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6 毫秒
1.
促销是商家吸引和促使消费者进行大量购买的惯用手段,但频繁的促销会导致消费者促销预期的形成,这种心理预期一旦形成,就会严重削弱正在进行的促销活动的吸引力,减少消费者对目标促销产品的购买数量,甚至令消费者转向其他品牌或者推迟当前购买,从而产生令商家非常棘手的促销遇冷现象。本文围绕促销预期的概念、理论基础、形成机理、作用结果和治理对策等问题,梳理了相关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理论研究的深化和营销实践中相关问题的解决提供多种视角。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实验法探究了环保型产品的营销信息,即产品和环境知识、企业社会责任信息和描述性规范信息对中国消费者环保型产品购买意愿的影响。数据显示,营销信息对环保型产品购买意愿能够产生显著影响。同时,文章还引入了他人在场情境,研究其对于购买意愿的作用以及其与营销信息的交互作用。结果显示,他人在场情境能够对消费者环保型产品购买意愿产生显著影响,且他人在场与产品和环境知识、企业社会责任信息之间存在反向协同作用。研究结论有助于推动和深化现有的环保型产品消费行为的研究。文章最后就政府推广环保行动和企业推广环保型产品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资源稀缺是指个体对所拥有的资源少于自身需求资源的主观感知,资源稀缺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日益凸显。本研究将资源稀缺引入绿色消费研究领域,通过二手数据分析和两项实验研究,揭示了资源稀缺对消费者绿色产品偏好产生的负面效应,并进一步验证了这一影响的内在机制及边界条件。研究结果表明,资源稀缺会显著降低消费者的绿色产品购买意愿,这是由于资源稀缺的消费者在购买绿色产品时感知到决策信心降低,进而产品购买意愿受到负面影响,然而上述影响仅在消费者有较低的经济流动性感知时显著,当消费者感知经济流动性水平较高时,资源稀缺对消费者绿色产品购买意愿的负面影响将得到有效缓解。本研究丰富了资源稀缺在绿色消费领域的研究,并提出了缓解资源稀缺负面效应的有效途径,有助于企业在实践中更深层次地理解资源稀缺对消费者绿色产品偏好的影响,为绿色产品营销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自我认同威胁是影响消费者行为策略选择的重要因素,它会影响消费者的心理需求、购买行为和产品选择等。自我认同威胁会导致消费者产生自我补偿型的消费选择或自我防御型的消费选择。这些不同的消费行为对应着不同的策略动机,在行为表现上,具有不同人格特征的个体会在消费选择上反映出规避策略和联合策略间的区别;在行为成因上,自我认同不同方面的威胁则会使消费者基于趋近动机选择问题聚焦策略,或者基于规避动机选择情感聚焦策略。文章运用象征性自我完成理论、自我肯定理论以及补偿和自我差异转移相关理论解释了自我认同威胁情境下的消费行为策略选择的形成过程,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感知风险在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过程中起到重要的影响。以往关于感知风险的研究多聚焦在常规的购买环境下,本文主要研究在产品伤害危机情境下,感知风险对消费者购买意愿起主要影响的具体构成维度,从而为企业应对产品伤害危机给出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错过购买是一个常见现象,研究者发现错过购买之后消费者倾向于继续不购买,这种倾向被称为“不行动惯性”,如何引导错过购买的消费者在将来采取购买行为,具有重要的营销意义.文章从社会,心理学解释水平的视角出发,以购买意愿测量不行动惯性,研究发现:随着错过购买时间距离的延伸,消费者不行动惯性提高;提高错过购买的目标价值、目标可得性可以降低不行动惯性;但是在错过购买时间距离较短情境下,提高目标可得性能更有效降低不行动惯性,而在错过购买时间距离较长情境下提高目标价值则更能减弱不行动惯性.最后讨论了研究结论的实践启示,并指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顾客心理所有权指消费者将企业、品牌、产品、服务等目标物或其一部分视为"自己的"的一种心理状态,强调顾客对与消费有关的目标物的拥有感。顾客心理所有权超越了实际所有权,被认为是致使禀赋效应发生的根本原因,会影响顾客的产品价值评价与购买意愿;它同时代表了顾客关系发展的终极形式,连接着稳定性最强和盈利性最高的顾客,对顾客忠诚和顾客公民行为都有重要影响。本文对国内外有关顾客心理所有权的文献进行了梳理,从顾客心理所有权的概念、起源和测量、影响因素、影响效应等方面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回顾和述评,并对顾客心理所有权在顾客定制、B2B顾客关系、本土品牌、广告等研究领域的未来应用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何光美  李丹 《魅力中国》2014,(14):63-63
为了检验原产国效应对中国消费者评价和购买外国汽车的影响研究,本研究以成都消费者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研究发现,原产国效应影响了成都消费者的购买决定和购买意向。结果显示,成都消费者比起国产车,更偏好德国、日本和其他外国汽车品牌。中国汽车品牌和外国汽车品牌之间确实存在显著差异。欧美地区形象好于中国。原产国形象对成都消费者购买及选择汽车品牌有显著影响,地区形象与消费者购买意向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态度是影响可持续消费品购买意向的关键因素,但有关可持续产品态度与行为间不一致性的研究,往往忽略了与外显态度相对的内隐态度。文章纳入内隐态度并结合内外隐态度关系理论,系统考察了内外隐态度在环境友好型产品购买意向上的分离情形,并进一步分析了态度强度与情境变量在态度影响购买意向中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消费者在外显态度上表现出对环境友好型产品的偏好,但在内隐态度上却表现出对传统非环境友好型产品的偏好。态度强度只在外显态度影响购买意向中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而情境变量只在内隐态度影响购买意向中具有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
明确吸引消费者的跨境电商产品页面内容的价值特性,有利于跨境电商企业优化其品牌产品页面内容,并以此提高消费者购买意愿。结合质性研究方法与结构方程模型,构建跨境电商产品页面价值特性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影响的概念模型。研究发现:好的跨境电商产品页面价值特性会使消费者产生在线品牌融入行为;跨境电商产品页面价值特性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在线品牌融入在跨境电商产品页面价值特性和消费者购买意愿之间发挥中介作用。为提升跨境电商场景下消费者购买意愿,跨境电商企业应重视产品页面价值开发,通过提升产品页面的信息价值、娱乐价值、互动价值与体验价值,提升消费者使用体验;还应关注消费者在线品牌融入,通过提升消费者价值感知与积极情绪,刺激消费者购买意愿。  相似文献   

