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文章通过对新宾县乡村聚落分布特征、景观格局和土壤侵蚀特征进行分析,探讨乡村聚落布局对水源涵养功能的影响程度和方向。[方法]以1992年、2001年、2010年新宾县卫片为基础,结合土地利用现状以及统计年鉴等社会经济资料,分析乡村聚落分布存在的问题。运用GIS空间分析功能、景观指数对乡村聚落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并应用spss软件对土壤侵蚀情况和乡村聚落规模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新宾县乡村聚落呈现出平均斑块面积较小,南杂木镇平均斑块面积最大,为3.07hm~2/个;木奇镇平均斑块面积最小,为1.97hm~2。斑块数多永陵镇斑块个数最多,为473个,表明其破碎度较高;斑块个数最少的是响水河子乡,为97个。人均用地面积超标,人均建设用地面积305m~2/人,超出规定的150m~2/人、平均斑块分维数小均在1.16以下,接近于1,斑块具有一的稳定性稳定,分散度较大。土壤侵蚀情况与乡村聚落规模、人口密度在置信度为0.01的情况下相关性显著,并且呈正相关。[结论]新宾县乡村聚落图斑破碎化严重,布局比较分散;土壤侵蚀情况随着距离的增加呈现出递减的趋势;乡村聚落规模越大侵蚀情况越严重。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生态环境较脆弱的陕北黄土沟壑区乡村聚落空间聚集分布特征及规律进行研究,以期对陕北地区完善乡村聚落功能、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全面乡村振兴提供科学合理的参考建议。[方法]文章运用最临近点指数判别其空间分布类型,并运用地理集中指数和地理联系率对其分布均衡程度和地理联系程度进行考量,通过核密度图进一步分析其空间分布指向,在此基础上分析空间集聚分布规律。[结果]陕北黄土沟壑区乡村聚落分布整体趋于集聚分布,且都表现出带状分布特征,主要集中在河谷平原和川台地后缘及坡麓,沿河流分布特征明显。[结论]陕北黄土沟壑区乡村聚落分布包含以米脂县、绥德县、子洲和佳县为主的榆林市密集区和以宝塔区、子长和延长为主的延安市密集区;从陕北黄土沟壑区乡村聚落整体分布来看,北部榆林市乡村聚落密度明显大于南部延安市乡村聚落密度,且形成了绥德县和宝塔区为中心的人口密集区;陕北黄土沟壑区乡村聚落可分为无定河下游地区、以窑洞为主要居住形式的黄土沟壑区和黄土沟壑区与风沙区的交界过度地带3个区域。  相似文献   

3.
江西省乡村聚落空间分布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江西省乡村聚落发展及演变现状对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并从乡村聚落发展优化的角度提出具体建议,对江西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方法]运用GIS102操作平台对江西省乡村聚落空间分布情况以乡村聚落密度、乡村规模以及人口密度进行空间等级划分,通过计算最临近点指数、地理集中指数和地理联系率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江西省市域和县域内的乡村聚落在乡村规模、人口密度以及聚落分布密度上存在较大差异,分布呈现不均衡的特点,且与经济发展和人口密度在空间上的均衡、配合程度较高。[结论](1)江西省乡村聚落分布密度在空间上存在较大差异,形成以南昌市为中心,包含宜春市、萍乡市和上饶市大部分县域的北部密集区,主要为北部赣江流域下游平原和鄱阳湖平原地区,抚州市南部和赣州市大部分区域乡村聚落分布密度较小; (2)江西省乡村聚落在空间上整体呈集聚型分布且分布不均衡的特点; (3)其乡村规模较大的聚落多分布在上饶、赣州、九江和宜春等地,反映出江西省丘陵区和山地区的乡村聚落规模较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科学辨识乡村聚落空间格局及其格局优化路径,对于乡村聚落空间结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文章运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对浙江省各地市乡村聚落空间特征进行探讨,并基于地理空间分析方法对乡村聚落格局进行优化。[结果]浙江省各地市乡村聚落数量较低,聚落面积均较低,浙江省乡村聚落分布均较为集聚,离散程度较低。浙江省各地市平均斑块面积较大,乡村聚落斑块面积差别较小,整体破碎化程度较低,聚落布局较为合理、规则。基于美丽乡村视角,将浙江省乡村聚落格局优化分为城镇转化型、重点发展型、保留发展型、迁移废弃型等4种类型,其中,城镇转化型优化思路主要是将聚落逐渐纳入城镇管理体系。重点发展型优化思路是逐步完善其基础及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保留发展型优化思路是通过聚落用地整治建设内部挖潜来调整布局,提升聚落用地集约利用水平。