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经济视角》2008,(5):8-8
吉林省近年来全力打造全国最大的汽车产业基地,取得良好成绩。目前,投资总额为600亿元人民币的汽车产业基地建设进展顺利,已完成投资近400亿元,完成项目超过120个。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为例探究了"吸引外资对对外投资能力影响"的作用机制问题,在阐述中国汽车产业开放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以IDP理论、国际投资理论及FDI溢出效应理论为基础,借助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钻石模型分阶段解析了中国汽车产业环境的动态变化及外资对每一阶段产业环境发展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汽车产业吸引外资对该行业对外投资能力的形成存在积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引进外资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建立、汽车产业零部件体系的建设、汽车产业环境中资本、技术、人才等各种生产要素的提升,以及外资企业间相互竞争所带来的产业整体发展等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加入WTO以来,我国汽车产业发展迅速,大型跨国公司对我国汽车行业投资规模大、投资领域广、投资收益高,为我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随着全球经济和我国汽车产业投资环境变化,跨国公司投资也会发生变化。在新一轮投资中,跨国公司投资以寻求市场为目标,投资领域向汽车服务领域延伸,投资重点是发展新能源汽车,投资区位向中西部梯度转移,投资方式更加多样化。面对跨国公司投资的新趋势,更好地利用外资发展汽车产业,是我国实现由"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转变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何嘉畑  徐丽丽 《时代经贸》2011,(16):116-117
跨国汽车公司以国际直接投资(FDI)方式建立合资企业是我国汽车产业利用外资的主要形式。本文运用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三个影响对外直接投资的因素结合论题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影响最深远的主要因素,以便对于外资进入我国汽车产业的现象可以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实行一个适度有效的调控。  相似文献   

5.
由于轿车(乘用车)最能反映一国汽车产业与国家经济的关联,因此本文通过对美国、德国、日本和韩国轿车产出量与宏观经济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发现各国成熟时期的汽车产业发展与国民收入、投资、汽车产品出口之间存在正向相关关系,而产业结构变动对汽车产业的作用在不同发展阶段存在差异,深入分析和把握这些相关关系能够较准确地了解各国汽车产业特性与成功的发展经验,对于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也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合理的产业政策是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推动经济内循环和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着力点。汽车产业已成为中国的支柱产业之一,制定符合经济规律和社会状况的产业政策,对于全国汽车产业发展和长期经济增长具有积极的作用。基于1980—2021年中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出台的所有汽车产业政策,发现中国的汽车产业政策分阶段变迁、渐成体系,并且地方政府的汽车产业政策与中央政府的汽车产业政策具有明显的联动性,地方汽车产业政策随着中央汽车产业政策的走向而迅速调整并落实了中央政府的大部分规定。然而,地方政府对于扶持本地汽车产业有明显的偏好。在构建统一大市场的新发展格局下,各级政府应着力构建地区间协调发展的汽车市场,积极出台促进全国汽车市场一体化发展的各项政策,充分发挥汽车产业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蔡星星 《经济与管理》2012,(11):36-40,47
在全球汽车产业结构大调整的趋势下,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投资的成败决定着我国汽车产业的生存与发展,评价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投资的决策分析方法中前期研发阶段的投资可以看作是一个固定投入,着重研究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产业化阶段投资的期权博弈特性,用期权博弈模型计算产业化阶段实物期权的价值,可以得到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投资的价值,从而减少中国汽车企业投资的风险,帮助企业作出正确决策。  相似文献   

8.
任燕 《生产力研究》2011,(2):120-122
随着中日韩经贸关系的日益密切,三国组建自由贸易区也成为未来的大势所趋。分析比较三国汽车产业的竞争力,中国的汽车产业与日韩相差较大。在这一背景下缔结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必然对中国的汽车产业造成一定冲击,中国汽车产业的贸易、投资、就业短期内都会受到较大影响。但长远看,只要能正确应对中日韩自由贸易区,中国汽车产业就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获得产业结构升级,提高产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孟秀惠 《技术经济》2007,26(10):29-34,97
在前人对产业竞争力的研究基础之上,结合中国当前的引资状况,选择汽车产业为代表,通过构建中国汽车产业竞争力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进行定量评价,然后利用逐步回归法分析外资通过何种途径推动中国汽车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起作用,从总体上对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与提升汽车产业竞争力的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吴杰  张自伟 《经济管理》2007,(24):39-44
我国的民族汽车产业同美、日、韩等汽车强国相比,差距仍很大,存在诸多不利因素。本文运用SWOT分析方法,从我国现实出发,对我国民族汽车产业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和竞争力进行分析,从而认清我国民族汽车产业的现状,寻找我国民族汽车产业发展的机遇,借鉴日韩两国汽车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提出我国民族汽车产业日后的战略对策,从而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  相似文献   

