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P2P网络借贷平台产生于国外,近年来在我国发展迅猛,其中也不乏亏损、倒闭、欺诈、跑路的例子。究其原因,不外乎行业发展不成熟、国家信用体制不健全、法律法规滞后、准入门槛低、缺乏监管等。P2P网络借贷平台起着"中介"的作用,在民法上称之为"居间"作用。通过居间人这一角度,透析P2P网络借贷平台的性质、运行模式、优缺点、风险和法律规制,以期对P2P网络借贷平台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从第三方支付、P2P网络借贷、互联网银行三方面分析了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风险,最后提出防范我国互联网金融风险的对策,主要包括完善法律法规、建立征信体系和健全监管体制。  相似文献   

3.
P2P网络借贷是近十几年来,伴随着互联网金融的不断深化发展和创新所带来的一种新的产物。它是依托于网络而形成的新型金融融资模式,为个人提供了新的更加快捷简便的借贷方式,迎合了当前金融脱媒、普惠金融的特征,同时,P2P也是对现有的商业银行乃至整个银行体系的一种补充和冲击。而中国近几年来在P2P网络借贷方面也发展迅速,但也正因为发展过于迅猛,导致中国网络借贷面临很多安全风险问题,例如个人信用体系不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等。因此,本文选择针对关于近几年中国P2P网络借贷风险现状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整理,归纳出有待解决影响互联网金融发展和社会安定的监管问题,并对之后P2P的发展前景进行预测以适应未来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2016年下半年持续发酵的校园网络借贷问题一直是社会热议的焦点,一方面校园网络借贷缓解了大学生群体旺盛的消费需求和提供创业融资的渠道,另一方面校园网络借贷的潜在风险和系统性风险带来的负面影响一直饱受诟病。从校园网络借贷的时代背景入手,界定校园网借贷平台的法律性质,分析校园网络借贷的信用风险、还贷风险、投资风险、裸贷风险、隐形性担保风险和信息泄露风险,提出规制校园网络借贷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电子金融的发展,网络借贷方式已经非常普遍,而大学生逐渐发展为网络借贷的"主要阵地",但是大学生网络借贷中存在着许多法律漏洞,一旦发生相关纠纷,则双方很难通过法律方式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文章将进一步探讨大学生网络借贷法律风险防范问题。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大学生在网络消费市场中表现越来越活跃。因其超出自身消费能力的超额消费欲望使得网贷成为大学生消费的一个重要手段。网络借贷平台迅猛发展加上缺少机制的监督和管理以及大学生选择网络借贷平台的不慎重使网络借贷的风险大大增加。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发现网贷消费最大的风险问题在于学生逾期无法还款,并通过分析得出影响该风险问题的主要因素在于学生贷款金额、频率以及个人偿债能力三个方面。因此,可以通过降低个人贷款金额、减少使用贷款频率、重视偿债能力提高还款意识等途径降低大学生网贷消费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P2P网络借贷是近些年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而出现的一种创新型金融模式,在我国发展迅速。P2P网络贷款平台的兴起,使得资金的流转变得便捷和迅速,它在扩展小金额投资和满足融资需求上有很大的推动作用。然而,P2P网络借贷也因为完全的信用借贷模式、行业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以及社会征信体系缺陷,使得投资人的利益面临更大的风险。层出不穷的平台倒闭、跑路、诈骗事件等给我国网络借贷行业留下了沉重的阴影。文章主要着眼于时下网贷平台迅速发展所带来的益处及其给债权人带来的投资风险,通过分析各年网贷平台数量、问题平台数量和典型的网贷风险事件,学习和参考中国金融相关的法律法规,希望找到一个完善的P2P网络借贷投资人利益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8.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和发展,金融产品层出不穷,并且衍生出许多以大学生为目标群体的网络借贷平台。这些网络借贷平台在给大学生提供便捷服务的同时,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和隐患。大学生缺乏分辨能力和风险意识、借贷平台的鱼龙混杂、借贷双方存在信息不对称以及社会法律不完善等是大学生网络借贷风险的主要因素。本文主要从强化政府监管、增强学校教育引导、加强学生自我约束等几个方面提出控制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张玉通 《商》2014,(21):238-238
