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近两年,保险监管部门为我国保险事业的发展在产品创新方面做了大量的积极的指导和推动工作,如2003年机动车辆保险(以下简称“车险”)改革、机动车辆贷款保证保险(以下简称“车贷险”)。下面对车险产品和车贷险产品的创新实践与管理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2.
刚刚过去的2014年,中国保险行业给你留下了哪些印象?你或许首先会想到"新国十条"出台、中国险企境外投资开闸、互联网保险首度纳入监管等重大事件,又或者是车险费率改革、"偿二代"、巨灾保险等关系民生的各个领域在监管部门的带领下有序推进,启动在即……的确,随着各项政策和改革扎实有序落实,2014年保险市场实现了强势发展。而从更为直观的数字上看,无论是保费收入、保险业总资产或是财产险、人身险保  相似文献   

3.
车险领域历来是保险欺诈的"重灾区",车险欺诈案件数量占保险涉刑案件的70%~80%,严重侵害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破坏正常的车险市场秩序,影响道路交通安全和公民人身、财产安全,是行业监管部门、公安司法机关防范打击的重点犯罪类型.近年来车险欺诈案件频发、手段多样,且日趋职业化、团伙化、专业化,对行业车险反欺诈以及监管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基于近年来反欺诈监管工作实践,以北京地区5家大中型保险公司的理赔及反欺诈工作数据为基础,分析了当前车险欺诈案件的新趋势和新特点,进而从保险公司经营管理、行业信息共享、外部环境、法律法规等多个方面剖析问题成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以大数据为核心构建多方协作联动防控体系的监管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4.
殷越丹 《上海保险》2013,(5):31-32,47
车商渠道是财产保险企业以汽车销售商为市场开拓目标而建立的面向单位和个人车辆客户的专业销售车辆保险的渠道。这一渠道一般采用汽车销售商兼业代理模式,在满足保险消费者服务需求的同时挖掘车险保费市场潜力,是目前我国财产保险企业车险销售的主要业务渠道。车险作为汽车售后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伴随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和保险市场化改革,我国车险市场进入一个高速发展时期,业务规模增长的同时,违规经营、非理性竞争问题在车险市场滋生、蔓延、演变、升级,威胁行业健康发展,侵害着保险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一个突出特征就是车险经营成本不断上升,成为车险发展的一大痼疾。  相似文献   

6.
车险欺诈不仅给保险企业造成经济损失,而且阻碍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扰乱社会秩序.本文对车险欺诈的成因加以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探讨对保险欺诈风险进行有效防范和化解的对策,以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在现阶段保险机构应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完善保险合同等途径对保险欺诈行为进行打击,以促进车险行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上海保险》2016,(6):9-11
商业车险改革工作是"新国十条"规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国务院推进保险业改革创新、全面提升行业发展水平的重大决策,也是全国保险监管工作会议确定的重大改革之一。作为车险承保人,各市场主体一定要充分认识商业车险改革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确保商业车险改革平稳落地。  相似文献   

8.
杨煜萍 《上海保险》2004,(7):19-20,35
随着市场的发展,各保险企业不约而同地选择和突出了以利润为导向的经营方针。2004年4月1日,上海市所有中资保险公司实行机动车辆第三者责任法定保险统颁条款。机动车辆保险改革再次成为业内和公众关注的焦点,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着保险企业实现车险盈利的期望。在这一过程中,服务又占据怎样的位置呢?  相似文献   

9.
机动车辆保险一直是山西省财产保险业的龙头险种,随着车险制度的改革,各财产险公司推出的新车险业务相继都接受了市场的考验,市场反映良好。但在市场良性发展的同时,在承保、理赔、服务等方面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0.
近十年来,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带动机动车辆保险业务(以下简称车险业务)高速发展,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1.07%。车险业务的不断发展,承保面的不断扩宽,保险的经济补偿功能、社会管理功能得到了较好发挥,社会公众的保险意识得到了不断增强。但伴随着车险业务的高速发展,竞争的日趋白热化,车险经营陷入经营成本高企、盈利能力持续下降的困局,不仅影响了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消费者利益。究其根源,在于车险条款费率管理等制度体系不够系统、完善和科学。要破解发展难题,必须大力推进车险供给侧改革,调整车险供给政策,重构车险经营的正常秩序,确保车险经营在制度框架内规范运行、充分竞争,更好服务于广大消费者、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2003年1月1日车险条款费率的改革进入了实际的操作阶段.应该说这次车险费率改革适应国际保险发展的趋势,有利于促进保险公司加强和改进服务,重视数据积累和风险分析,增强公司应对WTO的竞争能力,使被保险人得到实惠.但车险费率的改革对我国保险监管工作也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挑战.  相似文献   