迁移废弃型优化布局思路为采用一次性或分期搬迁的策略,将聚落整体迁移至周边或就近中心城镇或中心聚落。[结论]通过对浙江省乡村聚落进行格局优化,可以为聚落空间重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西安市乡村聚落空间格局特征,并基于“产—景—村”融合发展背景,探析乡村空间优化。方法 文章对1 905个西安市行政村,通过坐标拾取工具获取各行政村地理坐标,并运用ArcGIS10.2,选取平均最邻近指数和核密度指数分析乡村聚落空间分布特征,同时结合区域发展数据分析并提取乡村聚落产业空间和景观空间元素,结合“产—景—村”发展模式,系统分析西安市乡村聚落发展格局并提出优化措施。结果 (1)西安市乡村聚落空间模式为集聚分布,集聚程度一般;(2)聚落平均分布密度为0.217 9个/km2,整体上呈现出“一核四带、东密西疏、北密南疏”的空间分布特征,且趋向于经济发达区域集中分布;(3)人口空间集聚最大的特征表现为高-高集聚和低-低集聚的模式。西安市经济和人口密度具有明显的城市辐射效应,尤其以西安市辖区、高陵区和长安区的村落发展具有明显的经济、人口和道路优势;(4)而“一核四带”中,又以“四带”优势明显。(5)最后基于“产—景—村”模式下提取出乡村聚落景观要素,并给出相应优化措施。结论 西安市乡村聚落空间格局优化需要以自然环境为优化大格局,通过规划设计使得产业具有景观价值,景观具有产业功能,融合工业和旅游业,打造产业景观点,最终建立乡村生产、生活和生态融合发展的乡村聚落空间,促进乡村聚落“产—景—村”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在国家高度重视建设"美丽乡村"的背景下,加强乡村聚落空间分布格局及优化研究,对指导新农村建设,实现农村居住地的集约化管理,改善农村现有生态环境,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文章运用平均最邻近比率、平均分布密度和乡村聚落平均人数描述河南省乡村聚落分布特征,并采用Arcgis10. 2绘制乡村聚落平均分布密度图,从县域和市域尺度分析了乡村聚落的空间分布特征,指明该省乡村聚落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合理性的优化建议。[结果](1)河南省乡村聚落整体呈集聚分布,从空间位置来看,都集中在东北部地区。(2)乡村聚落县域分布密度差距较大,主要表现在中东部地区和东北部地区平均分布密度较大,呈沿交通要道周围分布,东南和西北地区平均分布密度较低。(3)各市级行政单位乡村聚落分布区域差异比较明显,洛阳市、驻马店市、南阳市、信阳市和三门峡市的聚落密度较小,均低于全省乡村聚落平均密度。漯河市、三门峡市、濮阳市和济源市的行政村均人数不足800人。[结论]针对小规模聚落的零散分布和偏远贫困区域乡村聚落的边缘化等问题,今后该省可重点建设中心村,以城带乡发展城边村,同时加大对边缘聚落的改造,结合当地文化优势,发展乡村旅游,提高当地居民进行自我建设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由于新型城镇化的不断深入,中国传统乡村聚落空间演变加剧并面临重构,研究桂北地区乡村聚落空间演变特征,为丰富乡村聚落的市域空间格局地理信息系统,以及对广西乡村发展和乡村聚落的转型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借鉴。[方法]采用核密度估计法及GIS空间分析方法,以2001年、2006年、2011年、2016年为时间节点,对表征乡村聚落空间规模的聚落人口密度进行测算与分析,通过对比分析确定桂北地区近15年乡村聚落在空间上的演变特征。[结果](1) 2001—2016年桂北地区乡村聚落分布密度总体呈下降趋势,且下降遵循"由西向东"的规律,即西部地区分布密度先下降,继而中部地区下降,最后是东部地区分布密度下降;(2)聚落的分布特点由全区域范围内规模分布趋向于集中分布,最终呈"C"状集中分布在东部地区,即桂林和贺州两市。[结论]桂北地区乡村聚落空间格局存在聚落密度依然较大、乡村建设"重西部,轻东部"、演化周期长的问题。基于此提出优化策略:优化桂北地区乡村聚落空间格局,密度升"级";加强"C"区建设;优先建设小城镇,促进就地城镇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研究乡村聚落的空间结构和影响因素,可以揭示人类活动与生态形成的机制,对南阳市乡村聚落空间分布的优化和重构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文章利用渐变尺度空间结构度量法、最近邻指数模型和分布密度对乡村聚落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用探测力指数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定量探究南阳市乡村聚落的空间分布特征和驱动因素。[结果]VCM曲线分析结果表明63.70%的乡村聚落与相邻聚落的距离在500~1000m内,该范围内乡村聚落比较集中。通过研究距离城镇的距离与乡村聚落分布的关系,发现距离城镇越远,乡村数量越少;距离城镇越近,乡村的数量越多。南阳市乡村聚落的空间分布最邻近指数N=0.8863,属于集聚分布,各县乡村聚落的分布密度差异较大。[结论]该文利用不同的模型对南阳市乡村聚落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探测到乡村分布的特征及影响乡村聚落空间分布的决定性因素。在城镇化的进程中,乡村空间分布的重构应该以集约用地、提高有效耕地面积为前提,合理安排土地结构的有效利用,并结合当地的资源条件因地制宜发展农村经济。  相似文献   

