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0 毫秒
1.
目前,中俄劳务合作处于合作规模较小,合作领域狭窄的现状。借助劳动力国际流动模型分析中俄劳务合作的理论可行性和对两国产生的影响,结论显示,中俄两国劳务市场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具备劳务合作的良好基础,但也存在俄方政策多变,缺乏制度保障,中方人员技术水平较低等制约因素,对此提出逐步完善两国政府协调机制,加强更宽领域劳务合作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旅游合作成为中俄两国广泛关注的合作领域,前景良好,潜力巨大。中俄两国互为重要客源国和旅游目的地,互相把对方视为优先合作对象。开展旅游合作,有利于加深各自对彼此自然环境、历史渊源和文化传统的认知,增进彼此间的相互了解和交流,对于加强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目前中俄两国旅游合作形式由单一向纵深发展,总体呈增长态势,辐射范围较广,并存在着中国市场投入有待提高、俄罗斯市场潜力有待挖掘、边境游比重仍较大的问题。但随着两国旅游合作的深入发展,具有政策支撑,旅游产品不断在创新,配套服务也进一步改进,广告宣传的先行,显现出了中俄旅游合作的新态势。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中俄两国十分重视发展服务贸易,两国服务贸易均取得较快发展,但是与中国相比俄罗斯服务贸易规模较小、发展相对缓慢.中俄双边服务贸易合作在旅游业、运输业、劳务和工程承包、教育、通信业等领域均取得了很大进展.双边服务贸易合作基础坚实,市场需求和发展潜力巨大.两国应进一步深入挖掘传统服务贸易合作潜力;优化双边贸易结构,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教育合作,培养服务贸易专业人才;加强政府间交流合作,提高服务贸易便利化水平.  相似文献   

4.
2009年9月23日,中俄两国政府签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联邦远东及东西伯利亚地区合作规则纲要》正式将两国边境地区的合作扩大到整个中国东北与俄罗斯东部地区,并将这种合作上升到双边国家间战略合作的层面。为抓住《合作规划纲要》带给黑龙江省的重大发展机遇,黑龙江省提出在本省建设"中俄全面合作的先行区与示范区"构想,并建议申请上升为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其主要建设内容是:以中俄两国《合作规划纲要》为基础,大力推进政治合作;加强对俄口岸和边境基础设施建设与改造;推进运输合作、能源合作和经贸合作;大力推进对俄劳务合作、金融合作和智力型跨国中介服务合作;加强对俄科技合作、人文合作和环境合作。  相似文献   

5.
全球能源消费结构正向更加绿色、低碳方向转型,天然气在转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新时代下,中国天然气进口依存度快速提高,俄罗斯天然气出口面临挑战。与此同时,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断加强,两国天然气合作机制逐步完善,天然气合作快速走向务实。但中俄内部和外部环境中存在着制约两国天然气合作的因素,也存在合作层次有待提升、基础设施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的问题。因此,中俄要加快天然气合作步伐,解决国内存在的制约因素,构建两国合作利益共同体。可以采取提升天然气合作层次,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的对策来突破当前合作障碍,以此不断提升天然气合作水平。  相似文献   

6.
当前,中国和俄罗斯两国的经贸合作相对滞后,主要原因在于俄罗斯的投资环境和贸易环境不佳、投机活动猖獗、双方管理体制的不健全等。然而中俄两国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具有互补性,存在着合作的机遇和条件,只要双方企业审时度势,扬长避短,中俄经贸合作的前景将是美好的。  相似文献   

7.
后金融危机时期,中俄双方政治互信升级,两国建立了更为密切、全面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文章基于较长时间跨度(1989~2010年)中俄双边贸易相关数据构建贸易引力扩展模型,研究两国贸易流量的影响因素以及发展潜力问题,并提出促进双边贸易发展的政策建议:进一步深化区域合作机制,完善贸易制度安排;强调各领域的务实合作;积极构建中俄自由贸易区;加强双边经贸结构调整,培育新兴贸易形态。  相似文献   

8.
中俄两国于2014年5月签订了天然气贸易协议,标志着两国的贸易关系迈上了新的高度.促进天然气协议顺利履行的相关建议是:加强中俄天然气管道修建工作;强化中俄两国的合作交流;完善中俄能源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9.
近期,俄罗斯拟在远东地区建设一批优先发展区,国家有望给予更加优惠的政策支持,加之西方国家对俄罗斯进行制裁,俄各阶层热切期盼与中国进行合作,这将为扩大中俄经贸合作提供新机遇。同时,在中俄产业合作方面存在着境外农业开发企业资金短缺,制约农业"走出去"项目扩大发展;境外加工园区招商和招工难度大;俄罗斯政策多变,中方企业因不能及时获得相关信息,导致利益受损等问题。中方企业要守法经营、正规运作;重视出国劳务人员培训;政府应加强对境外投资企业的政策法规指导和信息服务工作;加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农产品贸易;做好境外园区的招商引资工作,提高中俄合作项目的科技含量;努力拓展中俄合作领域。  相似文献   

10.
中俄能源外交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中俄之间的能源外交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果,但仍然存在着一些制约性的问题,影响了两国能源外交的进一步发展。所采取的应对之策包括:巩固政府间的协调与合作,加强民间交流,增进互信,消灭"中国威胁论"生存的土壤;加强对俄能源外交研究,构建中俄相互合作的机制与框架;强调双方已达成的协议与共识,对合作应表现出足够的耐心;利用俄寡头集团在政治经济决策中的作用,加强对其研究和沟通;抓住两国能源合作的几个转变,使中俄能源合作向全方位发展;加强对俄罗斯能源投资环境的研究;提高中国石油公司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构建地区能源合作机制,加强与东北亚国家的合作。  相似文献   

