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大学教育不仅为学生社会化提供了承前启后的动力因素,而且把学生当成社会化教育的主体,使学生真正走向现实生活,以适应社会需要,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本文阐述了大学生社会化教育的主要内容,并对大学生社会化教育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中学教育和大学教育对接错位,高校管理模式、教育理念和学习理念等方面的原因造成大学新生不能很快适应大学生活。对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的有效途径主要有:高校全员参与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工作,充分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作用;深入调查研究,有的放矢地开展新生适应性教育工作;建立科学合理的高校学生工作模式,提高新生适应能力;充分利用校园网络的力量,加强对大学生的正面引导。积极尝试形成教育合力,切实做好新形势下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3.
从PISA的成功实践看大学阶段的阅读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阶段的阅读本质上是为帮助学生个体实现社会角色内化而进行的阅读,四类不同的阅读情境对学校教育者在资源整合、阅读指导以及评价体系的建立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借鉴PISA的成功实践,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来审视大学阶段的阅读问题,一是要在观念上认清阅读对大学生个体发展的重要影响,将阅读素养的提升与学习型社会的建设、与社会化的过程联系起来;二是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在阅读资源整合、阅读方法指导、评价体系建设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增强对可控资源的有效管理,突破阅读指导的两大瓶颈,建立并完善有助于提升大学生阅读素养的开放性的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4.
大学的教育就是引导和督促大学生实现其社会化的过程。要完成大学的教育目标 ,培养高素质人才 ,就必须创设良好的社会化环境 ,发挥教学与社会实践的功能 ,加强教师的作用 ,调动大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消除不利于大学生社会化的各种障碍与因素。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大学生心理社会化发展的根本动因出发,初步阐释了社会交往对大学生心理社会化的影响:社会交往是大学生心理社会化必不可少的条件,增强了大学生个体与社会的心理沟通,并形成了大学生个体与社会的心理影响。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是由教育目标、教育对象、教育内容和教育途径等环节构成的系统工程。与此相对应,其中各个环节的社会化呈现出大学生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要求相协调规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互动规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动态适应、适度超越社会发展以及与大学生思想、学习和生活实际相融合规律。  相似文献   

7.
贾君丽 《全国商情》2010,(15):102-103
学校越来越注重它的社会服务功能,作为大学的主体——大学生,其社会化非常重要。作为学生的培养者——高校,应尽可能的使学生社会化,使学生在发展自身的同时,又能更好的适应社会。本文依据高校各项职能来分析校方与大学生社会化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社会现状出发,论述了大学生自我心理调适的意义、途径和目标。指出自我心理调适是大学生健康成才的基本条件,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积极的心理过程,自我心理调适的终极目标在于培养健全的人格,以适应未来社会的挑战和竞争。  相似文献   

9.
当代大学生有许多长处,但社会化水平不高则是他们不可的重要不足。这很实际地防碍着他们毕业后的就业和就业后对社会的较快适应。该文在阐释大学生社会化的涵义及特征的基础上,着重讨论大学生有组织地介入社会与其社会化的论题。  相似文献   

10.
杨小斐 《大众商务》2010,(16):202-202
大学时期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通过对大一新生适应性问题的产生进行分析,引导和教育大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树立新的奋斗目标,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创造良好的条件,使学生提高能力,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1.
大学时期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通过对大一新生适应性问题的产生进行分析,引导和教育大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树立新的奋斗目标,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创造良好的条件,使学生提高能力,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2.
公民意识随着现代国家的出现而产生,是近代宪政的产物。公民意识教育是通过学校、社会、家庭等各个社会渠道与手段相结合而完成的,是一种社会化与再社会化的过程。大学生作为现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主体,其公民意识教育的发展与建设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推进法治国家建设的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当前大学生群体仍存在各种公民主体意识淡漠、缺失等现象,因此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诉求凸显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
高校网球教学不仅能够锻炼学生健康的体格,而且对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在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下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网球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社会交往与合作能力、培养思想道德建设,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能够培养大学生的挑战精神和竞争意识,提高大学生的自信心和展现自我价值,促进对社会环境的适应性,为大学生走向社会工作奠定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对大学生成长成才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新时期,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尤为突出,新生教育应当受到各相关部门和人员的高度重视,应当联系实际、拓展内涵,解决大学新生入学后一个时期面临的主要问题,引导其从各方面尽快实现从中学到大学的转变,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高校可以通过积极发挥辅导员、班主任的作用、举办"认识大学"系列讲座、积极发挥学长的辅导作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等途径加强和改进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本文在一定的理论知识基础上,结合新生辅导员岗位的实际工作经验,阐述了加强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的若干思考。王舒书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社会化是人的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发展阶段,本文从大学生社会化的概念、存在问题、影响因素及研究现状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旨在为进一步研究大学生的社会化提供借鉴,为更具针对性的教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拓展训练作为现代教育的一种表现形式,与传统教育相比更加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大学阶段是学生的一个特殊阶段,面临诸多生活及教育问题.利用拓展训练的体验式教学方法,通过设计有针对性的训练内容,帮助大学生积极调整生态,适应大学生活.  相似文献   

17.
当今社会,人才已经成为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第一战略资源,我们必须继续认真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方针,更加重视社会实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作用,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成长成才。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然要求,它有助于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形成健全的人格,培养创新能力和推进社会化进程。  相似文献   

18.
农民工的社会适应性可以解释为农民工在城市社会的生活实践中,按照城市人的方式和规范要求,进行自我调适和模塑的行为选择过程,指个体对社会生活环境的适应。中国西部农民工有不同于其它地区的一些特点。西部农民工在城市社会适应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既包含中国农民工社会适应性的共性问题,又包含西部地区在社会转型进程中缩小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差距的特殊问题。  相似文献   

19.
大学时期是一个关注交往、需要理解、渴望友谊的时期。通过人际交往结成一定的人际关系是个体适应环境,适应社会生活,担当一定的社会角色,培养健全人格的基本途径。在大学校园里建立良好苜勺人际关系,形成团结友爱、朝气蓬勃的环境,将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和发展健康的个性品质。  相似文献   

20.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大学承担着建设和谐文化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当代大学生的"无家可归"造成了作为承载着社会文化因子的个体之于整体社会文明的归属感缺乏,使建设和谐文化的社会主体缺位。为此,大学建设和谐文化应全面加强大学生归属感教育,即以大学精神文化建设为核心,充分突显大学生主体价值;以大学行为文化建设为主体,充分彰显大学生主体精神;以大学制度文化建设为保障,充分张扬大学生的主体个性;以大学环境文化建设为载体,实现大学生的"诗意栖居",培育具有和谐精神的社会主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