9.
[目的]乡村聚落空间上的差异化,深刻影响着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开展及进程。截止目前,基于空间角度对整个东北地区乡村聚落空间的研究尚无,为推进东北地区区域新型城镇化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和乡村聚落的转型,文章对其乡村聚落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探索分析。[方法]该文采用最邻近距离指数、平均分布密度、核密度估计法,借助GIS101,对2016年东北地区乡村聚落空间分布进行测算与空间可视化表达。[结果](1)东北地区乡村聚落呈随机分布类型; (2)其下辖的36个地级市乡村聚落分布密度均处于最低等级,且南部高于北部,极化现象非常明显; (3)东北地区乡村聚落在空间规模上表现出由边缘地区向中部逐渐降低的空间分异特征,规模较高的聚落集中在中部地区,包括齐齐哈尔、大庆、绥化、哈尔滨、长春等市; 规模较低的集中在边缘地区,包括大兴安岭、鹤岗、延边、白山、盘锦等市。[结论]地理位置、城镇化率高、人口净流出大是引起东北地区乡村聚落空间分布特征的主要原因,且解决人口净流问题是核心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乡村聚落景观是乡村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聚落景观的规划设计对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乃至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文章基于175个典型乡村聚落景观研究样本,借助Google Earth与ArcGIS10.2,采用最邻近指数、地理集中指数等5种地理研究模型,分析湘西州典型乡村聚落景观的空间分布特征。并从聚落景观生态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及经济价值等4个层面,构建包括18个指标在内的乡村聚落景观评价指标体系,对湘西州175个典型乡村聚落景观质量展开评价。[结果]湘西州175个乡村聚落景观总体呈集聚分布,且主要分布在中部和西部。农村常住人口和总产值与乡村聚落景观个数之间的地理联系率分别为81.6和80.5,乡村聚落景观的分布与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存在较紧密关联。质量评价发现,聚落质量评价分值为7.01,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通过对乡村聚落景观驱动因素进行分析,进一步说明聚落景观的分布与人口、经济、交通密切相关。[结论]湘西州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分异呈现生态价值与社会价值高、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低,以及中西部集聚的特点,应稳固现有乡村聚落景观建设成效,并注重发展乡村旅游经济、现代农业经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为科学测度黄河流域特定区域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方法 文章以黄河下游河南、山东两省及其17个地市为研究对象,基于省级和市级数据,依据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理念、内涵、思想与要求,从农业生产高效益、农业产品高质量、农村居民高收入、资源利用高效率、环境质量高水平5个准则层出发构建黄河下游沿黄地市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模型得出测度值,对下游省、市两级发展水平进行对比分析;再结合聚类分析法把相对优、劣势相同的地市分类,明确各类地市未来发展重心;最后通过各地市空间分布状况直观地观测各地市间的差异。结果 (1)黄河下游地区农业高质量发展总体水平山东省略高于河南省。