11.
消费者的多种感觉通道之间往往存在交互作用,不仅一种通道的感觉可能影响另一种通道的感觉,而且两者间的匹配一致性还会影响消费者的感知、态度和购买行为。本文首先介绍了感官营销研究的现状,并在概念界定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了消费者多感觉交互的主要表现,然后从神经生理学、进化论和语义学三个角度分析了多感觉交互产生的深层次机理,探讨了其对营销实践的启示,最后展望了消费者多感觉交互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折中效应是指消费者在面临多个具有多属性的选项时,更倾向于选择一个各属性都处于中等水平的选项。忙碌已成为当代社会的常态,本文主要考察消费者的主观忙碌感对折中选项偏好的影响。不同于由客观时间匮乏或被迫任务引发的忙碌,本文所探讨的主观忙碌感是个体因主动计划在一定时期内完成多项任务而产生的主观状态感知。本文认为:(1)主观忙碌感会增强消费者的自我重要性感知,提升其自我价值感知与能力感知,增强其决策信心,进而使其更少做出折中选择。(2)消费者对“忙碌”的解释水平起调节作用,高解释水平者将“忙碌”抽象化为高自我价值,而低解释水平者则将“忙碌”具体化为“需要做很多事情”,因此主观忙碌感对后者的决策信心没有影响,也不会影响他们对折中选项的偏好。本文通过六项实验验证了假设,有助于增进读者对忙碌在消费领域影响的了解,对于中端与非中端品牌在产品定位、竞争格局等方面制定营销策略也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消费者专业性指消费者成功执行产品相关任务的能力。产品信息获取渠道的增加使得消费者培养某一产品领域的专业性变得容易。消费者专业性不仅会影响自身的购买决策,也会对他人的购买行为产生影响。关于消费者专业性的现有文献内容繁多且零散,缺少系统的梳理。为此,本文首先明确了消费者专业性的概念内涵,阐述了消费者专业性在认知能力上的表现,分析了消费者专业性的来源,归纳和比较了消费者专业性的研究方法;其次,从正面和负面探究了消费者专业性的作用机制,从自身和他人视角阐释了消费者专业性的影响效应,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消费者专业性的理论框架;最后,指出了消费者专业性在概念范畴、主观与客观专业性差距、对自身影响与对他人影响四个方面的未来研究方向。本文不仅有助于理解不同专业性水平消费者的认知和行为差异,为企业制定市场细分营销策略提供新的洞见,而且有助于理解消费者如何判断其他消费者的专业性,提升企业口碑营销策略的效率和效果。  相似文献   

