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1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我国金融衍生品发展的环境和现状,指出加速发展我国金融衍生品正逢其时。本文最后展望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思路与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我国金融业将在2006年对外全面开放,但目前,我国资本市场品种单一,结构与功能很不完善,金融业务基本停留在传统业务上,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因此,研究和开展金融衍生品交易,特别是防范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发展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3.
本文重点介绍了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现状,同时研究了金融衍生品的投机作用以及对金融市场的影响,最后为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持续保持高速增长。但目前在我国开展金融衍生品交易市场还有着:市场监管制度建设跟不上需要;投资者盲目进入市场缺乏理性基础;上市品种结构单一创新滞后等问题。本文对国内金融衍生品市场所存在的上述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借鉴国际金融衍生品市场经验对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提出了几点解决建议。由此,对我国衍生品市场的长足发展做出探索性研究。  相似文献   

5.
方琼  周昂 《时代经贸》2008,6(5):194-195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加快,我国的经济和金融已经成为世界的一部分。金融国家化和自由化使得世界性的金融面临巨大的风险。利率的波动和汇率的自由化已经使得一国的金融资产和外汇资产处于风险之中,为了规避这种风险,也为了取得这种风险的收益,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的规律,本文将从我国金融衍生品发展时机、现状,借鉴国际金融衍生品发展路径提出相关策略来阐述笔者对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6.
随着创新型金融产品的不断发展,金融衍生品的出现将金融产品的创新进一步推进。但金融衍生品的出现时间较晚,政府在管理上并没有一套完整的约束和监管措施。本文的研究目的就是从金融衍生品的特点出发,深入分析对该产品的政府监管,从而为我国政府监管金融衍生品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7.
王淑梅  杨荻 《时代经贸》2011,(6):188-189
虽然近两年来我国企业在金融衍生品交易上受足挫折,但是期货交易是参与国际竞争的前提,让更多企业参与境内外期货套保是我们国家企业发展的未来趋势。目前,我国金融衍生品交易仍处于发展中国家水平,国内研究金融衍生品的人员其实只是处于学习国际金融衍生品交易的阶段。尽管我国企业在金融衍生品交易中吃了大亏,但这并不能否定金融衍生品交易是企业重要的避险工具。衍生品交易是企业重要的风险管理工具,是实体经济所需要的。所以在加快衍生品交易国际化进度的同时,趋利避害、防范风险是必须树立的意识,培养专业人才,知己知彼,加强风险监督管理更是企业发展中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8.
虽然近两年来我国企业在金融衍生品交易上受足挫折,但是期货交易是参与国际竞争的前提,让更多企业参与境内外期货套保是我们国家企业发展的未来趋势.目前,我国金融衍生品交易仍处于发展中国家水平,国内研究金融衍生品的人员其实只是处于学习国际金融衍生品交易的阶段.尽管我国企业在金融衍生品交易中吃了大亏,但这并不能否定金融衍生品交易是企业重要的避险工具.衍生品交易是企业重要的风险管理工具,是实体经济所需要的.所以在加快衍生品交易国际化进度的同时,趋利避害、防范风险是必须树立的意识,培养专业人才,知己知彼,加强风险监督管理更是企业发展中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9.
在金融市场上金融衍生品虽然发展的历史比较短暂,但它绝对是发展最迅速的金融工具.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金融衍生品被认为是造成经济危机的罪魁祸首.一夜之间,金融衍生品似乎成为了成为众矢之的."股神"巴菲特将金融衍生工具视为是必须被"驯服"的高风险性金融工具,并且非常生动形象的称它为"金融界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随着全球金融衍生工具的创新和发展,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风险控制和监管问题也逐渐暴露.本文章首先全面介绍了金融衍生品监管的理论依据和监管原则,然后通过文献分析法对我国金融衍生品监管问题和现状进行了归纳和分析,最后提出了一些完善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制度的建议并总结出可供我国金融监管当局借鉴的监管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10.
金融衍生品的出现是为了管理和降低风险,但同时也因外部性、垄断性、信息不对称等因素的存在而隐藏着风险。在我国金融市场的十几年的发展历程中,金融衍生工具既给我们带来了效益,同时与国外的金融衍生品的发展相比还存在很多问题。我国在金融衍生品市场风险防范经验上存在严重的不足,客观上要求增强驾驭金融衍生品交易的能力,同时也进一步引发了市场对国有资产监管及风险控制的反思。我国在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必须加强金融衍生品交易的风险管理,促进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  相似文献   

