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1987年全国森工企业相继实行“六包三挂钩”以来,进一步促进了企业内部改革的全面深化,强化了企业管理,推动了林业生产的发展。但承包经营责任制还存在着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下面,笔者就如何完善森工企业的承包经营,谈点自己的看法。从前段森工企业承包经营的经验教训来看,要使森工企业的承包经营责任制日趋完善,必须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最近,国家林业局对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经营目标重新定位,指出"天保工程"的重点任务是减少木材采伐,分流安置人员,使林业有效休养生息、恢复森林植被.实施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管护经营责任制是林业新定位和林业分类经营改革的需要;是从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天然更新能力强特点出发,采取封山育林和管护经营措施为主,低成本恢复森林植被的重大经营决策;是利用非木资源,分流减产下岗人员,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培育优势特色产业的有效途径.面对森林资源管护经营责任制新的会计核算任务,我局在总结营林村财务核算办法、工程造林分户承包核算办法、人工更新造林小班财务核算办法的历史经验基础上,研究制定了森林资源管护经营责任制会计核算试行办法.  相似文献   

3.
一、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承包经营责任制的产生和发展自1983年起,内蒙古大兴安岭林管局开始在全林区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几年来,林业企业改革经历了一个从扩权让利到建立企业经营机制的过程。1986年以前,林业企业改革的中心是围绕国家和企业的利益,在收权和放权上进行改革的,没有触及林业企业本身的经营机制。1986年,进入了以建立林业企业经营机制为重点的深化改革阶段。在这一阶段,对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使林业企业真正成为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具体经营形式进行了有益的实践。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原则是:“确定基数,确保上缴,超收多留,欠收自补”;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合力经营,风险共担”。在实践中根据林业企业不同的类型,全面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实行全员承包、全过程承包、系列化承包。1988年林管局同林业局承包一定五年不变,工厂一定三年不变,把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结合  相似文献   

4.
随着天然林保护工程的逐步深入 ,为了管护好森林资源 ,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妥善安排转岗富余人员 ,黑龙江省许多森工企业纷纷推行了森林资源管护经营责任制。参加管护经营的承包职工在管护好森林资源的同时 ,可以在自己承包的经营责任区内 ,充分利用林下资源发展多种经营项目 ,进而达到企活、林旺、个人富的目的。但是 ,对于承包职工来说 ,怎样选择和发展多种经营项目 ,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本文试从这个角度提出如下看法。1 发展多种经营项目的条件(1)有利条件。①资源优势。黑龙江省森工林区施业区面积达到1000万hm2,约占全…  相似文献   

5.
在调研的基础上探讨了目前在黑龙江省森工系统进行的“森林资源管护经营责任制”试点改革的主要内容、成效和意义,并对问题进行了思考。这项试点成效最引人瞩目之处是它找到了林业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的最佳物质结合点,使森林资源管理开始了一个崭新的局面。对两个影响到森林资源管护经营责任制试点内容的完整性和科学性的问题作了重点讨论,并对深化国有森土企业改革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中国农业会计》1992,(12):14-15
农垦企业推行的承包经营责任制是深化改革的产物。农垦企业在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中,要求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必须相应地进行改革。本文根据广东省农垦企业的实际情况,对这一问题进行一些研讨。一、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内容和形式广东农垦企业于1988年开始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根据国家对农垦企业实行财务包干的要求,承包经营责任制采取了如下内容和形式:1.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内容。广东农垦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的承包指标是:目标利  相似文献   

7.
浅析加强企业财务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根本宗旨是自身盈利,而企业盈利目标的实现,是以良好的财务状况为基础的。改革开放以来,企业实行了多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和"工效挂钩"的分配方式,利润成为企业经营的巨大动力,与传统企业不计盈亏,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林业企业正在全面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这将有利于林业企业建立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的机制,摆脱“两危”(森林资源危机、企业经济危困),实现“两增”(增加森林资源、增加企业活力)。林业企业实行承包经营以后,应当把工作重点放在完善企业经营机制方面,如加强企业的基础工作,落实内部承包责任制,加强激励工作,搞好经营管理工作等。本文仅就林业企业实行承包经营后,如何加强林场激  相似文献   

9.
企业承包经营合同,是在贯彻国务院《关于深化企业改革增加企业活力的若干规定》,推行经营责任制中,乡村政府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与企业之间签订的一种新的、特殊合同。其主体(企业行政管理部门)既是财产的所有者,又是经济活动的管理者,兼有合同一方当事人资格。其客体包括企业的总体财产,既包括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也包括原材料等流动资产;既包括有形资产,也包括无形资产。如企业的名称、专利、信誉、商誉等。同时,企业承包经营合同只转移财产的经营权,并不转移财产的所有权;承包人必须按发包人的要求进行经营,完成综合承包目…  相似文献   