14.
张贞 《科技和产业》2017,(11):90-93
基于287份消费者调查问卷,通过描述性分析和实证研究,分析了消费者对于肉类食品企业投资养殖基地的态度与购买意愿。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普遍认为肉类企业有必要投资养殖基地,但是消费者对于相关宣传信息关注度和信任程度都不高。企业拥有自建养殖基地和消费者对于企业宣传的信任程度会对企业产品的食品安全、产品品质评价、购买意愿和溢价支付意愿产生正面影响。消费者对企业是否需要拥有养殖基地的认知又会影响消费者的信任程度。  相似文献   

15.
定制化购买情境下的消费者决策研究综述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在互联网等新技术的推动下,定制化战略开始在众多行业迅速普及,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也加入到定制化行列当中.在这一背景下,关于定制化的研究也日益受到学界的关注.本文围绕产品定制化购买情境下的消费者决策问题,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系统回顾;重点针对定制化决策任务的特征,消费者的参考点依赖与损失厌恶对产品定制决策的影响,消费者目标及动态自我调整在产品定制过程中的作用等问题梳理了相关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归纳了以往研究的不足,并为开展这一主题的后续研究指出了方向.  相似文献   

16.
选择集的属性同异结构会影响消费者的感知,在选择集内加入属性趋同产品,会通过属性趋同效应和知觉聚焦效应影响消费者的选择。文章应用实验方法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属性趋同产品加入选择集对消费者选择延迟的影响受到感知风险程度的调节。在高风险感知和低风险感知的情形下,属性趋同产品的加入对消费者延迟选择与否没有显著影响,而在中等感知风险的情形下,属性趋同产品的加入对消费者的延迟选择会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接受程度将直接影响转基因生物技术及其产品的市场前景,并最终影响转基因技术的发展。目前国内的研究人员已经在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认知、态度、购买意愿、支付意愿等方面取得了不少的研究成果。本文就国内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认知程度、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态度和购买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对现有的文献进行梳理和回顾。  相似文献   

18.
卢高怡  陈琴 《特区经济》2014,(3):237-238
本文首先概述了品牌网络口碑与购买意愿相关理论,然后分析了品牌网络口碑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机理并构建了相应的模型,同时以手机产品为研究对象,对品牌网络口碑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机理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相关结论,最后在实证分析结果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基于品牌网络口碑以及树立品牌信任的产品营销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传统营销学认为商品选择"多多益善",多样的商品可以吸引消费者并提高市场占有率。但是行为决策学者的研究却发现:当商品数量上升到一定数目时,消费者会体验到更多的选择困难,进而延迟消费决策甚至不做决策,且满意度降低,后悔情绪增加,也即"选择超载"效应。学者们认为导致选择超载的认知因素是认知损耗,情绪因素是过多选项所带来的负性情绪,也有研究发现选择超载效应会受到选项集特征和消费者个体差异等边界条件的影响。本文对选择超载效应相关文献进行了系统的回顾和梳理,探讨了选择超载的前因、其可能带来的后果以及选择超载效应对商品营销实践的启示,并指出了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
本文构建一个以消费者家乡偏好为微观基础的结构引力理论模型,定量研究人口流动如何通过偏好差异影响省际贸易。我们基于多种来源的贸易和人口流动数据,估计了不同来源地流动人口的家乡偏好程度。结果表明,流动人口对家乡产品的偏爱显著偏离于“一视同仁”的无歧视水平,即在相同条件下,平均每100元的总支出,消费者购买家乡省份产品的支出比“无偏消费者”购买该省份产品的支出多29元;在控制了人口流动内生性后,这一结论依然稳健。本研究意味着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人口流动是推动中国省际贸易和实现市场一体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