11.
农村财务治理是我国农村经济与社会治理中一项具有政治、经济与社会价值的全局性、基础性内容.本文尝试以财务学、历史学、制度经济学与制度变迁理论为考察视角,阐释1949~1978年间我国农村财务治理机制的阶段性变迁,最后提出一般性结论与启示.分析认为,农村财务治理机制的变迁动力是计划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政府在机制变迁中始终居主导地位.政策导向、政府理念、公平效率准则以及村资产性质与规模变化构成治理机制变迁的主要作用因子.治理机制的传承和变迁祈求与政府行为的高度协同,变迁轨迹存在着明显的路径依赖以及计划、财政、资源集聚功能的锁定效应.  相似文献   

12.
个人金融产品的特性:不同角度的考察及启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梳理和界定个人金融产品的基本概念人手,从不同角度描述与分析了个人金融产品的特性及其所揭示的市场营销含义,并以此为基础,对我国金融机构开展个人金融业务过程中的缺陷和不足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非税收入是我国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的财政发展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对1991年到2010年二十年的非税收入数据分析,得出我国非税收入的规模、增长速度和结构现状,找出发展不合理之处,并针对目前我国非税收入的现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从而为我国非税收入改革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4.
试析金融开放中的金融风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年2月10日,中国银行、证券、保险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确定了中国金融改革的重点是进一步扩大银行、证 券、保险业的对外开放,并提出注意防范金融开放中可能产生的风险。本文详细分析了发展中国家在金融开放中产生风险的 原因,以求对中国的金融开放提供些许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稳健财政政策是当前合适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我国财政政策由积极转为稳健,三年的实践表明,稳健财政政策实际上表现出了偏松的特征。中央决定2008年继续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这是符合我国当前现实的合适的选择,不过,稳健财政政策的取向应该由稳中偏松转向稳中偏紧。  相似文献   

16.
笔者采用我国实际数据,通过协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证明公共财政投入不足是我国居民消费水平过低的重要原因.今后只有在努力提高居民收入、降低利率、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同时,加大政府对居民公共财政投入的力度,将以前的投资型财政转变为消费型财政,才能有效提高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从而使经济步入依靠消费拉动的均衡增长路径,提高我国经济增长的高安性.  相似文献   

17.
基于中国省区水平上的面板数据,借鉴Kiel处理面板数据的方法,对西部大开发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投资政策进行评估,结果表明:西部大开发的物质资本投入虽然促进了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速度,但是该政策并没有缩小东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差距,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仍然落后于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西部大开发的人力资本投资政策并没有显示出其对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江苏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互动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与金融是经济发展的两大重要引擎。界定了科技金融内涵,揭示了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的相互作用机理,利用统计数据对我国和江苏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各变量进行了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科技创新能有效带动科技金融发展规模的扩大,但科技金融对科技创新发展的促进作用还不够显著,科技与金融结合还有较大提升空间;江苏科技金融能有效带动科技创新投入,科技创新产出对科技金融发展具有积极的正反馈效应,公共科技金融对科技创新发展起主导作用,市场科技金融对科技创新产出的助推作用有待增强。最后,提出了促进江苏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互动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WTO与中国农村金融机构体系的制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旨在从农村金融机构体系的层面来研究加入WTO以后农村金融对农业发展的作用。文章以莫顿与博迪的金融功能理论为立论基础 ,分析、总结了我国农业实现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对农村金融的要求 ,提出了现阶段农村金融应发挥的五大功能 ,再进一步结合金融功能对金融机构体系的要求 ,并按照规范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得出了必须对我国农村金融机构体系实施整合的结论。文章在最后提出了对我国农村金融机构体系实施整合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20.
中小企业的关系型借贷与银行组织结构   总被引:225,自引:1,他引:225  
本文围绕融资中的信息种类与银行组织结构的关系 ,分析了银企之间的关系型借贷对于中小企业融资的作用 ,并通过一个权衡信息成本与代理成本以寻求最优贷款决策位置的组织理论模型 ,证明了在关系型贷款上的小银行优势。文章还提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以及就我国银行业结构变化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