10.
论述了在规范森林资源管护经营责任制中创建的家庭林场产生的动因、经营形式和效应。通过采取大户承包、股份合作、联户经营等方式,调动了职工和社会人的积极性,弥补了国有育林资金的不足,推动了林业产业的调整,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11.
在国有林区实行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是强化森林资源管理的发展方向,也是国有资产管理在林业领域的发展和创新.实现国有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的变革,就是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遵循"国家所有、分级管理、授权经营、分工监督"的原则,建立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明确企业经营国有森林资源资产的权限和责任,帮助林业企业建立合理、有效的法人治理机构,国务院及其林业主管部门代表国家统一行使国有森林资源资产的所有权,国家授权的森林资源管理机构分级管理国有森林资源资产,国有林区的森工企业集团受权经营国有森林资源资产.改变当前森工企业既是森林资源管理者,又是森林资源使用者,自管自用,森林资源所有权、管理权、使用权不分,管理上资产主权缺位、多头管理、职责不清、管理效益低下.  相似文献   

12.
在国有林区实行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是强化森林资源管理的发展方向,也是国有资产管理在林业领域的发展和创新。实现国有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的变革,就是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遵循“国家所有、分级管理、授权经营、分工监督”的原则,建立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明确企业经营国有森林资源资产的权限和责任,帮助林业企业建立合理、有效的法人治理机构,国务院及其林业主管部门代表国家统一行使国有森林资源资产的所有权,国家授权的森林资源管理机构分级管理国有森林资源资产,国有林区的森工企业集团受权经营国有森林资源资产。改变当…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在规范森林资源管护经营责任制中创建的家庭林场产生的动因、经营形式和效应。通过采取大户承包、股份合作、联户经营等方式,调动了职工和社会人的积极性,弥补了国有育林资金的不足,推动了林业产业的调整,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14.
在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经营中,体制性矛盾是企业机制不活的主因。文章通过对高额风险抵押经营责任制这一改革模式的总结和分析,论证了企业改革必须从理顺体制、活化机制入手,通过建立健全经营激励约束机制,把经营者的责、权、利切实与企业的经营行为与成果紧密挂钩,从而确保资产保值增值,促进企业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森林资源管护经营责任制的理论思考与现实选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黑龙江省部分国有森工企业推行的森林资源管护经营责任制,把营林、育林、防火、护林、职工致富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将国有森林资源的管护落到实处。同时,森林经济由单一经营林木转为对林木、林区资源双重管护经营,达到森林安全与职工致富的双赢效果。  相似文献   

16.
森林资源管护承包责任制解决了天保工程中资源消耗失衡和“人往哪里去,钱从哪里来”的问题。其与林业分类经营在宏观与微观上是协调一致的。实施森林资源管护承包责任制应注意健全承包档案,追续合同当事人资格,建立通讯网络,强化管理,建立与效益挂钩的管护指标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7.
论森林的所有权与经营权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作者认为,在我国林业经营体制改革中出现乱砍滥伐、破坏森林资源的现象,其根源就在于在所有权与经营权问题上存在模糊认识。作者指出,在实行承包责任制中,把公有林分户经营,分的是经营权,而不是所有权。在改革中应明确:政府对森林行使所有权,营林部门对森林行使经营权,森工企业对森林既没有所有权,也不应赋予经营权。作者还认为,森林经营的内容应包括对林内草本植物和野生动物的经营活动。为了维护森林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应加强林政建设、法制建设,并进一步完善森林承包经营责任制。  相似文献   

18.
自1985年粮食、棉花取消统购改为合同定购以后,国家与农民签定粮棉定购合同采取了挂钩供应一定数量的平价化肥、柴油,按标准挂钩发放粮棉定金,即粮棉定购“三挂钩”政策。其目的是为了保护和调动农民生产和向国家交售粮棉的积极性,体现互利互惠。几年来的实践表明,粮棉定购“三挂钩”政策  相似文献   

19.
建立国有森林资源资产年度报告制度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省现有国有林场 1 89处 ,经营面积占全省森林总经营面积的 1 4% ,森林蓄积占全省森林总蓄积的2 1 % ,我省国有林业已成为全省林业建设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柱。而我省国有林场经营、保护、利用的国有森林资源属于资源性国有资产 ,随着我国林业部门改革进程的加快和我省国有林场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国有林场已进入由木材生产为主向生态建设为主的历史性重大转变。省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对国有森林资源资产的运营、配置管理、收益收缴和代表国家行使所有者权益 ,加强对国有森林资源资产的监督与管理 ,已成为各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的…  相似文献   

20.
一、继续推行和完善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必要性1.承包经营责任制给企业带来了活力,促进了林业经济的发展承包经营责任制实施以来,林业企业发生了显著变化。变化之一是“以营林为基础”的方针得到了进一步落实。自承包以来,把营林生产做为主要承包内容之一,甚至做为承包的否定指标。这样,促使企业经营者越来越重视营林生产。再加上国家在资源管理上又采取了一系列强化措施,制定了限额采伐办法。终于在1991年全国第1次实现了森林资源消长平衡,森林覆盖率也有了明显增加。变化之二是企业内部的产业、产品结构开始得到了调整。承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