P2P网络借贷是民间借贷的创新与进步,极大地提高了资本运作效率,使资本流动加快,为中小企业融资以及个人理财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渠道;但由于P2P网络借贷的发展时间较短,法律监管尚未健全,以及其自身的互联网特性,使得P2P网络借贷运作过程中风险较大,存在问题较多。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我国P2P行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风险,并针对性的提出防范措施及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最近几年,受政府大力推动"互联网+"的影响,互联网金融飞速发展,网络借贷业务也迅速兴起,一些互联网金融公司以在校大学生为目标客户,开展了校园网贷业务。校园网贷业务在帮助大学生应对消费、培训、创业资金困难的同时,也造成了种种不良后果。深入分析了大学生参与校园借贷的原因,大学生参与校园网贷的风险,并提出了进一步监管校园贷,防范风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P2B作为P2P的创新发展形式,不仅更注重网络借贷业务领域的细分,在运营模式上加以改进,同时也是一种全新的互联网金融形式。通过分析P2B网络借贷的运营架构、特征和主要模式,发现P2P网络借贷存在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约束、内外部监督缺失、风险控制压力较大和担保合规隐患等问题,提出营造良好的法律环境、强化内外部监管和风险控制、争取纳入央行征信系统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随着网络应用的普及,网络借贷形式逐渐多样化。网贷的低门槛与便捷性,促使大学生更多地参与网络贷款。然而近年来,大学生网络贷款问题频发,给大学生的财产安全和人身安全带来了较大的隐患。本文运用数据分析,从大学生网络贷款的现状出发,探究网贷存在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网络借贷是当前高校大学生超前消费的重要筹资渠道,但由于大学生尚未建立正确的消费观念、责任感低、自我保护意识差等原因,使大学生信息资料泄露、轻生、裸贷、盗窃等触及道德底线甚至碰触法律的事件频发。因此,本文以某高校大学生网络借贷情况为调查对象,通过对大学生网络借贷的现状与原因展开调查,发现当前网络借贷存在的问题,并据此从学生、家长、学校、政府四个层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在"互联网+金融"的大背景下,各式各样的网络贷款产品层出不穷。大学生群体作为网贷消费者的组成部分,因其收入的不稳定、生活经验的缺乏,往往面临着更高的风险。本文探讨了大学生网络借贷消费所面临的风险及对策。  相似文献   

15.
"网络借贷"可以说是最近一段时间的热点词汇,各种新闻事件、法律法规、时事评论都围绕着这四个字展开,其发展也可以说是一天一个样。本文是建立在梳理近一段时间关于网络借贷的政策法规、司法解释的基础上,通过对整个大环境的把握,来分析网络借贷中存在的诸如平台违法违规操作等问题,进而提出一些风险防控的措施和法律规制的手段,希望为我国网贷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唐荣静 《上海商业》2021,(4):164-165
校园贷款是在校大学生向各类借贷平台借钱解决暂时消费需求的行为,目前主要是一些网络贷款平台面向在校大学生开展的贷款业务。高校大学生的网贷为学生解决临时的经济拮据问题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手段,但是高校的大学生因为自身的价值观和消费观没有完全形成,导致很多学生进行非理性的消费,通过网络贷款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和攀比心。一些缺少资金规划能力的学生,获得贷款却无力偿还,引发一系列问题,学生自己受到伤害,甚至家庭受到伤害。我们针对不良网络借贷的危害进行研究和讨论,从国家政府部门、高校、大学生本人三个方面提出高校大学生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机制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P2P网络借贷平台出现了爆发式地增长,目前P2P网络借贷平台很多,中国人民银行也首次警示了P2P平台非法集资风险。本文分析了P2P网络借贷平台的潜在风险,并对P2P网络借贷平台的发展给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我国P2P网络借贷迅速发展,平台数量与成交量大幅增加,有效助推了普惠金融的发展.但与此同时,P2P网络借贷过程中也存在一系列风险,包括信用风险、欺诈风险、隐私与信息安全及操作风险等,严重扰乱了互联网金融市场秩序.基于此,本文在概述我国P2P网络借贷发展状况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当前P2P网络借贷面临的主要风险,并提出防范风险的具体对策,以期规范我国P2P网络借贷秩序,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P2P借贷也应运而生。目前,我国P2P网络借贷的规模已经非常庞大。网络借贷在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暴露出种种风险,本文深入剖析了P2P网络借贷面临的监管不到位、P2P平台风险高、借款人失信风险大等问题,并提出了加强法制建设、将网贷纳入社会征信体系、加强网贷平台自身建设等政策建议,力图探索一条P2P网络借贷稳健高效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0.
《商》2015,(37)
本文介绍了P2P网络借贷及其风险状况,分析了P2P网络借贷存在的风险,提出了P2P网络借贷风险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