(2)下游沿黄17个地市中济南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最高,新乡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最低。(3)根据相对优、劣势把17个地市划分为6类。结论 沿黄地市农业高质量发展各有其短板和优势,市级间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差异较大,提升重点是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着力补齐发展短板,以实现黄河下游地市农业高质量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乡村聚落空间优化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探讨乡村聚落空间形成与演变机理、内涵及分类,系统梳理乡村聚落空间优化研究的进展,展望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研究方法:文献调研法。研究结果:乡村聚落空间优化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乡村聚落空间形成与演变机理的研究较为薄弱,乡村聚落空间优化的内涵尚未统一,乡村聚落空间优化框架及研究范式探讨尚显不足,行为主体对乡村聚落空间优化的机制研究亟待开拓,乡村聚落空间优化的政策应用相对薄弱。研究结论:未来应开展乡村聚落空间概念、分类与基础理论研究,构建乡村聚落空间优化框架及其研究范式,加强行为主体对乡村聚落空间优化的机制研究,拓展乡村聚落空间优化研究成果的政策应用。  相似文献   

13.
黄河流域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实现农业绿色发展,对于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测度黄河流域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解析其绿色发展水平的时序特征和区域差异,提出黄河流域农业绿色发展的政策建议。方法 文章运用熵权综合评价法,选取2012—2018年黄河流域面板数据,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和高效发展三个层面构建农业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分析黄河流域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结果 从时序变化来看,2012年以来黄河流域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农业绿色发展综合评价值从2012年的0.153提高到2018年的0.829;2018年资源节约、环境友好、高效发展的评价值分别为0.179、0.502、0.148,资源节约和高效发展是黄河流域农业绿色发展的短板;从区域差异上看,黄河流域各省区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区域差异较大,总体上呈现“上下游高中游低”的特点,2018年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最高的山东,评价值为0.528,排名最低的宁夏仅为0.317;黄河流域农业绿色发展总体水平较低,农业面源污染问题较为突出。结论 黄河流域各省区应弥补不足,缩小省域间差异;因地制宜,针对黄河流域的不同地区制定和实施差异化政策;聚焦资源节约和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黄河流域水安全状况进行评价,并探寻其有效改善措施是实现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方法 文章基于水足迹理论从社会经济安全、农业用水安全、工业用水安全及生态用水安全4个层面构建黄河流域水安全评价模型,以黄河流域为研究区域,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和熵权法,选取2004—2017年9个省区11个指标,分别对其水足迹、水安全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黄河流域总体水足迹呈增加趋势,农业水足迹在总水足迹中占比最大,约92%;黄河流域总体水安全状况呈现变好的趋势,青海省水安全等级最高,内蒙古水安全程度最差;影响因素分析表明制约黄河流域水安全状况的主要因素为人均水足迹、农业用水效率以及灰水足迹强度,9个省区水安全主要影响因素存在地区差异性特点。结论 9个省区应结合自身短板,因地制宜,制定最适合当地发展的用水战略和节水战略,以适应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目标需求。  相似文献   

15.
