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豆  温艳萍 《海洋经济》2019,9(1):29-34
上海港是我国的重要枢纽港,提升上海港物流竞争力对上海乃至全国意义重大。建立了衡量港口物流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引入熵权TOPSIS 分析法对我国八个主要港口的评价指数进行运算,并根据运算结果对港口进行排名。结果表明,在我国范围内,上海港口物流竞争力综合实力第一,尤其在港口物流腹地经济水平和港口物流供给能力方面具有绝对的优势,但港口物流发展潜力方面与广州港和厦门港存在差距。最后对上海港提高物流竞争力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基于FCE—AHP的港口物流竞争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永刚 《经济管理》2007,(22):78-83
港口物流是目前物流业中热点领域,近邻港口的竞争日趋激烈。因此,有必要构建更加全面、科学的港口物流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指导港口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升其竞争力。本文首先分析了港口物流系统竞争力的内在机理,再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和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首创了基于模糊综合评判——层次分析的港口物流竞争力评价的数学模型和指标体系,并以此对上海港和釜山港的竞争力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灰色系统理论,通过选取与集装箱港货物流量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及经济指标对福建港口进行系统分析。研究表明,发达的集疏运网络体系、适应船舶大型化的深水码头、较高的港口货物的集装箱化率,是最大限度地发挥福建港口的岸线资源,实现"大物流、大交通"战略,根本性地提高福建集装箱港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港口作为重要的物流节点以及所形成的港口物流空间对促进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引入时滞参数后的引力模型,选择港口货物吞吐量和城市GDP为"质量"指标定量研究两港物流空间的相互作用。通过对青岛和日照港物流空间的实证分析,解释两港物流空间相互作用的机制。研究发现:1)青岛港对日照港的影响先于日照港对青岛港的影响。2)青岛和日照港的空间相互作用的有效时滞为3-6年左右。3)比较港口货物吞吐量和城市GDP为"质量"指标得出的相关系数大小,发现青岛港物流空间对于日照港物流空间的作用更多的是体现在港口货物吞吐量,而不是GDP上;相反,日照港对青岛港物流空间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城市GDP的拉动上。  相似文献   

5.
邓春玉 《广东经济》2008,(10):35-42
广东沿海港口地位、功能与竞争力分析1、港口地位与布局广东沿海港口由5个枢纽港和9个区域性重要港口构成,经济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从所处港口群分析,横跨珠江三角洲港口群和西南港口群主体港之一的湛江港,与东南港口群相邻。珠江三角洲港口群是广东沿海港口主体并且毗邻香港;从所处城市群分析,横跨珠江  相似文献   

6.
比利时根特港位于比利时北部,汉堡-勒阿佛尔地区的中心,是欧洲重要的海运货物物流集散中心,港口物流业务的发展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根特港与秦皇岛港是友好港口,秦皇岛港每年要派业务人员赴根特港学习其先进的物流经验。其先进的理念、管理模式值得我们大力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王豆  温艳萍 《海洋经济》2018,8(6):40-45
我国正处于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自由贸易试验区的不断发展对港口物流提出了新的要求。构建适用于评价港口物流竞争力的理论模型,对于准确评价港口物流竞争力尧夯实港口物流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港口物流的定义,建立1 个目标层指标,4 个准则层指标和17 个指标层指标在内的港口物流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为自贸区背景下港口物流竞争力的实证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赵元宾 《当代经济》2009,(23):20-21
营口港是国家"三主一支持"交通发展规划中层次最高的沿海主要港口之一,是东北地区第二大港口,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加快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的重要支撑,是沈阳经济圈及营口市经济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托,是东北地区战略物资大型深水转运港、重要的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和现代物流基地.因此营口港的发展对辽宁乃至整个新的发展都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河北省港口物流的现状及发展策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沈杰  徐淑媛 《经济论坛》2005,(18):32-34
临港地区要走“以港兴业、以业促港、港业互动”的发展道路,就必须高度重视发展现代港口物流业。现代港口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港口的运输和中转功能为依托,建立强大的现代物流系统,继而发展仓储、配送、加工改装、包装等产业,带动整个临港产业带的发展。现代物流产业被认为是社会生产经济活动中继降低原材料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之后的第三个利润源泉,是临港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柱。河北省应依托港口优势,加快发展临港产业。港口物流业是连接港口和临港产业的重要纽带,对港口优势的发挥及临港产业的发展影响巨大,因此,以港口为核心和突破口,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尽快融入现代物流产业的跨国化、大型化和信息化浪潮中,是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智慧物流概念的提出,既顺应历史的发展潮流,也符合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新趋势。辽宁省大连港、营口港、锦州港等港口近年来发展速度较快,其发展智慧物流既可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又可以提升港口竞争力。论文在分析临港智慧物流的内涵和辽宁省沿海港口物流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以点带面,示范推进、广泛应用信息化和物联网技术、整合辽宁省沿海港口物流信息管理平台资源和因地制宜发展临港产业,提升港口现代化管理服务水平等推进辽宁省临港智慧物流的发展策略。智慧物流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支持,本文提出了政府营造促进临港智慧物流发展的有利环境、提升港口集疏运能力和加强港口的法制化建设,深化港口的管理体制改革等观点。  相似文献   

