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房地产价格与通货膨胀预期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29  
王维安  贺聪 《财经研究》2005,31(12):64-76,87
文章通过构建房地产均衡市场模型,在风险中性的假设前提下,利用无套利均衡定价原理,发展了从房地产价格波动中分离出市场通货膨胀预期的新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实证研究发现,房地产预期收益率与通货膨胀预期之间确实存在稳定的函数关系.最后,文章提出将房地产价格纳入到居住类消费价格指数中去以减少货币政策认识时滞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有限理性预期理论与房地产投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预期形成机制基础上,提出了有限理性预期理论,分析了个体预期、群体预期、个体投机、群体投机对市场的影响,揭示了房地产投机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机理。  相似文献   

3.
宋晗 《技术经济》2007,26(9):41-44116
研究了2005年汇率改革前后人民币汇率变化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研究发现:预期因素相对其他渠道而言是人民币汇率影响房地产价格的主导因素,而即期和远期汇率牌价不同变化趋势与上海住宅和写字楼指数的不同变化趋势的相关性也充分支持了该观点。人民币升值预期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主要归因于房地产商品自身兼具消费品和资本品双重特性以及供求的特殊性。因此,有关部门在考虑和制定相关政策时须充分考虑预期机制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房地产市场非均衡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25个省际数据出发,通过建立3个不同特征的面板模型,考察房地产价格对房地产市场非均衡的影响及其省际差异。由于行业本身特征与公共政策的时滞效应,未来控制的方向在于正确引导消费者对价格的理性预期,建立与完善经济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5.
抑制过度投机是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需要。文章基于投机动力与预期的关系分析了我国房地产投机动力强劲的诱因。从防止金融危机角度提出了防止房地产业危及金融业的政策建议,从削弱投机动力降低投机预期收益角度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指出大力发展科技,削弱房地产投机动力,调整经济结构是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刘婷  孙绍荣 《经济师》2009,(2):259-260
文章通过分析,指出我国的房地产随着人们收入的提高已经慢慢从最初的消费品过渡到投资品,具有投资特性,其价格受到投资者预期的影响,以至于国家的各种针对房地产价格的宏观调控政策效果都不明显。通过研究投资者的预期形成,以及预期的影响因素,把投资者预期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程度用定量的方法表示出来,以引起对投资者预期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本文使用动态面板模型差分广义矩方法和固定效应静态面板方法估计房地产价格决定模型。得出结论:当期实际人均可支配收入、预期收入和预期房地产收益率是房价持续快速上涨的主要因素。该模型可以解释我国房地产价格自1999年以来的快速上涨以及2004年和2007年房价增长的拐点。最后得出政策建议:首先,政府应增加用于住房的土地供给量,其次在住房保有环节征收房产税。增加土地供给、征收房产税可以降低市场参与者对房价持续走高的预期从而稳定房价,保证住房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8.
由市场理论可知,价格是由市场决定的,是市场供需双方动态平衡的结果,就房地产而言,其价格也是房地产市场供需双方的动态平衡的结果。对于房地产价格,由于其土地的特殊性、土地供给的有限性,其价格更多地受需求方影响。从需求角度而论,房地产价格则主要受房地产的效用性、相对稀缺性和对房地产的有效需求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9.
朱效兵 《当代经济》2016,(18):16-17
影响房地产价格的因素有很多,比如房地产所处的区位,它是促使形成城市内地产价格差异的主要因素.除此之外人们的心理预期,社会的经济发展、国家的相关政策、和城市的规划方向等因素影响着人们的心理预期.城市房地产空间预期评估研究区位因素和规划预期因素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随着近两年杭州房地产市场过热,房价增长,政府推出了一系列限购令,而这些限购令究竟对杭州的房地产市场有何影响。文章从2016—2017年5月的杭州楼市交易量和房价变化入手,从经济学的供需角度分析政策和房地产的市场情况,又结合问卷调查,实证分析消费者的心理和行为以及市场预期,从而得出了限购令只能使市场暂时冷却,并不能真正而长远地影响房价的结论,并提出了增加土地供应量、完善房地产市场监管等建议。  相似文献   