黄河流域土地利用转型图谱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目的:分析黄河流域土地利用转型时空特征,为开展流域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推动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基础依据。研究方法:地学信息图谱分析、涨落势图谱分析。研究结果:(1)1990—2018年黄河流域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是草地和未利用地,草地和城乡建设用地面积呈增加趋势,年均变化率分别为0.04%和2.49%;耕地和未利用地面积减少,年均变化率分别为0.15%和0.17%。(2)土地利用转型图谱单元以草地与未利用地、耕地和林地之间的相互转换为主,广泛分布在除阿拉善中部以外的黄河流域上、中游地区,空间分布较集中;其次是耕地与城乡建设用地的相互转换,主要分布在甘肃省中部、宁夏回族自治区、陕西省榆林市西北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南部以及黄河入海口附近,空间分布集中;(3)两个时序单元内,土地利用涨落势图谱中面积变化最大的均为草地,且上、中、下游地区涨落势图谱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结论:研究结果较清晰地展示了黄河流域土地利用转型时空演变特征,能为摸清转型规律、开展国土空间规划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黄河三角洲地区的耕地后备资源的现状、分布、总量构成及特点,依据适宜性评价原则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条件下,探索黄河三角洲地区耕地后备资源的开发以及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7.
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城乡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乡协调问题是影响区域整体实力的关键,在国家主体功能区划中限制开发背景下,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城乡协调是新形势下急需解决的问题;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研究方法,运用协调度及协调发展度模型对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城乡协调发展程度进行分析,探讨了在新的功能定位下城乡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黄河流域农业用水绿色效率水平及其演变特征,有助于推进黄河流域农业用水高质量发展。[方法]文章利用超效率EBM模型测算黄河流域9省区农业用水绿色效率,采用KDE及ArcGIS图示法探究效率的区异性及动态演进特征,借助地理探测器考察时空演进的内源性、外源性驱动因素。[结果](1)从总体变化趋势看,2010—2019年黄河流域农业用水绿色效率平均值在0.95~1.10,呈“降—升—降—升”的“W”型波动上升特征,2011年和2015年为低点;(2)从流域动态演进看,全流域存在“优者更优”现象,中下游地区两极分化明显,农业用水绿色效率提升幅度从上游到中下游递增;(3)从省域异质性看,农业用水绿色效率呈现“北低南高”的空间分布格局,效率值由上游向中下游递增,高效率省份数量在增多;(4)外源性因素是黄河流域农业用水绿色效率的主要驱动力,滴灌面积占比、经济发展水平、每千公顷施用化肥折纯量是控制性因子。[结论]针对黄河流域农业用水绿色效率驱动因素采取差异化措施,实现农业用水效率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9.
研究目的:基于遥感技术识别诊断黄河源区矿山开发造成生态环境问题以及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受损状况,以期为黄河源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高分辨率遥感解译、实地调研、空间统计分析。研究结果:(1)矿山露天开采,尤其是煤矿、建筑用砂采场以及煤矸石堆放是造成黄河源区重要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受损的主要驱动因素。源区范围内60.40%的历史遗留废弃矿山持续威胁黄河源区生态安全。(2)矿业开发主要造成黄河源区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受损,受损面积占比51.59%,严重威胁源区水源涵养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3)矿业不合理开发造成黄河干支流两岸10 km范围、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江源草原草甸湿地生态功能区、祁连山冰川与水源涵养重要生态功能区等生态敏感区域水源涵养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功能受损,生态廊道效应减弱。研究结论:在查明黄河源区矿业开发现状特征基础上,识别诊断矿业开发造成源区生态受损和退化状况是维护黄河源区生态安全,促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