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8 毫秒
1.
刘丽 《金融与市场》2007,(10):28-31
近年来,随着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房地产市场的不断升温,房价不断上涨,市场上关于房地产出现泡沫的声音不断增强。本文从房地产开发投资与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房价增长率与实际GDP增长率的比率、房价收入比、房地产开发贷款占银行贷款总额的比重、商品房空置率五个指标对我国房地产市场泡沫存在性进行测度,得出我国房地产市场不存在全局性高泡沫的结论,并基于以上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近十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房价也出现了大幅度的增长。房地产泡沫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利用房价收入比、租售比、房价增长率与GDP增长率比值、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例、以及Ramsey模型来评价判断南宁房地产市场是否存在泡沫。分析结果显示南宁曾经出现过房地产泡沫现象,但是泡沫程度并不是很严重,最近几年房地产市场发展情况基本健康稳定。  相似文献   

3.
王瀛 《时代金融》2008,(2):47-49
近年我国房地产业一直保持着持续快速的增长,"泡沫"存在与否引发争议。住房是人的一种基本权利和基本的社会保障,房价的变动关系着国计民生和社会的稳定。国家自2003年以来对房地产业着重关注,并不断加大调控力度。2006年国家更是从行政、金融、税收和流通、土地领域等多个层面对房价进行地毯式调控.但从国家统计局与发改委发布的数据显示,这些调控措施对房地产投机需求产生了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全国房价却依然较快攀升。本文使用2000~2006年的相关指标(房地产租售价格指数、商品房空置率、房价收入比和房价与物价指数比)来进行分析,对我国房地产市场是否存在泡沫加以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房地产价格上涨,房价虚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基于这样的现实,对重庆房地产市场进行了研究分析,并通过价格传导机制——蛛网模型,初步得出:重庆房地产价格存在发散的趋势并有一定的泡沫。然后又从房地产投资占GDP的比重、空置率、房价收入比三个指标对重庆房地产进行进一步的实证研究,最终得出结论:重庆房地产处于警戒区内,存在一定的泡沫。最后根据重庆房地产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5.
项薇  李骏 《云南金融》2012,(7X):124-124
随着住房制度改革的推进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房地产市场近年来发展迅速。伴随这一现象的出现,全国各地也产生住房供求失衡、房价过快增长的泡沫成分。与此同时,物价指数也不断上涨,本文将房价的增幅与物价指数的增幅相比较,得出衡量房价泡沫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6.
项薇  李骏 《时代金融》2012,(21):124
随着住房制度改革的推进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房地产市场近年来发展迅速。伴随这一现象的出现,全国各地也产生住房供求失衡、房价过快增长的泡沫成分。与此同时,物价指数也不断上涨,本文将房价的增幅与物价指数的增幅相比较,得出衡量房价泡沫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7.
近十几年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其中房地产行业功不可没,但与之同时,房价的快速攀升也让普通老百姓怨声载道。房价的飙升不是一个小问题.它会导致房地产行业出现泡沫化的倾向,一旦房地产泡沫破灭.将严重打击我国经济平稳的发展。本文从房地产供给、房地产需求等各个方面出发,提出了各种消除房地产泡沫的有效措施.以期尽快建立使房地产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真正解决老百姓关心的居住问题。  相似文献   

8.
近十几年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其中房地产行业功不可没,但与之同时,房价的快速攀升也让普通老百姓怨声载道。房价的飙升不是一个小问题,它会导致房地产行业出现泡沫化的倾向,一旦房地产泡沫破灭,将严重打击我国经济平稳的发展。本文从房地产供给、房地产需求等各个方面出发,提出了各种消除房地产泡沫的有效措施,以期尽快建立使房地产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真正解决老百姓关心的居住问题。  相似文献   

