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2006年,财政部颁布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CAS3)中规定,投资性房地产在以后会计核算上有成本和公允价值两种计量模式.然而自准则实施十年来,多数企业公司对投资性房地产都选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文章针对这一现状,对投资性房地产的两种后续计量模式进行对比分析,探究原因,并为推广应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孙健  侯石磊 《会计师》2011,(6):30-30
<正>一、引言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和与国际接轨的国情,使原本隐性的物业增值显性化,投资性房地产准则将投资性房地产独立成章并且采用成本模式和公允价值模式来计量核算其价值,对上市公司尤其是房地产企业有着很大影响。本文针对我国企业使用投资性房地产准则的现实状况,从投资性房地产的两种后续计量模式进行分析,对比较二者投资性房地产方面的区别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并指出了投资性房地产准则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郑惠霞 《上海会计》2009,(4):38-40,21
投资性房地产准则的颁布,是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惯例趋同的必然结果。但新准则颁发后,由于观念转变较难、条件的限制及管理层的谨慎要求等,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上市公司占比很小。当前,投资性房地产已成为多数上市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投资性房地产是可行的。相关管理部门应当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努力实现投资性房地产从成本计量向公允价值计量的平稳过渡。  相似文献   

4.
根据财政部2006年2月27日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以下简称CAS3)中的规定,我国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方法既可以选择成本模式,也可以选择公允价值模式,但经过调查发现,目前我国沪深两市具有投资性房地产项目的企业中,只有不足5%的企业后续计量采用了公允价值的模式,因此,针对这一现象,本文分析了影响投资性房地产选择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的规定,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可以选择成本模式或公允价值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可以更真实地反映企业资产的现状,能为财务报表使用者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然而在新会计准则实施后,大部分上市公司仍坚持成本模式.本文分析了影响公允价值计量模式选择的因素,据此提出了推行公允价值计量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焦峰 《中国外资》2011,(17):45-45
投资性房地产准则在我国刚刚出台,其中的有些规定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但它的独立说明了我国正与国际惯例接轨。文章分析了投资性房地产以前被归为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是不合理的,现在新会计准则将它单独列出来作为一项资产即《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从而对投资性房地产的一些核算如:后续计量、计量模式间的转换等做了有别于原准则明确的规定。  相似文献   

7.
张磊 《财会学习》2022,(1):138-140
一直以来,我国以往的企业会计准则中并未对企业的投资性房地产和自用性房地产进行甄别.然而在企业实际经营运行过程中,很多企业都拥有大量投资性房地产,这使得企业会计核算与税务处理工作存在一定矛盾冲突,不利于企业的资产核算以及税务缴纳管理.在企业新会计准则背景下,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与税务处理发生了重要转变,也给企业投资性房地产...  相似文献   

8.
2006年2月我国财政部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这标志着与国际惯例趋同的新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其中《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以下简称3号准则)规范了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计量和信息披露,其将投资性房地产定义为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3号准则对于公允、客观地反映  相似文献   

9.
投资性房地产中公允价值计量模式选择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言新准则规定在进行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中,有确凿证据表明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的,可以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但也没有规定必须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这就使得许多拥有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司有选择或者不选择公允价值计量投资性房地产的自由,给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留下了广大空间。究竟哪些企业会选择公允价值模式,哪些企业会依旧选择成本模式?为什么大部分上市公司依旧采用成本模式,是因为公允价值技术上难以取得,还是另有原因?  相似文献   

10.
随着《国际会计准则第40号——投资性房地产》的颁布以及国际会计学界对公允价值模式在会计计量中的应用研究的广泛深入,我国也于2006年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方法,将投资性房地产作为一项资产单独列报。那么,与传统的成本计量模式相比,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有什么特点?企业的投资性房地产应采用哪一种计量模式?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通过对这两种计量模式在会计实务上的处理的不同,总结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尽管成本计量模式有其生存的空间,但公允价值模式更符合当前资产管理的形势要求,因而体现了会计计量体系变革的总体趋势。  相似文献   

11.
李霁友  周颖 《会计师》2012,(19):6-7
<正>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中规定,企业存在确凿证据表明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的,可以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为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留有空间。本文拟分析上市公司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模式的应用情况及其对盈余管理行为的  相似文献   

12.
蔡江冬 《会计师》2009,(4):29-30
<正>我国财政部于2006年2月发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其中,《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以下简称投资性房地产准则),明确将投资性房地产定义为"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强调投资性房地产的单独计量并引入公允价值模式的后续计量。下面就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核算与税法差异进行比较和调整。  相似文献   

13.
王娜娜 《会计师》2012,(10):6-7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中规定,企业存在确凿证据表明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的,可以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为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留有空间。本文拟分析上市公司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模式的应用情况及其对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投资性房地产,在取得时应当按照取得时付出的历史成本进行初始计量。然而,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却有两种模式,即:成本计量模式和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且企业只能采用一种汁量模式,计量模式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相似文献   

15.
近两年来,投资性房地产市场持续强劲增长,为了规范这种投资行为的会计处理,财政部于2005年7月颁布了投资性房地产具体会计准则的征求意见稿,于2006年2月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并从2007年1月1日开始实施。作为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必须了解在新会计准则体系实施后,企业所拥有的房地产哪些是属于投资性房地产,而这些投资性房地产,什么情况下采用成本计量模式?什么情况下又允许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而采用不同的计量模式对企业财务报表和税收是否有不同的影响?本文试图阐述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6.
《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2007年1月1日我国在上市公司中首次实施,在深沪两市截至2007年4月27日已披露年报的1303家上市公司中,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仅有9家。本文分析了新准则实施对公允、客观地反映企业投资性房地产真实市场价值的作用,并分析了实施新准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办法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将2006年2月出台的新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与国际会计准则IAS40作了对比,揭示出了我国当前投资性房地产准则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叶子武 《中国外资》2013,(13):105-106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房地产市场日益活跃,使得业务处理越来越复杂,本文通过对企业会计准则、国际会计准则关于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处理进行分析比较,从而得出:企业会计准则对投资性房地产引入公允计量后已与国际准则趋同,并且有利于国外投资者比较国内、国外企业的价值;采用成本计量模式核算下,有利于股东利益;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明确了NAV(重估净资产值)方法作为企业资产估值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9.
虞维兵 《会计师》2010,(1):28-29
<正>我国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首次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规定,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可以采用成本模式也可以采用公允价值模式。其中优先选择的是成本模式,而公允价值模式必须满足特定条件时方可选择。准则施行已有两年多,2008年年报的披露也已尘埃落定,沪深两市一千多家上市公司中,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模式选择的偏好怎样?由此隐含的问题有哪些?实施中还存在哪些  相似文献   

20.
<正>新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是我国第一部关于投资性房地产方面的准则。该准则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第40号一投资性房地产》中的相关规定,体现了与国际会计惯例接轨的精神。投资性房地产准则的引入有利于反映企业房地产的实际构成情况及各类房地产对企业经营成果的贡献情况。总体上看,新准则与2003年12月修订后的《国际会计准则第40号—投资性房地产》规范基本一致,存在以下一些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