11.
劳动合同是农民工最重要的劳动权益之一。从是否签订劳动合同和合同年限等两个方面考察了农民工的劳动合同状况及其影响因素。通过江苏省的调研数据,农民工劳动合同的签订率仅为44.2%,劳动合同的年限普遍较短。Probit和负二项回归模型的结果显示:受教育程度、持有技能证书、对相关劳动法律的了解程度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以及合同年限之间均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第一代农民工的合同年限明显长于新生代农民工;从事建筑业以及在民营、个体单位就业的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的可能性将显著下降,合同年限也显著缩短。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中医药逐步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在应对全球新型冠状病毒的防控阻击战中发挥的独特作用,更是让中医药在全球得到广泛关注。随着中国同中东欧国家在中医药领域交流合作日益深化,河北省应借力"一带一路"平台寻求与中东欧中医药合作的新机遇。首先介绍河北省与中东欧国家中医药合作现状,然后点明双方中医药合作具有潜力大且政策支持力度强的有利条件,进一步分析出双方中医药合作面临的问题:中医药国际标准不健全、专业复合型人才短缺、合作国家不均衡且合作模式单一,进而为促进河北省中医药产业快速发展,推动与中东欧国家深化合作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农民工医保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它涉及面广,政策性、专业性强,工作环节多,业务管理繁杂。农民工医疗保障制度的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配套工程,它关系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完善,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关系到城市的稳定和发展,关系到我国小康社会的进步,解决好农民工的医疗保险工作对于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至关重要。笔者就农民工参保比例较低、用人单位参保行为的影响因素、劳务公司借劳务派遣避责及农民工医保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一带一路"倡议的开展,为中国与沿线国家农业合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中国和印度同为"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近年来,双方宏观发展环境等不断改善,进入农业合作的黄金发展期。采用SWOT分析方法,剖析"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和印度双边农业合作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指出未来农业合作应该集中在农产品贸易、农业技术合作、农业投资及共同扶贫等四方面。未来应该从建立健全宏观规划、政策支持体系、双边合作机制、项目监测与评价系统、农业合作信息平台等入手,推动中印双边农业合作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省具有丰富的经济资源,良好的工业基础,劳动力资源优势,在东北亚及我国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黑龙江省由于外资利用水平较低、对外经济合作没有形成规模,与东北亚国家经济合作仍不足。黑龙江省为更好地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应提高外资利用水平、改善投资环境,积极进行区域科技合作,构建出口生产体系。  相似文献   

16.
中日服务贸易:现状、问题、机遇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中日关系,深化中日服务贸易合作是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提高我国对外贸易竞争新优势的重要举措。随着两国经贸合作的加深,双边服务贸易呈现出服务领域竞争加剧、服务贸易逆差持续增大等问题。但同时由于中美贸易摩擦、新冠肺炎疫情等内外部冲击和数字技术的发展等,双边服务贸易合作面临新的发展契机。展望未来,两国应摒弃冷战零和思维,积极探索服务贸易发展潜力,在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和完善体制机制的基础上,深化双边在现代服务业领域的合作与对接,推进区域服务贸易投资自由化与便利化,实现开拓合作共赢。  相似文献   

17.
Increased international labour migration was one important dimension of structural change and globalisation in East Asia from the mid 1980s. Large international movements of mainly unskilled contract labour occurred in response to widening wage gaps between more and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 in the region as the former experienced rapid structural change. Labour importing countries increasingly relied on unskilled migrant workers in less preferred jobs, in both export‐oriented and non‐tradable goods industries. The Asian economic crisis dramatically influenced the context in which international labour mobility had occurred in the pre‐crisis period. Important issues included a possible reversal in role of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in structural change, both among unskilled contract workers and more skilled migrants, and replacement of migrants by unemployed local workers. The paper argues that the Asian economic crisis did not reverse the fundamental trend toward greater reliance on unskilled migrant workers in agriculture, manufacturing and service industries. Business and professional migration remained significant and even rose in some countries during the crisis. However, several countries were forced to develop a more coherent policy towards migrant workers, in light of the social impact of the crisis.  相似文献   

18.
施蒙  李江涛 《全球化》2020,(2):99-110,136
中国秉承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塞尔维亚地理位置重要,经济处于扩张周期,是“一带一路”在中东欧推进的重要国家。近年来中塞两国政治、经济、文化关系全面升温。本文通过问卷和实地走访两种方式,调查中资企业在塞尔维亚的商业环境,包括投资软环境、投资硬环境、商业景气度和“一带一路”推进情况,分析在塞尔维亚投资的优势和风险,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加拿大旅游服务贸易现状及中加旅游贸易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拿大是世界主要旅游服务贸易国之一,但长期以来其旅游服务贸易对减少其服务贸易逆差的贡献不大.通过历史数据归纳分析了加拿大旅游服务贸易的特征及存在的问题,并分析指出形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在研究中国出境旅游的发展变化中探讨了中加旅游服务贸易合作发展的可能性;指出如果中加两国能够签订ADS协议,则将为减少加拿大旅游服务贸易和服务贸易逆差作出较大贡献.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劳务派遣制度存在诸多问题,并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用工单位滥用劳务派遣制度现象严重,二是劳务派遣企业管理不规范,三是被派遣劳动者的利益难以保障。文章提出,为进一步完善我国劳务派遣制度,应参考国外劳务派遣制度发展经验,结合我国基本国情与劳务派遣制度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从劳动者、企业、政府三个方面着手进行改进:一要提高被派遣劳动者的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二要加强对劳务派遣企业的规范化管理;三要完善劳务派遣制度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