11.
卢艳 《经济师》2008,(12):234-234
预期心理广泛的存在于消费者的消费活动中。文章针对目前消费者对房地产价格看跌的心理预期对房地产销售产生的影响,分析了消费者预期心理的具体表现和原因,并对房地产企业应如何采取有效的营销手段,引导消费者正确、合理的预期,以促进房地产销售提出了相关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2.
夏志琼 《资本市场》2006,(10):34-36
人民币升值将全面提升国内地产资产价值,持续升值预期对房地产价格构成长期利好,而对人民币升值将有更强的预期,必然吸引投机资金继续流入房地产市场,支撑房地产股价。  相似文献   

13.
非均衡条件下房地产价格变化的主要因素及动力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地产市场是一非均衡的市场,特殊的市场性质和独特的商品属性决定了房地产价格的变化既要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又不能单纯的依靠供求关系,还必须通过政府相关的政策加以引导,调控房地产的供应数量与供应结构,引导经济预期.纵观供需两方面,在影响房地产价格变化的因素中,成本价格是价格变化的基础,消费者的购买能力与购买欲望是决定因素,而国家的政策具有双重影响,且影响房地产发展的全过程.房地产的价格也在市场机制和预期机制的共同作用下发展和变化.  相似文献   

14.
住房价格是宏观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对它进行合理而有针对性的调控是宏观管理的重要职责。本文以我国35个大中城市作为样本,考察了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和预期形成机制对于房价的影响。将不确定预期引入住房市场分析后研究发现,在房地产市场较为平稳时,预期对房价的影响随收入或GDP增长率的上升而下降;在房地产市场处于动荡状态时,预期对房价的影响随收入或GDP增长率的上升而上升。政府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调节机制,对公众的市场预期加以引导,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项峥 《商周刊》2013,(21):55-55
从根本上说,心理预期变化是决定未来房地产市场拐点是否来临的主要因素。因此,合理引导房地产市场预期。对保持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李辉  席佳  张璇 《经济前沿》2009,(12):35-43
本文将行为金融学中的DSSW模型引入房地产市场,通过建立一个单期竞争性的DSSW模型,对我国房地产市场中噪声交易者的投资行为进行研究,并深入研究噪声购房者的噪声预期对我国的房市成因的影响机理。最后,本文利用2000年~2008年青岛房地产市场的样本数据对研究理论进行了实证检验并提出了简短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预期对房价的作用机制:对35个大中城市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预期是房价涨跌的主要推动力之一.本文通过引入住房所有权成本这一概念,分析了预期对房价的作用机制,并基于存量--流量理论建立了预期对房价影响的定量分析模型.同时,利用我国35个大中城市1999~2005年的样本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预期在房价的变化中的确发挥了重要作用,这种作用在房价较高的城市表现最为突出;认为"未来价格会继续高涨"的预期会使居民对住房的需求过度膨胀,从而导致房价的非理性增长.研究建议:政府在从供求角度调控房价的同时,要关注调控政策可能带来的对市场参与者预期的影响;要加强市场信息的透明度,以科学的舆论对市场参与者的预期进行合理引导.  相似文献   

18.
一、房地产的供求特性 由于房地产周期较长,从立项到竣工交付使用一般至少在两年以上,因此,房地产的供给往往滞后于需求。繁荣初期阶段,面对市场上房地产需求的上升,开发商往往以目前的房地产市场的销售状况和销售价格为决策依据,期待市场保持长期繁荣,总有巨大的开发利润。房地产价格增长幅度越大,开发商的预期偏差越大。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投资者追求效用最大化的角度来推导风险资产的短期价格模型,又假设短期资本市场是可以无限拆借的,对模型进行简化,用简化后的模型对市场前景预期与金融资产短期价格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得出投资者对市场前景的预期对金融资产的短期价格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土地供应政策与房地产市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土地的基本国情和土地制度,决定了土地利用政策对房地产市场具有重大的影响。自2003年中央将土地管理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以来,土地供应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力进一步凸现出来。土地利用政策的每一次调整,都会引起房地产供应总量、结构和价格的调整,引起房地产开发主体和消费主体对未来前景预期的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