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张震  李莉 《企业活力》1991,(4):45-47
<正> 一、儒家文化的社会管理思想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在封建社会里一直占统治地位。过去我们对它的研究,往往是作为剥削阶级的统治术来进行的,忽视了它作为一门古代社会管理学说的科学价值。中国  相似文献   

2.
刘建强 《中国企业家》2005,(18):108-111
儒家文化是催生出了还是阻碍了世界级企业在中国的产生?在这个孔子缺席的论坛上,没人能真正给出答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个明显的事实是,随着中国经济二十多年来的迅猛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成为了“显学”,国内外众多人士为之鼓吹.至今仍在争论的“小学生要不要读经”即是其中一例。但这只是一个方面。市场经济带来了巨大的社会财富,同时也带来了诸多  相似文献   

3.
一、我国传统企业文化的特点(一)重“义”轻“利”的企业价值观儒家文化思想是中国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文化思想,其实质是伦理文化,道义文化,它以“仁、义、礼、智、信”等价值观念来调节人们的行为和利害冲突。因此,在企业文化的价值取向方面,占统治地位的必然也是重“义”轻“利”的企业价值观。孔子说“君子明得大义,小人只懂财利”(《论语·礼仁》)。汉代大儒董仲舒也说“要重视道义,不谋利益,不计功利”(《汉书·董仲舒传》)。  相似文献   

4.
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中将古代人类社会的发展及其基本构成分为氏族、胞族、部落、部落联盟,最后形成民族和国家.而家长制最早就渊源于原始社会中的父系氏族.在封建社会男尊女卑,家族是以男性为中心,由父系学院关系联结起来的.所以家长就是父系父权的代表,在家庭中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经济专制是封建家长制的基础,思想专制由经济专制派生,并与之相统一,也都是封建孝道的基本要求在封建社会,家庭成员必须以家长的意志为转移,以家长的是非为是非.尊卑关系又是整个封建礼教、孝道、家长制的前提.封建家长制的影响,首先就表现在封建家长制下的婚姻关系上.封建家长制是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一家一户的小生产是封建社会最基本的社会经济单位,也是封建家长制赖以存在的基础.最早中国有些文学作品都对这一封建思想进行过描述,接触日本文学以来,发现封建家长制对日本文学也有一定的影响.在此主要以《浮云》跟《不如归》两部日本文学作品为中心,浅析这一封建礼教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摭谈儒家文化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管理已经成为企业成功与否的关键性因素之一。作为中国文化代表的儒家文化是一个博大精深的体系,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管理思想,其精华主要体现在“以人为本”、“修己安人”、“中庸之道”等方面。本文旨从儒家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方法关系出发,探寻儒家文化对现代企业管理的正面和负面影响。得出基于儒家文化的现代管理方法,以期为管理实践做出理论上的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中华传统文化与经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借鉴和吸收儒家文化的精华。儒家文化也受到国内外更多企业文化专家、学者的重视。但是,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儒家学说被认为是封建文化的代表,是维护封建制度的工具。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产生于几千年前的封建文化怎么到了21世纪反倒成了企业文化建设的时尚和趋势?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主体的儒家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为什么几经周折,没有消失、弱化,反而重新引起人们的重视?我们应该怎样从物质生产的角度,而不仅是从政治的角度来认识儒家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历史?今天,当我们的企业置身于世界市场上,面对未曾经历过的种种有形、无形的挑战与竞争时,怎样把儒家文化和现代化结合起来呢?这些,既关系着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也直接影响着企业文化建设的性质、方向和企业的发展,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7.
儒家文化从春秋孔子创立以来,作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长达两千多年,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经历了两千多年的洗礼对我们中华民族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都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企业管理行为作为我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经济活动也深受其影响,本文从儒家文化的精华和糟粕分析了儒家文化对企业管理行为的正面作用和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8.
对任何一种社会现象进行文化分析 ,是更深刻、更全面认识其本质 ,进而寻找对策的必经之途。对会计造假这种社会现象也是一样。要对会计造假获得深刻、全面的认识 ,除了从会计理论角度进行分析外 ,还必须对其进行文化分析。由于文化具有历史传承性的特点 ,所以 ,对会计造假的文化分析意味着要把会计放到社会的和历史的传统背景之中去考察。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悠久历史的古老国家 ,经过长期的历史积累而形成的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历史传统 ,深深地影响着当代中国会计在文化上的地位。“礼” ,作为儒家文化中的核心观念之一 ,深深地影响会计人…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文化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如今,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儒家文化对现代企业的管理有着极大的借鉴作用,所以现代企业应当加强儒家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但儒家文化中也存在一些消极的内容,这些对企业的发展存在一定的不利影响,所以企业在借鉴儒家文化来进行企业管理的时候要批判着借鉴,提取优秀的儒家文化,规避消极的儒家思想。本文主要论述了传统儒家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  相似文献   

10.
儒家文化作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对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风俗习惯、道德伦理、价值观、人生观影响极其深远,这种深刻的影响在企业文化中也反映出来。本文分析了儒家文化的精髓和现代企业文化的内涵,论述了儒家文化在现代企业文化发展中的价值体现以及冲突,为儒家思想与现代企业文化的结合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儒家文化绵延数千年,一直以来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中流砥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传统文化体系建构的作用不容小觑,甚至也象征着中国的封建文化,其发展也经历了诸多阶段.至唐宋年间,宋明理学开始形成,并逐渐成为儒学文化的巅峰,文章主要探讨宋明理学的主要理论及其地位.  相似文献   

