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荔 《财会月刊》2005,(1):58-58
陕西省民间投资基础存量十分薄弱,与发达省份相比,无沦在规模还是在质量上都存在较大差距。在面临国债投资迟早淡出、资本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打通民间投资渠道,加大民间投资力度,以民间投资促进经济增长,对实现陕西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2012年以来,我国民间投资增速波动下行,传统的制度因素和挤出效应等难以完全解释民间投资增速下行的原因。近年来,受中美经贸摩擦、新冠疫情和国际地缘政治影响,内外环境不确定性增加,盈利预期悲观,企业家信心不足和全球产业链重构,是导致民间投资快速下滑的重要原因。民间投资对科技创新、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和产业结构升级具有较强的推动作用,是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力量。建议保持经济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加强预期管理,完善要素供给降低经营成本,优化经营环境,提振企业家信心,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相似文献   

3.
以2010~2018年能源类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能源类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路径.研究发现,相对于非重点省份企业,"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显著缓解了重点省份企业的投资不足,并显著提高了重点省份企业把握投资机会的能力.进一步分析表明,"一带一路"倡议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这一渠道缓解了重点省份企业的投资不足,并且这种影响在高市场化程度省份企业和高治理水平企业中更为显著.此外,"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可以显著提升高市场化程度省份企业和高治理水平企业把握投资机会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利用2001-2010年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分析了农村物流固定资产投资对各省份农业发展增长力度和差异影响.研究表明:农村物流固定资产投资对农业产出影响明显;中西部农村物流固定资产投资对农业产出影响更大,呈现区域差异化.加大中西部农村物流固定资产投资和东部地区农村物流资源整合是提高农业产出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源动力,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制约着投资增长的长期性.通过对1995年度-2007年度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按照中部、东部及西部的地区划分做回归分析,得出我国三大地区的投资增长大都受到资本回报率和融资约束两大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除个别省份或个别特定指数显示出地区的特异性,大多数省份的投资影响因素都呈现出相似结果.  相似文献   

6.
提高碳全要素生产率是有力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重要抓手,是城市低碳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2003—2019年中国城市数据,研究制造业集聚对城市碳排放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基准回归结果表明,制造业集聚显著抑制了城市碳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异质性分析表明,制造业集聚的抑制作用在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变得不再显著。宏观机制研究表明,制造业集聚抑制城市碳全要素生产率的原因主要在于其对碳技术效率和碳技术进步的抑制,在匹配城市土地出让数据的基础上,制造业集聚扩大了土地供给面积、提高了土地成交价格,导致集聚拥挤效应凸显,阻碍知识溢出,不利于提高城市碳全要素生产率。微观机制分析表明,在匹配企业微观数据后,制造业集聚显著抑制了企业绿色发明专利数量的增加,损害了碳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微观基础。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1999~2006年中国15家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运用非参数DEA模型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测算了商业银行的全要素生产率,结果显示中国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影响我国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微观和宏观模型,检验了各影响因素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方向和程度,实证结果表明资产市场份额、GDP增长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对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正向作用,资产费用率、消费者价格指数和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销售收入利润增长率对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负向作用,产权结构的多元化有利于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研究目标:中国服务业碳生产率变动的差异及收敛性。研究方法:采用SBM方向性距离函数和Global Malmquist-Luenberger(GML)指数,对2004~2013年中国服务业分行业的碳生产率进行测算,并对其进行收敛性检验。研究发现:中国服务业碳生产率整体呈增长趋势,技术进步是其增长的主要因素,技术效率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提升服务业碳生产率的作用,利用效率的改善来提高服务业碳生产率增长还有很大的空间。此外,中国服务业碳生产率并没有呈现显著的σ收敛,而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模型研究表明,中国服务业分行业间的碳生产率总体差异正在逐步缩小。研究创新:将碳生产率的测算及收敛性研究延伸到服务业领域。研究价值:有利于低碳经济背景下服务业碳生产率的提升和节能减碳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增速的放缓,我国经济进入了逆周期.2016年上半年更出现了民间投资增速断崖式下滑,由于民间投资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的占比超过60%,民间投资对拉动经济的和带动就业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本文首先介绍我国民间固定资产投资的发展概况,分析现状得出致使民间投资下滑的影响因素:市场准入门槛、 国有资本挤出效应、 投资回报率低、 融资困难,并从政府、 企业自身、 金融机构这三个层面提出扭转民间投资下滑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内资与外资的效率差异及收敛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使用各省、自治区及直辖市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借助数据包络分析(DEA),本文测定了各个省份内外资的全要素生产率,结果显示各省份内资和外资的全要素生产率在1999~2007年间均呈现增长趋势,外资工业的全要素生产率高于内资工业;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差别不大,而西部地区与东、中部地区呈现较大的差距;外资通过由高至低的技术扩散和竞争效应对内资产生溢出效应,前者是外资溢出效应的主要渠道,而后一种渠道则在总体上显示了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1.
基于2004~2021年的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考察在市场化程度的调节作用下生产性服务业集聚通过研发要素流动影响服务业碳生产率的中介效应。研究表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能够直接促进服务业碳生产率提升,研发要素流动在其中发挥了显著的中介作用,市场化程度负向调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碳生产率的直接作用与研发要素流动的中介路径。从空间溢出视角分析,生产性服务业集聚能够显著提高本地与邻地的服务业碳生产率;基于不同行业和区域进行探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碳生产率的直接效应与空间溢出效应存在异质性。鉴于此,应充分发挥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效应,有序引导区际间研发要素流动,全面推进利率市场化。利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提升服务业碳生产率,有效推进服务业绿色低碳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国制造业碳生产率的差异与收敛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基于松弛的方向性距离函数和全域Malmquist Luenberger指数,对1998~2011年中国26个制造业行业的碳生产率进行测算,并对其收敛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制造业的碳生产率整体上呈现增长的趋势,技术变化是其变动的主要因素。相对干净类行业和高技术类行业具有较高的碳生产率,相对污染类行业和中低技术类行业的碳生产率相对较低。制造业的碳生产率存在σ收敛和β收敛,不同分类的行业所具有的收敛特征不尽相同。制造业的碳生产率具有正的规模效应、技术效应和环境效应以及负的结构效应。在低碳经济时代,扩大企业规模、加大技术创新、优化行业结构、开发和利用清洁能源将是中国制造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在引进式技术进步条件下,中国工业生产率与通货膨胀率存在复杂的关系:两者在短期内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并形成“生产率—通货膨胀率”螺旋;而在长期却表现出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引进技术是中国工业行业生产率提高主要来源,短期内大量技术引进会引起投资的增加和上游原材料的增加从而推高工业品价格水平;长期对引进技术的吸收,会提高生产率从而消化通货膨胀的压力.但长期看,生产率对通货膨胀率的负向影响不显著,这表明中国对于引进的技术吸收不充分,没有对生产率的提高起到充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DEA思想将中国32个分行业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生产率增长进行分解,并在此基础上,对自主R&D、国外技术引进的产出和生产率回报率进行了实证研究.我们发现尽管高R & D投资行业具有更高的生产率增长,但R & D投资并不是造成增长的原因;如果各R & D投资的产出回报率为负值,R & D投资强度太大和预算软约束等则是主要的原因.同时,研究还发现国外技术引进只对技术进步有促进作用,自主R & D和国内技术购买的生产率回报率较差.  相似文献   

