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构建福建省经济增长与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的线性回归模型,以验证两者的关系.结果显示,总抚养系数变动与福建省经济增长负相关,但影响程度相对较小.为充分利用人口年龄结构优势,提出以下政策建议:加大就业促进力度,最大化利用劳动力资源.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劳动年龄人口迅速增长,三次产业的就业人员比重不断增加,在劳动就业领域长期存在的问题尚未得到根本性改善,本文主要以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及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分析了自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劳动就业状况,重点阐述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价值工程》2017,(32):13-15
我国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就业压力不断增大,与就业增长最为密切相关的因素为经济增长率。我国1978-2013年经济增长的平均增速达到了9.8%。但适龄劳动人口的比重却从2011年开始逐渐下降,因此国内就业压力依然居高不下。本文选用全国各省份的主要行业为指标来考察各省就业人数差异,采用因子分析法评价各省主要行业就业情况,找出就业情况存在的差距及差距的主要原因,并提出协调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人口红利泛指在人口转变过程中死亡率和出生率下降所带来的经济影响。但是,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劳动年龄人口增加,并不一定就有所谓人口红利。实现人口红利,一个简单条件就是这些新增劳动力必须能够就业、创造财富,否则,无所谓红利可谈。  相似文献   

5.
声音     
《中国就业》2013,(1):28-28
过去10年我国在实施更加积极就业政策方面,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效,但就业仍然面临挑战,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内涵应该进一步扩大。首先,通过户籍制度改革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成城乡统筹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劳动力供给的稳定性和劳动参与率,缓解劳动力短缺,延长人口红利。  相似文献   

6.
苏州市地处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全市现有607万户籍人口,400多万外来暂住人口,总人口突破1000万人。户籍人口中:非农业人口310万人,占总人口的51%;农业人口297万人,占49%;非农业人口从2004年起就超过农业人口。苏州市是全国最早实行城乡统筹就业的地区之一。近年来,苏州市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坚持就业为民生之本,  相似文献   

7.
小向 《中国就业》2014,(3):13-13
正劳动参与率的含义在考察劳动力市场状况时,人们往往关注的是多少人就业或失业,而忽视了劳动参与率也是反映就业状况的重要指标。劳动参与率是指经济活动人口(就业者和失业者之和)占劳动年龄人口的比率,是用来衡量人们参与经济活动状况的指标。劳动参与率的高低,一方面受到劳动者收入、家庭状况、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等个人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受社会保障水平、劳动力市场状况等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如果劳动参与率过低,会导致经济活力的下降。北欧、西欧一些国家为了遏止那些有劳动能力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1995-2014年我国内地30个省(市、区)的数据(未包括西藏的数据)建立面板模型,通过控制收入因素、市场因素和政策因素,实证考察了人口因素对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结果发现:人口规模、人口城镇化和人口素质对居民消费率均有正向促进作用,劳动年龄人口占比与居民消费率存在负向关系。进一步测算各个因素对居民消费率影响的贡献率,其中,人口因素中城镇化的贡献率最大,其次是人口素质和劳动年龄人口占比。据此,提出短期推进城镇化建设、提高城镇化质量,长期提升人口素质和挖掘老年消费需求来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验证了福建省人口转变对其人力资本的影响.结果表明,虽然人口转变对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具有正面影响,但与其他因素相比,其影响程度相对较小,而来在未来这种促进作用可能随着人口转变的进一步深入而逐渐丧失.分析发现当前阻碍福建省人口转变对人力资本水平提升作用的阻碍因素主要在于教育的失衡与不足,据此提出了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等建议,促进人口素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在人口红利快速缩减和劳动参与率不断走低的背景下,如何提高女性劳动参与水平是当前经济发展的重点。本文基于2016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利用幼儿园入学年龄制度产生的准自然实验,使用模糊断点回归设计考察了子女入园对流动女性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子女入园提升了流动女性的就业率,增加了流动女性的周工作时间,但对工作时间的影响仅在一孩样本中显著。异质性分析表明,托幼服务作为一种准基本公共服务,其就业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社会经济地位相对较低的流动女性群体之中。进一步分析发现,户籍制度阻碍了子女入园就业促进作用的发挥,流入地户籍制度限制越严格,子女入园对流动女性的就业促进作用越小。  相似文献   