12.
王薇 《活力》2014,(7):160-160
一、中国古代报纸的起源 中国的报纸出现于唐代。最早的报纸是在封建官僚机构内部发行的政府官报。唐朝是一个经济高度繁荣,文化成熟发达,科学技术领先,社会安定的封建统一帝国。无论是在政治、经济、文化,或者是教育、科学、艺术、交通等方面的水平,都要居世界各国的前列。进入唐代以后,自东汉末年发明的造纸术在技术上日益成熟,纸张产量迅速增加,品种不断增多,使用范围不断扩大,技术迅速普及。纸张的普遍使用,为大众化报刊的产生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社会环境和物质条件。在经历了1500多年的孕育后,在唐朝这个经济文化高度繁荣普及的封建社会环境中,中国古代报纸的原始形态终于问世了。  相似文献   

13.
衙署是封建时代政权机构的办公场所。衙署楹联是中华楹联文化和封建皇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封建皇权文化虽然有其值得批判的根本缺陷,却也植根于儒家文化的丰厚土壤中。儒家提倡的修齐治平学说和忠孝仁义  相似文献   

14.
儒家文化到底能不能在现代企业发挥作用,又如何发挥作用,这不仅关系到儒家文化的当代价值,也关系到现代企业的文化建设问题。从社会与文化方面看,是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创造了儒家文化这一特殊文化形态,而这一特殊的文化形态又为我们民族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5.
在农村常听到一些干部说,有些农民不会民主,给他民主他都不要。也听到有的村干部说,一个村都是顺民,什么事都好办,要是有几个刺头儿,准能把你气死。干部希望农民都是顺民,许多农民也甘作顺民、良民,口口声声说,咱可是好老百姓。其实这都是缺乏公民意识的表现。现代社会是公民社会,所有公民都是平等的,大家应该共同遵守的是国家法律,应该共同顺从的是社会和经济发展规律,而不是顺从于某一个人或某一种势力。“顺民”、“良民”、“子民”这些说法,都是过去封建社会的观念。封建社会是皇帝老子说了算,封建统治者实行的是愚民政策,“民可使由之…  相似文献   

16.
高佳瑛 《民营科技》2010,(11):121-122
陈忠实的《白鹿原》是新时期以来第一部规模较大而又集中地探讨儒家文化的经典文本。文中描写了一个儒家文化氛围浓郁的白鹿村,在这个中原的小村落儒家文化集中体现在以白嘉轩为代表的男权思想上。在这种男权意识的重压之下出现了几位叛逆的女性,如被村人唾弃的小娥,牺牲于政治运动的白灵等。现以田小娥、白灵、鹿冷氏三位女性来剖析在儒家文化影响之下她们悲剧命运,以此对封建传统文化进行深刻的反思,呼吁现代女性要自强、独立。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体部分的儒家文化源远流长,其中蕴涵的管理思想更是博大精深。“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文化.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众多的流派,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以儒学为主干兼容其他各家各派的思想理论体系,儒学成为封建统治的指导思想。儒学文化深沉博大,其中,为政治国就是一种重要的管理思想。经历了几千年的凝练和发展.儒学文化形成为一种植根于中华民族土壤中的信仰观念和传统意识,并产生贯穿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管理准则。儒学管理思想为历代文明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其社会和国际影响亦十分广泛、深远。当然,我国历史文化中的其他优秀成份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抛弃。当今时代,儒家管理思想对企业管理仍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如何把儒家文化在企业实践中发扬光大.赋予其现代意义,这对于理论工作者和企业实践者都是一个值得开垦的领域。  相似文献   

18.
明朝和清朝前期都是我国历史上的大统一朝代,国力空前繁荣,经济、文化、军事等诸多方面领先于世界。明朝初年先后七次的郑和下西洋活动,宣播了明朝天朝上国的优秀文化和繁荣社会,同时也使南洋以及周边各国纷纷臣服于明皇,派出使臣率商队到中国纳贡明皇。“四夷来王,万国朝宗”的国际地位中,明王朝盛极一时;继明朝之后的清王朝处于中国封建社会的末期,前期社会一片欣欣向荣,虽没有明王朝初期那样的外交盛况,但也出现了“天朝上国,物产丰盈”的社会形势,文章综合比较来看这两个时期的中国与外界的商品交流还是比较频繁的,贸易规模和范围比以往都要大。  相似文献   

19.
自由的尊重     
李政 《中国审计》2003,(16):90-91
理想的社会应当是宽容的,宽容的社会是互相尊重的,互相尊重的社会才是自由的。如何达到这一理想,不能简单地苛求于人,也要要求自己。最好是在法律框架内进行文化建设,用文化来实现和凝固理想。这是一种趋势,也是一种必然。“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必然的东西无法改变,只有在人们认识了必然以后,他们才能自由地呼吸着“必然”的空气去生活,人类社会才能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木易 《英才》2000,(10)
我觉得文化就是一种活法,一种生活形态。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活法,传统文化就是祖祖辈辈的活法。我个人是一个骨子里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人,所以我觉得中国文化中没有什么不能容忍的。包括女人的小脚,宫廷的太监,这些都是在中国文化的大背景下产生的一些东西,应该是最不能让人容忍的,但我更欣赏萨特的一句话“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中国文化是一种群体文化,而且是一种发展到比较完整,趋于成熟的群体。它更多的是制约人性,其巅峰提法就是程朱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性”。但反过来,它又是对人性的升华,它要求人活得像个人而不像兽。所谓解放,就是要你自由地放弃自己的自由,就是要你把兽性的东西去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这样一来,它也可以说是大大地解放了人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