11.
李峰 《经济咨询》2005,(3):4-6,13
进入21世纪,我国汽车产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快速增长阶段。汽车产业从2001年开始加速增长,2002年、2003年更是呈现出“井喷”状态,产量增长率分别达到38.5%,和35.2%。2004年仍达到14.1%,并且产量已经跨跃了500万大关,稳居世界第三。汽车产业已逐渐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因此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也就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2.
汽车产业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汽车产业对整个经济发展的带动效应强,基本原因在于其中间投入比重很大,同时产业链条延伸很宽很长。汽车产业对工业和服务业,以及就业都有很大的带动作用。而且间接带动作用远大于直接带动作用。在21世纪初期,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减轻消费需求对经济稳定增长的制约,有利于加强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也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  相似文献   

13.
我国汽车产业政策和发展战略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2000年以来,在投资消费的双重拉动下,我国汽车产业摆脱了长达6年的持续低迷时期,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4.
我国汽车市场的低效率主要表现在较高的利润水平、较低的规模水平和技术水平上.我国汽车市场的低效率是由过度进入造成的.目前我国汽车企业过多,企业难以达到规模经济,因此我国汽车产业迫切需要一个市场集中的过程.政府参与汽车市场的集中过程将有利于我国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由于汽车产业投资需要巨大的沉淀成本,不受规制的自由进入有可能会导致社会无效率.在我国现阶段,政府对于汽车产业的扶植和进入规制都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提高我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丹妮  宗刚 《经济前沿》2005,(10):54-57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我国汽车产业面临着激烈的国际竞争。本文对我国汽车产业的竞争力现状进行分析,揭示中国汽车产业的优势所在和存在的差距,并从加大研发经费投入、促进民族品牌开发、制定相关标准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为指导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选择,以全面提高我国汽车产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分析中国汽车产业的现状,发现我国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差,且严重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原因是自主开发能力差;跨国战略联盟是中国汽车产业组织结构的重要特征,且联盟中外方与中方的竞争合作关系复杂。在研究中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提高的问题中,对中国汽车产业跨国战略联盟的分析将成为关注的重点。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及其国际竞争力的提高从政府层面和企业层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汽车工业也将融入全球化汽车产业中。当前的中国汽车工业,无论是在生产规模和产品质量,还是在生产效率和技术研发上都不具有世界竞争力。因此,面对全球化的汽车产业,面对加入WTO,我们应该反思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深刻认识和理解中国汽车产业在全球化过程中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高度,找出振兴中国汽车制造业的发展战略。一、加入WTO后,面临全球化的中国汽车工业1.汽车产业的全球化。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汽车产业发生了两个非常显著的变化:一是产业链的全球化;二是大规模的…  相似文献   

18.
日本汽车产业不但推动了日本国内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而且在全球汽车产业中占据优势地位,之所以如此,与其先进的"整零"关系模式是分不开的。日本汽车产业"整零"关系是供应商承担"一揽子委托",组织体系呈金字塔式,整车企业通过多种形式对下游供应商进行渗透,资产专用性投资程度很高,其效果是:形成规模经济,减少内部成本;达成知识共享,促进产能提高;实现双向提升,增进关系稳固。我国汽车产业"整零"关系具有诸多局限性,应借鉴日本经验,处理好整车企业与零部件供应商之间的关系,形成"战略-利益"共同体,使汽车产业的"整零"关系进入一个良性循环,从而促进我国整个汽车产业的高速、高质发展。  相似文献   

19.
王尧 《时代经贸》2010,(24):57-58
本文对我国汽车产业的专利现状进行探讨,对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技术现状进行剖析,指出了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技术路径,并根据具体技术路径进行专利战略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基于全球价值链的中国汽车产业升级路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经济全球化趋势下,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吸引了世界主要的跨国汽车公司来华投资,国内主要汽车集团通过和跨国汽车公司进行合资,嵌入其主导的全球价值链;同时,国内一批新兴汽车企业,坚持自主创新,树立自主品牌,构建自己主导的全球价值链。利用全球价值链理论,对两者不同发展模式及中国汽车产业升级的利弊进行了分析,并从自主创新的角度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升级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