11.
因为人口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基础的变量,所以每一项变化,都会对经济社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日益老化、萎缩会造成劳动力市场的供需矛盾;家庭规模变化与老龄化会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养老压力;流动人口的发展会造成社会管理问题;出生性别比持续偏高会对社会稳定、就业产生非常巨大的影响;人口增长会对资源环境带来更大压力;老龄化意味着劳动适龄人口比重下降、劳动力平均年龄的提高,人口老龄化也意味着养老保险压力剧增,以及医疗资金需求的膨胀。  相似文献   

12.
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的思路和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户籍制度改革严重滞后,已经成为制约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和城镇化质量提升的重要障碍。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提升城镇化质量的核心,而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则是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前提条件。为此,要按照"统一户籍、普惠权利、区别对待、逐步推进"的思路,标本兼治、长短结合,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步伐,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登记管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传统户籍制度对构建和谐社会产生的消极影响,提出了北京市户籍制度改革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并针对性地提出北京城乡户籍制度改革的思路:统一城乡户口登记制度,统称为北京市居民户口;对“流动人口”采取差异化对策;鼓励存量人口的自由流动;在户籍制度改革中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力量。  相似文献   

14.
非农就业比重与城镇化率的大小关系表征着非农化与城镇化两大进程的协同性.对世界各国的研究发现,非农就业比重与城镇化率的差值呈现"扩大-波动-缩小"的趋势,在实现高度城镇化后可能逐步趋零.1985-2019年,我国非农就业比重与城镇化率的差值呈现两轮先增后减变化.这一波动,一方面,取决于非劳动人口城镇化的进程;另一方面,与居住在乡村的非农就业人口数量增减有关.当前,我国正在进入非劳动人口城镇化主导的城镇化发展阶段,同时,有越来越多非农就业人口更愿意居住在乡村.建议顺应人口流动的新趋势,完善城镇化政策体系,鼓励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安居,有序推进乡村振兴,为乡村就业非农化营造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15.
客观讲,把人口抚养比不再下降视为人口红利期结束的标准有失偏颇,因为当前恰恰是我国人口抚养比最低的时期,是人口红利的最佳时点。目前我国就业形势的最紧迫问题是劳动力市场需求与教育培训错配造成的结构性就业矛盾加剧。过去30多年,我国16岁-64岁劳动年龄人口增长速度快于15岁以下及65岁以上人口的增速,人口抚养比一直处于下降的趋势,为经济高速增长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劳动力供给条件,被称作人口红利。根  相似文献   

16.
综合多方面因素来看,我国以16岁作为劳动适龄人口的起点年龄明显偏低。建议把劳动适龄人口起点年龄提高到19岁;修改劳动法相关条文;更改关于劳动适龄人口的统计口径;推迟退休年龄;大力发展普通和职业中等教育,尽可能提高中等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入学率。  相似文献   

17.
计算了2001年至2010年北京市的就业弹性系数,并预测了"十二五"期末北京市产业结构升级增加的劳动力规模。结果显示,总就业弹性呈下降趋势,其中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释放出大量劳动力,第三产业则吸纳大量劳动人口,极大地带动了北京市人口数量的增加。与就业弹性系数不变的假设情况相比,当以发达国家就业弹性为标杆时,2015年末北京市新增就业人口将少增加100万人。在此基础上,认为北京市人口调控要强化政府的政策导向作用,以产业结构升级为契机,通过优化产业发展布局带动人口结构优化。  相似文献   

18.
《中外企业》2003,(2):57-63
在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现行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和就业制度,把已经离土离乡的农民牢牢地捆绑在农村的牢笼之中。从根本上改革户籍制度和就业制度,成为实施农村劳动力和农村人口城镇化战略目标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9.
从生命周期假说出发,构建储蓄率对于人口年龄结构变动以及经济增长率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少儿抚养系数对福建省居民储蓄率存在负面影响,老年抚养系数对福建省居民储蓄率存在正面影响,当前的首要任务不是阻止储蓄率的下降,而是抓住人口与经济发展机遇,以迎接老龄化社会.  相似文献   

20.
数字篇     
《中国就业》2015,(1):7-10
2013年全国就业人员:76977万1月2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消息称,2013年全国人口就业总体平稳,全国就业人员7697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73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824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138万人。16周岁以上至60周岁以下(不含60周岁)的劳动年龄人口91954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44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7.6%。链接:2013年全国农民工总量26894万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