9.
2013年至今,广西房地产发展面临新的发展机遇,房地产业主动适应新常态,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但随之而来的是房价的不断攀升,房地产泡沫开始显现。本文通过分析广西房地产市场的主要特点,从实际出发,运用AHP法建立房地产泡沫评价指标体系,对广西房地产泡沫进行测度研究,并根据以上理论和实证的分析结果,结合广西实际情况,提出化解房地产泡沫金融风险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房地产市场泡沫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房地产市场泡沫及成因的分析,从定性和定量角度判断我国房地产泡沫状况。提出在房价泡沫状态下,稳定房价就是维护泡沫长期化,将导致经济机体长期不健康,这与吹大房地产泡沫同样有很大的危害,本文提出了及时挤压房地产泡沫的一些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1.
处于快速城市化进程的中国,房地产市场得到快速发展本无可厚非,然而快速发展的房地产市场却伴随着不断上涨的房价,有些城市的房价甚至已达到让人不可思议的地步,地产泡沫危机着实让人担忧。在这样一场资产盛宴中,本应该用来满足人们基本生存发展的住房却成为了市场上争相炒作的对象。政府基于保障民生、保持经济增长和防范市场风险等目的,一直以来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宏观调控,以遏制快速上涨的房价,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然而这些调控政策却没能挡住房价持续上涨的趋势。本文正是结合了我国房地产市场关于房价调控历史的研究,分析我国在房价调控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以期有助于我国未来出台更加有效的调控政策,真正稳定房价、稳住市场,达到房地产行业持久健康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袁平  吴洁 《新金融》2012,(3):55-59
随着房价持续上涨,房地产泡沫逐渐聚集.本文选取五大单项指标检测中国是否存在房地产泡沫;基于理论分析,选取2000年-2009年各省级行政区域相关数据,建立面板随机效应模型,检验房地产市场泡沫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在供求关系没有显著变化的前提下,货币发行、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房地产开发贷款额是房地产泡沫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与房地产价格正相关;与假设相反,市场名义利率与房价仍然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汤鹏 《金卡工程》2009,13(3):206-207
本文通过对近年来我国房地产销售价格和房屋租赁价格的变动进行分析及比较,利用"租售比"指标对我国房地产价格是否存在泡沫做出判断.分析表明我国房地产市场已存在很大风险,针对这一事实深层分析房价、租价严重失调的原因,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保持房价稳定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自住需求和投资需求都是满足居住需要的正常需求,它们决定房产市场的基础价格;而投机需求是一种非正常需求,它决定泡沫价格。房价收入比主要是从自住需求角度来考察居民的购买承受力,房价租金比主要是从投资需求角度考察住房的投资价值,而空置率主要是从投机需求角度考察住房的闲置状况。因此,从投机角度得出的空置率,才能更准确地衡量房地产市场的泡沫程度,而房价收入比和房价租金比等指标只可以作为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5.
房地产泡沫的坚硬性令很多市场人士不解。2008年第三、四季度,受股市大跌、国内流动性严重收缩影响,房价下跌接近30%,但现在很多地方已创新高。楼市泡沫愈挫愈奋、甚为坚挺说明我们对房地产的“泡沫”理解出现了明显偏差。而如何对高房价、房地产泡沫问题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准确的判断,已成为社会各界争论不休的一大话题。  相似文献   

16.
海南省海口、三亚两市房地产泡沫程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海南省房地产市场呈现出迅猛发展的态势,特别是作为海南省经济发展龙头的海口,三亚两市,其不断攀升的房价导致居民购房压力大,购房困难。各方人士针对房价的高涨势头及由此可能产生的“泡沫效应”展开了热议。本文采用国际上判断房地产价格是否合理的若干指标,结合2003—2008年海口和三亚两市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出海口市与三亚市的房地产市场已存在泡沫迹象。政府部门应未雨绸缪,积极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防止房地产泡沫破裂的损失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17.
自1998年国家住房制度改革以来,我国房地产业快速发展,房地产价格出现了持续上涨势头,特别是从03年开始,房价进入快速上涨阶段。2003年到2009年,我国商品房价格年均增长率高达15.21%,远超同期GDP的增长率。针对我国房价的快速上涨,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出发,通过分析研究,大都认为我国房价增长过快,房价过高,存在相当程度的泡沫。本文从将房地产作为长期资产的角度出发,去解读我国当前房价高速增长及是否存在房地产泡沫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选取7个指标对2000~2013年武汉市房地产泡沫进行分析,由于各指标性质各异,得出的结论存在差异,运用综合指数法对7个指标进行合成测度,结果表明武汉市房地产市场在2003年、2004年、2011年和2013年存在泡沫。进一步分析发现,武汉市房地产泡沫产生的原因包括房地产刚性需求旺盛、房地产生产成本增加、信贷市场急剧发展以及住房市场结构不完善。  相似文献   

19.
上海市房地产泡沫问题近年来一直是各界关注的焦点。通过房价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比、个人住房贷款增长率、房价收入比等指标对上海市房地产泡沫存在进行实证检测;然后利用收益还原法对泡沫程度进行测算,并得出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定量分析为主,辅以定性分析,旨在通过对房地产泡沫分析测度,及时把握当前福建省房地产泡沫状况,为房地产经济宏观调控提供决策参考。作者认为当前福建省房地产泡沫明显,局部类型商品房价格泡沫比较严重;房地产市场供求比例失衡,需求快速下滑,观望气氛浓厚,房价缺乏需求支撑面临下跌,泡沫破灭的前兆已显露。提出为防范房地产泡沫破灭,当前房地产经济宏观调控应着力维持市场价格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