11.
南通港口物流SWOT与发展格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21世纪,南通港具有良好的优势和发展机遇,但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威胁。应用SWOT方法对南通发展港口物流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了南通港口物流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对辽宁省港口物流业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了辽宁省沿海港口物流之间存在的地域差异,主要集中在主枢纽港和周围各港口之间的矛盾上,各港口之间存在着恶性竞争和重复建设现象。因此,必须通过整合各港口资源,形成港城经济互动,从而多方位吸引"物流"来实现。最后,提出发展辽宁沿海港口物流的根本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作为华南地区乃至南中国地区的中转枢纽港,香港是全球最繁忙和最高效率的国际集装箱港口。无论从港口技术装备、信息网络建设,还是从码头作业效率、口岸经营环境来看,厦门与香港都存在着差距。本文从影响港口竞争力的主要因素角度分析了香港港发展的概况,对照厦门港与香港港的发展现状,找出厦门港发展的薄弱环节,从而提出了建设厦门国际集装箱港口的主要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当前,川南经济区内的泸州港、宜宾港和乐山港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然而,与它们地理位置邻近、经济腹地重叠的重庆港起步早,管理成熟,具有较强的优势。本文通过对泸、宜、乐港口和重庆港在地理位置、航道条件、港口吞吐量、港口基础设施、集疏运系统、经济腹地、运输成本七个方面的对比分析,得出川南经济区内单个港口与重庆港还存在较大差距。泸、宜、乐港口如能抱团形成合力,构建"川南经济区港口群",将发挥港口群整体优势,提升其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最具活力、发展潜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地区之一,江海交汇,南北居中,区位条件得天独厚,约5万平方公里的区域分布着近30座大中小型港口。目前长三角港口群已成为长三角地区参与全球经济合作和竞争的重要战略资源,其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长三角港口群主要包括上海港、宁波—舟山港、乍浦港、南京港、镇江港、苏州港和南通港等。随着外向型经济发展,尤其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  相似文献   

16.
港口现代物流发展水平是我国港口城市综合竞争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而集装箱物流水平是物流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势头,带动了港口集装箱运输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的综合物流中,港口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既是转动货物的中心、工业的生产基地,而且在现代的物流网络体系组成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从整体上来看,我国港口的发展水平比较低,但却有着良好的发展机遇。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港口物流的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基于SWOT模型的宁波-舟山港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牟子颖 《经济论坛》2010,(6):106-110
现代港口是世界上经济活动最繁忙、生产要素最集中的地区,是各国对外贸易的纽带,港口经济的发达程度直接决定了一个港口城市及其腹地经济的发展水平。本文利用SWOT模型对宁波-舟山港的现状进行分析,对该港口发展优势、劣势、机会、威胁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并提出了提升宁波-舟山港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港口现代物流发展水平是我国港口城市综合竞争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而集装箱物流水平则是物流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世界经济和贸易情况的晴雨表。如何使更多的内河港口从传统装卸彻底向现代物流转型,并加快集装箱物流发展步伐,促进内河港口跨越发展,已成为业界讨论的一大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20.
徐雷 《经济论坛》2010,(8):68-71
大连港作为辽宁最大的港口,其2006年的吞吐量比辽宁其他港口的吞吐量总和还要多。但是,随着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对港口需求的不断加大,使距离腹地更近的营口港的发展速度大大超过了大连港,也许在不远的将来,大连港一港独大的局面就会有所改变。本文利用豪泰林模型分析了大连港和营口港对于腹地货源的竞争态势,指出了两个港口之间的竞争存在着盲目性和低效率,最后对国际国内港口合作的案例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并指出了港口合作的效益,提出了应尽快找到合适的方法促进两港合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