15.
毛灿贞 《价值工程》2013,(17):125-126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民间投资在社会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在当前,为民间投资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改善投资结构,扩大民间投资的规模,是影响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积极探求政府投资对民间投资的影响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民间投资的概念和统计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汲凤翔 《数据》2002,(11):39-40
如何扩大民间投资,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是当前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长期以来,投资一直是国家实行直接管理的对象,国家投资在全社会投资中扮演了主要的角色,民间投资的发展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对民间投资的研究也刚刚起步.对什么是民间投资,民间投资包括哪些内容,民间投资与国家投资、政府投资、社会投资等的区别是什么,社会各界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大家都在不同的基础上研究民间投资的问题,很难形成共识.  相似文献   

17.
气候变化对微观企业层面的影响问题是近年来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本文在气候变化冲击外商直接投资(FDI)流动传导机制视角下,运用2000—2020年我国31个省区市(未包括港澳台)1365家非金融上市企业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气候变化冲击下FDI流动影响企业绩效问题。研究构建了省域层面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并利用纳入FDI的生产率函数来测度样本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实证结果表明:气候变化波动通过减少我国各地FDI流入和吸收,影响企业债务融资规模、成本等,从而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生产率造成负面影响;一般而言,规模较小或年龄较长的企业以及更易受到气候变化影响的地区和行业,气候变化冲击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更大;而2015年后随着巴黎气候协定的落实,企业增加了应对气候变化额外的投资,致使杠杆率在逐渐提升,盈利能力和生产率下降。因此,提出如下政策建议:改善金融服务弹性,提高企业抵御气候冲击的复原力;落实“双碳”战略,增强经济韧性;扩大对外开放,提高FDI吸收和利用等。  相似文献   

18.
基于各要素调整比例不同的Russell方向性距离函数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对中国各省份考虑能源环境情况下总的非效率和碳排放非效率进行测算,并计算了碳排放的非效率占整个非效率项的大小。结果表明,各省份总的非效率存在较大的差异,北京、上海、广东这三个省份各年都处在前沿面上,碳排放的非效率不是各省份非效率的主要原因。此外,计算了全要素生产率指数的增长情况,并进行分解,得到碳排放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研究发现碳排放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占总的指数部分较大,且碳排放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多数是正的,对总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的上升起到积极的作用。对碳排放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分解发现,碳排放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上升的贡献主要来自技术进步,技术效率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9.
利用企业层面的微观数据,通过计算企业生产率均值,以及计量检验生产率对企业“走出去”的影响,结果发现:“走出去”投资于服务业的企业生产率均值低于没有“走出去”的企业,而“走出去”投资于制造业的企业生产率均值则高于没有“走出去”的企业;生产率对企业“走出去”投资于制造业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符合经典的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预期;但对“走出去”投资于服务业并不存在显著的积极影响,呈现企业“走出去”的“生产率悖论”现象。  相似文献   

20.
丁卓茹 《数据》2003,(5):13-14
民间投资一般是指非国有单位建造和购置的固定资产投资扣除外商和中外合资企业投资以后的部分。近年来,北京市贯彻国家积极的财政政策,以政府投资引导民间投资,逐步弱化投资增长对国家财政的依赖,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投资领域自身的造血机能,使投资有效地发挥了拉动需求、为经济长期发展奠定良好物质基础的作用。但通过对影响投资各方面因素的综合分析,我们认为,当前我市民间投资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民间投资基本情况1.民间投资呈现快速增长态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市民营经济迅速崛起,民间投资规模逐年扩大,投资主体多元化,涉及领域更为广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