12.
余辉 《上海保险》2003,(11):20-21
车险条款费率管理制度的改革拉开了我国保险监管体制改革的序幕。车险是我国财产保险公司的主要业务,占财产险保费总收入中相当大的比重。以湖北省地区数据为例,2002年1~11月湖北省内三家财产保险公司的总保费收入为19.98亿元,其中车险保费收入为11.84亿元,占比59.28%,与去年同期的该比例相比,上升了0.3%。车险改革必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规范互联网保险发展,2020年12月14日,银保监会发布《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于2021年2月1日起施行。该《办法》发布后受到高度关注,取得较好反响。业内专家普遍认为,新规有助于规范互联网保险业务、推动保险业供给侧改革、促进保险业高质量发展。明确"互联网保险"定义中国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就《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办法》答记者问时表示,随着互联网等技术在保险行业不断深入运用,互联网保险业务作为保险销售与服务的一种新形态,深刻影响了保险业态和保险监管。  相似文献   

14.
孟颖 《上海保险》2016,(6):29-31
商业车险条款费率管理制度改革(以下简称"商业车险改革")是国务院推进保险业改革创新、全面提升行业发展水平的重大决策,是中国保监会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的重要举措。自2015年6月起,中国保监会分两批在全国18个省市地区开展了商业车险改革试点工作。  相似文献   

15.
回顾2007年,我国保险市场的各项改革有序推进,保险市场结构进一步优化,保险资源配置效率进一步提升;强劲的供求驱动使财险市场较快增长;寿险业在结构高速与加息的压力下前行;市场的制度改革不断推进;农村保险试点出现新的进展;交强险在争议中前行;车险电话营销试图重塑市场格局;“重疾险风波”拷向健康保险发展理念;保险中介开始结构调整与转型;保险保障基金强势介入新华人寿;保险资金运用风险引起关注;保险业的对外开放继续深化。  相似文献   

16.
车险人伤保险欺诈的概念和社会危害性 本文所称车险人伤保险欺诈,指在涉及车辆伤人事故中,投保人、被保险人、驾驶人、受害人及其利益攸关方(受益人应作广义理解),以虚构保险标的、编造保险事故或其发生的原因、谎报事故性质、夸大损失程度、伪造证据等手段,来骗取保险金的行为。  相似文献   

17.
机动车辆保险费率市场化是近些年来保险市场上的一个热门话题,也是制约机动车辆保险市场发展的一个瓶颈和唯一的出路。回顾30多年来车险费率的变化、利弊以及市场化的前提条件等,对加快费率市场化有一个更为清晰的认识,既要充分认识车险费率市场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摈弃那些保守怕乱的错误认识,从市场经济和市场化对接的高度理解车险改革特别是费率改革的迫切性,又要认真做好思想准备、技术准备、人员准备和流程准备工作,积极搭建适合费率市场化操作平台的步伐,坚定不移地走机动车辆保险费率市场化改革之路。  相似文献   

18.
根据商业车险条款费率管理制度改革(以下简称"商业车险改革")总体安排,上海于6月29日24时实施新旧产品切换(上海相关通知详见本期第18页)。商业车险改革是国务院推进保险业改革创新、全面提升行业发展水平的重大决策,是中国保监会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9.
朱波 《中国保险》2012,(5):29-32
凭借天津滨海保险改革实验区,鼓励保险创新"先行先试"的有利条件,依托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建立并发展起来遍布城乡的雄厚网店优势,人保财险天津分公司于2011年3月9日在全国保险业首家获准开办店面直销(以下简称"店销")车险业务。先后共设立店面19家,包括5家旗舰店,1家示范店,13家标准店。据统计,截止目前,已有万余名保险消费者进店体验享受了面对面温馨服务,并成为公司直接车险客户,  相似文献   

20.
目前,机动车辆保险已成为我国财产保险行业保费规模最大的险种,围绕着车险进行的一系列理论研究持续升温。本文通过梳理不同时期机动车辆损失保险保险金额的确定方式,深入分析研究保险金额确定方式与赔付处理之间的争议,并结合当前车险费率市场化改革这一背景,对该时期下车损险保险金额确定方式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了分析。一、问题的产生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