅力中国》2013,(8):244-244
教学应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发现知识。比如讲授“轴对称图形”时,出示松树、衣服、蝴蝶、双喜等图形,让学生讨论这些图形具有的性质。学生经过讨论得出“这些图形都是沿一条直线对折;左右两边都是对称的,这些图形的两侧正好能够重合……”。学生自己得出了“轴对称图形”这个概念。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当学习了“轴对称图形”之后,  相似文献   

12.
候雪玫 《魅力中国》2012,(35):112-112
人类社会已迈入新纪元,步入知识经济的发展阶段。知识经济是以创新为动力的经济。因此在知识经济发展的今天。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寻找新的教育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的能力,有利于适应现代社会和个性发展的需要,真正体现变“教我学”为“我会学”的语文教育观念。在语文创新教育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相当重要。“自主探究学习”在语文教学中以激发学生兴趣为起点。以创设自主学习空间为载体,以学会自主探究学习为核心.以培养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究、自主体验、自主发现、自我教育。  相似文献   

13.
胡翠云 《魅力中国》2014,(27):172-172
预习,顾名思义就是学生在课前的自主学习,也是学生自己摸索,自己动脑,自己理解的过程,也就是自己学的过程,更是通过自学让学生自主获取知识,是发展学生自主能力的重要途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的理念,课前预习的学习方法在提倡学生自主探究,培养自学能力,张扬学生个性,表现自我等方面有其独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赵青松 《魅力中国》2014,(4):246-246
历史教学在普通高中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而提倡“自主、探索、研究性”学习,是新的课程理念,也是学校教育的必然,学校教育只有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强调自主研究性学习,才能培养出与时俱进的创新性人才。为此,我们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指导学生搜集和整理与学习相关的历史资料,培养学生解读、判断和运用历史资料的能力,取得了一些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李正忠 《发展》2010,(2):144-144
一、培养兴趣,激发自主学习的动机 (一)充分利用教材培养兴趣。新教材图文并茂,增加了教材的可读性、趣味性,符合初中生的认知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了许多联系实际的问题,有利于学生观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他们觉得学有所用;在选学内容中安排的“阅读与思考”“观察与猜测”“试验与探究”“信息技术”等,有些是相关内容的拓展与加深。  相似文献   

16.
周小顺 《魅力中国》2010,(14):214-214
自主学习是新课程理念有别于旧课程理念的重要标志。学生能否很好地自主学习决定新课程改革是否成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是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的转变。“学什么”“怎么学”是学生自主学习中面临的问题。为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古语也说过:“授之以鱼,不如教之以渔”,而今又有人提出:“教之以渔,不如自己学渔”,说法不同,但意思却是相同的,就是教会学生自己会学,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核心能力,是贯穿于新课标的一个基本理念。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既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语文水平,又能为学生日后继续深造或搞好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既是落实基础知识的有力措施,也是为未来的发展提供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  相似文献   

18.
张焜 《魅力中国》2011,(9):183-183
素质教育是以追求人格的完善,塑造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为目标的教育方式。提倡素质教育就应当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道路,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演示学科,本文以学生自己动手实验为探索方法,理论联系实际,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索能力入手,适应改革的考试制度,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  相似文献   

19.
韩宏伟 《魅力中国》2013,(14):171-171
自主学习是课程改革下倡导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文章提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带着学生走向知识”,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激发学生内在需要,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改革教学评价机制。进一步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20.
杨湘 《发展》2010,(4):150-150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最高宗旨——“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新课程所倡导的课堂教学主方式是“自主、合作、探究”。为了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这一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我认为,必须先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策略,教师要敢于打破旧的教学模式,变“教”为“引”,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应该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模式,注重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关注学生的个性成长,给学生提供更多思考、表现、创造以及成功的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