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总结了约20个发展中国家林业部门分权管理的研究结果,并通过对在森林治理中起到主要作用的机构和参与者的分析,探讨了成功和失败的范例和主要的因素。研究表明,执行民主分权的案例并不多见,表现在:真正的决策权力、森林资源及其效益仍然是集权管理、选择处理的当地参与者往往不具有代表性或不负责任。现行政策有时伤害了当地的穷人。强调了全国性的对话和对公民社会特别是边缘群体的授权的重要性。研究结果证明,林业分权管理应当始于与当地民众一起工作,建立和完善他们已有的机制;具有代表性和负责任的地方政府将成为这一过程最适合的对话者。  相似文献   

2.
分权与激励:土地供应中的中央-地方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分析中国土地供应中的中央-地方分权边界以及激励契约,探索提高有效土地供应的措施以增进土地宏观调控成效。研究方法:应用政策分析、案例分析方法,基于分权理论与激励理论,分析土地供应中的中央-地方关系。研究结果:(1)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土地供应中的权力边界不是固定的,不同权力呈现出不同的分权变化路径;(2)土地供应中的中央-地方关系具有“多任务委托代理”的特征,地方政府倾向于选择执行激励强且易考量的供地任务。研究结论:根据各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资源禀赋条件等设立合理的土地供应分权边界是实现有效土地供应的基础;而促使地方政府将中央供地计划落到实处的一个关键是建立和完善约束地方政府供地行为的土地供应“激励契约”机制。  相似文献   

3.
研究目的:剖析金融分权对地方政府土地资本化形式选择的影响机理。研究方法:联立方程模型。研究结果:(1)影响机理为:金融分权通过为相关行业和部门提供融资便利,影响地方政府对土地资本化形式的选择。(2)时间特征为:整体时段,金融分权主要促使地方政府选择土地金融;2012年之后,金融分权促使地方政府选择商住用地生租。(3)空间特征为:东部地区,金融分权促使地方政府选择商住用地生租,中西部地区金融分权则促使了地方政府选择土地金融。研究结论:金融分权不但是地方政府选择土地金融的关键影响因素,还是地方政府选择商住用地生租的重要推手,鉴于此,金融分权亦可被视为土地资本化的重要成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分权管理作为改进治理的民主进程和资源的公平分配或有效性的方法而受到广泛的讨论。分权管理的目标和主要原则(如辅助作用等)已是众所周知的,但付诸实施却总是不很成功。分权管理的途径有时从概念上设计得很好,但因各种原因并未按照设计去执行,从而出现了造成冲突和混乱的严重缺陷,导致目标未能实现。通过对亚太地区案例研究的正面和负面的经验进行了回顾,对森林经营和可持续性的影响给予了关注。成功的分权管理途径需要反映国家所关心的地理、文化和机构方面,以及相关的各种施政、市场和信息功能。分权管理有多种形式,其可以包含地域层次和联邦层次,也可以包括地方政府或不符合常规施政的地域。但所有的分权管理形式都必须做好准备工作,且分阶段实施非常必要。总结案例研究的教训为森林可持续经营提供了制定未来分权管理途径的基础和避免缺陷。  相似文献   

5.
自然资源在当地民众的生计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他们理应参与当地自然资源的管理和决策。分权改变了当地自然资源管理的制度框架,而民主分权是分权的最有效形式。概述了全球自然资源分权改革的实施情况,并对改革效果进行了评价。认为建立民主的地方机构将成为民主分权的主要机制,而责任、自行决定权和安全性是民主分权的3个基本问题,分权过程中中央政府需要有效的分权配套办法,并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80%以上的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轨国家正在进行着某种形式的分权试验。以11个国家(拥有全球森林总量60%以上)为例,简要描述了实施联邦制的主要林业国家当前的森林行政管理类型以及施政形式,认为分权后强化了跨部门联系的重要性,许多政府机构都介入了有关森林资源的各项决策;有效的森林治理取决于各种管理机构的能力;私营部门和民间组织在成功治理各种森林资源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从11国经验中分析了各种潜在优势、潜在危险,指出分权管理减少了中央政府的官僚和决策障碍,但会使全国性的政策协调、实施和监督变得困难。  相似文献   

7.
试论地方政府职能转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方政府职能是国家地方行政机关根据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在行使行政权力的过程中所承担的职责和功能。转变地方政府职能是地方机构改革的重点,这种转变主要是政府社会、经济职能的转变;其宗旨是使政府的经济和社会管理职能从过去的无所不管、政企不分、政社不分、政资不分,真正转变到制定和执行本地区宏观调控政策,进行本地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创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8.
农信社改制组建农村银行机构,地方政府用土地置换农信社不良资产以支持其产权改革,是在现实条件下推进改革的最有效途径之一。那么,用土地置换不良资产是否具有商业可持续性呢?本文通过对湖北的情况调查和细致分析,得出了积极的结论,同时也对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了认真剖析,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娟娟 《山西农经》2021,(4):133-134
随着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人民对政府部门执政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政府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和模式成为影响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政府执政能力的强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人力资源管理水平。随着政府机构改革推进,很多地方政府引入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模式,借助人力资源管理服务商的经验和技术优势提高政府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地方政府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存在诸多弊端,对此进行探讨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0.
简要回顾了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分权管理经验。在粮农组织的技术支持下,布基纳法索和马里正在施行分权管理法律,因此这两个国家提供了范例。分析了政府的森林资源管理权下放所必备的专业知识、介入时机和介入策略。依据各种必备的条件和因素提出了相关对结论和建议。正是需要这些条件和因素才能确保森林资源分权管理更具可持续性,民众参与程度更高,政府责任心更强,且森林资源利益分配过程更为公平。文中还提供了如下信息:国际技术援助程序、如何帮助受援国将相关法律和法规转变为具体而新颖的制度安排,以及该领域中未来的工作要点等。  相似文献   

