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随着2006年12月20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汽车工业结构调整意见的通知》,汽车产能过剩之争终于尘埃落定。在《通知》中,发改委明确指出中国汽车业产能过剩,要求加快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2.
最近,中国著名经济学家白和金先生强调指出:结构调整应突破体制“瓶颈”。我对这个观点十分赞同。早在三年前,就有人说中国已经进入“过剩经济”时代。我一直对此持不同的看法,在一些研讨会上也发表过自己的观点,自然常常引起一番争论。我认为中国目前所谓的经济过剩,只不过是一种假象。现在中国人均 GDP 只有860美元,真正的过剩经济还远得很。退一步说,即使存在过剩经济那也是传统经济意义上的、低水平的。  相似文献   

3.
我国转型时期经济“过剩”的特征、成因及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我国经济出现全面“过剩”的根源在于收入分配的严重失衡,而经济转型又为收入分配失衡提供了体制“便利”。因此,治理“过剩”的根本途径应是通过制度完善与制度创新来规范当前收入分配格局。  相似文献   

4.
特别关注     
《大众商务》2007,(10):10-11
成都出现17家“村镇公司”,中国劳动力过剩短期不会结束,年内仍有加息空间,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已建立  相似文献   

5.
在政府的保护策下,马来西亚国产车多年来没能提高性能及增加款式,2006年销量下跌超过20%,产能过剩。与此同时,泰国和印尼对汽车业采取开放政策,中国奇瑞和日本汽车纷纷前往设厂,要抢夺东南亚市场。[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从分析中国当前的通货紧缩与过剩经济问题出发,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是“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的提法提出质疑,指出主要矛盾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而变化。如:自三中全会以来20多年的改革阶段的主要矛盾是“大一统的国有制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到了市场经济发展比较成熟的阶段,中国经济社会的主要矛盾将是“生产的发展化(人性化)和人们之间信息不对称的矛盾”。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钢铁、水泥、汽车等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同时产能过剩问题也不断涌现,影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而目前我国的经济研究领域,对产能过剩的界定存在着不同的解释,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中国经济的宏观数据,从正反两方面阐述了中国目前“流动性繁荣”的特征及其影响。通过分析,论文强调目前中国流动性问题和欧美国家所面临的流动性过剩存在本质的差异。论文又进一步讨论了结构性流动性繁荣的可持续条件。文章建议应该利用目前流动性充裕的大好时机发展资本市场和优化经济结构。  相似文献   

9.
运用H-P滤波法,考察1990~2006年货币流动性过剩的绝对和相对规模,并通过分析货币波动与经济波动的联动关系,揭示经济波动对货币波动的解释力度,进而对中国现阶段货币流动性过剩做出解释。研究显示:从绝对量上看,现阶段有货币流动性过剩规模最大且有上升的趋势;从相对量上看,现阶段货币流动性过剩并非处于历史的高点。同时,中国货币波动能部分被经济波动所解释,受投机、制度变迁等外生因素的影响较大,反映出中国货币波动的脆弱性。  相似文献   

10.
面对我国农村存在大量过剩劳动力和劳动力素质较差的现状,本文提出“股田制”能够有效推动农村过剩劳动力的转移。分别从土地制度的变革、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民素质的提高三个方面论述了“股田制”对农村过剩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最后,本文认为“股田制”是推动农村过剩劳动力转移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1.
中国人从长年的短缺经济中走出来,许多生产者似乎坐惯了朝南的席位,过惯了“皇帝女儿不愁嫁”的舒坦日子。等到猛然发现这个经济已经变成“过剩经济”,就不知道市场在哪里。同样的,许多劳动者吃惯了大锅饭,过惯了没有压力的“轻松”日子,一旦下岗,就茫然不知所措,只会怨天尤人。  相似文献   

12.
产能过剩(ExcessCapacity)对于钢铁行业而言已不是新鲜字眼,它是阻碍中国钢铁产业发展的最大顽疾。本文对我国钢铁行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产能过剩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了处理产能过剩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需求信息的不确定是供应链管理中产生“牛鞭效应”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本文着重分析了当需求呈正序列相关性以及允许过剩需求积压的情况下,对“牛鞭效应”的影响,结论表明这两者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引起“牛鞭效应”。  相似文献   

14.
郭影 《全国商情》2007,(2):28-29,53
本文针对当前经济中的热点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产能过剩的现实问题可能导致的不良后果。并针对引起产能过剩的不同原因,以“堵”和“疏”两种方式双管齐下,即一方面从源头上堵住已经过剩的产能继续加剧,另一方面探索一些切实可行的渠道来疏散已经过剩的产能,以保持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房地产市场的“火爆”场面引发了学术界和政府主管部门的警觉和担心,他们认为房地产领域已经出现了明显的“泡沫”现象。其实,经济起飞阶段需要房地产业超前发展,况且中国房地产业并不处于过剩经济状态。对于商品房空置要区分摩擦空置与市场空置两种情况。从房价收入比来看目前的房价水平也是合理的。所以,房地产业“虚火”过旺是误诊。另外“家家有房”的舆论引导是不符合实际和国际惯例的。  相似文献   

16.
当前,钢铁、电解铝、铁合金、焦炭、电石、汽车、铜冶炼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突出,水泥、电力、煤炭、纺织业也存在产能过剩问题,成为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产能过剩不仅会造成巨大浪费,产生大量不良资产,同时也会进一步加剧产业结构不合理矛盾,影响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因此,压缩产能过剩行业、推进结构调整就成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重头戏。  相似文献   

17.
从不同定义所显示的流动性表征来看,我国显然存在异常过剩的流动性。流动性增加是股票和房地产等资产价格上升的必要条件,流动性过剩和资产价格有着较高的相关性。目前,股票价格和房地产价格的快速攀升说明流动性过剩导致的“财富效应”和“虹吸效应”在我国资产市场已经显现,控制过热的经济增长必须遏制流动性不断膨胀的势头。  相似文献   

18.
我国经济发展伴随着流动性不足和流动性过剩的交替循环,有关流动性问题的研究一直是我国宏观经济研究的热点。自2005年以来我国流动性过剩问题已经引起理论界的极大关注,国内学者对流动性问题进行了大量的阐述,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流动性在我国的表现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指出我们解决流动性过剩除了传统使用的“堵”的方式外,关键还在于疏导,用好过剩流动性促进我国金融深化和实体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宏观政策     
《中国科技投资》2006,(5):10-11
新出台的《配套政策》“政府采购”部分四大亮点;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十部门联合发布“科技兴贸‘十一五’规划”;国务院下发加快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的通知;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发布《汽车产品回收利用技术政策》;马凯:坚定不移地深化体制改革。[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试论我国出现的过剩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年均增长速度达到9.775%,但相当长一段时期以来,我们一直没有摆脱与短缺经济斗争的命运。计划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短缺。近几年来,中国社会出现有效需求不足,市场疲软,社会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短缺经济开始转变为过剩经济。扩大内需,治理通货紧缩,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则成为在过剩经济环境中谋求经济高速增长,乃至走出过剩经济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