11.
对JesseC.Ribot“自然资源的民主分权:民众参与的制度化”一文进行了评论,认为分权管理是从制度层面保障民众真正参与自然资源管理的重要措施。结合我国分权管理的实践与探索,讨论了保障落实分权管理和构建分权配套办法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2.
Watershed conservation is widely recognized as a major strategy for rural development throughout the developing world. In India, the apparent success of participatory approaches to watershed development resulted in a decentralization of project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and management to local communities at the village scale. We explor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is so‐called community‐based approach in achieving sustainable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in four semi‐arid regions in India, and analyze what factors explain project success. We confirm the result of earlier studies that participatory approaches are more effective in establishing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in the short run. However, our main result is that investments in community organization fail to ensure household commitment to maintenance in the longer term. Without better returns to investment in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and without local institutions to coordinate investment in the long run, the sustainability of participatory watershed management is seriously threatened.  相似文献   

13.
浅谈公益性农业科研单位绩效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公益性农业科研单位绩效管理的深入推进,随着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绩效管理作为当代政府管理最有效的工具,其对公益性农业科研单位的综合管理和发展日益重要,因此探讨如何有效开展已刻不容缓。本文通过分析公益性农业科研单位绩效管理的有效做法、需要着力研究解决的重点问题,有针对性提出了深入开展绩效管理的对策建议,以期更好的助推农业科技管理工作,促进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14.
The paper examines the hitherto existing institutions and workings of the crop product marketing system in Poland, and shows the nature, direction and scope of the changes the system is undergoing currently, as a result of the decentralization, demonopolization and privatization endeavours. The succeeding stages of: (a) farm production, (b) processing, (c) distribution and (d) consumption of crops products are explored, and the recent changes in each of this stages discussed. It is hoped that the general picture of the crop product marketing system given in the paper will help non-Polish readers better understand both the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created in this sphere by the recent political and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of Poland.  相似文献   

15.
潘海英  陆敏 《水利经济》2019,37(3):49-54
选取2002—2015年我国30个省际面板数据,应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实证检验了环境分权的水环境治理效应。研究结果显示,环境分权与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工业废水氨氮排放量及工业废水化学需氧量三类水污染指标呈现显著且稳定的正向关系,这意味着赋予地方政府过高的环境管理自主权将不利于改善水环境治理效果;财政分权对水环境治理效果产生负向效应,随着财政分权程度的提升,环境分权对水环境治理效果的不利影响得以强化。分组检验结果表明,中央政策干预和环境管理体制改革促使财政分权对水环境治理效果的负面作用逐渐趋于不明显,且有效削弱了财政分权对环境分权与水环境治理效果两者关系的调节效应;在东部沿海地区,环境分权可一定程度上降低水污染排放,其治理效应总体上优于中西部内陆地区,而财政分权对水环境治理效果的负向作用及其调节效应在中西部内陆地区更显著。  相似文献   

16.
基于论文词频分析的国低碳经济研究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低碳经济”成为学界研究热点,为了评价中国低碳经济研究的现状,以2003-2011年代表性核心期刊论文、优秀硕士和博士论文为评价资源,确立评价指标,运用词频分析法进行统计,得出如下基本结论:中国低碳经济研究主体相对集中、研究主题过于分散、研究整体处在初级阶段、定量分析方法运用较少和研究资助力度不够.为解决上述问题,建议期刊、研究机构、研究者和政府共同协作,以提高中国低碳经济研究质量.  相似文献   

17.
中国高等学校建设用地标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提出科学制定中国高校建设用地标准的思路与方法。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高校建设用地构成、高校类型划分、指标结构是中国高校建设用地标准的关键问题;确定了各类高校用地的测算指标。研究结论:对5个学科门类和2个重点建设模式高校,分别规定了生均建设用地指标,可以作为中国高等学校建设用地审批、规划设计和监督检查等决策行为的参考技术标准。  相似文献   

18.
Utilizing a newly created data set the authors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outine/everyday violence and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in 98 districts of the Indonesian island of Java. By examining possible relationships between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and routine violence, this paper fills a gap in the literature where the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and violence is relatively scant. Routine violence,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both civil war and ethno-communal conflict, centres around group brawls, popular justice or vigilante violence. Despite the uniform implementation of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subnational entities exhibit varying experiences with decentralization, but a common consequence is the increased size of local government.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and the increased size of local government, can alleviate pent-up frustrations with a centralized state, as local government expenditure is seen to satisfy the needs of communities with which people identify more closely. The authors also find that the greater the share of locally generated revenues, the lower the number of violent incidents; but this capacity to generate more local revenues mainly lies in richer districts. Therefore, richer districts are likely to have a lower incidence of violen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